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中国人寿持续加码核电投资!险资突围与服务国家战略的双重选择

来源:机构之家 2025-06-27 12:39: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中国人寿持续加码核电投资!险资突围与服务国家战略的双重选择)

【来源:机构之家】

2025年6月26日,中国人寿(02628.HK)联合中国核电(601985)、中俄核工业基金共同宣布,三方将作为有限合伙人,及另外两家普通合伙人签订协议,共同成立认缴总额15.01亿元的合伙企业。其中,中国人寿认缴出资12亿元,占比近80%;中国核电认缴2.79亿元;中俄核工业基金认缴2000万元;两家普通合伙人各认缴100万元。

该合伙企业明确将对中国境内以核电项目开发、投资、建设、运营为核心业务的企业进行股权投资,重点投向中国核电旗下负责建设及运营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以及江苏徐圩核能供热一期项目的专业公司。

这并非孤例。三个月前,中国人寿刚刚完成一场152亿元的资产腾挪,将持有的电投核能股权置换为电投产融股权,直接跻身中国第三大核电上市公司的主要股东之列。两笔交易间隔不到百日,却勾勒出一条清晰的战略路径:中国人寿正在全力押注核电。

战略意图在当日的另一则公告中得到强化。中国人寿同步发布《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亮明其长期资本与耐心资本的身份。方案明确提出,持续加大对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绿色中国及区域协调发展的投入力度,锚定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关键领域。其中,“稳步加大中长期权益投资力度”的表述,与其在核电领域的密集动作形成呼应,进一步凸显其作为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和金融体系稳定“压舱石”的角色定位。

中国人寿的核电布局:应对“资产荒”的突围之路

从长期视角来看,长期利率中枢下移正深刻重塑保险业的资产配置逻辑。面对传统固收产品收益率持续走低与早期高成本保单的兑付压力,险企深陷"资产荒"困局——十年前匹配4%预定利率保单的5%收益资产俯拾皆是,如今获取3%收益都需多重风控博弈。

中国人寿年报显示,其2021-2024年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4.98%、3.94%、2.68%、5.50%。2024年大幅回升主要系:股票市场经历低位震荡后快速反弹,权益类资产价值回升;债券市场利率下行虽导致固收类资产收益率承压,但利率债价格上升也贡献了资本利得。

然而,从2021年至2023年的趋势来看,收益率曾呈现快速下滑态势,这一变化凸显了投资端面临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管理层迫切需要找到能够穿越经济周期的“压舱石”资产,而核电资产的长期稳定分红收益特性,恰恰契合了这一迫切需求。

一方面,其具备显著的“逆周期”特性,在利率下行环境中,稳定收益的电力资产愈发珍贵;另一方面,核电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政策红利期:“双碳”目标下,核电被明确定位为运行稳定可靠、换料周期长,可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的“基荷电源”。从行业数据来看,自2023年起,中国核电机组年核准量已从过去的6-8台跃升至10台以上。同时,“华龙一号”国产化率突破95%带动建设成本大幅下降30%,为产业规模化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中国能源网

更为关键的是,核电站的长期运营特性与保险资金的长周期需求高度匹配。40-60年的运营周期,叠加国家保障性电价机制,形成了稳定可预期的现金流。根据规划,到203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亿千瓦,这意味着未来五年行业需要投入超过万亿元资金,核电产业正面临重要的发展窗口期。

中国人寿对此早有前瞻布局。早在2018年,公司即以80亿元注资中电投核电公司(后更名电投核能),首次涉足核电领域。时隔六年,2024年9月,电投产融启动重大资产重组,计划剥离金融业务,同时将电投核能100%股权纳入麾下。重组完成后,电投产融将正式切入核电运营赛道,成为国家电投集团核电资产的核心整合平台。

据电投产融披露的报告书,本次资产置换中,中国人寿所持电投核电26.76%股权的交易对价高达152.86亿元,相较于其2018年的初始投资,增幅达91.07%。这笔投资在五年间实现了近翻倍的回报,而通过此次置换,中国人寿在核电领域的布局进一步深化。

因此,中国人寿进一步锚定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及徐圩核能供热项目,是国家“十四五”能源专项规划的首批核准项目,兼具政策刚性与风险可控性。其40年以上的运营周期深度契合保险资金的长久期特性,天然形成资产负债匹配优势。这场布局,既是利率下行环境中险资寻求优质资产的理性突围,更是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必然选择。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电投产融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