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粤银行迎首位女掌门!大股东影响力升级、化风险提业绩成关键)
【来源:机构之家】
6月26日,广东南粤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粤银行”)发布公告显示,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并报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任职资格核准,徐茹斌自6月24日起担任董事、董事长。
图片系南粤银行公告徐茹斌正式担任董事长一职
粤财控股体系内高管又落一子
在南粤银行的发展进程中,民企股东逐渐退潮,伴随着的是省直属国资投资平台——粤财控股,其逐渐加强了对南粤银行的话语权。这不仅仅体现为粤财控股在该行股权比例的增多,近几年派驻的高管更是体现其作为大股东对南粤银行紧致的掌控力。作为本次又一粤财系代表,徐如斌不仅是经过粤财控股体系长期培养的“70后”女将,而且还是南粤银行首任女性董事长。
图片系南粤银行现任董事长 徐茹斌
徐茹斌,硕士学历,深耕金融行业20多年。徐茹斌早期曾供职于国有大行,自2010年代起任职于粤财资管,历任党委书记、董事长,直到今年2月才离开粤财资管,并履新南粤银行党委书记。考虑到高管调任中,往往秉承党内职务先行,在明确党务一把手后,作为职务一把手的董事长一职,因而也在市场预期之内。
由此可见,徐茹斌在加入南粤银行之前,曾在粤财资管履职多年。这期间,她期间主导粤财资产战略转型,推动公司成为全国首批省级金融不良资产处置试点机构,并参与单户对公、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试点,从而积淀了深厚的不良处置经历和见解,这对后续履职银行也颇有裨益。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初徐茹斌挂帅南粤银行以来,也是小试牛刀,包括参与领导该行推动“客户倍增”计划、“千企万户大走访”专项行动,落实“百千万工程”等实体经济支持政策。
与此同时,徐茹斌在业内也获得较高评价:这位金融领域的多面手,以专业能力突出、管理经验丰富著称,被业内认为务实、稳健,注重风险防控。其在今年3月入选《21世纪经济报道》“金融业‘她力量’崛起盘点”,作为区域银行革新力量的代表。
图片系南粤银行前任董事长 骆传朋
南粤银行前任董事长为骆传朋,同样是一位粤财系“老将”。2023年4月,骆传朋空降至南粤银行担任董事长一职,不过仅履职不到两年即离任。2025年2月,骆传朋加入粤财资管,担任党委书记、董事长,与彼时调任至南粤银行的徐茹斌正好实现“职位对调”。今年仅46岁的骆传朋正处年富力强之际,且拥有武汉大学世界经济学博士加持,后续有望在粤财体系内“更进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骆传朋同样为金融业多面手,这实际上也和粤财控股体系内对干部的历练有关。骆传朋早期还曾任职于粤财信托,完成其从部门经理到核心管理层的关键跨越:2021年3月,骆传朋着手担任粤财信托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由此可见,南粤银行近几年高管变动,与粤财控股紧密相关。除了上述提及的南粤银行前后任一把手骆传朋和徐茹斌之外,原粤财担保集团一把手刘祖前,也曾在2022年5月担任南粤银行董事长,不过仅过去一年即被骆传朋接替。不过在2021年及更早之前,南粤银行董事长韩春剑、蒋丹均为银行内部培养,尤其是首任董事长韩春剑任职时长达14年。此外,粤财控股对南粤银行的影响不仅局限于董事长层面,机构之家梳理发现,在南粤银行现任高管中,部分也拥有粤财系背景,例如郭思煜在去年7月出任南粤银行副行长前,曾任粤财融资担保集团副总经理。
一切都源自于2021年那场改变:当年12月,粤财控股首次战略入股南粤银行,以115亿元现金认购该行银行定向增发股份115亿股,成为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即高达59.35%。在粤财控股帮助下,南粤银行资本实力大幅增强,注册资本从78.77亿元增至193.77亿元,增幅146%。2023年4月,粤财控股进一步介入南粤银行,受让该行“问题股东”股权:原第二大股东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公司因破产重组,其持有的6.9978亿股股权被司法拍卖。粤财控股通过公开竞拍受让金立集团全部股权,持股比例进一步升至75.57%。
图片系南粤银行目前前十大股东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
实际上,南粤银行引入粤财控股等国有实力股东必要性不言而喻。在此之前,该行主要股东以民营企业居多,且股东资质并不乐观。甚至从目前来看,包括湛江晨鸣浆纸公司、新光控股集团、广东大华糖业公司等前十大股东均已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而新光控股集团已进入破产重整。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公司股权在被粤财控股接手后,早已退出广东南粤银行股东行列。联合资信在对广东南粤银行2024年跟踪评级报告中亦指出,南粤银行个别股东面临破产重整,且前十大股东中涉及三家股东对外质押、冻结股权,对其股权稳定性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风险化解与业绩突破是关键
从粤财控股自身的操作来看,随着其对南粤银行持股比例增加,似乎对该行控制力也在不断增强,近几年已轮流派驻多位董事长至南粤银行。这一方面是履行作为大股东的责任,另一方面,则与南粤银行近几年经营压力息息相关。
机构之家认为,南粤银行当下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即是加强自身风控能力。诚然,在粤财控股入驻南粤银行之后,新主入场算旧账,一度对该行过往风险进行充分暴露:2022年该行不良贷款率狂升至2.91%,环比大幅提升129BP。随后的几年中,随着粤财控股的入场及影响力,南粤银行风险处置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该行不良率在2023年下降至2.57%,截止2024年末,更是下降至2.42%。
图片系南粤银行近几年不良率表现(%)
资料来源:企业预警通
然而,这样的成绩虽然值得肯定,但绝对水平仍高是不可忽视的挑战所在。从同业对比来看,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截止2024年末城商行不良率为1.76%,南粤银行当下远高于行业整体水平;与此同时,在17家A股上市城商行之中,最高为兰州银行1.83%,也比南粤银行低59BP。对经营可持续性方面来分析,2024年南粤银行净息差水平仅为0.54%,如此低的息差水平根本无法匹配当下高不良率,也无法覆盖其产生的信用成本。
图片系南粤银行不良率水平与上市城商行对比
资料来源:wind
与此同时,南粤银行当下低风险抵御能力的现状也亟待改变:截止2024年末,其拨备覆盖率仅为114.7%,处于同业中低水平。从过去几年的表现来看,随着2022年该行风险充分暴露,不良贷款余额上升,其拨备覆盖率骤降,从238.9%下降至133.7%,随后几年也呈现缓慢下行态势,未见改善。这期间,除了不良净新生成压力之外,该行在拨备计提方面,也存在不足:例如在2024年其计提拨备在营收中占比仅为14.5%,不仅较上年21.8%的水平有所下降,更是不及过往30%以上的高峰水平。
图片系南粤银行近几年拨备覆盖率表现(%)
资料来源:企业预警通
由此,也牵扯到南粤银行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则是盈利能力有所不足,这也是该行在拨备计提政策方面非常“节俭”的原因。在历经2021年净利润骤降76.4%之后,2022年至今该行盈利水平仍保持在低位,和粤财控股入驻之前不可同日而语。与此同时,该行总资产收益率ROA仅为0.13%,ROE水平仅为1.42%,这样的盈利水平不仅不能保障基础分红,甚至无法承受成本端波动带来的冲击。作为一家规模高达3326亿的城商行,如何盘活现有资产,提升盈利能力,则为摆在管理层面前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图片系南粤银行近十年净利润表现情况(亿元)
资料来源:企业预警通
不过南粤银行也为未来发展做足了准备,高资本充足水平意味着其拥有对现状回旋、调整的空间。截止2024年末,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高达14.06%,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弹药”充足。而这背后仍是作为大股东粤财控股对其支持和帮助:2023年,广东省发行100亿元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券,期限为十年,募集资金通过粤财控股采取增资入股方式对南粤银行注资补充资本金,注入资金由南粤银行统筹使用。彼时在发行文件中指出,本次专项债发行可以及时补充南粤银行资本金,弥补中长期资金缺口,帮助处置化解历史遗留的风险资产。
图片系南粤银行近几年注册资本变动情况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企业预警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