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短视频行业竞争派系及竞争格局(附市场排名、企业竞争力评价等)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短视频行业竞争派系及竞争格局(附市场排名、企业竞争力评价等))

短视频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快手(01024.HK);腾讯控股(00700.HK);百度集团(09888.HK);哔哩哔哩(09626.HK);拼多多(PDD.O)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短视频行业市场排名;中国短视频行业活跃用户数

1、中国短视频行业竞争派系

短视频产品可分为综合类短视频、聚合类短视频和工具类短视频。综合类短视频一般指的是具有社交属性、视频拍摄、购物等多种功能的短视频平台,代表性产品有抖音、快手等;聚合类短视频主打特定领域的短视频平台,如梨视频、西瓜视频等;工具类短视频指的是以视频剪辑功能为主的短视频平台,如FaceU、剪映等。

我国短视频行业的代表性公司包括:抖音、快手(01024.HK)、腾讯(00700.HK)、百度(09888.HK)、哔哩哔哩(09626.HK)、新浪(SINA.O)、阿里巴巴(09988.HK)、网易等。

作为主流的互联网应用,短视频行业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稳定。从活跃用户数来看,抖音短视频和快手短视频稳居行业第一梯队;腾讯控股旗下微信视频号、字节跳动旗下的西瓜视频、抖音极速版版,小红书、百度旗下的好看视频,等处于第二梯队;爱奇艺随刻、哔哩哔哩、优酷、微博APP处于第三梯队。从动态的发展视角来看,第二梯队的用户使用量有较为明显的提升。

2、中国短视频行业市场排名

CNPP品牌排行来看,2025年4月前十位短视频品牌依次为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抖音火山版、西瓜视频、腾讯微视、好看视频、美拍、央视频、皮皮虾。

3、中国短视频行业竞争格局

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9月,短视频行业的月活跃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0.26亿人次,抖音和快手两大平台表现尤为突出,它们共同占据了整个市场近七成的用户时长份额,其中抖音一家占比短视频行业的月使用总时长的50.8%。

注:月使用总时长=该APP的月使用总时长/短视频行业的月使用总时长

从市场集中度上看,自抖音和快手在2016-2017年入局以来,短视频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快速提升。当下我国短视频市场已形成以抖音集团和快手系“两强”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微信视频号奋起直追、其他平台瓜分剩余市场的格局。头部平台市场主导能力持续增强,在流量、资源方面占有绝对优势。2024年上半年,使用过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三大平台观看过短视频的用户合计占比82.5%,市场集中度较2023年的80.4%进一步提升。

4、中国短视频行业企业布局及竞争力评价

目前,抖音和快手处于我国短视频行业第一梯队,其中抖音处于绝对位置,2024年抖音母公司字节跳动营收规模高达1.13万亿元,同比增长29%,是国内、乃至全球最大的独角兽企业。快手的营收构成主要来自线上营销、直播等业务,其中2024年快手线上营销服务营收规模达724.19亿元,同比增长20.09%,同样不仅业务规模巨大,营收增速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腾讯控股2024年报披露,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账户数达13.85亿,同比增长3%,证明了视频号极强的曝光能力和广泛的用户触达范围;2024年,视频号的内容生态更加丰富,覆盖生活记录、知识分享、娱乐搞笑、微短剧、电商带货等多个领域。百度集团旗下爱奇艺业务营收规模为292.25亿元,但营收同比下滑8.31%,反映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下,百度视频相关业务的竞争力相对不足。

注:上市企业未披露短视频业务营收规模,以上为短视频业务相关业务名称,仅供参考。

5、中国短视频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从五力竞争模型角度分析,由于目前我国短视频市场的竞争者较多,且各派系之间竞争加强,现有企业间的竞争较为激烈;而短视频平台由于其属性,存在一定的跨界平台替代威胁,如传统视频平台、社交类平台等;短视频行业的上游主要为内容的生产者,短视频平台依赖上游内容生产方的同时,内容生产方也需要短视频平台对其生产的内容进行推广及宣传,短视频平台上游供应商议价能力适中;短视频平台的下游包括内容分发平台和用户,因短视频平台众多,用户的选择很多,因此有较强的议价能力;此外,由于短视频行业的进入壁垒较高,需要利用核心技术对内容精准分发和建立起消费端的高用户粘性,因此潜在进入者威胁较小。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短视频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腾讯控股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