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水土不服还是另有隐情?西安银行两位外聘高管同时辞职、去向未明

来源:机构之家 2025-05-17 11:55: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水土不服还是另有隐情?西安银行两位外聘高管同时辞职、去向未明)

【来源:机构之家】

5月16日,西安银行(600928.SH)发布两则公告,披露副行长管辉与行长助理王星因工作变动,于5月15日向公司董事会提交辞职报告。其中,副行长管辉申请辞去副行长职务,其辞职自报告送达董事会时生效,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同时,行长助理王星亦因工作变动提交辞职报告,辞去行长助理职务,辞职生效时间及后续任职安排与管辉一致。

图片系西安银行公告副行长管辉和行长助理王行辞任

资料来源:wind

两位高管同日离任,且未公告后续交接安排,势必会对西安银行公司治理、管理职能分工产生较大冲击。两者在2023年3月通过市场化招聘入职,从东部沿海远赴西部,在西安银行担任要职。如今仅过去两年,即在任期内离职,市场在惊讶之余,也留下一片遐想。

不过,西安银行在公告中还是简短地对管辉和王星任职期间表示感谢,但未描述其在任期内的贡献具体表现。这样模板化的客套说辞,既为两位高管任期画上句话,也隐含着双方明面上的“好聚好散”。值得一提的是,西安银行未公布管辉和王星具体去向,仅提及工作变动。

高管团队建设之路“命运多舛”,去年遭降薪潮

回顾西安银行近几年人事变动,核心高管变动非常频繁。目前管理层均为近两年上任,磨合时间较短,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公司治理漏洞,令市场疑虑。

以公司董事长梁邦海来看,2021年2月其从平安银行跳槽至西安银行担任行长一职,并于2024年7月升任董事长。由于始终没有合适的人选候补,梁邦海目前依旧兼任行长,管理权过度集中至今已有近一年时间。

与此同时,西安银行当前核心高管基本均于近几年上任:其中刘强于2022年5月担任副行长(任职资格于2023年3月才被核准);赫勇、陈钦分别于2023年3月起担任副行长、首席信息官;2025年3月,魏海燕开始担任董事会秘书。核心管理层中的“老人”仅有张成喆,其自2016年8月起担任副行长至今。此外,原董事长郭军于2023年9月到龄退休,原董事会秘书石小云和原副行长黄长松也因“工作变动”分别于2024年4月和12月辞去相应职务。

2022年开始,西安银行即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市场化招聘,从外部选拔核心高管。通过市场化公开选聘加入西安银行的高管包括管辉、王星、陈钦和赫勇,其中赫勇的情况比较特殊,属于此前西安银行老员工参与市场化选聘,其曾在西安银行内部担任多个职务,包括未来支行市场二部经理,高新支行副总经理,城西支行副行长、行长。考虑到管辉和王星如今离职,目前西安银行完全外部市场化选聘的高管仅剩首席信息官陈钦。

从此次离任的副行长管辉来看,1979年5月出生的他,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职业生涯起步于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早期从事公司业务工作,后调任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征信管理处任职。2010年,管辉加入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历任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金融市场部总经理、资产负债管理部总经理等职务。2023年3月,西安银行面向社会公开选聘2名副行长,要求应聘者“精通银行主要业务板块及风险合规管理,年龄不超过50周岁,具备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管辉通过市场化选聘程序加入该行,成为分管风险合规等领域的副行长。

王星出生于1981年7月,拥有管理学博士学历和博士后研究经历,其职业生涯同样起步于农业银行,供职于总行信用卡中心风险管理部,历任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高级专员等职务,专注于风险控制与技术管理。2016年,王星转任上海电气金融集团创新发展部总经理,主导金融业务创新与战略拓展。2022年9月,西安银行发布公告,面向社会公开选聘1名行长助理,要求“精通银行前台或中后台业务,具有突出的创新意识和执行能力”。凭借其风险管理经验与金融集团背景,王星成功入选,并分管领域涉及业务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不过,管辉和王星的入职没多久便经历了高管大降薪潮。2024年,管辉年度薪酬同比上年下降16万至132万,而行长助理王星则较上年大幅下降40万至73万。考虑到2023年两位高管履职时间仅10个月,当年年薪应未足年发放,但入职后的第二年(2024年)薪酬却不及2023年的水平。作为本身通过市场化应聘的人选而言,薪酬是重要衡量指标,这样的结果,难免有“入坑”的感觉。

与此同时,西安银行通过所谓的市场化选聘模式招揽人才,只是选拔面向市场,而薪酬待遇并未体现市场化竞争力水平。实际上,西安银行当下高管薪酬基本相当,无论是内部的老将,抑或是外部空降的高管,基本均在100万至150万之间,且新晋高管均未有股权激励:截止2024年末,管辉和王星持股数均为0。

图片系西安银行2024年部分董监高薪酬和持股情况

资料来源:wind

近两年不良率上升,且频遭处罚

对于分管风险合规等领域的副行长管辉而言,入职以来或许已感受到西安银行所面临的丝丝寒意。

2023年末,即管辉正式入局不久,西安银行向外界披露的年报中显示,其不良率即有所回升,一改过去一年下降态势,资产质量呈现反势。2022年,西安银行不良率回落7BP至1.25%,但在2023年却进一步回升10BP至1.35%,并创近期新高。在紧接着的2024年,则进一步大幅攀升37BP至1.72%,体现该行更多风险暴露,资产质量进一步承压。今年一季度末虽有些回落,但仍保持在1.60%以上的高位。

图片系西安银行2021年至今不良率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wind

与此同时,西安银行合规相关风险接踵而至,并因此频遭监管处罚。

2023年11月,西安银行因“贷后管理不到位,贷款资金被挪用、流动资金贷款用于项目建设、自营投资投前调查不审慎”,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陕西监管局罚款145万元,紧接着的12月,又因“信贷业务管理不审慎”,被陕西监管局处罚45万元。

2024年,西安银行更是遭遇监管重罚,罚没金额创新高:当年12月,因违反支付结算、反洗钱、货币金银、国库及征信管理规定,被中国人民银行陕西分行罚款379.2万元。同月,健康路支行时任行长秦江因“信贷业务违规”和“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陕西监管局处以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终身的处罚;延安分行因“岗位相互制衡不到位”,被延安监管分局罚款30万元。而在11月,渭南分行因“集团客户统一授信执行不到位”,被渭南监管分局罚款25万元。

尽管西安银行近两年快速扩表,但因坏账陡增等问题,信用成本大增,从而暴露出“增收不增利”的困境。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西安银行营业收入分别增9.7%、13.7%和8.1%,而同期净利润却仅增1.6%、3.9%和4.3%,增速明显弱于收入表现,这其中的差距主要体现为高风险带来更多拨备计提支出。

从股价表现来看,市场也向其投出了不信任的选择,这其中不仅是对业绩表现不够满意,更是对管理层频繁变动带来战略和公司治理不确定的担忧。近几年西安银行股价始终在底部徘徊,且较过去的高点相距甚远。截止5月16日,西安银行股价收盘价仅为3.71元/股,依旧处于破发状态。

图片系西安银行上市以来股价表现

资料来源:wi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平安银行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