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公布“成绩单”:制度创新成果882项 港资企业超8000家)
4月27日,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成果发布在深圳前海国际会议中心顺利举办。成果发布以“开放前海、创新前海、活力前海”为主题,首次发布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一组亮点成效数据和标志性制度创新成果,一批重点项目和重点招商成果也在现场集中亮相。
数据显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882项,全国复制推广104项,连续三年蝉联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第一;区内海关备案企业数量突破1.1万家,外贸进出口总值由712亿元升至2024年的5379.8亿元,年均增长超25%;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381.57亿美元;年度固定资产投资由挂牌前的117.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711.2亿元,实现超六倍增长,成为中国发展最快、质量最高、效益最好的区域之一。
开放前海硕果累累
十组数据见证自贸片区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双德会致辞时表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作为广东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之一,2024年进出口占广东自贸试验区72%、占全省将近6%,实际利用外资占广东自贸试验区61%、占全省12%,为广东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深圳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前海合作区党工委书记王守睿致辞中表示,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挂牌运作以来,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加快打造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最佳联接点,保持生机勃勃发展态势。新征程上,前海将重温出发的初心、提振再出发的信心,携手各方共同推动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向前、向海、向未来”,为深圳、粤港澳大湾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活动集中发布一组亮点成效数据。数据显示,除前述外,前海自由贸易账户累计交易额突破万亿元,与香港发生的跨境收支占比近八成,发放贷款862.7亿元;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由2015年的994万标准箱增长到2024年的1598.9万标准箱,累计达1.17亿标准箱;上线全国首个内地香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助力在港小微企业成功批核贷款超过1亿港元。
前海法院适用香港法裁判案件全国最多,深圳国际仲裁院受理案件总争议金额连续3年超千亿元,稳居全球前列;港资企业8048家,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累计孵化创业团队1450家,其中香港团队943家;深圳·前海e站通线上平台累计注册用户1.4万家,与32个海外合作园区运营商建立合作。
此外,大力推动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在全国率先落地港澳居民内地工作免办就业证政策、率先实施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个税补贴政策,实现26类港澳专业人士在前海便利执业;落地全省首位积分评定外籍技术人才和首位外籍华人博士在华永久居留,通过自贸区永久居留推荐直通车办理“五星卡”数量居广东省自贸区第一。
创新前海生机勃勃
十大标志性制度创新成果集中亮相
制度创新是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底色基因,会上还集中发布了“十大标志性制度创新成果”,涵盖了贸易、投资、金融、航运、深港合作、人员往来、数据流动、涉外法治、政务服务等9大领域,充分展现了前海在“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交通运输自由便利、人员往来自由便利、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等“五自由便利、一安全有序流动”发展成效。
这些成果具体包括:推进深港跨境贸易监管规则和检测标准“软联通”;打造“多国集拼(MCC)前海”新物流模式;打造外商投资“一口受理”服务平台;落实“金融支持前海30条”,形成14项全国“首创”“首批”金融创新实践;推进国际船舶登记及配套制度改革;构建高度便利的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制度;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在前海率先实现“港资港法港仲裁”;建立与国际标准衔接的医院评审认证体系,以及建立以“三维地籍”技术为核心的土地全流程立体化管理机制。
活力前海热情满满
重点项目和重点招商成果闪亮登场
会上还从规则衔接、数据流通、产业集聚、文化建设等方面集中发布一批重点项目,具体包括:签署《共建国家级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深圳)合作安排》;推动“一线直通、智联监管”改革模式;建立“深圳数据要素流通服务中心·前海”;打造深港数据跨境安全便捷通道;挂牌深圳市域外法律查明和研究中心;建设前海国际人才创新交流中心;深圳“专新特新”专板开板、开源鸿蒙智能物联网创新中心落户、集聚千亿规模私募基金、前海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联盟与发布《支持前海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
其中,国家级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深圳)将开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监管模式涉及商品的创新性风险评估。前海管理局与深圳海关、香港机电工程署签署三方协议,将推动在湾区进出口产品质量监管与风险监测、技术标准建设、创新性课题研究、国际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深化粤港澳大湾区贸易监管规则制度“软联通”。
“一线直通、智联监管”改革模式具有“一线直通、途中智管、区内智控、先进后报、转口集拼和属地查验、口岸直放”等创新点。与会企业西门子公司表示,实施“一线直通、智联监管”后,货物通关时长从1—2天缩短至半天,且大大提升企业报关准确率,降低了企业通关异常风险。这些重点项目切实增强了企业的获得感和市民的体验感。
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承建的优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专板,截至目前已累计入板企业301家,其中培育层64家,规范层191家,孵化层4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比79.7%,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17.6%。
接下来,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将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扎实推动各项改革任务全面落地落实,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再上新台阶,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展现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