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房产销售连跌三年,卧龙地产想靠新能源破局,有戏吗?

来源:投资时报 媒体 2025-04-15 15:18:1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房产销售连跌三年,卧龙地产想靠新能源破局,有戏吗?)

2024年,卧龙地产营收净利双双下滑,降幅分别达24.08%和75.15%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吕贡

卧龙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卧龙地产,600173.SH)再次转型布局新领域。

近日,卧龙地产发布重要公告,宣布拟将所持有的卧龙矿业(上海)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矿业)90%股权出售给间接控股股东卧龙控股。交易完成后,卧龙地产将不再持有上海矿业股权,这意味着,卧龙地产将彻底剥离矿业贸易板块。

本次交易拟采用现金支付的方式。截至上述公告披露日,该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具体交易方案仍需进一步论证和协商。同时,交易还需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履行必要的决策和审批程序。

卧龙地产拟出售上海矿业90%股权事项的重要内容提示

信息来源:公司公告    

面对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多家房企纷纷踏上了多元化发展之路,以寻求新的增长动力和盈利空间。例如,康养赛道是房企关注的焦点之一,保利发展(600048.SH)、万科(000002.SZ,2202.HK)等通过“康养/乐养+地产”模式探索新的业务增长点。物业管理服务领域同样受到房企青睐,保利发展、碧桂园(2007.HK)、绿城中国(3900.HK)等均在该领域有所布局。

浙江老牌房企卧龙地产亦不例外。作为一家成熟的区域性房地产企业,多年来,卧龙地产深耕多个城市的房地产开发业务。除房地产之外,该公司还涉足过游戏、矿业贸易等多个领域,试图通过多元化布局以降低单一业务风险。

卧龙地产在矿业贸易领域的布局始于2022年。彼时,卧龙地产以6800万元现金购买了卧龙电驱持有的上海矿业100%股权。收购当年,矿产贸易收入便超过同期房产销售,成为该公司主要收入来源。数据显示,2022年,矿产贸易收入达30.95亿元,占该公司全年总营收的65.37%。此后的2023年和2024年,矿产贸易板块也一直是卧龙地产的收入支柱,占比分别达72.98%和68.61%。

然而进入2024年,矿产贸易业务面临诸多挑战。受海内外矿山生产受阻频发影响,铜精矿供应渠道收紧,采购难度加大。与此同时,铜精矿加工费持续处于低位,导致采购端压力上升,利润空间遭到挤压。在此背景下,2024年,卧龙地产的矿产贸易业务收入出现下滑,较上一年减少约9.93亿元。

2022年至2024年期间,卧龙地产的另一业务板块房地产销售,则受到房地产行业整体下行、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而持续低迷。该板块收入从2021年的24.92亿元一路降至2024年10.64亿元,连跌三年,缩水近14.28亿元。    

卧龙地产近年来两大主营板块收入情况(亿元)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在此情形下,卧龙地产的财务状况也不尽如人意。2022年至2024年,该公司继续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且净利降幅逐年扩大。至2024年,该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已跌破亿元规模,仅录得4086.29万元。

此后,卧龙地产再次将目光放在跨界转型上。公司于2025年1月审议通过了一项收购交易议案,即拟以约7.26亿元现金购买卧龙电驱持有的龙能电力43.21%股权、卧龙储能80%股权、卧龙氢能51%股权和舜丰电力70%股权;并以2376万元现金购买卧龙控股持有的龙能电力1.69%股权。

时至2025年3月,上述收购事项涉及的交易各方相应审批程序均已审议通过。并且,龙能电力、卧龙储能、卧龙氢能及舜丰电力也完成了该事项涉及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紧接着,卧龙地产启动一系列内部治理结构调整程序,具体包括拟变更公司名称及注册地址、增加经营范围、修订《公司章程》等。修订后,该公司将更名为“卧龙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将增加发电、输电、供(配)电业务。    

加快战略转型步伐的卧龙地产,已着手彻底剥离此前几年布局的矿产贸易业务,向新能源产业方向发展。从行业趋势来看,新能源领域正处于政策支持、技术迭代双重驱动的阶段,但该行业竞争格局亦日趋激烈。卧龙地产能否通过此次跨界转型,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空间,仍需结合后续经营数据与市场反馈进行持续观察。


投时关键词:卧龙地产(600173.SH)|上海矿业|卧龙控股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龙资源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