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徽商银行2024年贷款突破万亿)
据徽商银行(03698.HK)所发布公告显示,其 2024 年度业绩呈现出资产规模扩张、盈利增长、资产质量改善等积极态势,但在市场竞争和行业变革的大环境下,也面临着净息差收窄等挑战。
从整体业绩来看,徽商银行在 2024 年实现了稳健增长。资产规模突破两万亿元,较上年增长 11.49%,贷款余额首超万亿元,增长 14.64%。营业收入达到 371.28 亿元,同比增长 2.10%;净利润为 159.17 亿元,增幅达 6.18%。不良贷款率降至 0.99%,较上年末下降 0.27 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连续四年 “双降”,这表明该行在业务拓展的同时,有效控制了风险,资产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在业务布局方面,徽商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在多个领域取得进展。科技金融领域,科技型企业贷款突破 800 亿元,发行安徽省内首单科创主题金融债券 200 亿元;绿色金融方面,绿色信贷余额增长 40.62%,助力区域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普惠金融领域,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 1543.99 亿元,服务小微企业户数增加 5.74 万户。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体现了该行对国家政策的积极贯彻,也为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徽商银行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净息差收窄是较为突出的问题,2024 年该行净息差为 1.49%,较上年同期下降 16 个基点。这主要是由于市场利率下行以及资产负债结构调整等因素导致。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徽商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受到一定冲击。互联网金融凭借其便捷性和创新性,吸引了大量客户,尤其是年轻一代客户群体,这对徽商银行的客户拓展和存款业务造成了一定压力。
从市场角度来看,徽商银行在区域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安徽省内,其公司存款和贷款业务多年保持领先地位,并且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与当地企业和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但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大型银行和互联网金融机构进入安徽市场,徽商银行面临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从过往新闻报道和研究报告来看,部分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凭借其广泛的网点布局、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徽商银行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综合来看,徽商银行 2024 年的经营业绩整体向好,在业务拓展和风险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净息差收窄和市场竞争加剧等问题仍需关注。未来,徽商银行应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加强创新能力,以应对市场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持续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监管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也是徽商银行在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中保持竞争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