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信证券:特朗普宣布豁免部分产品“对等关税” 果链、算力有望迎来超跌反弹)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美东时间4月11日晚间,美国海关发布公告,根据特朗普总统当日签署的备忘录,对20个税号的商品不征收第14257号行政令(即4月2日发布的“对等关税”行政令,以及于4月8日和4月9日发布的修订行政令)下的“对等关税”,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闪存、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模组以及部分电子元器件等在列。
中信证券认为,中国具备成熟完整的消费电子供应链,美国此前通过关税加征的方式倒逼电子零部件、模组、组装等供应链回流的可行性较弱;此外,产业链公司过去几年已在全球进行了产能多元化布局,也可一定程度对冲潜在关税加征带来的冲击。短期中信证券看好关税担忧缓解下的相关标的的超跌反弹;中长期持续看好具备平台性属性+产能多元化布局的龙头公司的经营韧性。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美东时间4月11日晚间,美国海关公告对部分产品豁免“对等关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产品在列。
美东时间4月11日晚间,美国海关发布公告,根据特朗普总统当日签署的备忘录,对20个税号的商品不征收第14257号行政令(即4月2日发布的“对等关税”行政令,以及于4月8日和4月9日发布的修订行政令)下的“对等关税”,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闪存、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模组以及部分电子元器件等在列。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政策不限制产品是否来自中国或其他国家(地区),此外豁免部分亦非美国参与的价值量部分,而是产品整体价值。此外,据彭博社,2024年美国自中国进口的智能手机、计算机及类似设备、数据传输设备金额分别达417/367/77亿美元,占美国自华进口的总比例分别为9.0%/7.9%/1.7%,比重相对靠前;占美国该品类进口总额度的81%/26%/14%。
基于此,我们认为本次美国海关对以上产品的豁免中智能手机、计算机等供应链受益幅度相对靠前。
聚焦消费电子:果链主要公司已有海外产能铺设,且最新豁免政策下情绪逐步修复,有望带动苹果产业链股价超跌反弹。
苹果产品出口北美的普遍模式为中国大陆提供零部件(屏幕、PCB、摄像头模组、连接器等),中国(全品类)、印度(iPhone)及越南(AirPods、Apple Watch、MacBook)完成组装,再出口至美国。
产能角度,我们估算目前苹果产品中,手机品类80%产能在中国,20%~25%产能在印度;AirPods / Apple Watch /Pad/Mac等产品在中国大陆的产能占比约35%-60%区间,海外产能则集中在东南亚等国家。
需求角度,参考Canalys等机构口径我们估算iPhone、Airpods、iPad、Apple Watch、MAC在北美地区销售占比约30%/45%/35%~40%/25%/45%~50%。我们认为,中国具备成熟完整的消费电子供应链,美国此前通过关税加征的方式倒逼电子零部件、模组、组装等供应链回流的可行性较弱;此外,产业链公司过去几年已在全球进行了产能多元化布局(如立讯精密海外产能布局在印度、越南、墨西哥、德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鹏鼎控股海外产能布局在泰国、印度;东山精密海外产能布局在墨西哥、美国、泰国;领益智造海外产能布局在墨西哥、越南、印度等),也可一定程度对冲潜在关税加征带来的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最新豁免政策下出口至北美的智能手机、平板、笔电等产品均已获得豁免,市场对苹果产业链关税影响的担忧或可缓解。短期来看,我们鲜明看好果链主要标的在情绪修复背景下股价迎来超跌反弹;中长期看,我们重点看好具备平台性属性+产能多元化布局(特别是印度、越南等)的龙头公司的经营韧性,其中参与苹果折叠、苹果AR眼镜等新品的标的值得重要关注。
聚焦AI算力环节:服务器、交换机、光模块等产品均符合最新豁免政策(在税号8471和税号8517等分类下),豁免后整体关税水平将恢复到4月2日之前。
我们认为产业链中具备国际化布局的头部企业依然有着更好的盈利能力与抗风险能力。组装环节以工业富联为例,公司产能已涵盖中国大陆,美国、墨西哥及亚洲其他地区和欧洲等地,可根据客户需求灵活调度产能布局,以应对市场及关税政策变化,并具备在地生产相关产品的能力。零组件环节如PCB、光模块等龙头公司也都已经或正在进行全球产能多元化布局。
此外,AI算力需求景气度仍然强劲,GB200系列进入出货周期,客户对于算力产品的价格承受度更高。相对于关税,市场更为关注“AI扩散规则”将于5月15日生效后,Tier 2国家地区的采购限制。近日路透社报道,美国政府有可能暂缓英伟达H20芯片对中国出口的管制计划,此举也有望强化英伟达的需求持续性。总体来看,算力产业链在此前关税担忧中调整较多,超跌板块有望迎来反弹,建议关注核心供应商。
聚焦面板/电视:显示行业直接对美出口比例小,4月10日对越南等实施90天关税暂缓,使得当前影响较小。
当前LCD面板大陆产能占比70%-80%,模组整机环节已在墨西哥(4.10后关税0%)、东南亚(关税10%)等进行全球布局,海外产能足够覆盖北美需求(全球占比20%-25%)。
面板环节:大陆厂商主导供给、按需生产、议价能力强,此前担忧在于关税冲击终端需求量,目前担忧大幅削弱,行业25Q2或加快拉货;
整机:面板/模组整机毛利率低于面板,东南亚对等关税暂缓,业务正常开展。
总体来看,美国本土没有建设过面板量产线,显示行业并非历次关税重点聚焦行业,我们看好显示行业,尤其是主导格局、释放利润的大陆LCD面板。
风险因素:
关税加征超预期;创新不及预期;下游厂商竞争加剧;国际产业环境变化和贸易摩擦加剧风险;通胀导致的原材料大幅涨价风险;汇率大幅波动等
投资策略:
美东时间4月11日晚间,美国海关发布公告,根据特朗普总统当日签署的备忘录,对20个税号的商品不征收第14257号行政令(即4月2日发布的“对等关税”行政令,以及于4月8日和4月9日发布的修订行政令)下的“对等关税”,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闪存、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模组以及部分电子元器件等在列。
我们认为,中国具备成熟完整的消费电子供应链,美国此前通过关税加征的方式倒逼电子零部件、模组、组装等供应链回流的可行性较弱;此外,产业链公司过去几年已在全球进行了产能多元化布局,也可一定程度对冲潜在关税加征带来的冲击。短期我们看好关税担忧缓解下的相关标的的超跌反弹;中长期我们持续看好具备平台性属性+产能多元化布局的龙头公司的经营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