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机构预估2025年全球晶圆厂设备投资破千亿 中国稳居龙头)
随着人工智能相关芯片需求释放,全球半导体产业将持续加大对晶圆厂设备投资。据SEMI(国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协会)最新一季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用于前端设施的晶圆厂设备支出将到达1100亿美元,连续六年保持增长。其中,中国仍稳居全球半导体设备支出龙头。
AI强势拉动
SEMI总裁兼首席执行官Ajit Manocha表示:“全球半导体产业对晶圆厂设备的投资已经连续六年成长,随着AI相关芯片需求持续走强,产量大增,2026年更将大幅增加18%。”
预测报告显示,受高效能运算(HPC)和内存类别支持数据中心扩展的需求带动,以及人工智能整合度不断提高,边缘设备所需硅产品不断攀升,晶圆厂设备支出不断增长。据预测,2025年全球用于前端设施的晶圆厂设备支出较去年同比上升2%,到达1100亿美元;明年晶圆厂设备支出更将增长18%,到达1300亿美元。
回顾2024年,半导体产业强势反弹,并受人工智能影响,销售额有望保持双位数增长。
在日前举办SEMI产业创新投资论坛上,SEMI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居龙介绍,2024年半导体产业反弹增长19%,达到6280亿美元,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预计将出现两位数的增长,在2030年达到万亿美元,这一里程碑达成时间甚至比预期更早。
IDC全球半导体与赋能科技研究集团总裁Mario Morales也预计,今年半导体行业销售额将实现两位数增长。到2030年,人工智能的累积经济影响将达到全球GDP的3.5%,全球企业在2025-2028年间将在IT领域投入1.5万亿美元,其中超过3000亿美元将用于AI平台。长期来看,半导体销售额在2024-2028年间仍将保持两位数的复合年增长率。
先进逻辑和存储扩张显著
SEMI首席分析师曾瑞榆在论坛发言预计,未来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从2024年至2028年预计将以8%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服务器和数据中心市场将成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全球晶圆厂设备投资从稳定走向加速增长,2025年云服务提供商的资本支出预计将超过2500亿美元,AI相关投资持续增加,先进逻辑和存储器投资将占据设备总投资的一半。
结合SEMI最新预测报告来看,逻辑微组件类别将成半导体产业扩张领头羊。
据预测,逻辑微组件类别在2纳米制程和背面供电技术等先进技术投资助推下,成为晶圆厂投资成长的关键驱动力,相关技术可望于2026年进入投产阶段。逻辑微组件领域投资将增加11%,2025年来到520亿美元,随后持续增长,2026年增加14%,达590亿美元。
另外,未来两年存储领域整体支出稳步增长,预计2025年小幅上涨2%至320亿美元,2026年则有27%的强劲增幅。其中,内存领域投资先降后升,2025年同比下降6%至210亿美元,2026年反弹,增长19%升至250亿美元。闪存类别支出呈大幅复苏的态势,预计2025年达100亿美元,增长54%,2026年进一步增长47%,直冲150亿美元。
中国稳居龙头
分地区来看,中国将稳居晶圆厂设备支出龙头。
尽管相比2024年500亿美元高峰值有所下降,SEMI预计中国2025年设备投资总值为380亿美元,较前一年减少24%,2026年支出减少5%来到360亿美元。
中国半导体产业正在快速发展。据曾瑞榆预估,2024年至2028年,中国晶圆产能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8.1%,高于全球5.3%的平均水平。中国在主流制程节点(22nm-40nm)的产能增长尤为显著,预计到2028年,中国在全球主流半导体制造产能中的占比将达到42%。尽管在先进制程节点(14nm及以下)方面仍面临追赶挑战,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整体发展态势良好,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另外,随着AI技术日益普及推升内存采用量,韩国芯片制造商计划增加设备投资,推动产能扩张和技术升级,2026年可望成为支出排行次高的地区。2025年设备投资额预计增长29%至215亿美元,2026年增加26%,来到270亿美元。
中国台湾地区位居第三,2025年及2026年投资额预计分别达210亿美元和245亿美元,以满足跨云端服务和边缘设备领域不断增长的人工智能应用需求。
另外,美洲地区排名第四,2025年支出约140亿美元,2026年为200亿美元。日本、欧洲和中东以及东南亚地区设备投资紧追在后,2025年支出分别为140亿美元、90亿美元和40亿美元,2026年为110亿美元、70亿美元和4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