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西子洁能:2024年净利润增长705.74% 引领能源绿色转型 海外拓展加速)
3月31日,清洁能源智能装备龙头西子洁能(002534)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得益于订单质量提升、成本费用管控加强、资产减值计提减少、处置参股公司股权等多重利好影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3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4.4亿元,同比增长705.74%,综合毛利率18.47%,较上年增加3.32个百分点。
此外,公司通过改善销售合同质量、加强催收管理等措施,实现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68亿元,同比增长84.59%;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87%,较上年增加9.4个百分点。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拟现金分红总额1.47亿元。
报告期内,西子洁能锚定“稳基固本、质效并进”发展主轴,全力以赴谋发展、促转型、控风险,面对行业周期波动,公司持续巩固核心业务护城河优势,提质增效。通过研发投入持续强度提升及数字化精益管理升级,同步加速ESG导向的绿色智造转型,形成可持续发展新势能。
新老能源融合发展 转型清洁能源的制造者
近年来,西子洁能积极响应国家“双碳”布局,在以传统燃煤燃气为基础能源的锅炉市场及新旧动能转换市场机会外,捕捉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光热、光伏、液流电池等)、固废处理、火电灵活性改造、用户侧储能等清洁能源发电和储能市场机会,创新行业能源解决方案,并以核心技术的产品带动解决方案的业务拓展。公司逐步从余热利用的领导者向清洁能源的制造者转变,实现新老能源同步发展。
年报显示,公司清洁环保能源装备在2024年实现快速增长,实现营业收入10.25亿元,同比增长33.02%;毛利率23.13%,较上年增加5.13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达到15.93%,较上年增加6.39个百分点。公司深耕零碳钢厂、零碳电厂、零碳园区等具体场景,为节能降碳提供最有价值的整体解决方案。
具体看,在已经落地的零碳工厂、园区项目中,西子航空零碳工厂以每年减排9912吨二氧化碳而获得空中客车“全球可持续发展奖”,西子洁能崇贤零碳工厂入选浙江省“十四五”新型储能示范项目计划,浙江天圣控股集团绍兴绿电熔盐储能示范项目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用户侧熔盐储能项目,厦门火炬园“多能联储”暨零碳工厂项目一期成为公司首个锂电行业多能联储综合示范项目。
在零碳电厂建设上,公司于2024年完成国能河北龙山600MW亚临界火电机组“抽气储能”储热调峰灵活性改造项目建设,该项目不仅验证了公司自主熔盐储能技术的商业应用价值,同时成为国内首个同类改造示范项目,为国内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案例。
在光热领域,截至年报披露时,公司已经获得16个项目订单,其中青海中控德令哈熔盐塔式、中电建青海共和、鲁能海西州、玉门新奥等已完成项目5个,另有金塔中光100MW光热等10余个在建、中标项目,在执行光热项目近1.5GW。
海内外市场拓展成果显著 新增订单总额近60亿元
近年来,受到欧美发达国家老旧锅炉更新需求增长、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及可持续发展要求推动清洁能源装备需求上升等综合因素影响,国际需求的快速增长,公司海外布局的进程逐步加快。2024年,公司外销实现营收6.3亿元,营收占比提升至9.79%;外销毛利率为24.74%,同比上升14.53%,充分彰显了公司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强大竞争力与良好的市场接受度。
年报显示,公司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设为主要目标,通过从单一设备出口向“设备+工程+运维”一体化服务的转变,提供EPC、BOT等解决方案模式,增强解决方案能力与客户黏性,加速打开国际市场。
报告期内,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领域,公司成功签署尼日利亚12台9E燃机余热锅炉项目,该项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天然气自备电站订单,创下了公司海外最大单一订单纪录。在发达国家市场,公司实现首个欧标ODM突破,成功签订法国Novasteam项目。此外,在新能源市场,公司突破海外新能源业务,签订首个海外光伏 EPC——泰国屋顶光伏总包项目。
技术引领成本管控 筑牢双重竞争优势
报告期内,西子洁能在传统能源提效、新能源技术创新应用、新老能源融合领域加强研发投入。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3.92亿元,营收占比提升至6.09%,持续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在主要研发项目方面,传统能源提效领域,公司重点攻克兰炭尾气低氮燃烧技术、超高温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煤炭热解气化燃烧分级技术,高参数L型锅炉技术;并开发双超带再热炭黑尾气锅炉,为传统能源企业清洁化转型提供了模块化、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在新能源技术创新应用领域,公司氢能综合利用技术获得关键成果。2024年,公司与浙江大学合作研发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取绿色甲醇关键工艺,并建立适应波动的规模化高效甲醇合成系统,为大规模生产绿色甲醇提供低成本、可复制的技术方案。
在“传统能源+新能源”复合技术路径领域,作为国内最早从事光热熔盐储能技术研发与工程推广应用的企业之一,公司重点推进熔盐储能技术在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中的商业应用,并同步推进煤气炉耦合储热系统、干熄焦余热锅炉整合储热技术等跨领域融合方案。报告期内,公司参与的国能河北龙山600MW 亚临界火电机组“抽汽蓄能”储热调峰灵活性改造项目,成功完成了满容量顶峰试验。该项目是国内首个利用熔盐大规模储热实现机组深度调峰及顶峰的重大科技创新示范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成本管控方面也展示强劲实力。近年来,公司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有序推进数字化转型,打造以精益数字化为核心竞争力的清洁能源装备“链主工厂”,提升公司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能力,降低供应链整体成本;并通过打造“1+3+N”的产业链生态模式,实现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和采购业务全程数字化管理。
报告期内,公司在营收承压的情况下,实现了综合毛利率逆势增加3.32个百分点的良好表现。主要业务板块中,除解决方案毛利率与上年基本持平外,余热锅炉、清洁能源装备、备件服务、其他业务毛利率分别较2023年增加3.76、5.13、5.8、6.25个百分点。
此外,公司期间费用控制效用明显。其中,销售费用同比降低8.94%,管理费用同比降低14.82%,财务费用方面,由于利息支出较少、利息收入增加,产生707.15万元收益。
展望未来,公司表示,在投资发展上顺应能源转型的全球发展趋势及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浪潮,未来在稳步提升现有高端装备制造业务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拓展新的业务和盈利模式,逐步适度向产业链纵向延伸,向大环保领域、高端/智能制造领域及新能源领域进行扩张,逐步成为智能化的综合能源集成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