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恒大汽车股价"拔地而起",迎来“救命人”?)
3月26日,沉寂半年的恒大汽车,突然拔地而起,股价一度从0.12元涨到0.4港元,最大涨幅236.13%,后冲高回落,收盘涨74.79%,报0.208港元,成交1.65亿港元,市值22.56亿港元。
消息面上,有传闻恒大汽车“救命人”广汽集团华望(GH)项目将收购南沙工厂。随后,有媒体记者就此传闻向广汽集团进行求证。对方回应称,广汽集团人士回应称,华望汽车将“优先利用我们自己现有的产能,至少在现在的时间点,没有在外部整合产能的计划。
收购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对于此番恒大汽车股票大涨,有分析人士认为,不排除资金的炒作,由于恒大汽车股价早已跌成“仙股”,因此少量资金就可能推动股价大幅上涨。
一个巴掌拍不响,近期广汽华望汽车项目也动作不断。
3月18日,广汽集团方面宣布,由广汽集团投资设立的新公司华望汽车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是广汽集团和华为合作的最新进展。该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汽车销售、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新能源汽车生产测试设备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等。
今年1月10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将投资设立GH项目公司,注册资本为15亿元。根据公告,广汽集团计划以本项目公司为载体,与华为深度融合各自优势,通过联合定义和设计,在产品开发、营销策略以及生态服务等多个领域展开全面合作,打造基于全新架构、技术领先的全新的汽车品牌。
随后,就有网络传闻称,“广汽与华为的项目将落户原恒大汽车广州工厂”,以及“广汽集团华望(GH)项目将收购恒大汽车南沙工厂”等。
对于收购传闻引发的股价大涨,市场观察人士认为,恒大汽车长期低股价、高波动性及历史多次因传闻异动的特征,使其成为投机资金的“天然标的”。此次大涨是技术热点与市场投机共振的典型现象,但公司核心矛盾未解。投资者需警惕短期情绪退潮后,因业绩亏损、现金流枯竭等引发的股价回落风险。
恒大汽车现状
受到控股股东中国恒大拖累,恒大汽车寻找战略投资者并不顺利,最终由于资金短缺,恒大汽车早已陷入困境。
截至去年6月底,恒大汽车收入为3837.7万元,同比减少75.71%,净亏损为202.57亿元,同比增亏194.73%。恒大汽车3月20日晚间公告,延迟刊发2024年度业绩,将向港交所申请4月1日起停牌。
今年2月初,恒大汽车发布业务及运营更新公告。恒大汽车表示,尽管过去6个月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节省成本,但是仅能维持基本运营活动,鉴于资金水平较低而且不足,恒大汽车无法确保若干服务进行,包括但不限于审计师和相关专业顾问对该公司截至2024年末开展的现场审计工作。
与此同时,恒大汽车表示,迄今未能成功找到能够帮助缓解流动资金问题并推进适当重组的战略投资者/买家,将继续努力寻找买家。
2月19日,中国恒大公告称,2025年2月17日香港高等法院向公司间接附属公司天基控股发出清盘令。
2月25日,恒大汽车公告,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NEVS于2024年11月25日签署并完成了股份协议和本票出售协议,出售20%目标公司股份,交易总对价为6000万瑞典克朗(约4378万港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恒大汽车此次出售海外附属公司股权意在改善流动性。
市场公开资料显示,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近日新增多项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法院为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人民法院、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执行标的合计约19.19亿元。目前,该公司存34项被执行人信息,百余项限制高消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