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凋零的“金花”:金种子酒沉沦录)
在皖北平原的晨雾中,金种子酒厂的发酵车间依然飘荡着酒香,但这家拥有76年历史的白酒企业,正经历着上市27年来最凛冽的寒冬。
金种子酒的2024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显示,这家曾经的徽酒"四朵金花"将创下五年累计亏损超8亿元的惊人纪录,资产负债表中流淌的已不是琼浆玉液,而是触目惊心的财务赤字。当古井贡酒市值近千亿,迎驾贡酒营收突破67亿之时,金种子酒却沦为资本市场弃子,不到80亿市值的背后,是产品结构坍塌、战略迷航的多重困境。
01
五年超八亿亏损背后:
产品结构性危机与战略迷途
2024年的亏损在其前三季度糟糕的业绩表现当中已有预兆。前三季度,金种子酒8.06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暴跌24.9%,在可比公司中创下最大跌幅;-9952.61万元的净利润更是将亏损缺口扩大到上年同期的2.85倍,为“四朵金花”当中唯一亏损的酒企,在20家上市白酒企业当中倒数第一。
更令人心惊的是,在2024年4月份砍掉收入贡献大头的低毛利率医药板块之后,金种子酒前三季度38.67%的销售毛利率较其他三家平均75%毛利率水平仍然存在着断崖式的差距。
再者,本该是一头“现金牛”的白酒企业,金种子酒的现金流却在持续失血。相较于竞争对手每年数亿、数十亿的持续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金种子酒过去五年当中有四年都是净流出,累计流出现金超12亿元。
图表:2024年前三季度,“四朵金花”业绩表现
资料来源:企业三季报
而这一系列糟糕的财务数据背后,暗藏了金种子酒的重重危机。
一方面,是金种子酒产品结构的坍塌,定位“高不成低不就”。
2024年前三季度,金种子酒百元以下的祥和、柔和、头号种子、颍州佳酿等低端酒系列营收占比仍然仍高达66.31%。而在高端产品端押注馥合香系列的"豪赌"也前景未卜,尽管投入不菲代价打造"中国力量"IP,但目标群体对馥合香的品类认知度明显不足。某咨询机构指出:"在浓香型白酒认知固化的安徽市场,想要通过香型创新实现破局,需要至少5年以上的持续投入。"而金种子酒的现金流状况,显然难以支撑这种长期战略。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截止2024年三季度,金种子酒的高端产品馥合香系列的收入贡献仍然很低不足8%。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迎驾贡酒、口子窖、古井贡酒低档产品营收占比仅不足20%,意味着这几家酒企的中高档白酒收入占比均在80%以上,早已在高端市场站稳了脚跟。
另一方面,是金种子酒管理层决策与战略的混乱。2024年3月的产品涨价举措,堪称金种子酒管理层集体决策失误的经典案例。公司在2024年业绩预亏公告当中也明确表示,公司收入下降的主因,是公司在消费降级的压力下,不顾消费者对底盘产品价格敏感度高的现实,对占营收七成的底盘产品反向提价,同时削减终端促销费用。
这种违背市场规律的"自杀式提价",直接导致核心市场皖北、皖中地区经销商接货意愿下降或观。财务数据显示,公司在2024年一季度低端酒收入同比增7.66%的有利开局下,二季度低端酒营收下跌超21%,三季度低端酒营收同比更是直接腰斩。
战略失误的代价是惨重的。为维系渠道,公司又不得不追加市场费用进行终端补贴,导致公司的销售费用居高不下。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金种子酒的销售费用率高达25.72%,位于四家企业之首。公司预亏公告表示,费用投放加大,一是品牌打造及宣传活动投入加大(主要活动有:中国力量IP、开窖节、演唱会、重点市场线上户外投入等),二是消费者的培育持续加大投入,三是核心终端建设方面投入加大,四是加大经销商能力提升的硬件投入,以及馥合香客户的相关支持、激励等。
"一边提价一边补贴"的怪圈,不仅吞噬了公司的利润空间,也动摇了消费者与经销商的信心。
内部问题一大堆,而外部市场竞争环境也日趋白热化,留给金种子酒的时间似乎不多了。
02?
行业围剿:
错位竞争中的生存危机
在徽酒"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中,金种子酒在省内的生存空间正被全方位挤压。古井贡酒通过"三通工程"实现对县级市场终端近乎全覆盖,口子窖的窖藏系列在百元价格带构建起铜墙铁壁,迎驾贡酒的生态洞藏系列则持续收割消费升级红利。反观金种子酒,既未能在低档市场抵御牛栏山的冲击,又在百元价格带被竞品实施"价格绞杀"。这种"低端失守、中端乏力、高端无望"的困局,在白酒市场当前集体承压的大背景之下显得尤为致命。
更严峻的是,金种子酒的省外扩张战略也并不顺利。数据显示,过去近五年,金种子酒的省外营收占比最高仅为20%左右,这意味着公司80%的收入依然需要依赖于安徽省内市场。当然,这并未金种子酒一家之困,除了古井贡酒已经逐渐成长为全国性的白酒品牌之外,“四朵金花”之中剩余的三家区域性白酒企业都需要认真思考全国化战略的破局之法。
图表:过去五年,安徽三家酒企省外收入占比
资料来源:公司定期报告
面对"省内失血,省外输血"的恶性循环,金种子酒也曾祭出"资产处置+战略收缩"的组合拳。2023年12月、2024年6月,金种子酒相继出售价值4250.1万元、1.63亿元的土地使用权,并且于2024年4月,金种子酒还出售了曾经年贡献营业超4亿元的医药业务板块,但这种"卖血求生"的模式显然不可持续,寻求主营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才是长久之计。战略迷途的背后,华润责无旁贷。
03?
华润困局:
混改三年难解体制沉疴
华润系自2022年2月入主金种子酒三年来,这场曾被寄予厚望的"混改实验"正陷入深度胶着之中。尽管空降的管理层尝试将华润啤酒渠道的深度分销模式全盘复制,但金种子酒过去三年的经营表现事实证明了这条道路似乎行不通。
更致命的是,华润一众高管的薪酬体系与金种子酒收入倒挂更暴露治理顽疾。在净利润持续亏损的大背景下,高管薪酬总额连番上涨。2023年,高管们合计薪酬继续上涨至1279.43万元,涨幅再度接近100%。其中,总经理何秀侠年薪高达304.96万元,在可比企业的同级别当中遥遥领先。这种"业绩下滑薪酬反升"的悖论,也引发了市场的强烈质疑。
面对公司困局,手拿高薪的华润高管似乎也束手无策,转而寄希望于寻求外部智囊能够给出锦囊妙计。
2025年2月11日下午,在阜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金种子酒集团发布了一则关于《企业经营提升咨询服务采购竞争性磋商公告》,公告称,为促进金种子酒持续健康发展,拟支付30万元聘请第三方咨询机构对金种子在战略管理、组织管理、市场营销和销售、生产、财务、人力资源、供应链管理、企业文化及其他影响公司高质量发展因素进行调研,分析与剖析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
300万元高薪的高管尚且无法解决的公司内外部问题,公司想抠抠搜搜花30万元找第三方机构用一个月的时间去解决,难免有“病急乱投医”之嫌。
很快,在发布公告20日后的3月3日,公司对于这则采购项目进行了终止,终止的原因是:经评审,有效供应商不足,导致本次磋商缺乏竞争……
站在2025年的门槛回望,这家曾与古井贡酒比肩的白酒企业,已然走到命运的分水岭。当华润系的资本光环逐渐褪去,当白酒市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产业趋势无情冲刷,金种子酒需要的不是财务报表的粉饰,而是一场在内部发起的从产品到渠道、从管理到战略的彻底革命。
毕竟,在残酷的商业世界中,从来没有救世主,有的只是企业与管理者自身永不停息的进化与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