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家访谈汇总:寻找中国的Palantir)
中国八个部门针对锂电池行业出台了新的政策,这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可能进一步促进新能源车和储能市场的增长。
普利特计划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一个2.5GWh的圆柱项目,这是其在锂电池材料生产上的重要布局,可能提升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锂电行业自2022年初经历了业绩下滑,但自2024年第一季度开始,行业逐步回暖,预计2025年盈利将继续改善。
短期内,半固态和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展将带动行业创新,长期看,固态电池在高能量密度应用(如eVTOL)中有巨大的潜力。
自2022年ChatGPT发布以来,全球掀起了AI技术的浪潮,而AI与军工的结合正在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发展方向。
美国军方与硅谷的紧密合作,特别是Google、OpenAI等公司逐步取消“AI军事禁令”,加速了AI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俄乌冲突被称为“人工智能第一战”,AI在战争中的决策、情报分析和战术部署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显著提升了作战效率。
对于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找到中游核心卡位的企业,这些企业在军工数据、算法应用和场景经验方面具备优势。
提供数据和算力支持,关键资源由国家队单位(如中电科、 中船715所等)主导,但民营企业在AI技术应用方面存在机会。
聚焦无人装备、仿真演训等应用场景,寻找具备订单的企业,重点关注这些企业在AI技术赋能下的创新突破。
投资者可以关注像科思科技和中科星图这样的企业,这些公司拥有军工数据资源、算法和应用场景经验,具备较强的行业竞争力。
推荐关注晶品特装、中无人机、西部材料、华如科技等公司,这些企业在无人装备、装备研制和仿真演训等领域有潜力,能够推动AI在军工行业的广泛应用。
3、《爆款车的打法浅析》摘要
小米汽车通过智能生态和巧妙的营销推出小米SU7,而小鹏则推出了针对年轻市场的MONAM03和高智能化的P7+。
2024年,新能源车市场继续走强,预计2025年在电动化的竞争中,对标跟进策略会成为主流,尤其是像零跑和吉利银河等品牌通过对标成功打造了爆款车。
随着高阶智驾技术渗透率提升,智能化领域的创新会成为重要竞争点,但对标跟进策略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4、《消费+AI端侧应重视》摘要
2025年第二季度,随着库存去化、供给收缩和宏观经济刺激,工业和汽车相关模拟、功率半导体将从复苏进入繁荣阶段,预计将实现增长。
模拟、功率车规和高端工规料号的国产化导入将在2025年达到高峰,相关公司预计将迎来显著的EPS(每股收益)改善。
代工厂预计将逐季增加资本开支,存储IDM(集成设备制造商)扩产可能加速,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和材料领域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取得超额收益。
高多层PCB、交换机PCB和泛IOT领域,AI相关应用的推进将带来重要催化作用,特别是AI眼镜等新兴设备的快速变化。
2025年,果链(苹果产业链)将成为另一个重要的成长主线,预计iPhone 17会有显著的升级幅度,并且折叠屏、无创血糖监测手表、搭载摄像头的TWS耳机、智能眼镜等新产品将为行业带来估值催化。
截至2024年底,电子行业整体估值已回升至历史中位数水平,半导体板块的估值也略高于历史中位数。
从当前估值水平来看,电子行业的投资仍有一定的预期,但波动性较大,主要受到流动性和政策预期的影响。
随着2025年第二季度EPS的向上拐点,预计2025年下半年电子行业将从复苏转至繁荣,并持续到2026年。
投资者应关注那些具备领先优势并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的企业,特别是小盘股和中大市值的成长型公司。
例如小鹏汽车-W、上汽集团等车企,以及受益于AI算力、国产化提升的半导体企业,如赛力斯、江淮汽车、北汽蓝谷等。
5、《 AI与医疗产业深度融合 》
摘 要
AI医疗的迅速发展得益于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持续进步,尤其是深度学习、大模型以及生成式AI的崛起。
AI医疗的核心基础是健全的数字医疗体系,这个体系能够高效采集、存储和传输医疗数据,确保AI算法有高质量的数据支持。
深度学习和大模型使得AI能够处理更复杂的数据,推动了医学影像分析、疾病诊断和手术辅助等领域的创新。
生成式AI不仅能够分析现有数据,还能生成新的数据,拓展了智能交互和对话能力,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的精确度和自然性。
AI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全流程中,包括健康管理、诊前诊中诊后服务、影像分析、药物研发和手术机器人等。
AI在影像分析、病理诊断、健康管理等多个细分领域均表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各赛道的政策支持和竞争格局逐步清晰,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医保政策和医院配置证的差异影响着市场的推广速度,但多品牌竞争为行业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