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信证券: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 对锂需求大幅增长)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固态电池凭借其优异性能有望拓宽锂电池的应用场景,中信证券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超600GWh。硫化物固态电解质、金属锂负极以及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应用有望带动固态电池锂单耗达到现有电池的2倍以上。中信证券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行业对锂需求量超55万吨LCE,带动全球碳酸锂需求量增长5%。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固态电池带来锂电行业新的增长曲线,预计2030年需求超600GWh。
头部电池及汽车厂商正布局固态锂电池,固态电池产业化已来。高性能的固态电池带来更多应用场景,下游需求或有更大想象空间,如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人形机器人、VR终端、高性能消费电子对电池性能具有较高要求,有望搭载固态电池,给锂电行业带来新的增长曲线。我们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642.6GWh,2024-2030年CAGR达到133%。
硫化锂是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关键原材料,关注量产及降本节奏。
学术界普遍认为硫银锗矿型固态电解质(Li6PS5Cl)是最具发展潜力的电解质材料,硫化锂是生产Li6PS5Cl的重要原材料。由于硫化锂制备工艺复杂且成本较高,产业界仍未找到大规模量产及降本的技术路线,导致硫化锂单吨售价高昂,单车的Li6PS5Cl电解质原料成本超15万元。目前赣锋锂业、天齐锂业、厦钨新能、光华科技以及有研新材等材料厂商均有硫化锂布局,我们预计产业界后续仍会致力于改善生产工艺,降低硫化锂成本,推动硫化物电解质产业化进展。
硫化物电解质的锂单耗是电解液的10倍,预计2030年对锂需求量为2.6万吨LCE。
根据我们的测算,1GWh固态电池的硫化物电解质需要206.7吨硫化锂(折合332.8吨LCE)和76.3吨的氯化锂(折合66.4吨LCE),共折合399.2吨LCE,是传统电解液对锂需求的10倍以上。我们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为642.6GWh,硫化物电解质渗透率为10%,对硫化锂需求量为1.3万吨,折合锂需求量为2.6万吨LCE,2025-2030年CAGR为254%。
金属锂负极对锂需求超480吨LCE/GWh,预计2030年需求量近14万吨LCE。
金属锂负极在固态电池的应用潜力巨大,但目前其商业化尚在起步时期。国内已有赣锋锂业、宁德时代、欣界能源等企业发布了基于金属锂负极的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往往在400Wh/kg以上。我们测算,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领域对于金属锂负极的需求量将达到2.63万吨(金属量),折合13.96万吨LCE,对应2024-2030年需求量CAGR为337.9%,金属锂负极产业化市场空间广阔。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更适用于固态电池,多家厂商开始小批量出货。
相对于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富锂锰基材料具有更高电压平台、更高克容量,更适用于固态电池。同时富锂锰基材料以较便宜的锰元素为主,贵重金属含量少,成本更低且安全性更好。目前国内容百科技等正极材料企业实现富锂锰基材料的小批量出货,产业化进展有望持续推进。我们测算富锂锰基材料耗锂量与高镍三元相近,2030年富锂锰基材料在固态电池领域的渗透率为20%。
固态电池锂单耗约为传统锂电池的两倍,2030年固态电池耗锂量达55万吨LCE。
根据我们的测算,搭载金属锂负极的硫化物固态锂电池对锂的需求量为1455吨LCE/GWh,是传统锂电池的2.4倍。搭载锂金属负极的半固态锂电池对锂需求量为1088吨LCE/GWh,是传统锂电池的1.8倍。我们预计2030年固态电池对锂需求量将达到55.2万吨LCE,2024-2030年CAGR为146%。相比传统锂电,2030年固态电池有望带动全球碳酸锂需求量额外增长5%。
风险因素:
电池技术路线变化的风险;固态电池出货量不及预期;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金属锂负极技术发展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发生不利变化。
投资策略:
固态电池凭借其优异性能有望拓宽锂电池的应用场景,我们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超600GWh。我们测算搭载金属锂负极的硫化物固态电池的锂单耗为1455吨/GWh,达到现有水平的2.4倍。我们测算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行业对锂需求量将达到55万吨LCE,带动全球碳酸锂需求量额外增长5%。建议关注:1)布局金属锂生产的企业;2)布局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生产的企业;3)布局新型锂电正极材料生产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