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古茗赴港敲钟 新茶饮行业倒闭潮来临

来源:网易财经 2025-02-14 18:55:3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古茗赴港敲钟 新茶饮行业倒闭潮来临)

作者 |郑皓元 赵雪莹|实习生

主编 |陈俊宏

近日,古茗(01364.HK)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继奈雪的茶、茶百道之后第三家上市的新茶饮品牌。在本次IPO发行中,古茗共引入腾讯、元生资本、正心谷资本、美团龙珠和Duckling Fund等5名实力雄厚的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股份约5.53亿港元,占全球发售额的37.46%。

然而,古茗仍未扭转茶饮企业“上市即破发”的命运。古茗此次IPO发行价9.94港元,上市当日开盘飘红,股价最高涨至10.400港元/股,但午后股价跳水,当日收盘价9.3港元,跌幅6.44%。亮眼业绩背后,古茗和其他新茶饮品牌一样,都正面临单店效益萎缩、加盟商流失、资金链承压等困境。

分析指出,过去几年,出于资本目的、营收利润考量的价格战、盲目的门店规模扩张,目前中国新茶饮行业同质化竞争与门店过剩问题严重,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新茶饮行业正在开始经历“倒闭潮”。

古茗亮眼业绩背后的隐忧

从财务数据看,古茗整体表现不错,2021-2023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超30%,净利润3年增长超45倍,截止2024年前三季度,其实现营收64.41亿元,同比增长15.6%,净利润11.20亿元,同比增长11.7%。

据了解,古茗门店主要集中在二线及以下城市,目前,古茗虽在浙江、福建和广东三大省份有较大优势,但在北京、上海等超一线城市仍未设立门店。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古茗在二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数达到80%,其中,有40%的门店位于远离城市中心的乡、镇区域。

此外,古茗还采取区域加密的布店策略。古茗认为,在单一省份门店超过500家表示该地区具备凸显规模效应的基础。招股书显示,目前,古茗的浙江大本营率先达到关键规模,其门店数量已逾2000家。与之相邻的福建、广东、湖南等八个省份也建立了超过关键规模的门店数,以上省份共计为古茗贡献了87%的GMV。

从门店布局看,与古茗同处10-20元价格带的茶百道,门店已遍布全国31个省市,实现了中国所有省份及各线级城市的全覆盖,而古茗则存在市场覆盖不够广的问题。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指出,新茶饮行业经过加速洗牌后,或在2025年步入品牌格局固化阶段,如果从均衡发展角度考虑,古茗的区域布局存在短板。

过于密集的门店投放,也开始“反噬”单店效益,古茗2024年前三季度的单店日均GMV、单店日均销售杯数、每笔订单平均GMV三项指标均有所下滑。招股书显示,期内其单店日均GMV,由6900元降至6600元,降幅4.25%;单店日均销售杯数,由417杯降至386杯,降幅7.43%;每笔订单平均GMV三项指标由28.2元降至27.7元,降幅1.77%

受市场面及单店效益下滑影响,古茗的加盟商流失率正逐年攀升。招股书显示,2021-2024年前三季度,古茗门店数从5694家攀升至9778家,其数量规模虽稳步提高,但其加盟商流失率也逐年提高。数据显示,2021-2024年前三季度,其加盟商流失率分别为6.2%、6.7%、8.3%和11.7%,2024前三季度,门店关闭441家,为历史最高。

同以加盟模式盈利的茶百道也遭遇着同等境遇。

此前,茶百道就已出台多项补贴加盟商的政策,以租金返点、减免加盟费及下调原材料价格等方式给加盟商让利,虽然其门店总数由2021年的5077家激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8385家,增幅65.16%,但随加盟门店高速扩张,新茶饮市场内卷进一步加剧,2021-2024上半年,其加盟商流失率分别为0.17%、1.14%、10.69%和8.19%。同时,茶百道单店日均GMV也呈下滑趋势,从2021年的7414元降至2023年的6887元,降幅7.11%。

与此同时,近万家加盟商虽然撑起古茗的巨大营收与利润,也带来了品质管控难题。2024年“3·15”期间,湖北经视曾报道古茗等多家奶茶门店存在使用过期食材的食品安全问题;2023年3月15日,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的2022年度消费维权典型案例中就涉及古茗奶茶店擅自篡改产品保质期的事件,最终该店面被没收违法所得共计1205元,并处以10万元罚款;截至2025年2月13日,黑猫投诉平台累计对古茗投诉1988条,仅30天就有投诉52条,即平均每天都会发生维权投诉问题。

据了解,古茗已建设了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为之后的全国化战略奠定了一定基础,此次募资金额约25%将用于强化供应链。但从扩张区域看,激烈的竞争下挑战不小。截至2024年9月,蜜雪冰城有约2.3万家位于全国三线及以下城市,茶百道在全国二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数量为5341家,沪上阿姨约50.3%的门店位于全国三线及以下城市。

高速扩张下资金链承压

作为第二大中国现制茶饮店品牌,截至2024年9月30日,古茗门店数量已高达9778家,隐有破万趋势。但企业高速扩张的同时也让现金流面临严峻考验。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9月,古茗货币资金为17.10亿元,但其流动负债却高达43.26亿元,超出其账上现金的2.5倍。回顾过去,古茗2021与2022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59.01%和126.94%,曾一度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截至2024年9月其资产负债率降至72.80%,依旧较高。不过,若剔除因早期股权投资形成的金融负债,其资产负债率则为23%。

此外,古茗供应链环节的重资产属性一定程度上使其现金流承压。招股书显示,企业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由2021年的1.64亿元增至2024三季度的3.33亿,涨幅高达103.05%。截至2024前9月,公司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运营三个专用于果汁及茶叶加工的加工工厂及22个仓库,仓库总建筑面积约220000平方米。

同时,古茗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虽实现双增,但其毛利率与净利率均低于同一梯队的茶百道。数据显示,2021-2024前三季度,古茗平均毛利率为29.43%,平均净利率为12.78%,而茶百道2021-2024年上半年平均毛利率34.07%,平均净利率为18.57%。

成本费用控制方面,古茗在营销方面投入较大压缩了利润空间。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间,古茗销售及分销开支1.86亿、2.68亿、3.37亿元,而茶百道同期分销及销售费用均低于古茗,分别为1913万、6968万、1.31亿。近四年内,古茗平均销售费用率约4.75%,茶百道平均销售费用率约2.16%,古茗该指标超出茶百道两倍有余。

有分析指出,“未来价格战下,各大茶企的利润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

新茶饮行业洗牌加剧

相关研报显示,预计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将达3547.2亿元,同比增长6.4%。新式茶饮行业已从初期的快速扩张、激烈争夺份额的“跑马圈地”阶段过渡至注重精细化运营的存量竞争新阶段。目前,中国茶饮行业连锁化率已经接近50%,未来这一数据还将继续增加,这意味着独立茶饮店的生存空间将被继续压缩,头部品牌的市场份额将不断提升,规模将成为最大的竞争优势。未来几年内,茶饮行业或将迎来一次大洗牌。

“上市”并非代表成功“上岸”,茶饮企业的后续发展的稳定性与成长性有待考量。从市值与业绩上看,此前率先登录资本市场的奈雪和茶百道业绩在上市后均出现“变脸”。

公开数据显示,奈雪的茶2021年成功登录港交所,其市值一度达到300亿元。然其此后股价一路下跌,目前市值仅为21.99亿元,缩水近九成。受限于高端品牌定位及大店运营模式影响,奈雪的茶经营过程中高额成本极大地压缩了利润空间,经营业绩在上市后持续亏损。截至2024年6月,公司实现营收25.44亿元,同比下降1.9%,净利润巨亏4.4亿元。

随后,茶百道于2024年在港交所上市,但其上市首日即破发,截至2月13日,其股价与发行价相比下跌45.14%,市值缩水近三成。与奈雪的茶直营模式不同,茶百道采取加盟的轻资产模式,虽避免了高额成本,但仍难逃业绩“变脸”命运。截至2024年6月,茶百道实现营收23.96亿元,同比下滑9.96%,净利润2.39亿元,同比下滑59.83%,下降近六成,陷入营收与利润双降的尴尬境地。

分析指出,由于同质化严重和资本大量涌入新茶饮行业,目前该行业正在开始经历“倒闭潮”。

据媒体报道,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多个茶饮品牌门店加速倒闭,并带火“收尸人”——二手设备回收商行业。“书亦烧仙草由于倒闭门店数量太多,二手设备滞销,有回收商将花六七万回收的十几套设备,当废铁卖了2000”。

根据第三方数据统计,2024年大量的茶饮门店关闭。窄门餐眼2024年6月的数据显示,近一年新开门店数为16.5万家,净增长数有4.6万家,意味着一年有12万家茶饮店消失。“2024年6月-8月两个月,就消失了1万家茶饮门店”。

品牌门店存活周期明显缩短。有设备回收商透露;“头部品牌一家门店以前能生存两三年,但现在只开了两三个月、八九个月的新茶饮门店比比皆是”。上述回收商还介绍:2019年连锁品牌生存率很高,很少回收到连锁品牌的设备(含茶饮+餐饮),占比只有个位数。但在2021年、2022年,突然爆发式增长,一年回收的连锁品牌设备占比近50%,到了2024年,占比能达70%。

据悉,目前中国的新茶饮品牌正处于高度动荡期,价格战空前激烈。华安证券研报显示,2020年-2023年,新茶饮品牌10元以下消费占比从7%上升至30%,20元以上消费占比从33%下跌至4%。而在此过程中,加盟商们被迫加入战局,也加速了茶饮行业的动荡。

分析指出,中国目前的新茶饮行业正陷入一种奇怪的内循环。加盟门店不挣钱,品牌商就通过降低成本吸引更多人加入进来,维持扩张规模,门店越多,品牌竞争越激烈,就越不挣钱,门店流失率加大,再用更多方式吸引人加入。

目前已经有品牌暂停了加盟模式。2025年2月10日,喜茶发布了主题为《不参与数字游戏与规模内卷,回归用户与品牌》的内部全员邮件。根据邮件内容,喜茶表示,新茶饮行业的“数字游戏”已经走到尽头,无意义的价格、营收、规模内卷正严重消耗用户对新茶饮的喜爱。喜茶拒绝无意义的门店规模内卷,暂停接受事业合伙申请。

对于当下的新茶饮行业,喜茶在全员邮件中表示,过去几年来,出于资本目的、营收利润考量的价格战、盲目的门店规模扩张,导致行业陷入同质化竞争与门店过剩。“产品品牌高度同质化、门店数量供大于求、经营效益普遍下滑的大背景下,行业继续加密扩大规模,可能更多的是对增长、对资本的执念”。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食品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