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5万股民哭了!杉杉股份,太惨了!)
杉杉股份流年不利,危机还在蔓延。
2024年12月26日和2025年1月24日,$杉杉股份(SH600884)$杉杉股份(600884.SH)前后两次发布公告,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股份被冻结;1月27日,杉杉股份再发公告,控股股东杉杉集团被申请重整。
2月7日,杉杉集团重整听证会在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召开。根据媒体的报道,在接受采访时,杉杉集团实控人无奈表示:
“杉杉走到今天,我真的也很遗憾,我已经尽全力了。”
如果此次破产重整成功的话,杉杉股份的实控人、管理层可能都会变动,杉杉集团可能丧失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杉杉股份面临的处境,已经相当危险。
根据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4年净利润-3.2亿元至-4.8亿元,同比下滑141.81%至162.72%;取中位值计算,预计净利润-4亿元,同比下滑152.26%。
注意,根据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扣非净利润的亏损上限是9亿元;其中,仅四季度扣非净亏损就达到了8.6亿元左右,接近上一年同期的两倍。
也就是说,杉杉股份的盈利能力不仅没有好转,而且还在继续恶化!
再来看股价。
2020年3月至2021年10月,短短一年半时间里,杉杉股份股价从6元上涨至43.47元,累计涨幅超过600%;但过去三年时间,股价又跌回了原点,跌幅接近85%。
这么说吧,2020年以来,杉杉股份的股价经历了一波过山车,曾经有过辉煌,但最终从哪里来就又跌回了哪里。巅峰时期,杉杉股份市值接近1000亿,但如今仅剩下160亿元左右。
不过,杉杉股份最严峻的问题,还是债务情况。
截至2024年3季度末,杉杉股份账面货币资金是38.39亿元,但是,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分别高达62.17亿元和21.42亿元,存在无法偿还到期借款的风险。
正是因为这样,才会出现前面提到的大股东质押以及被债权人申请重整。
那么问题来了,杉杉股份如今面临的局面如此严峻,还有机会翻身吗?
只能说是前途渺茫!
2021年,考虑到负极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产能可能出现严重过剩,于是,杉杉股份收购了LG化学LCD偏光业务,寄希望于双主业为公司注入新的活力。
老实说,这两块业务的发展前景是有的,且杉杉股份目前的市场份额也处于领先地位,但问题是,公司要先解决债务问题。
尽管杉杉股份的控制权之争暂时告一段落,但是,新掌门人真的能够应付如此错综复杂的局面吗?目前来看,在外部危机的处理上,似乎有所欠缺。
当然,这也不能归咎于新掌门人。
有一个数字可能很多人没有注意到。2021年-2022年,也就是公司盈利能力最出色的时候,净利润分别为33.4亿元和26.91亿元,但是,同期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是-3.64亿元和5.06亿元,到了2023年,直接变成了-1.98亿元。
也就是说,公司的真实盈利并没有表面上出色,净利润的背后,更多是应收账款和存货。
换句话说,公司的危机其实在那时候就已经埋下。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杉杉股份是一家热衷跨界的公司。从服装到锂电池负极材料,从电解液到偏光业务,除此之外,还涉足过储能、充电桩、医疗健康、贸易物流以及金融业务,并参股多家公司。
纵观杉杉股份的过往,导致如今困局的出现,主要归咎于两个原因:
一个是热衷多元化,寄希望多元化发展对冲主营业务下滑的焦虑;令一个是举债发展,对规模的过分追求忽视了核心竞争力的塑造。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叫“过度融资会极大激发人性中的恶”。对企业来说,如果融资来的太容易,那么就会对自身能力过高的估计,同时忘记了对风险的把控。
最后,大家觉得,公司还有精力放在主营业务上吗?
#股市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