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17年征程终结,“600837”告别A股市场!

来源:网易财经 2025-02-07 20:06:5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17年征程终结,“600837”告别A股市场!)

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进入收尾阶段。

2月7日晚间,国泰君安公告,公司A股股票将于2025年2月10日开市起复牌。同日,海通证券发布了公告,公司已于2025年2月7日向上交所提交公司A股股票主动终止上市的申请。

至此,上市于2007年7月31日的海通证券正式告别A股,其股票代码“600837”也将尘封于历史,留存在股民的记忆中。

结束17年上市史

细数公司的历史沿革,作为老牌券商之一的海通证券,成立于1988年的沪上“繁花”时代。彼时,公司名称仍为“上海海通证券公司”,主要股东为交通银行上海分行。

上海海通证券公司是上海最早的三家证券公司之一,另外两家分别是上海万国证券公司、上海申银证券公司。

1994年9月27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上海海通证券公司改制成为海通证券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亿元。

2002年1月28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海通证券有限公司更名为“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0.06亿元。同年11月,公司注册资本金增至87.34亿元。

2007年7月31日,海通证券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开启了在A股17年半的兴衰沉浮史。2012年4月27日,公司发行合计13.52亿股H股,于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并开始上市交易。

几经辗转,时至2024年9月5日,海通证券在A股落幕的结局开始进入倒计时。彼时,国泰君安证券、海通证券双双发布停牌公告,拟筹划重大资产重组,这成为新“国九条”实施以来头部券商合并重组的首单。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重大创新事项,以及国际资本市场最复杂的收购合并之一,“国君+海通”的合并推进速度远超市场预期。

今年1月20日,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同步发布公告,宣布合并重组获得香港联交所批准,圆满完成本次合并重组全部行政审批程序。1月21日,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公告,两家公司A股股票将自2月6日开市起停牌。

从业绩领先到连续亏损

作为曾经的头部券商,海通证券的业绩曾名列前茅。自2007年上市以来,营收排名多年稳居第二,仅次于中信证券。2015年,营收排名从第二下降至第三。不过直到2021年,营收排名一直稳居前三。

业绩下滑转折点是在2022年。2022年海通证券营收排名下滑至第七,2023年曾一度上升至第五,2024年再度下滑至第11名。

若从净利润指标看,下滑程度更为明显。2021年之前,海通证券净利润常年稳定在前三。2011年至2015年期间,净利润一度稳定在第二。到2022年,净利润下滑至第10名。2023年,归母净利润10.08亿元,同比下滑84.59%,排名第27名。

海通证券业绩大滑坡的原因主要来自海通国际。海通国际一度是海通证券布局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一步,其业务在2021年前也一直稳居香港市场前列。但一场地产债风波,让海通国际跌入低谷。

海通国际2022年营业收入-11.97亿港元,净利润-65.41亿港元;2023年营业收入-15.75亿港元,净利润-81.56亿港元;202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6.97亿港元,净利润-28.73亿港元。2024年1月,海通国际完成私有化退市。

海通证券2024年的业绩更是惨淡。根据海通证券公告,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人民币-34亿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人民币-37亿元左右。这样的亏损规模超出预期。目前,在已披露10家业绩预告的上市券商中,只有2家出现亏损。

对于业绩亏损原因,海通证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境外金融资产估值大幅下降,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减少;境内市场股权融资规模下降,公司投行业务收入减少。

根据公告,2024年10月-12月,海通证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0.44亿元,对净利润的影响超过2023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10%;核销资产1.6亿元,减少利润总额10.44亿元,减少净利润7.9亿元。

国泰君安同样在1月24日发布业绩快报。根据公告,2024年国泰君安营业收入为434.06亿元,同比增长20.10%;归属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30.18亿元,同比增长38.87%;总资产为10473亿元,同比增长13.17%。

参考资料:

《17年征程终结,海通证券作别A股》国际金融报

《别了,海通证券》读数一帜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信证券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