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银河证券:春运首轮波峰相对前置 结构化消费升级延续)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国银河证券发布研报称,本次春运数据呈现总量创历史新高、首轮出行波峰相对前移和延续了过去几年结构改善的趋势三大特征。其中,民航航班总量增幅显著,国际市场强势复苏;春节期间,整体上春运期公路铁路客流量同比+6.86%,高铁公路出行表现亮眼。整体上看铁路公路客流量持续增长,自驾出行稳定主体地位。
事件:2025年春运(2025年1月14日-2月20日,数据截至2月4日),我国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已为51亿人次。其中,分别实现公路人员流动量48.25亿人次、铁路、民航客运量26212.8万人次、5003.23万人次,较2024年同比+7.74%、+6.71%、6.41%。
中国银河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本次春运数据呈现三大特征
第一是总量创历史新高,即使排除公路跨区域人员流动口径纳入国道省道,行业量升价稳的大趋势仍然成立。
第二是首轮出行波峰相对前移,在节前假期开始日相距上一个周末仅有一个工作日,若将该工作日休假后即可实现较长连假,在延长了假期总长度的同时也将返乡需求部分前置。因此春运数据在t-6日至t-3就有显著上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t-2到t日的出行需求。
第三是延续了过去几年结构改善的趋势,表观的公路增速高于铁路与民航应该是口径变化所致,同比口径下长距离高端出行方式表现仍略好于短距离常规出行方式,具体表现为航空高铁等增速仍然较高,反映了整体出行消费仍在升级过程中。
民航:航班总量增幅显著,国际市场强势复苏
2025年春运期间(2025年1月14日-2月4日),我国实现民航旅客运输量5003.23万人次,较2024年同比增长6.41%。从航班量口径来看,根据交通运输部节前统计,2025年春运期间,全国日均航班计划约18500班,较2024年同比增长8.4%,较2019年同比增长13.8%。
国内市场方面,热门旅游目的地航班增长尤为突出,旅游消费成为春运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市场方面,春运期间,国际市场迎来高峰,根据航班管家数据,春运第一周国际航线航班量13784架次,同比2024年上升36.5%,其中,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俄罗斯、阿联酋、英国、老挝恢复率超2019年同期,中国大陆一日本航班量居于首位,恢复率达115.4%,洲内航线除泰国由于公众事件影响外整体显著好于洲际航线。
整体看航空行业在延续了24年高客座率的同时,票价表现也降幅收窄,25年行业有望实现量价齐升。根据航班管家数据,截至春运第一周旅客吞吐量前十大机场客运量皆呈现正增长,其中吞吐量前三分别为广州白云(165.4万人次)、上海浦东(161.4万人次)、北京首都(137.1万人次),较2024年同比增长间旅客民航出行需求持续上涨,行业产能利用率也持续处于高位。
5.5%、13.4%、4.3%,客座率与飞机利用率均呈现上升趋势。
整体上春运期公路铁路:春节期间铁路客流量同比+6.86%,高铁公路出行表现亮眼
2025年春运(1月14日-2月22日,数据统计至2月4日),我国共实现铁路、公路、水路客运量23106.8万人次、420316万人次、1499万人次,分别较2024年同比6.86%,7.96%,12.35%。其中,公路跨区域人员流动由于口径变化引入国道省道小客车导致在高基数上仍实现了较高的同比增速。整体上看铁路公路客流量持续增长,自驾出行稳定主体地位。铁路公路出行需求亮眼,春运期间,高铁的需求量显著增加,公路出行灵活性高和覆盖面广,满足了旅客的短途和个性化出行需求,公路客运依然占据重要地位。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中国国航(601111.SH)、东方航空(600115.SH)、南方航空(600029.SH)、吉祥航空(603885.SH)、京沪高铁(601816.SH)。
风险提示:交通政策法规变化的风险;海外市场政治、经济环境变化风险;运输安全风险;宏观经济复苏不达预期的风险;居民购买力提升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