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机科股份(835579)拟调整募投项目实施地点、实施主体和投资额度)
12月25日,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为了深入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国资央企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深化改革相关精神,加快落实国资委关于加强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增强制造强国支撑力的相关要求,公司将募集项目实施地点变更为怀柔科学城。怀柔科学城由国务院提出统筹规划建设,科研要素集聚,目前已规划建设包括中科院纳米能源所、力学研究所、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以及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中国有色研究院、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一期)等央企国家级研究院所,为募投项目建设及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创新环境,能够有效促进公司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验证与技术服务,形成技术创新链,推动区域协同联动发展。
同时,因募集项目实施地点变更为怀柔科学城,为了综合利用资源、提高经营效率、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更好的保障募投项目实施和落地,公司拟在怀柔新设立全资子公司,将该子公司作为变更后募投项目的实施主体。
根据新实施地点场地规划要求、技术更新迭代变化及行业科技创新前沿发展趋势,对本次募投项目投资总额进行调整,募集资金不足部分由公司自筹解决;公司原募投项目计划投资总额为442,110,400.00元,公司上市发行取得的募集资金(含超额配售取得的募集资金)净额为272,473,025.15元,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低于原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根据实际募集资金净额调整原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
机科股份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本次募投项目调整是公司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的审慎决定,有利于合理优化公司现有资源,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推进募投项目的顺利实施,符合公司长远发展的需要及募集资金使用安排,不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不涉及构成关联交易的情形。
同壁财经了解到,公司是以智能输送技术及其高端配套装备为核心的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面 向智能制造、智能环保和智慧医疗领域,为客户提供以移动机器人和气力输送装备为核心的智能输送系统以及配套的智能装备和服务。
公司以行业需求为牵引,进行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装备和整体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的核心领域,在国家级的技术创新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累计承担及参与数十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
公司的主要客户覆盖了汽车制造、金属冶炼、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生物医药、 石油化工、印钞造币、轻工食品、环境保护及医疗卫生等行业,在国内细分行业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改办“科改示范行动” 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全面通过了 ISO9001、ISO45001、ISO14001 认证体系;拥有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和机械工业有机固废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建有独立的研发场所和智能输送装备生产制造基地,现已拥有完整的试验体系、必要的试制设备,为产品的高效研发提供了充分的保证。
公司拥有系列化的智能输送装备,建有移动机器人、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和电机性能检测 4 个实验室。公司作为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理事单位、中国移动机器人(AGV/AMR)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北京智能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单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单位会员、国际搬运机器人龙头企业金牌合作伙伴,长期致力于我国智能输送装备及其配套智能装备的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培育工作。公司承担和参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04 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等项目 30 余项。2018 年入选工信部第一批符合《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本体和系统集成企业;2019 年入选工信部第一批“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单位并于 2021 年获得揭榜优胜单位称号;2019 年获得工信部“智能制 造系统解决方案-轨道交通数字化车间”示范单位;2020 年入选国改办“科改示范行动” 企业、被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被列为科技型机器人 TOP20 企业;2021 年获得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2022 年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名单;入选北京市智能制造核心设备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和诊断服务商。
公司拥有 1 项国家重点新产品 (AL12型AGV自动导引车系统)、1项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AGV自动导引车输送系统);“生活垃圾智能气力收运系统”于 2019 年被评为中关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示范项目,2021 年被纳入《北京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2021 年)》;2023 年获得第九届年度卓越品牌奖(机器人),并在中国商业联合会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举办的奖项中多次荣获一、二等奖。截至 2023 年 8 月 31 日,公司拥有发明专利 43 项、实用新型专利 80 项、外观专利 10 项、软件著作权 131 项,累计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和天津市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 33 项,累计参与发布国家标准 6 项。
业绩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7亿元,同比增长3.03%;实现净利润80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