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智能眼镜发展要汲取 智能手机的经验教训

来源:证券时报网 2024-12-06 06:48:0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智能眼镜发展要汲取 智能手机的经验教训)

证券时报记者 陈霞昌

一家接一家的企业发布新款产品,发布会场面宏大,创始人豪言壮语,产品功能眼花缭乱,智能眼镜的景气堪比10年前的智能手机。有研究机构统计,目前国内有超过50个团队已经或者即将推出智能眼镜,既有华为、百度等科技大厂,也有影目、李未可等初创企业。这些企业,或自带流量,或巨额融资,对未来信心满满。

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对智能眼镜取代智能手机持乐观态度,毕竟在形态上,戴一副眼镜比带着一部手机更轻便。用同创伟业智能终端投资负责人王晶的话来说,就是视觉和听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而智能眼镜离眼镜、耳朵、嘴巴都近,具备解放双手、提供沉浸式体验的独特优势。影目科技的创始人杨龙昇甚至认为,智能眼镜有可能取代平板电脑、智能手机。

事实上,智能眼镜企业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需要在人机交互的便捷度、电池续航、轻量化、显示效果、虚拟画面和现实场景的融合等方面进行更大的提升。记者曾经体验过多款智能眼镜的实时翻译功能,简单的对话效果尚可,一旦涉及较为专业的会议,体验就极为糟糕。

智能眼镜企业可以从智能手机行业的成功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依靠电子行业完整的产业链,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是中国手机品牌成功的起点,然后通过不断升级迭代,逐渐实现品牌高端化,最终拿下全球市场。

不可否认,当前大部分国产手机品牌依然严重依赖于海外芯片和操作系统。只有华为打造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智能手机,但发展历程充满艰辛。

除此之外,中国的智能眼镜品牌仍然需要推出更多“仰望星空”、足够科幻的产品。以目前中国企业的“内卷”能力,智能眼镜复制智能手机的成功,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