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时隔9年再次易主,国资能否拯救374年中药老字号?)
ST九芝11月11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李振国与辰能创投签署协议,将其持有的公司6.25%股份以3.85亿元转让给辰能创投。
转让完成后,辰能创投将成为ST九芝控股股东,黑龙江省国资委将成为ST九芝实际控制人,李振国的持股比例将降至18.91%,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经过20多年的兜兜转转,九芝堂从湖南国资转到了黑龙江国资,期间两位老板也是赚的盆满钵满。涌金系在九芝堂上挣了接近20亿,李振国也从从九芝堂身上获得约25亿元。
如今,九芝堂被黑龙江国资控股,九芝堂能走出业绩下滑的态势?黑龙江国资能否重振这个“百年老字号”的荣光,让我们拭目以待。
24年内三度易主 从湖南国资到黑龙江国资
九芝堂曾与同仁堂齐名,其前身“劳九芝堂药铺”创建于清顺治七年,距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现在的九芝堂上市公司是1999年设立并于2000年在深交所上市。2006年,国家商务部授予九芝堂“中华老字号”称号。
虽然九芝堂也拥有六味地黄丸、安宫牛黄丸等多款知名产品,但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九芝堂与北京同仁堂等行业龙头品牌的差距却在逐渐拉大。
此次易主也不是九芝堂的首次易主了。九芝堂上市后大股东为九芝堂集团,实控人为长沙国资。2002年,湖南涌金收购九芝堂集团,间接控股九芝堂。
2015年,李振国在15亿元获得九芝堂28.06%股份。同时李振国又以净资产溢价3.6倍的65亿元估值将友博药业装入上市公司。由此,李振国以42.33%的持股比例,接替“涌金系”成为九芝堂的实际控制人。
据媒体报道,湖南涌金等3家企业大约花了1.5亿元实现了对九芝堂的控股,转让九芝堂湖南涌金系总共挣了接近20亿。
李振国入主九芝堂后,从2020起开始陆续减持套现,截止2023年2月20日,李振国通过大宗交易减持19次套现近10亿元。
此外,2015年-2023年九芝堂累计净利润是35.6亿,期间分红金额是30.4亿,公司85%的利润都分了,李振国获得分红约11亿元。
通过前几年减持以、分红再加上此次转让3.85亿元,李振国从九芝堂上市公司获得约25亿元,剩余的1.62亿股市值约16.65亿元。
九芝堂在两位老板接力之下,从湖南国资转到了黑龙江国资门下,而两位老板也是赚的盆满钵满。
九芝堂业绩能否重振?
“涌金系”时代的九芝堂据更像是一个资本运作的平台。从业绩层面来看,“涌金系”控股的10来年里,九芝堂的主业发展平平。
根据年报,2007年九芝堂的投资收益占当年净利润的70%;2008年通过抛售交通银行股票净赚4439万元,然后花费2000万元购入科伦药业。2013年九芝堂全部清仓科伦药业股票获得收益占当年净利润40%左右。
2012年,九芝堂请来在医药营销方面战绩颇丰的程继忠担任总经理,但效果不佳。2012年九芝堂营业收入同比下滑9.34%;净利润同比下滑44.71%。2013年4月程继忠结束了不足一年半的任期,离开了九芝堂。
而在这10年此期间,其他中药企业飞速发展。云南白药、同仁堂营等收突破百亿大关,利润也是暴涨。
在九芝堂易主李振国后,通过并表了友搏药业,九芝堂的业绩数开始保持了上涨态势。2015-2017年九芝堂营收与净利润保持高速增长,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27%、206.8%和42.02%,净利润分别为4.71亿元、6.52亿元和7.1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79%、38.38%和9.27%。
在友搏药业对赌完成业绩承诺后,九芝堂的业绩却开始“变脸”。之后,九芝堂净利润规模也从高峰时的7.12亿元下跌至2023年的2.97亿元,不足高峰值一半。
此外,李振国近年来通过借款方式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九芝堂也因此被ST。根据公告,李振国2022年末、2023年末占用余额均为3700万元,最高日占用额为人民币4500万元。截至2024年4月25日,上述资金占用已消除,占用资金按照3%的利率产生的利息215.78万元已偿还至博搏医药。
由于出现上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事项,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对九芝堂出具了否定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深交所对公司股票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由“九芝堂”变更为“ST九芝”。随后不久,湖南监管局对公司及相关人员出具警示函。
11月6日,由于李振国通过借款方式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深交所对ST九芝、李振国、时任总经理徐向平、时任财务总监张梁彬给予通报批评的处分。
根据公告,李振国此次股权转让附带业绩承诺条款。李振国承诺,上市公司在2024年、2025年、2026年三年间经审计的扣非净利润之和不低于9亿元。否则,将在业绩承诺期结束后,就未完成部分以现金方式对辰能创投进行补偿。
此次黑龙江国资入主,能否带领九芝堂走出业绩下滑的态势,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