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红杉资本疯狂减持格灵深瞳,沈南鹏曾预言千亿估值

来源:阿尔法工场 2024-06-24 08:10:2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红杉资本疯狂减持格灵深瞳,沈南鹏曾预言千亿估值)

格灵深瞳的明星投资者红杉资本正在减持其股份,持股比例从10.49%降至5.49%,显示出资本市场对这家曾经备受追捧的人工智能公司的信心逐渐减弱。

尽管红杉资本在格灵深瞳的投资取得了丰厚回报,但其创始人沈南鹏和徐小平的高估值预期却未能实现,当前市值仅为33亿,远低于千亿美元的预期。

受到业绩不佳和股价下跌的双重打击,格灵深瞳正面临资金逃离的局面,公司必须迅速提升核心竞争力以扭转颓势,保障未来发展。


据环球老虎财经报道,曾被资本市场热捧的格灵深瞳,如今似乎正被资本逐渐抛弃。6月19日,格灵深瞳发布公告称,从2023年4月19日至2024年6月18日,红杉中国通过大宗交易和集中竞价交易累计减持达5%,持股比例从10.49%减少至5.49%。


仅从获益角度看,红杉资本对格灵深瞳的投资无疑是成功的。据格灵深瞳招股书显示,红杉资本此前曾参与格灵深瞳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截至目前,红杉资本套现金额或已远超这个数字。


然而,沈南鹏对格灵深瞳的期待远不止于此。沈南鹏和徐小平曾一致认为格灵深瞳会成为千亿美元估值的巨头,加之公司创始人赵勇的科研实力,令一众投资人纷纷为格灵深瞳注资。


随着公司发展势头逐渐疲软,股价一路下行,闻风而动的资金也纷纷套现离场。据格灵深瞳公告,自2023年4月19日开始,红杉中国不断减持公司股份,并累计减持比例达到5%,曾备受红杉资本青睐的格灵深瞳正在被其逐渐“抛弃”。

据公开资料显示,格灵深瞳的主要业务包括计算机视觉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机器人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提供面向智慧金融、城市管理、智慧商业等领域的人工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

格灵深瞳《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2023年4月19日至2023年8月4日,红杉资本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陆续减持444万股公司股票,减持金额约1.34亿元;2023年5月18日至2024年6月18日,红杉资本又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657万股公司股票,减持金额约1.52亿元。

同花顺股权变动数据显示,红杉资本在2023年5月5日减持185万股,5月底再度减持约230万股,7月继续减持157万股,8月减持181万股,12月减持67万股,今年6月18日再度减持192万股。

从2023年4月至今,红杉资本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将对格灵深瞳的持股比例由10.49%减少至5.49%,产生的收益达2.86亿元。

即便不算手上仍剩余的5.49%格灵深瞳股份,红杉资本仍获得了不错的回报。据悉,2014年6月,格灵深瞳完成数千万美元的B轮融资,红杉资本在此时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17.5%。

然而,沈南鹏曾认为格灵深瞳估值将达千亿美元。据悉,沈南鹏曾在一次饭局上,和徐小平就格灵深瞳的未来展开过讨论,徐小平认为格灵深瞳未来至少估值5000亿美元,而沈南鹏则认为1000亿美元比较切合实际。

目前,格灵深瞳市值不到33亿,这无疑让一众大佬“失望”了。敏锐的资本早已捕捉到格灵深瞳近来的窘境,早在公司股价到达峰值并一路下行时,这些股东便开始陆续离场,锁定自身的盈利。

据同花顺数据显示,自2023年4月7日格灵深瞳股价达到54.29元/股后,公司股价一路下行,截至6月20日收盘,股价仅为12.69元/股。或许正是因为股价一路下行,进一步加剧了这些股东的减持意愿。

自2023年3月解禁至今,格灵深瞳有36个交易日发生了折价大宗交易,交易次数超百笔。折价大宗交易发生后的29个交易日平均跌幅达94.4%,几乎每次大宗折价公司股价都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下跌。

据悉,2022年3月17日,格灵深瞳正式登陆科创板,发行价格为39.49元/股。此时,赵勇实际控制的深瞳智数是格灵深瞳第一大股东,持股16.9%;红杉资本持股10.49%,为第二大股东;策源基金持股7.49%,为第三大股东;徐小平的真格基金则持股5.99%,为公司第四大股东。

然而,这一众风投股东在格灵深瞳解禁后,纷纷选择减持。解禁首日,真格基金就以32.27元/股的价格出手减持115万股,合计套现3711.05万元。此后,红杉资本、策源创投、现代集团旗下现代汽车也多次进行减持。

值得注意的是,似乎连格灵深瞳内部高管也不看好公司未来的走势。据悉,上市时,公司销售负责人黄辉栋的持股平台澳林春天持股5.59%,为第五大股东。

在解禁首日,黄辉栋同样选择减持,首次减持数额就高达106.5万股,套现3252.51万元,在此后的半年时间里,澳林春天又多次减持套现,数额超亿元。

格灵深瞳近年来的业绩表现同样不尽如人意。格灵深瞳2023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62亿元,同比下降25.84%;归母净利润亏损9033.32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9726.47万元,业绩表现较为“惨淡”。

2018年至2023年,格灵深瞳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90万元、-4.135亿元、-7787万元、-6842万元、3261万元和-9033万元。

尽管格灵深瞳通过理财获得了一定收益,2023年理财资金达21亿元,实现利息收入4082.84万元,仍未能显著改善公司的净利状况。

此外,公司过于依赖大客户,2023年格灵深瞳的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全年收入的91.56%。其中,对第一大客户中国农业银行的销售额占全年收入的82.62%。

总体来看,格灵深瞳如何在拓宽“护城河”的同时扭转业绩颓势,仍是公司的重点。面对资本市场的冷酷现实,格灵深瞳需要更加努力地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实现长远发展。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农业银行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