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拨康视云净亏损暴增:三年烧近17亿,临床研究大降员工福利大增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拨康视云净亏损暴增:三年烧近17亿,临床研究大降员工福利大增)


《港湾商业观察》黄懿

5月31日,CLOUDBREAK PHARMA INC.(拨康视云)第二次在香港联交所提交上市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瑞银集团、建银国际、华泰国际。

其中,拨康视云的运营主体为拨康视云生物医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拨康视云生物医药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和拨康视云生物医药科技(宜兴)有限公司。

延续了第一次递表的状态,此番拨康视云仍未实现商业化。

01

三年巨亏近17亿,商业化还遥遥无期

招股书显示,拨康视云目前并无获批准商业销售的药品,亦并无从药品销售中产生任何收益。自成立以来,公司尚未获利,并且每年均录得经营亏损。2022年至2023年(报告期内),拨康视云的经营亏损分别为2300万美元、3720万美元,两年累计经营亏损6020万美元(约4.37亿元人民币)。绝大部分经营亏损来自研发开支以及一般及行政开支。

报告期内,拨康视云的净亏损分别为6683.8万美元、1.29亿美元,同比增长93.6%;除税前亏损分别为6675.6万美元、1.29亿美元。

参考前一次递表的招股书显示,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2年及2023年6月30日,拨康视云的净亏损依次为3539.8万美元、6683.8万美元、5625.7万美元,合计亏损1.58亿美元;除税前净亏损依次为3539.8万美元、6675.6万美元、5598.5万美元。

也就是说,2021年至2023年的三年间,拨康视云累计净亏损达2.31亿美元(约16.76亿元人民币)。

于往绩记录期,拨康视云的其他收入仅包括政府补助,其他收入分别为50万美元、90万美元。

其中,政府补助主要包括于2022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就公司最成熟的候选药物CBT-001授出的补贴;及于2023年苏州政府就拨康视云苏州的发展承诺及活动,及根据技术创新激励计划授出的政府补助。该等补助并无附带未达成的条件或其他或然事项,而拨康视云于收讫后将该等补助确认为其他收入。

目前,拨康视云已经建立一个由八种候选药物组成的广泛而创新的管线,覆盖眼睛前部及后部的主要疾病,其中有四款处于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另有四款处于临床前阶段的候选药物。

拨康视云也给出了各类产品占临床研发的具体比例,核心产品中CBT-001的开支占比分别为56.5%、66.3%;核心产品中的CBT-009的开支占比分别为8.0%、13.0%;其他候选药物的开支占比分别为35.5%、20.7%。

拨康视云最成熟的候选药物产品CBT-001目前在各国的研究进展分别是,美国地区于2022年6月开展第3期多地区临床试验;预期于2025年底完成;中国地区于2023年9月开展第3期多地区临床试验;预期于2025年底完成;纽西兰、澳洲及印度等地区预期将开展更多临床试验,作为全球第3期多地区临床试验的一部分。

而CBT-009目前的进展是,澳洲地区于2023年1月完成第1/2期临床试验;美国地区预期于2024年7月底研究新药申请后开展第3期临床试验(预期);中国地区预期对幼年动物进行毒性研究及于2025年提交研究新药申请。

也就是说,核心产品中的两款药物目前的商业化仍是遥遥无期。

02

招聘额外研发人员和雇员,提高薪资水平

对于拨康视云强调的绝大部分经营亏损来自研发开支以及一般及行政开支,主要是增加对额外研发人员和雇员的雇佣。

拨康视云给出了临床研发以外的其他开支的明细。

报告期内,拨康视云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529.0万、2749.2万。其中,临床研究开支的占比分别为76.6%、40.8%,减少了35.8个百分点;雇员福利开支的占比分别为22.7%、57.6%,增加了34.9个百分点。

拨康视云指出,研发开支增加79.8%,主要由于雇员福利开支增加1240万美元,包括主要由于支付系列C股权激励安排下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增加1180万美元,及由于2023年研发人员薪酬水平增加20万美元,原因为公司招聘额外研发人员支持候选药物的临床开发。

除此之外,报告期内,拨康视云的一般及行政开支分别为891.2万美元、1127.7万美元。其中,雇员福利开支的占比分别为35.0%、52.9%,增加了17.9个百分点。

招股书显示,一般及行政开支增加26.5%,主要乃由于雇员福利开支增加290万美元,包括员工成本增加250万美元,乃由于公司招聘额外雇员(包括高级职员)以支持业务扩充及提高现有雇员的薪酬水平,以及系列C股权激励安排下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增加40万美元,及有关筹备开支增加210万美元,部分被支付予顾问及其他专业机构的法律及专业费用减少330万美元所抵消。

对于招聘额外研发人员和雇员的必要性,拨康视云并未展开说明,而在公司未商业化的情况下,尤其是一般及行政开支中员工薪资的上调,要如何平衡增加员工的薪资带来的激励效果和公司的运营压力,是拨康视云目前也该重视的问题之一。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港湾商业观察》表示,“ 在医药行业,尤其是生物技术和医药研发领域,人才是公司最宝贵的资产。因此,即使是未商业化的公司,也会通过提高薪资和福利来吸引和留住关键人才。而对于研发人员的薪资的增加,更是投资者和市场对于这类公司的预期往往与其研发进展和团队实力密切相关,因此,增加投入也是为了满足市场对其研发能力的信心。在此基础上,公司需要对研发和行政开支进行细致的成本效益分析,确保每笔投入都能带来相应的回报,无论是在产品开发进度还是团队效率上。”

“拨康视云在未实现商业化的情况下,增加研发和行政开支,尤其是雇员的人数和薪资水平,是一种常见的战略选择,旨在加速产品开发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然而,这需要公司在激励员工和控制运营成本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此外,拨康视云在招股书中对商业化提出了详细的设想,假设公司获得美国及中国的监管批准,则短期内商业化准备工作将专注于最成熟的核心产品CBT-001。在美国,公司计划与主要研究者(“主要研究者”)保持紧密关系,以支持第3期多地区临床试验及透过教育关键意见领袖(“关键意见领袖”)及临床医生提高眼部护理专业人员(“眼部护理专业人员”)对翼状胬肉及相关治疗方案的认识,作为CBT-001上市前教育工作的一部分。一旦获批,拨康视云计划在美国透过直接面向消费者活动及眼部护理专业人员教育活动实现CBT-001商业化,并寻求政府及私人保险机构作为第三方偿付CBT-001的成本。公司亦可能就CBT-001在美国的生产及商业化寻求与领先医药公司的合作。

在大中华区,拨康视云在2020年4月与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下称“远大医药”)订立商业化许可安排,据此,远大医药获授独家、可转授、含特许使用权许可,以生产及商业化CBT-001。

拨康视云已与远大医药订立商业化许可安排(“许可协议”),据此,公司授予远大医药独家、可再许可并须支付专利权费的许可,以在大中华区制造及商业化核心产品之一CBT-001。拨康视云将保留CBT-001所有开发活动的权利,根据许可协议,远大医药将负责尽商业上合理努力自费在大中华区推广、营销、销售及分销CBT-001。

在已经与远大医疗签署了许可协议的情况下,拨康视云以扩展业务为由招聘额外雇员和提高薪资,其必要性更值得考究。

除了急于拓展业务和组建商业团队以外,拨康视云还提出了将募集资金用于拨付生产设施。公司已在苏州新区建立一个试生产设施,该设施的设计及建造符合美国、中国及欧盟的良好生产规范标准,公司计划将所得款项净额用于购买用作质量监控(“质量监控”)发行测试的制造及分析设备,以支援未来产品的全球临床试验及全球商业化活动。

此外,根据拨康视云的临床开发进展及商业化需要,计划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建立一个大规模的商业化生产设施,以满足包括良好生产规范在内的全球相关监管机构制定的各种品质标准,为候选药物的预期商业化或候选药物作准备。

03

遭黑客诈骗上百万美元的过往受关注

2023年12月28日,《港湾商业观察》发表的《拨康视云连年亏损超10亿:遭黑客诈骗上百万美元,商业化待检》一文中提到拨康视云的执行董事、首席营运官兼集团联合创始人Dinh被诈骗的信息仍受到不少关注。

2019年2月20日至2019年3月4日,拨康视云的执行董事、首席运营官Dinh收到冒充实控人Ni的诈骗电子邮件。Dinh被黑客要求将资金从拨康视云的美国银行账户汇入指定的两间香港公司的银行账户。

据了解,Ni在期间主要在美国境外旅行,其与Dinh之间主要是通过邮件联系。Dinh曾要求对方提供交易的发票,而黑客冒充倪劲松通过电子邮件中提供了伪造发票,Dinh未发现异常。因此,Dinh依据当时的邮件指示对黑客指定的账户进行了转账。

2019年3月9日,转账完成后,实控人Ni在其邮箱被删除的资料夹中发现与诈骗相关的邮件。随后,其意识到自己的邮箱账户遭黑客入侵。Ni立即联系Dinh并与其向美国和香港警方报案。截至目前,该名黑客尚未被抓获。拨康视云损失的106.5万美元也未能被追回,但拨康视云获得了保险赔偿的41万美元。

该事件也被拨康视云作为一种安全漏洞带来的可能性风险写入了招股书中。(港湾财经出品)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远大医药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