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汉朔科技更新IPO招股书:年营收约38亿元,侯世国为实控人)
近日,汉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汉朔科技”)更新招股书(申报稿),补充披露了2023年度的财务数据等信息。据贝多财经了解,汉朔科技于2023年6月递交上市申请,准备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IPO。
本次冲刺上市,汉朔科技计划募资11.82亿元。其中,5.40亿元将用于门店数字化解决方案产业化项目,2.92亿元用于AIoT研发中心及信息化建设项目,另外3.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中金公司为其保荐人。
汉朔科技认为,上述项目实施,有利于提升公司终端产线自动化水平、保障公司显示模组交付能力,加强公司产品技术先进性、深化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并为公司业务规模全球性增长提供必要的流动性支持,因此通过本次融资建设募投项目具有必要性。
天眼查App显示,汉朔科技成立于2012年9月,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前身为嘉兴汉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约为3.80亿元,法定代表人为侯世国,股东包括北京汉朔、经纬创投、君联资本等。
据招股书介绍,汉朔科技是一家线下零售门店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汉朔科技在招股书中称,该公司以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为核心,围绕零售门店数字化领域,构建了以电子价签系统、SaaS云平台服务等软硬件产品及服务为核心的业务体系。
其中,电子价签是一种带有信息收发功能的电子显示装置,能够实现价格库存实时变动、人机交互等功能,相较于传统纸质价签具有绿色环保、节约经营成本、提升商品价格精细化管理效率等优势。
2021-2023年度,汉朔科技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52.99%。根据CINNO统计数据,2023年度,该公司在国内电子价签市场占有率约62%,根据公开披露数据,2021-2023年度,该公司电子价签收入规模亦在全球上市公司竞争对手中排名前三。
2021年、2022年和2023年,汉朔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6.17亿元、28.58亿元和37.7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61.25万元、2.08亿元和6.78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481.54万元、2.25亿元和6.94亿元。
据贝多财经了解,汉朔科技的收入主要由电子价签终端贡献,尤其是Nebular和Stellar。报告期内,该公司的Nebular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23.14%、23.14%、54.27%和55.18%,Stellar的占比分别为51.46%、35.17%和33.83%。
据招股书介绍,汉朔科技的电子价签终端产品主要包括Stellar、Nebular、Nowa和Lumina四大系列,电子价签终端销售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8.48%、93.07%和93.20%,为该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汉朔科技在招股书中称,公司上市将有利于自身品牌影响力与信息透明度建设,可进一步加强在产品技术与持续服务方面的综合能力,提升该公司在拓展及服务客户上的核心竞争力等。
本次上市前,北京汉朔持有汉朔科技21.84%的股权,为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由于该公司股权结构分散,北京汉朔依其所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足以对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为该公司的控股股东。
其中,侯世国直接持有汉朔科技4.26%的股份,通过北京汉朔控制21.84%的股份,通过汉朔领世控制3.98%的股份,通过汉朔领智控制1.06%的股份,通过汉朔领域控制0.83%的股份;因此,侯世国控制该公司表决权的股份合计占比为31.97%。
这意味着,侯世国能够在股东大会层面对汉朔科技重大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侯世国为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作为经营管理核心决策者,全面负责公司研发、生产、销售和日常经营管理等,能够在董事会层面及实际经营过程中控制该公司,为该公司实际控制人。
此外,经纬创投通过杭州创乾持股12.18%,君联资本通过君联慧诚、君联成业分别持股6.49%、6.49%,中金资本通过厦门启鹭持股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