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百威亚太一季度业绩下滑:中国市场销量和收入承压,高端前景堪忧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百威亚太一季度业绩下滑:中国市场销量和收入承压,高端前景堪忧)


《港湾商业观察》廖紫雯 施子夫

一季度业绩的欠佳,加上前不久旗下品牌哈尔滨啤酒在香港检测出问题,都说明百威亚太(01876.HK)当前所面临的挑战。

而且,近期来看,在业绩巨压之下,百威亚太还遭到多家投行下调评级。

01

一季度业绩下滑,中国市场销量和收入下降

日前,百威亚太公布了今年一季度业绩数据:实现收入16.43亿美元,同比下滑0.4%,净利润为2.87亿美元,同比下滑3.37%;总销量21.12亿公升,同比下滑4.8%。

百威亚太表示,一季度主要是受中国和韩国行业表现温和的影响,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及收入分别下降6.2%及2.7%。相比中国和韩国的业绩“温和”,百威亚太印度市场则保持了双位数增长。

百威亚太进一步指出,财报称系由于受到2023年第一季度渠道重新开放及今年3月的不利天气影响。去年2至5月疫情后强劲复苏势头使得今年面临上年的高基数,同时由于今年南方的恶劣天气,中国第二季度的表现仍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尤其在广东、福建地区。

事实上,一季度业绩的欠佳多少也延续了去年四季度的后尘。2023年第四季度,百威亚太净亏损达到了2300万美元,销量则下降了3.1%。

2023年全年,百威亚太实现营收68.56亿美元,同比增长5.8%;净利润8.52亿美元,同比下降6.7%;总销量则同比增长4.6%。

产品线上来看,百威亚太主要产品有百威、时代、科罗娜、福佳、凯狮及哈尔滨,其面向的市场包括中国、韩国、印度及越南。

据百威管理层介绍,截至目前,百威依然是公司在中国市场最大的品牌,约占公司收入的一半。至于超高端啤酒品牌,百威亚太旗下的蓝妹、科罗娜和福佳等品牌正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数据显示,2023年,百威亚太在中国的经销城市由2022年的201个扩张到220个,超高端产品组合的经销城市则由2022年的51个增长至63个。

众所周知,高端化是百威亚太近年来在中国的发展策略。而随着去年四季度及今年一季度的销量欠佳,是否将面临不小挑战?这也备受外界关注。

据界面的消息称:“Euromonitor此前数据显示,百威亚太在中国高端条线市占率从近50%已经下滑到40%左右。同时,2023年,业内普遍反映国内夜场的酒类消费频次及消费客单价下降。根据野村证券数据显示,2022年夜场及餐饮渠道在百威中国的渠道占比约为70%,这使得百威在中国的业绩对夜场渠道的经营状况更为敏感。”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几年前就预判整个百威的销量肯定会下滑,因为以前在高端领域百威是一枝独秀,现在是群雄乱战,不同的品牌,包括很多国产品牌都推出了很多的高端产品,也涵盖精酿。所以,对于百威来说,它的高端独揽已经被打破了,再加上百威高端产品的创新,升级迭代的能力跟速度都不是太好,竞争对手持续对高端市场加大力度,预计百威的销量仍会持续下滑。

中国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也向《港湾商业观察》表示,中国啤酒市场是诸侯割据,每个超级啤酒品牌都有自己的核心根据地市场,而且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啤酒行业这种内卷恶性竞争非常严重,过去是靠送冰柜、买断餐饮店和娱乐夜店的专销权完成啤酒业绩增长。

肖竹青发现现在大量消费者开始通过在传统的连锁店/普通的小卖部/超市购买啤酒,消费者购买习惯的改变对啤酒企业的铺货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而且直播电商和互联网新零售对传统渠道也造成很大的冲击。

“不是百威啤酒不努力,是竞争对手产品打法发生变化,更是消费者购买啤酒的消费习惯发生变化,百威啤酒需要与时俱进及时应对。”肖竹青指出。

肖竹青还认为,整个百威啤酒的渠道优势是在娱乐夜店和大型餐饮,但是在分销和传统的士多店/小超市和乡镇的分销渠道是百威公司的渠道软肋,见货率太低,乡镇市场开发不利、传统渠道陈列不及预期,都是百威啤酒业绩不如预期的原因。

02

多数机构下调盈利前景,疲弱现状该如何提振?

百威的前景如何?这也引发了不少投行的分析与预测。

高盛认为,百威亚太于2024财年首季业绩发布会提及数个关键重点。当中包括,公司品牌于中国市场的高端化发展仍保持稳定,区域扩张趋势仍然稳固;销量于今年首季度的比较基础较为艰难,加上业务发展核心地区的天气状况不稳定,亦将继续影响第二季度表现;随铝价进一步下跌,加上大麦成本持续放缓,今年余下时间或出现更多成本推动因素。

另外,高盛对百威亚太2024至2026财年的销售预测进行1%内的微调。中国销量疲弱趋势被韩国市场强劲势头所抵销。因应韩国市场利润率势头胜于预期,该行亦上调亚太东部地区2024至2026财年EBITDA预测。并因最近的天气状况变化,而下调亚太西部地区2024至26财年EBITDA预测。

高盛指出,公司于商业投资方面仍保持敏捷,因此将其2024至2026财年的盈利预测下调约2%,同时将其目标价由14.9港元下调至14.6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建银国际则表示,百威亚太2024年首季业绩大致符合预期,料次季销售将温和回升,预计在销量增长1.2%和平均售价提高2.2%的推动下,百威亚太2024年次季收入将增长3.4%。尽管销售增长逐渐回升,但由于高档化进度慢过预期且消费低迷,将2024年次季平均售价及销售增长预测从中个位数下调至低个位数。

建银国际分别下调其2024年及2025年EBITDA预测2%及4%,主要考虑到在市场需求疲弱和高档化进度慢过预期的情况下,下调2024财年平均售价和销量增长。将公司目标价由14.8港元下调至11.5港元,评级由“跑赢大市”降至“中性”。

华兴证券也在5月10日表示,重申百威亚太“买入”评级,下调目标价至16.52港元。更新2024-26年收入和调整后净利润预测,以反映中国啤酒行业整体增长不及预期,尤其是吨酒价。给予公司28.2倍的2024年P/E(之前为3.01倍)估值,仍较过去三年平均一年期动态P/E低一个标准差,并得到新目标价为16.52港元(之前为18.90港元)。

摩根士丹利则认为百威亚太次季韩国业务有望改善,但中国业务因去年基数较高的影响下仍将受压。集团首季中国与韩国的高端及以上分部仍表现良好,相信有关势头将维持至第二季。将百威亚太2024至2026年销售预测下调2%,以反映首季销量放缓,但维持对2025至2026年的增长率预测,导致期内各年每股盈测下调各4%。

该行将百威亚太目标价由18.6港元下调至18港元,评级“增持”,另对其2023至2025年销售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料5%,EBITDA年均复合增长率料8%,经调整每股盈测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料11%。

瑞银指出,下调对百威亚太今明两年盈测分别6%及7%,以反映中国销量上半年疲弱,目标价由14.92港元降至13.78港元。

03

哈尔滨啤酒香港检测不合规,引发轩然大波

今年4月中旬,香港消费者委员会(简称“香港消委会”)首次测试30款预先包装罐装或支装啤酒。经香港消委会检测发现,全部样本检出不同种类和含量的生物胺,“哈尔滨啤酒麦道”则检测出霉菌毒素DON。

根据香港消委会发布的报告,“哈尔滨啤酒麦道”检出含有霉菌毒素DON,检出量为每公斤26微克,如以体重为60公斤的成年人计算,即使1日内饮用4罐仍属安全水平之内。然而DON的风险亦不能掉以轻心,DON又称为呕吐毒素,过量摄入后30分钟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以及发烧等征状,与其他胃肠道疾病的征状相若,不易分辨。

哈尔滨麦道啤酒厂商回应称,公司从未将检测的产品出口到香港以及销售。该产品一直以来只在内地生产及销售,而该产品的整个生产及销售过程均符合内地相关法律法规。

这一回应一时引发轩然大波,换言之,有问题也仅限在内地使用?

同时,百威啤酒相关负责人也对外表示,哈尔滨啤酒麦道样本中DON的检测含量(26μg/kg,即0.026ppm)远低于中国国家标准(谷物及其制品)(1000μg/kg,即1ppm),也远低于国际权威食品安全机构的相关上限标准(低于<1ppm,即1000up/kg)。(港湾财经出品)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食品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