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揽储利器”智能通知存款业务落幕,净息差保卫战银行各显神通)
【来源:机构之家】
近期多家银行密集发布公告,于5月15日下架智能通知存款业务。
5月13日,邮储银行宣告,自2024年5月15日起,存量可自动转存的个人通知存款(含梦想加邮站)产品将不再自动转存。
图片来源:邮储银行官网。
交通银行于5月10日发布公告,将于5月15日终止双利存款(普通版/超享版)业务。根据该业务协议,双利存款旨在将个人结算账户中的活期资金自动转存为通知存款,并按通知存款计息。
图片来源:交通银行官网。
不仅大型银行,大多数股份制银行也纷纷在近期公告停止智能通知存款业务,包括个人和对公存款。华夏银行于5月11日公告,5月13日起终止个人稳盈灵通账户业务;光大银行公告,自5月15日起停止对公自动滚存通知存款;兴业银行分别于5月10日和13日公告,将于5月15日起终止个人和企业客户的智能通知存款产品。中信银行、渤海银行、广发银行和平安银行等也发布了类似公告,宣布于5月15日终止通知存款自动转存业务。
此外,部分地方银行如锦州银行和枣庄银行,也在近日发布了终止个人通知存款自动转存业务的公告。
通知存款是一种无需预定存期,客户需提前通知银行约定支取日期和金额才能取款的存款业务。个人通知存款按日计息,分为1天通知存款和7天通知存款两类。其利率通常高于活期存款,但低于定期存款。而智能通知存款则简化了“客户提前通知”和“客户通知后按时支取”的流程,自动按照最高收益计算——根据存款时长和金额匹配较高利率,并在到期时自动滚存。这为活期账户提供了更高利息的渠道,成为银行吸引存款的重要工具。
智能通知存款的退出直接缘于监管政策。2023年5月,监管部门发布通知,针对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设定了自律上限:国有大行执行基准利率加10个基点,其他金融机构执行基准利率加20个基点。同时,监管要求银行停止无需客户操作、智能自动滚存的通知存款业务。
因此,早在去年已有银行宣布停止销售智能通知存款业务。2023年5月12日,平安银行发布公告称,自2023年5月14日起暂停销售“智能通知存款”产品。一般存量的智能通知存款协议有效期为一年,因此多家银行在监管政策发布一年后,公告终止存量智能通知存款业务。
然而,纠其根本,智能通知存款作为一项变相加息的揽储神器,无论是政策规定停办,还是银行或主动或被动停止,均为现如今净息差下行压力下,银行业管理存款成本、控制净息差水平的应对措施之一。
全行业净息差大幅缩窄,单家银行最高下滑0.48个百分点
净息差代表着计息资产定价水平和成本之间的差价,是银行盈利的关键指标。计息资产规模乘以净息差,即利息净收入。对于万亿资产规模的银行而言,净息差每下降0.01个百分点,则是上亿营业利润的蒸发。
然而2023年以来,随着市场利率下行、LPR下调、融资需求减弱、存款定期化等影响,一方面贷款利率下降,另一方面存款成本面临一定上行压力,商业银行净息差下滑明显,并在2023年第四季度、2024年一季度持续下降。
根据金融监管总局的数据,2023年第一季度末相比前一年末,净息差出现了显著调整,商业银行整体下降了0.17个百分点。在2023年全年,第四季度下降尤其明显,股份制银行的下调幅度最大,达0.05个百分点。2023年末相比2022年末,净息差下降了0.22个百分点,其中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缩窄幅度最大,分别为0.28个百分点和0.23个百分点。
表1:商业银行分季度净息差。数据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根据A股上市银行披露的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各级商业银行的净息差相比2023年持续缩窄。其中,城商行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净息差同比下降幅度超过了2023年全年的下降幅度。
表2:A股上市银行算术平均净息差(%)。数据来源:iFinD,机构之家整理。
从单个银行来看,2023年全年净息差下降幅度最大的上市银行为瑞丰银行,同比下降0.48个百分点,2024年第一季度进一步降至1.6%。在股份制银行中,净息差下滑最大的为基数较高的平安银行,2023年全年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并在2024年第一季度加速下降至2.01%。值得一提的是,城商行中的江苏银行净息差基数虽然不及平安银行,但下降幅度同样显著。2022年江苏银行的净息差为2.32%,在上市城商行中位列第二,2023年净息差大幅下降0.34个百分点,至2024年第一季度继续降至1.6%,其位次从上市城商行第二滑至第六。
从绝对值来看,2024年第一季度已有多家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低于1.3%,包括西安银行、南京银行、厦门银行、上海银行、重庆银行,以及大型银行中的交通银行。其中,厦门银行2024年第一季度的净息差仅有1.03%,其2023年全年净息差下降幅度高于行业平均,达到0.25个百分点;西安银行同样呈现低位快速下降趋势,2023年净息差下滑0.29个百分点,2024年第一季度净息差继续降至1.16%。
图1:部分商业银行净息差走势-1。数据来源:iFinD。
瑞丰银行、平安银行、江苏银行净息差的下滑,主要受到其过去高占比的零售贷款业务,特别是消费类贷款等高息贷款量价下滑的严重影响。
西安银行和厦门银行除了受资产收益率下降的影响,其存款成本也阶段性增加,显然受LPR下调和存款定期化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经营韧性较弱。尤其是西安银行,2023年存款成本率提升了0.06个百分点,对其净息差造成了较大影响。
既有差生,则亦有优等生。净息差表现相对较好的上市银行包括:城商行中的长沙银行、宁波银行、郑州银行,股份制银行中的兴业银行、浙商银行,农商行中的常熟银行,以及大型银行中的邮储银行。这些银行2022年末的净息差基数相对较高,且2023年及2024年第一季度净息差下降幅度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从绝对值来看,这些银行大部分在2023年的净息差在2%以上,2024年第一季度末的净息差在1.9%以上。
图2:部分商业银行净息差走势-2。数据来源:iFinD。
在上市银行中,净息差遥遥领先的常熟银行,表现依然一枝独秀,2023年全年下降幅度远低于行业平均,其2024年一季度的净息差表现更是优于绝大部分商业银行。宁波银行在净息差方面也表现出色,2024年一季度末净息差相较于2022年仅下降0.12个百分点,维持在1.9%的水平。
然而,无论是优生差生,面临整个行业的净息差下行趋势,几乎无一家上市银行能置身事外。除青岛银行因2022年基数非常低,随后无明显下降,其他上市银行2023年净息差全面下滑,并且单个银行最小的下降幅度也在0.1个百分点以上。
即使是常熟银行、宁波银行这样的优秀银行,尽管其净息差下降幅度较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近年来不良贷款核销金额却显著增加,表明高收益路线可能面临着更高的风险成本。这意味着它们的高净息差水平实则难以长期维继。(关于常熟银行、宁波银行经营业绩的详细解读,可参阅机构之家前期文章。)
精细化经营,存贷款价格压力下各显神通
在全行业面临的高压下,如何摆脱困境、减轻净息差缩窄压力甚至扭转下降趋势,成为各家银行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两方面:降低计息负债成本和控制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幅度。
通常情况下,计息负债的主要组成部分即存款,其占比基本上高于50%,一些规模较大的银行甚至高达80%以上,因此存款成本成为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由于存款定期化等因素的压力,2023年大部分银行的存款成本下降幅度低于贷款收益率下降幅度,成为净息差大幅缩窄的一个重要原因。甚至有些银行的平均存款成本不降反升,例如招商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和浦发银行等。
为了降低存款成本,银行业内出现了昔日高息吸储利器的下架潮。除了本文涉及的下架智能通知存款业务外,许多银行已陆续停售中长期大额存单产品。
例如,招商银行率先宣布停止发行3年期以上的大额存单,而民生银行则下架了半年期以上的大额存单产品。另外,一些大型银行尚未公开宣布,但已经收紧了两年期及以上大额存单额度,并且大幅调低利率,有些产品的利率甚至与一般定期存款相差无几。
相较于负债成本的管理,包括对公和个人客户的存款活期化、降低存款利率、调整负债产品结构等举措,资产端管理,包括生息资产的投放和定价,同样复杂。如何平衡风险与收益、实现精准投放和差异化定价,以获得更高的资产回报率,并在同时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这些都对银行的精细化运营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过去,一些银行主要依赖零售贷款,特别是高息消费贷款,以获取高额利润。但随着零售消费贷款需求不足和违约风险增加,这些银行开始加大对公贷款业务的投入力度。例如,平安银行在2023年大幅增加了对公贷款的占比,并且其对公贷款收益率逆势增长;江苏银行在2024年第一季度大力推动对公贷款,余额同比增长了18.8%。
为了应对资产收益率的下降,一些银行仍然看好消费贷款的高定价空间。例如,宁波银行收购宁银消金布局全国、消费类贷款在2023年同比增长了31.9%,为其净息差提供了正向支持。北京银行后发力零售业务,其个人消费贷款在2023年同比增长了近50%;招商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占比也有所增加。
在原本产品结构较为均衡的情况下,增加高息贷款产品布局是有效的应对净息差下滑的手段。然而,在当前宏观环境下,除了争取高收益产品的增长,更需要加强关注如何同时控制风险成本。
告别规模增长时代,全行业的净息差缩窄环境,如同一场压力测试,如何做好这张答卷,需要加强负债成本管理,实现信贷资源的精准有效投放和定价,并做好风险与收益的平衡艺术。机构之家认为,这是一场对银行经营战略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的考验,既要有精细的头脑,又要有强有力的执行能力;那些能率先走出来,形成价格(净息差)和规模的良性增长的银行,今后将会走得更加长远、更加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