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申能财险正式开业揭牌,天安财险风险处置结果仍未公布)
【来源:机构之家】
五一假期后的一个吉日,上海临港中心滴水湖厅内,申能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能财险”)的开业揭牌仪式在一片庄重而热烈的气氛中正式举行。阳光透过高大的玻璃窗洒在展厅现场,或许预示着申能财险光明的前景和希望。
而就在四年前,同样的天空下,天安财险却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投资暴雷,巨额亏损如同一片不散的阴霾,笼罩着其昔日的辉煌。这场风波使得天安财险由盛转衰,随后,天安财险被中国银保监会接管,其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能全部由接管组承担,这一事件在保险业界引起了广泛震动。
如今,作为天安财险的潜在继承者的申能财险,携带着新的使命和期望,准备在保险行业的大海中乘风破浪。8家国有资本企业的联合入主,以及100亿元的注册资本,彰显了申能财险的雄厚实力,这样的深厚家底和强大背景,为申能财险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也为公司的稳健运营和长远规划提供了有力保障。
然而,与此同时,天安财险的最终处置结果仍然不得而知,其官网仍在正常运作,但风险处置的具体进展却迟迟未能公之于众。风险处置的缓慢进程,新旧交替之间的鲜明对比,令人感到疑虑,或许也间接映射了当年问题的深远影响。
首任总经理来自太保,曾担任太保产险总经理
去年9月14日,申能财险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筹建,注册资本100亿,由申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临港园金投资有限公司、上海临港新片区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台州市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申能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国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百联集团有限公司8家单位共同发起筹建。
申能财险的发展步伐坚实而迅速,到了2024年1月16日,公司已经顺利完成了工商登记,这标志着申能财险作为一家非上市、国有控股的保险公司正式诞生。公司领导层由龚德雄先生担任首任董事长,盛亚峰先生担任总经理。在公司成立两个月后,申能财险便成功推出了其官方网站,向公众展示了其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全新形象。
中国太保和申能集团,作为上海市国资委旗下的两大重要企业,之间存在着股权层面的紧密联系。申能集团不仅是申能财险的第一大股东,更持有太保集团14.05%的股权。这种资本层面的深度绑定,促进了人才的流动,为申能财险带来了宝贵的经验和管理智慧。
盛亚峰,作为太保集团的资深管理者,其丰富的保险行业经验对申能财险而言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他曾在太保集团担任多个关键职务,包括太保车险部副总经理、太保产险成都分公司副总经理等,并在2018年7月获批担任太保产险总经理。
2021年3月,盛亚峰因工作调整辞去总经理一职,随后出任天安财险托管组组长,与此同时,兼任太保集团大湾区发展总监职务。根据太保2023年年报,其于报告期内,在行业风险处置托管组工作,薪酬从托管费用中领取。
2023年12月8日,河南省保险行业协会官方微信号发布消息显示,盛亚峰作为天安财险授权经营团队的负责人,前往河南分公司进行深入调研,与分公司经营班子、部门负责人、营业部干部员工以及开封中支、郑州辖区部分四级机构干部员工座谈交流。
到了2024年1月,盛亚峰不再担任太保集团大湾区发展总监职务,而是全心投入到申能财险的事业中。
公司发展定位于绿色保险
申能财险在官网上明确了其作为一家具有价值创造能力的绿色财产保险企业的定位,公司秉承“合规、创新、价值、绿色”的经营理念,以绿色创新为己任,成为客户美好生活的守护者。
同时申能财险在公司官网表示,申能财险将发挥股东的专业优势,立足长三角、服务全国,加强与新能源、新技术和新业态企业的合作,为客户提供一揽子风险保障方案。公司还将围绕客户及绿色产业链的保障与风险管理需求,创新更多绿色保险和风险减量服务,建立可持续的合作关系。绿色保险无疑将成为申能财险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绿色保险作为新兴的保险类别,其市场需求尚在培育阶段。与此同时,绿色保险面临的环境风险相较于传统保险更为复杂和多变,加之,绿色保险项目普遍需要较高的初始投资,并且收益回收周期较长,这对保险公司在产品创新、风险评估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尽管如此,绿色保险作为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重要金融工具,国家层面对绿色金融给予了高度重视。4月2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推动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充分发挥保险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的重要作用,积极稳妥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该指导意见明确了发展目标:到2027年,绿色保险将拥有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和初步建立的服务网络,创新能力增强,风险管理优化,形成示范性服务模式,确保绿色保险增速超过行业平均。而到2030年,绿色保险将取得显著进展,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成为推动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工具,风险保障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社会认可度和市场影响力大幅增强。
申能财险正顺应国家绿色保险政策导向,展现出积极的开局势头。然而,作为新兴领域的先行者,公司也面临着无成熟经验可循的挑战,需要在人才完善和技术创新上做出更多考量。申能财险是否能从过去的天安财险经营理念中蜕变,形成独特的绿色保险发展模式,仍需持续观察和实践。面对这些挑战,申能财险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以实现其绿色保险的长远发展目标。
天安财险官网仍在运营,业务承接尚未落槌定音
在2020年的风雨飘摇中,天安财险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财务危机。天安财险因持有的信托产品等资产到期后发生实质性违约,加之对投资持有的股权投资基金按质押股票市值重新估值,累计造成了巨额亏损。西水股份,作为天安财险的母公司,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亏损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70.5亿元。
自2020年7月起,天安财险被原银保监会接管,开始了一段寻找安全港湾的旅程。2022年6月,天安财险试图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通过挂牌转让保险业务资产包来寻找出路,资产包包含了天安财险的所有资产、负债及保险业务,转让底价约为21.14亿元。然而,首次挂牌因无人问津而流拍。此后再次公开挂牌转让,转让底价为此前的价格的9折,19.02亿元,但依旧未能成功交易。
随着申能财险的成立,市场的关注点迅速转向了天安财险,后者的风险处置问题尚未正式发布公告。尽管尚未有官方公告发布,但早有市场传言和迹象表明申能财险可能接手天安财险的资产和负债。申能财险的成立和开业,无疑为天安财险的风险处置工作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可能性,预示着这一复杂过程可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原银保监会正式接管了包括天安人寿、华夏人寿、天安财险和易安财险四家险企,不同于天安人寿、华夏人寿的风险处置有保险保障基金参与接盘,申能财险股东中并没有保险保障基金的身影,彰显了监管机构运用市场化手段化解风险的决心,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减轻保险保障基金负担,促进保险行业的稳健前行。
然而,天安财险官方网站和公众号仍在运营,产品投保页面仍然对用户开放,似乎对外界传递出业务仍在继续的信号。这种状况可能暗示着申能财险与天安财险之间的业务整合和风险处置还在进行中,尚未完成最终的交接。若天安财险风险处置结果的公布持续拖延,可能对申能财险的未来发展造成一定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