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直击 - 正文

苏农银行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原标题:苏农银行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苏农银行(603323)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苏农银行顺利组建新一届领导班子,以全新“三一五”战略为指引,围绕“三个银行”发展愿景,坚决扛起乡村振兴、产业振兴、共同富裕三项光荣历史使命,全力夺取高质量发展胜利。

  (一)坚决扛起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光荣使命

  作为农村金融机构,将“服务三农、支持乡村振兴”作为全行发展过程中责无旁贷的使命担当。特别注重将优质金融资源配置到“三农”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一是全行涉农及小微贷款余额1000.30亿元,占比超80%。截至2023年末,阳光信贷工程累计对接农户近28万户,覆盖农村居民近78万人,预授信金额超153亿元,用信余额近40亿元,持续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增量、扩面、降本、提质。二是重点实施“江村驿站”工程,至年末共计建设50家,投入运营数量达40家,其中全年新增驿站27家,成功入驻“数字乡村客厅”12家。培育一支专业化的农村金融服务团队,在驻点驿站提供取款转账服务的同时,完成存款转介绍7681万元,营销贷款391笔,走访阳光信贷客户3.12万户。围绕农村农房改建翻修政策,联合住建局共同推出“富民安居贷”,为美丽乡村建设做出贡献。三是创新“江村通”数字乡村平台,以小程序为载体,开展农村治理和服务工作,共计接入行政村30个,平台荣获江苏省农业农村厅“2023年度数字乡村优秀案例”和江苏省网信办“2023数字江苏建设优秀实践成果”。

  (二)坚决扛起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光荣使命

  始终致力于成为“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管家”,陪伴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为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与企业经营发展同声共气。重点推出的中小企业培育回归行动计划,通过“资金+产品+利率+政策”的多重叠加机制,锁定近三年存量流失、部分业务在本行的制造业客户,分步实施回归营销。深化公司业务特长,在“交易银行”“科创金融”“绿色金融”领域先行先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是完善供应链金融产品体系,将“链e贷”升级为“苏农E贷(企业版)”,大幅简化操作手续,首次支持本外币融资、美元放款。二是全力助推产业科技腾笼换鸟,合并组建科创投行部,重点培育高价值未来客户群体,抢抓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人才企业、高新技术培育库企业、独角兽、瞪羚企业等优质科技型客户群体。三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不断推进纺织行业低碳转型及金融创新指南项目,以绿色金融视角填补国内纺织行业全流程碳减排核算的空白。全行将“产业集群突围”作为重中之重,紧跟主流产业方向,主动寻找新赛道、突围新兴产业,不断提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等重点领域产业链上的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

  (三)坚决扛起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光荣使命

  专注服务一方百姓,做“百姓信赖的财富管家”,努力与本土客户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不断创新创优金融服务,让客户体验苏心服务温度。2023年,全行零售客户AUM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到1051亿元。零售存款总额873.13亿元,在吴江区市场份额35.56%,在增量市场的份额占比接近50%,全年零售存款增速26.57%,位居苏州地区5家农商银行首位。实现政务服务一站式办理。承接地方政务服务事项,通过厅堂智能机具加载吴江区办事指南、办事预约、自助申报、公积金、医保等六大类政务服务,助力政务服务渠道拓宽,打造政务业务便民服务点;依托营业网点多、覆盖面广的优势,建立“农商苏服办”旗舰网点3家、标准网点26家,实现个人与企业共计245个事项的自动查询打印功能,让老年客户在家门口实现公积金、医保等业务的“就近办”、“多点办”、“舒服办”,目前已办理“农商苏服办”业务达4.18万笔。做好尊老卡发卡维护工作。目前已经发放尊老卡约21万张,激活率超94%。实现江苏省第三代社保卡换发接近100万张,占吴江区已换发总量的90%。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3年,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金融行业以自身平稳有效发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加有效地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2023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417.3万亿元,同比增长9.9%。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22.8万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从信贷结构来看,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为70.9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29.1万亿元,同比增长23.3%;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30.1万亿元,同比增长36.5%;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56.6万亿元,同比增长14.9%。从质量利润来看,商业银行风险抵补能力整体充足,2023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资本充足率为15.1%,较上季末上升0.3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1%,较上季末上升0.2个百分点。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5%,较上季末上升0.2个百分点。2023年全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2.4万亿元,同比增长3.2%,增幅较去年同期收缩2.2个百分点。总体来看,银行业主要经营和风险指标继续保持优中向好,转型发展的速度更快,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更优,有望保持稳健发展的良好势头。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本行分设公司金融、零售金融、金融市场三大业务条线。公司金融业务主要包括单位存款、结算业务、企业融资业务、国际业务等。零售金融业务主要包括储蓄业务、信用卡业务、个贷业务、电子银行业务等。金融市场业务主要包括同业业务、资金业务、投行业务、资产管理等。

  公司金融板块:守正创新立样板,助推实体经济基于苏州地区民营经济和制造业领先地位,苏农银行始终将公司业务作为自身发展基本盘。

  组合推出“公司+投行+零售+小微”综合服务模式,为广大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全行公司贷款总额752.55亿元,较年初增加97.69亿元,增长14.92%;其中普惠小微贷款增加28.54亿元,增长20.34%。搭建银政企携手合作平台,在省联社外联外拓工作的指引下,与市场监督管理局、人社局、农业农村局等多家部门单位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创设“苏质贷”、“苏岗贷”、“美丽乡村贷”等特色产品,与农发行合作推动夏粮收购,依托银政合作改善信贷供给。与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合作发放了全国首笔依托工业数据“上云”评估的贷款,助力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演绎绿色金融深度创新,上线能耗与碳排放监测平台,在样本企业安装98个监测点位,能够实时监测企业碳账户。年末,全行人行口径绿色贷款余额44.98亿元,较年初增加8.03亿元,增长21.73%。荣获第四届“国际金融论坛(IFF)全球绿色金融奖创新奖”。扩张科创金融服务网络,积极对接苏州市科技局创新集群贷“揭榜挂帅”业务,成为全市六家合作银行之一。与苏创投集团旗下苏州天使母基金签订“天使贷”项目合作协议,为苏州天使母基金直投或其子基金投资的科技企业给予充分的授信支持。全年投行业务完成规模32.26亿元,营销开立募集资金账户19个。组建成立行内首个科创直营团队,年末全行科创贷款余额158.36亿元,较年初增加29.99亿元,增长23.35%。

  零售金融板块:深化转型提质效,打造苏心服务作为重点战略转型领域,明确将“个人资产业务拉升”作为重点突破工程,采用“尖锥破冰、多点开花、连点成面”递进的方式,久久为功实现零售转型。尖锥破冰,集中优势力量重点突破。

  从长期战略、班子指导、组织保障、人员保证、绩效考核等方方面面给予零售转型大力支持,凝聚合力实现重点突破。当好居民财富的管理者,零售存款总额873.13亿元,在吴江区市场份额35.56%,在增量市场的份额占比接近50%。持续扩充代销理财、基金、保险和贵金属产品种类,在售代销产品达到1900多款,新增保险金信托顾问咨询业务,满足更多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探索发展线上线下(300959)相结合的“苏农特色微贷”业务模式,年末苏农微贷业务部新增贷款中通过线上获客的客户数占比达90%,贷款余额超50亿元。多点开花,实现个人业务串联。积极拓展“一个客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的综合金融模式。以“大数据+铁脚板”的方式,挨家挨户开展“阳光信贷”走访工作,累计对接农户近28万户,覆盖农村居民近78万人;参与社保卡换发等民生工程。

  尊老卡发卡约21万张,激活率超94%。江苏省第三代社保卡换发接近100万张,占全区已换发总量的90%。面向当地新市民,推出“新苏六免优惠”,免除开卡费等六项费用,惠及近5万人。

  充分整合行内外数据,对基础客户进行联动营销,通过产品组合的一站式服务,不断增强客户粘性。连点成面,打破条线边界实现联动发展。提升公司优势业务对零售业务的带动作用,加强优质公司客户上下游个体工商户业务拓展,实现企业客户资金的行内流转。结合苏州农村乡镇企业工人多、农户少的人口特点,加强公私联动,重点在企业厂区开展“整企授信”。探索与当地街道社区紧密联动,建设完成首个“江城驿站”,开启“整区授信”试点。

  金融市场板块:多维创新增收益,强化协同赋能本行金融市场板块在市场利率不断走低的背景下,通过各类交易业务增厚收益,拉动整体资产收益率。高频交易方面,全年紧抓市场波动机会,团队及人均创利同比大幅增加;中长期波段操作方面,通过择时能力的建设抓住了利率高点的配置机会,夯实了全年资产配置的基础。存单和票据转贴现交易方面,通过对建仓时机的准确把握以及利率快速上行前的精确卖出,收益实现翻倍增长。自营理财方面,通过加强条线联动赋能,采取交易增厚策略的成功经验满足客户较长期限投资需求;通过发行短期限、高信用、风险可视的高弹性产品进行错位竞争,满足客户需求。

  投行业务方面,通过“贷款+认股期权”模式,在为客户提供信贷服务的同时获得远期认股选择权,构建“商行+投行”、“信贷+股权”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投研一体化研究方面,在多资产互为验证的基础上探索债市定价逻辑,推进对于债券前瞻定价幅度的定量化判断,为业务条线短期高频交易及中长期资产配置赋能。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严谨高效的扁平化法人治理。坚持将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在党委前置基础

  上切实做到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按照“专业化与条线化发展、灵活性与精简性并存”的原则,形成了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体系,能充分发挥法人银行体制机制灵活、决策链条短的优势,服务响应及时,业务处理高效,能有效应对内外部的环境变化和挑战。

  (二)与时俱进的“三一五”战略规划。2023年,本行发布并实施“三一五”发展战略规划,

  将建设“三个银行”作为全行中长期发展愿景,明确要构筑一套“联合资产经营”整体业务模式,实施业务协同、生态工坊、数字创新、经营赋能、动态轻型五大转型策略,力争推动全行整体价值迈上新台阶。

  (三)优势明显的长三角核心区位。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法人银行,扎

  根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拥有丰富市场资源和广阔未来前景。作为农商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先行探索者之一,制定清晰长远的区域战略,吴江作为根据地稳中求进,不断下沉服务重心,始终保持领先态势;苏州城区作为增长极激流勇进,有着数倍于吴江区的经济总量及金融需求,持续发挥服务中小企业及农村金融领域的优势,提升市场占有份额;泰州及异地坚持齐驱并进,从流程、效率、产品多方面改革,进一步提升贡献度。此外,本行深入融合地方医疗、教育、社保、交通等社会民生事业,畅享地区发展红利,着力打造“苏州人民自己的银行”。

  (四)特色突出的管家式公司业务。打造“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管家”品牌,创新推出“中小

  企业培育回归行动计划”,始终走在支持民营企业、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前列。充分发挥综合金融服务优势,创新打造新型供应链金融,完善一揽子金融服务能力,满足企业客户在生产、贸易、投资等领域的金融需求。率先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在绿色金融和专精特新领域深入探索,紧贴生态绿色主题承建“苏州市绿色低碳金融实验室”市级金融平台,紧跟环太湖科创圈和吴淞江科创带发展规划,组建科创直营团队,全力支持产业转型升级。

  (五)场景融合的创新型零售业务。以“百姓信赖的财富管家”为目标,以“获客场景化+交

  易线上化”构建全新的业务赛道,以线上+线下的思维,打造“绕不开的支付”场景建设:全面推广开展“阳光信贷”整村授信工作;布局“江村驿站”服务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手机银行、小程序、微信公众号实现业务场景融合;参与江苏省第三代社保卡、苏州市尊老卡两项民生工程切入民生金融;聚焦新市民金融服务需求,前瞻性推出“新苏六免”权益;积极探索数字人民币场景应用,成为全国首批、省内首家成功接入数字人民币APP的农商银行。

  (六)智慧高效的集约式金融科技。以小前台、大中台、强后台的模式构建新一代信息科技

  IT架构,基于金融云平台打造业务中台、技术中台、数据中台、智能中台,建设行级能力复用平台,助推数字化转型发展。率先探索区域法人银行集约式金融科技发展道路,倡导实用主义,集中创新资源,将“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优化服务”列为数字化转型的中心目标。稳步推进信创国产化,成为江苏省内首家在人行支付系统中完全实现信创的银行。深化科技与业务融合,实现科技与业务的双轮驱动,打造领先的开发机制。建立多层级的敏捷团队,实施以价值交付为中心的产品驱动和运营驱动开发模式。培育数据文化理念,与苏州大学共同成立数字金融创新研究院,开展大语言模型以及机器学习的算法模型研究,不断释放科技赋能发展的催化效应。

  (七)贯穿联动的自动化风控体系。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深化内控“三道防线”,传导

  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风险理念和文化。加强资产负债管理的同时完善声誉风险管控,不断补充完善自身风控体系。在资产质量提升方面,多措并举有效降低关注类贷款占比。在信贷审批方面强调有效控制的同时,提高决策判断效率,实现决策流程自动化,人工干预最小化,改善客户体验,消除决策偏见,全面提升授信审批水平。广泛积累信贷数据和决策经验,综合运用内外部数据开展授信主题风险扫描,探索“模型+人工”的融合智能决策,打造合规风控核心竞争力。

  五、荣誉与奖项

  全球、全国:第四届“IFF全球绿色金融奖创新奖”、“2023上市公司ESG先锋践行者案例”奖、第四届“中国银行业理财金牛奖”评选中荣获“ESG投资金牛奖”奖项、2023年度“金誉奖”卓越中小型资产管理农村商业银行、“2023(第五届)中国银行业天玑奖”评选中荣获“2023年度和谐投资者关系银行天玑奖”、全国农信系统县市级宣传标杆单位。在英国银行家杂志“2023年全球银行业1000强”评选中,位列第552位,较上年提升16个名次。

  江苏省: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第二批领军企业、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转型创新优秀案例奖、2023年度数字乡村优秀案例奖。

  苏州市:苏州市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单位、2020-2022年度吴江区文明单位、2023年度吴江区十大纳税企业、2023年吴江区新春慈善募捐爱心企业、2023年吴江区最具爱心捐赠企业。

六、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攻坚之年,也是苏农银行攻坚克难,做强特色的一年。这一年里,本行顺利组建新一届领导班子,推出全新“三一五”战略规划,继续深入打造“标杆银行、价值银行、幸福银行”,聚焦重点领域做好五篇大文章,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整体实力迈上一个新台阶。

  经营规模再攀高峰。报告期末,资产总额2025.65亿元,比年初增加222.87亿元,增长12.36%;存款总额1575.98亿元,比年初增加177.94亿元,增长12.73%;贷款总额1222.91亿元,比年初增加132.44亿元,增长12.15%。

  经营效益稳步增长。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0.46亿元,同比增长0.2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3亿元,同比增加2.41亿元,增长16.04%;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97元。

  资产质量持续夯实。报告期末,不良贷款余额11.08亿元,不良贷款率0.91%,较年初下降0.04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较年初下降0.2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452.85%,较年初提升10.02个百分点,不良资产持续出清,抵补能力进一步夯实。

  七、报告期各类风险和风险管理情况

  (一)信用风险状况的说明:

  信用风险是指因借款人或交易对手未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从而使银行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本行主要从以下方面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一是完善信用风险限额管理,明确风险限额管理程序和要求。限额指标覆盖行业、区域、客户、产品各个维度,阈值设定科学合理,具有敏感性,能够通过业务系统对业务限额及时进行管理。二是制定《信贷工作指导意见》和《金融市场业务授信政策》,作为全行信贷及资金业务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全年资产业务投放政策进行规范明确,保障资产业务稳健发展。三是持续优化业务流程,引入丰富外部数据,强化授信前风险识别,优化授信后管理机制,加快信贷基础能力建设。四是持续强化资产风险分类管理。严格落实《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有关要求,细化制定《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和《非信贷金融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提前完成存量业务的重新分类。

  (二)流动性风险状况的说明:流动性风险是指因无法以合理的成本及时筹集到客户和交易对手当前和未来所需资金而对银

  行经营所产生的风险。本行主要从以下方面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一是根据本行总体发展战略及风险偏好,制定《2023年度流动性风险偏好及管理策略》,对流动性风险实施限额管理。根据本行业务规模、性质、复杂程度、流动性风险偏好和外部市场发展变化情况设定流动性风险限额,定期开展流动性风险限额评估。同时依托资产负债管理系统对流动性风险限额指标进行监测和控制。二是完善流动性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完善流动性风险事前分析评估、事中监测预警、事后应急处置的管理机制。以近期热点事件为背景设计,通过对事件突发、应急响应、处置善后全过程的模拟,增强本行应对突发流动性风险事件的实战能力,提高全员流动性风险安全意识。

  (三)市场风险状况的说明: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是本行面临的主要市场风险。本行主要从以下方面加强市场风险管理:一是建立限额指标体系,实现管理目标到实践的有效传导。本行立足本外币一体化视角,建立多层次、多角度覆盖表内外风险的指标体系,实时监控前台交易风险状态。二是借助信息化力量,构筑市场风险视图,重视数据积累应用。本行从顶层风险视图入手,按照账户、部门、产品、风险因子等层级建立统一的投资组合架构,实行风险、止损、交易限额的测算和实时预警,在组合管理和资产配置层面实现压力测试和风险评估等工作的系统测算,将风险管理由事后发现向实时校验或者事前预警转变,提升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及时性。三是防范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交织演绎。结合持仓分析、占额管理、杠杆控制等措施,多角度应对风险演化可能性,建立防范风险传染的防火墙。

  (四)操作风险状况的说明:

  操作风险是指因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本行主要从以下方面加强操作风险管理:一是开展操作风险管理系统建设及优化。开发操作风险与控制评估、操作风险关键风险指标监测、操作风险损失数据报送等功能,实现操作风险管理三大工具落地。对操作风险管理系统功能进行持续优化调整,实现监测数据自动录入,对各条线的操作风险管理情况进行自动监测。二是开展全面流程梳理及优化,推动全行业务的流程化建设,梳理业务风险点,将流程信息和风险信息直接嵌入业务系统,充分指导实际业务操作,提升流程作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三是组织合规案防专项排查。针对不法贷款中介、信贷管理、电子银行、“双录”执行等操作风险重点领域,组织开展专项排查,对发现的问题落实源头整改及问责处理。

  (五)其他风险状况的说明:

  1、声誉风险状况的说明:

  声誉风险是指由于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

  本行主要从以下方面加强声誉风险管理:一是按规信息披露,稳定市场预期。在投资者关系管理方面,持续做好预期引导及市场宣导工作,积极向资本市场传递本行的经营理念及投资价值。二是加大舆情管理,维护良好环境。采取多种方式,全面细致、深入持久开展声誉风险日常监控,抓好舆情危机前期预防工作。通过摸清风险底数,明确盯防重点,完善应急预案,落实防控措施,对舆情信息早发现、早处理、早控制。三是健全消保工作机制,落实专人负责客户投诉处理工作,明确投诉管理流程,压实投诉管理责任。通过官方网站、营业网点等渠道公示本单位投诉热线和处理流程,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客户的监督,确保客户诉求“受理有门、处理及时”。对于客户的投诉不拖延、不推卸,同时注重加强与客户沟通,确保客户投诉处理信息的公开透明,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

  2、信息科技风险状况的说明:

  信息科技风险是指信息科技在银行的运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本行主要从以下方面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一是加强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定全行业务连续性计划与应急预案,涵盖全行所有前台业务部门。结合当前网络安全防控,坚持预防为主,建立预防、预警机制,将日常管理与应急处置有效结合,强化信息系统演练实战能力,提升各业务条线及基层网点业务连续性的操作实施能力。二是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检查,对各类信息安全制度、策略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全年针对分支机构开展了支行网点信息安全检查,涵盖终端安全、机房安全、无线网络安全以及数据安全等方面。三是持续开展季度IT风险评估,主要对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系统开发测试和维护管理、系统运行管理三个方面进行风险评估与分析,对管理中存在的风险点进行有效识别,促进科技管理各领域不断完善提升。四是加强金融领域标准化建设。本行已建立年度企业标准化工作计划,在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发布了银行营业网点服务、网上银行服务、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安全标准及数据治理规范,另外2024年3月份已完成网络安全漏洞管理标准建立,计划2024年4月份完成在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发布。

  3、合规风险状况的说明:

  合规风险是指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法规、监管要求、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本行主要从以下方面加强合规风险管理:一是筑牢合规管理第一道防线。组织编制《分支机构自查清单》《部门内控提升清单》和《部门合规内控重点工作清单》,完善《“三不留”专项检查工作要求》,查找一道防线自身业务范畴重要合规风险点,并对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反馈,提升一道防线内控合规管理质效。二是加大员工行为管理力度。完善员工行为管理制度,坚持员工入离职必查、转岗必查、提拔必查,深化员工从业全周期行为监测;建立员工异常行为排查机制,组织运用行内外数据模型,对员工异常行为进行排查,按照“分级管理、逐级负责”的原则进行可疑数据排查反馈,形成闭环管理。三是开展案件专题警示教育。多形式开展警示教育,包括召开全员警示教育大会、线上课堂、合规考试、新员工培训等,推动全行讲合规、学合规、践行合规。

  4、洗钱风险状况的说明:

  洗钱风险是指银行在开展业务和经营管理过程中被不法分子利用从事洗钱、恐怖融资和扩散融资活动,进而对银行在法律、声誉、合规、经营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的风险。本行主要从以下方面加强洗钱风险管理:一是持续推进制度体系建设。严格按照反洗钱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要求,建立健全反洗钱内控制度,不断完善反洗钱规章制度,为反洗钱工作开展夯实基础。二是积极开展反洗钱宣传和培训。全年开展“3·15反洗钱知识乡村行”、“2023年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2023年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等主题宣传活动,活动效果良好。三是坚持数字化转型和科技赋能。根据监管要求,结合本行实际,不断优化反洗钱相关信息系统。建设具有高度专业性、时效性的反洗钱监测数据报送系统,为反洗钱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客户身份识别、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确保本行反洗钱信息系统稳定运行。

  5、国别风险状况的说明:

  国别风险是指由于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政治、社会变化及事件,导致该国家或地区借款人或债务人没有能力或者拒绝偿付银行债务,或使银行在该国家或地区的业务存在遭受损失,或使银行遭受其他损失的风险。本行主要从以下方面加强国别风险管理:一是持续完善国别风险管理制度,对国别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权限和责任进行明确规定。

  同时,根据本行跨境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分类制定相关政策制度并严格执行。二是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扎实深入推进内部自查工作,积极配合外汇局做好现场检查及核查工作,以查促改、以改促进。三是将外汇业务监控平台作为防范国别风险的日常监测渠道。平台国别限额管理模块对20个敏感地区国家的外汇业务实行了国别风险限额指标阈值监测。本行外汇收付汇及贸易融资等相关业务按国别风险类型、业务类型、交易对手类型、期限等阈值指标均未超过系统预警阈值。

八、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银行业将坚守“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作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发展目标,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培育新发展动能,为经济可持续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金融环境。

  展望2024年,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产业基础、要素禀赋、创新能力等基本面不断优化,新型城镇化、绿色转型等方面将形成发展增量,为银行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行业发展机遇大于挑战。银行业有望持续保持稳健发展势头,机构和功能布局更为合理,金融资源配置将进一步优化。全行业将聚焦五篇大文章和新质生产力,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抓好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全面优化支付环境,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风险。

  (二)公司发展战略

  2023年,本行正式发布《2023-2027年发展战略规划》,明确实施“三一五”发展战略,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着力建设“三个银行”,争做走在行业前列的标杆银行、社会倍加认可的价值银行、员工更多获得的幸福银行;构筑一套“联合资产经营”整体业务模式,摒弃“局部最优”思维,以资产经营为中心,以联合经营为基础,以创新赋能为保障,追求全行整体经营的“全局最优”,推动全行整体价值迈上新台阶;推进“五大转型”,全面贯彻业务协同、生态工坊、数字创新、经营赋能、动态轻型五大转型策略,力争“内部走得通、外部玩得转、效率提得起、支行跑得快、资产转得动”,总体战略为本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指明方向。

  (三)经营计划

  2024年是本行改制组建成立的20周年,是“三一五”战略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在新的一年中,本行将扎实推进战略规划,统筹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真正当好地方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在中国式现代化走在前、做示范中当好农村金融排头兵。

  本行将重点攻坚零售转型,提升零售贷款和信用贷款占比;推进数字转型,打造智能金融服务场景;实现产业集群突围,当好企业金融服务管家。预计2024年本行将在规模效益、合规风控、品牌文化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进一步打造成为“标杆银行、价值银行、幸福银行”。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展望下阶段,全球经济环境的严峻性、复杂性、不确定性持续存在,在持续降息的大背景下,银行整体营收端压力有所提升。表现在同业竞争压力逐步显现,资产端定价下行压力加大,进一步传导至信贷投放压力加大。但整体经济逐步转暖,政策端不断发力实体经济的背景下,后续整体净息差有望边际企稳。本行将围绕合规、稳健和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坚守做小做散战略定位,守正创新应对市场竞争。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银行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