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直击 - 正文

长远锂科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原标题:长远锂科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长远锂科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报告期内,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面对锂电池全行业产能过剩、盈利缩窄、库存积压的不利局面,公司勇于危中寻机,敢于困中破局,稳生产、拓市场、保订单,在困难交织、压力叠加的逆境中稳住了公司经营基本盘,为奋力开创长远锂科高质量发展奠定新局面。

  坚定捍卫市场地位。面对年初以来的严峻形势,公司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加快实现“车用锂电池正极材料扩产二期项目”、“年产6万吨磷酸铁锂项目”投产;推动新增产线进入主流客户供应体系,完成宁德时代(300750)、PPES、欣旺达(300207)、亿纬锂能(300014)等客户扩线认证。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优化机制挖潜量、深化合作稳存量、主动出击扩增量、改善服务提质量取得积极成效,三元正极材料市场占有率保持行业第一梯队;

  稳国内、拓国外。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夯实国内市场根基,抓住国内客户的增量和产品迭代机会,持续加强与头部企业合作,合作规模稳中有升,合作关系巩固升级;积极开发新客户,成功进入珠海冠宇、长虹三杰、江苏天鹏等行业优质企业供应链体系,开始批量交付,对未来新的销量支撑提供保障;落实“走出去”战略,高功率产品得到核心客户PPES青睐,销量稳步增加;海外项目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果,与法国Axens签订《合作备忘录》,为持续开拓海外高端市场,提升全球知名度,赢得了破局的战略先机;

  推进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对正极材料产品需求的调整变化,战略布局磷酸铁锂、钠电材料等业务领域,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品类。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方面,加快产线调试和量产突破,主要产品导入行业主流企业,并稳定量产交付;钠电正极材料方面,开拓量产交付渠道,完成钠电量产线改造,层状单、多晶产品均实现吨级出货;

  产品研发聚力攻关。围绕市场近期、中长期需求,补短板、强弱项,集中精力开展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攻关,加强技术源头市场对接,研发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钠电池正极材料第一代层状产品实现吨级销售;高镍单晶技术保持行业领先,攻克9系单晶、中高镍4.4V高电压等关键技术难题,并通过客户验证;第二代高镍NCA、超高镍三元和xHEV三元等重点产品均进入量产阶段;报告期内公司持续科研投入、夯实创新平台建设、推进科研成果转化,“锂离子电池高电压、高倍率多元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制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荣获中国有色金属行业一等奖;

  品质管控稳步提升。通过规范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加强现场5S管理、开展金属异物精益改善、举办质量月系列活动等,实现主辅材来料合格率、产品质量合格率、磁性金属颗粒水平等关键质量指标稳步提升。产品质量在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蜂巢能源等重要客户年度质量绩效评价中均获评A级;荣获宁德时代“供应商质量优秀奖”、村田新能源“质量感谢状”。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高效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新能源电池提供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循环次数的正极材料,旨在成为全球新能源材料行业的引领者。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三元正极材料(含自供前驱体)、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钴酸锂正极材料、球镍等,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上述产品的销售。

  公司自2011年进入三元正极材料领域,是国内最早从事三元正极材料相关研发、生产的企业之一,也是国内最早具备三元正极材料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与产业化经验,公司在三元正极材料领域形成了先发优势,已经成功进入了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等主流锂电池生产企业的供应商体系,并通过持续的技术优化和产品迭代稳定与深化客户合作。根据GGII统计,近年来公司稳居国内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前列。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研发业务围绕新产品研发、新工艺探索、基础理论研究等创新活动展开。新产品研发是以客户/市场需求或公司战略发展等为导向开展的新产品研究活动;新工艺探索是研究满足材料性能需求的制备工艺条件的活动;基础理论研究是针对材料结构机理影响规律、前沿技术布局等展开的探索性研究活动。

  项目团队经过调研,获取客户、市场对某产品/技术的需求信息,或依据行业发展趋势拟定研究方向,首先明确项目来源,并系统性地针对研究方法、研究内容、项目可行性和风险、拟获得成果等进行分析讨论,形成立项申请提交至项目管理部门,项目管理部门组织科技专家组开展项目预立项评审。通过立项评审的研发项目,拟定立项报告,制定详细的项目进度计划开展研发活动,并根据项目计划定期提交项目实施进展情况。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涉及到人员、经费、进度计划、目标等调整时,项目团队根据要求提交变更申请,获得相关部门审批通过后按变更后内容执行。项目执行期结束后,项目团队总结项目目标完成情况、项目成果及项目执行过程佐证材料等,编制项目总结报告和结题评审表,由项目管理部门组织科技专家组开展项目结题评审。

  2、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销售主要采取直销模式。公司综合考虑客户的业务规模、历史回款情况及合作时间等因素,确定对客户采取不同的信用政策,根据所评分数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信用等级分为A、B、C、D四级,不同等级客户对应不同账期。

  3、采购模式

  公司采取以产定采的采购模式。采购部持续对主要原材料价格进行跟踪与研判,按市场走势及时调整采购量与采购频率。根据经营情况,按所供应原材料的属性,公司对供应商实行分类管理并建立合格供应商管理体系,定期开展供应商资格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将供应商进行分级。

  4、生产模式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为主的生产模式。生产部门根据拟定的生产计划调整生产线所需的人工、原材料等生产资源,合理控制生产规模与工艺参数,保证生产与销售的高度衔接。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分类为“C3985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业”;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属行业分类为“C38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公司所属细分子行业为锂电池行业。

  行业发展阶段

  根据EVTank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465.3万辆,同比增长35.4%,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49.5万辆,占全球销量的64.8%。美国和欧洲2023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294.8万辆和146.8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18.3%和48.0%。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延续增长态势,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

  根据EVTank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为247.6万吨,同比增长27.2%。

  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加之储能市场在电网储能及5G通信等推动下迅速兴起,带动全球锂电池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1)原料市场逐渐成熟,碳酸锂对产业的影响逐步弱化

  2023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经历了大幅波动,处于产业链中游的正极材料商承受了主要的原材料跌价损失。但在这个过程中,碳酸锂市场也逐渐成熟稳定,碳酸锂对产业的影响正逐步弱化。

  一是供给端不断放量,因为矿产投产周期的因素,在2021年、2022年投资建设的锂矿至2023年才正式建成投产,导致了需求与供给的错位。2023年,随着盐湖锂、锂辉石、锂云母矿产的陆续上量,碳酸锂的供给已超需求。

  二是2023年7月份广州期货交易所碳酸锂期货的上市,带给企业更多的价格控制工具,通过套期保值工具将期货市场的反向波动对冲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降低了碳酸锂现货价格对原材料成本和营业收入的影响。伴随着碳酸锂期货在广州期货交易所的上市,正极为代表的产业链公司陆续参与碳酸锂期货等产品的套保,预计正极为代表的产业链中游将会有更加稳定的业绩表现。

  (2)磷酸铁锂材料渗透率不断提高

  根据EVTank统计数据,2023年中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为247.6万吨,同比增长27.2%。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163.8万吨,同比增长43.4%;三元材料出货量66.4万吨,同比增长0.9%;钴酸锂出货量8.0万吨,同比增长2.6%;锰酸锂出货量9.4万吨,同比增长36.2%;其中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在整个正极材料中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66.1%,较2022年进一步提升。

  (3)中高镍、单晶化成为市场主流

  根据鑫椤资讯统计数据,2023年国内三元材料总产量为59.0万吨,其中高镍材料产量为28.9万吨,同比增长7.0%,占据了国内三元材料市场的半壁江山,也是2023年三元材料市场规模主要支撑力,从三元材料型号来看,国内中高镍型产品渗透率在2023年进一步提升,从材料形态来看,凭借在动力端的应用推进,单晶型产品占比继续提升,2023年国内单晶三元材料产量为25.4万吨,渗透率较2022年继续提升。

  主要门槛

  (1)客户渠道壁垒

  锂电行业的最终下游为新能源车企,主机厂基于成车品控的目的,需要保证同一车型的供应链构成稳定,使得同一车型下的电池厂商、进而到正极厂商很难被更换替代。因此,行业新进入的正极材料厂商极难获得已开始规模生产的电池型号的订单,这一特征构成了正极材料行业天然的护城河。

  另一方面,因为一旦形成合作很难更改,新能源车企、电池厂商在最终确定正极材料供应商之前,会对正极材料企业实行严格的认证考核,检验期长,通常送样到量产耗时2年时间。新企业要想进入这一领域,也必须经过长期的市场开拓和认证过程。

  (2)工艺技术壁垒

  正极材料工艺对于掺杂比例、温度控制、混合工艺、杂质控制有着严格的要求,随着三元正极材料的技术路线高镍化、单晶化、高电压化,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高压实密度化,正极材料生产工艺的复杂程度、先进程度日益提高。此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正极材料头部企业产品研发不断推陈出新,新进入企业想要追赶头部企业的难度不断加大。另一方面,正极材料各大主流厂商已通过多年的生产、研发也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工艺技术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生产经验,构成了正极材料企业的工艺技术壁垒。

  (3)人才壁垒

  正极材料企业的良好生产经营,需要精益求精的研发团队对产品不断优化改善、推陈出新;勤奋敏锐的销售团队紧跟新能源市场风潮、捕捉业务机会;经验丰富的采购团队对原材料成本进行控制;PMC、生产制造、质量检测、技术支持岗位对车间的整体生产运作进行有效管理经营;也需要战略团队开展企业的资本市场操作、产业战略投资。行业内领先企业具备更高的知名度与更加完善的技术培训体系,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强,培育人才的能力较强。行业大部分尖端人才集中在领先企业,新进入企业很难形成人才吸引力与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因此,行业内先发企业和新进入企业之间的人才差距将不断扩大,形成显著的人才壁垒。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自成立之初便从事高效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与生产,早期从事钴酸锂正极材料生产,2011年进入三元正极材料领域,是国内最早从事三元正极材料相关研发、生产的企业之一,也是国内最早具备三元正极材料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

  公司紧密把握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巨大市场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优秀的产品质量赢得了一流的客户渠道,目前已经成功进入了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等主流锂电池生产企业的供应商体系。与上述客户长期深度的业务合作保证了公司正极材料出货量的稳定增长。

  根据GGII统计,近年来公司稳居国内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前列。报告期内,在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下游企业去库存的背景下,公司围绕“打基础、调结构、扩规模、提价值”的客户建设目标,通过优化机制挖潜量、深化合作稳存量、主动出击扩增量、产品技术迭代、改善服务提质量等行动取得积极成效,三元正极材料市场占有率保持行业第一梯队。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300832)、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双碳”政策的不断推进,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继续加速上升,下游旺盛的市场需求带动国内动力电池行业加快发展。报告期内,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有如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三元材料高镍、高电压化趋势明显

  三元正极材料行业头部企业为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不断在高镍化、单晶化方向取得研发突破,高镍产品和单晶高电压产品在市场表现出增长趋势。

  二、新型储能材料蓬勃发展

  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原理结构类似,两者的生产设备基本可实现兼容,有利于钠离子电池快速产业化。虽然目前商业化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比发展成熟的磷酸铁锂电池低10%-20%,但钠离子电池理论能量密度更高,通过配方和工艺优化可逐步赶上,叠加宽温区和高安全属性,有望在储能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磷酸锰铁锂比磷酸铁锂具有更高的电压平台,理论能量密度有望比磷酸铁锂高出20%,能够一定程度上突破磷酸铁锂面临的能量密度瓶颈。与三元材料相比,磷酸锰铁锂具有与三元五系材料相似的能量密度,而安全性更高、价格更低、环境友好。磷酸锰铁锂与三元等材料复合使用可获得更加均衡的材料性能,在导电性、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循环性能上获得均衡优化,有望用于高续航电动汽车。在动力电池综合性能提升的趋势下,磷酸盐系电池正经历着从磷酸铁锂向磷酸锰铁锂的升级换代。

  固态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两大优势,其能量密度有望突破500Wh/kg;且将液态电解质替换为固态电解质,大大降低了电池热失控的风险。但全固态电池的投用尚需时日,目前过渡的中间方案是使用半固态电池,其保留一定量电解液,循环性能及倍率性能优于全固态电池,可以改善固态电池导电率低的问题,且半固态电池对现有产业链生产工艺和材料体系冲击较小。

  (四)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在高电压三元、超高镍三元、高功率三元、磷酸铁锂、钠电材料的开发以及废旧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研究上均取得较大进展。

  “锂离子电池高电压、高倍率多元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制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高比能高镍三元单晶正极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两项技术通过科技成果评价,相关工艺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混合动力汽车用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完成批次稳定性验证,低阻抗正极材料产品批量导入国际动力电池客户。高功率高镍NCA材料在电动工具领域得到行业龙头客户认可,形成数百吨出货。高电压三元和超高镍三元材料迭代产品持续开发,与下游紧密合作。

  动力型磷酸铁锂产品开发实现产业化突破,批量导入电动车领域。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初代多晶和单晶定型,关键指标优异,前驱体及正极材料产线具备批量制造能力。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完成优先提锂、低浓度萃取提锂技术中试与示范线放大应用。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正极材料的研发,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广泛应用于主营业务产品中。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进行较大的研发投入,扩大研发团队规模,提升正极材料制备技术水平,不断改进原有产品及开发新产品,新增取得12项发明专利和6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取得1项日本发明专利;累计获得100项有效发明专利和41项实用新型专利,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公司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公司2023年度参与起草标准新实施21项,截止目前累计实施50项,其中主起草5项,参与的3项国家标准获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优秀奖。

  3.研发投入情况表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研发投入减少主要系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研发材料投入金额减少。

  4.在研项目情况

  情况说明

  上述在研项目情况为公司截至报告期末的主要在研项目。

  5.研发人员情况

  6.其他说明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积累与研发能力优势

  公司科研实力雄厚,掌握先进的前驱体合成、正极材料制备、废旧电池回收等技术,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取得了141项有效专利。目前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公司产品符合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方向,单晶三元、高镍材料在行业内享誉盛名,产品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子公司金驰材料获评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级绿色工厂,并进入国家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企业”名单。公司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

  此外,公司建立并完善了全方位、多层次、系统化的可持续研发体系与创新机制,重视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公司鼓励技术创新,对新产品开发项目、工艺技术创新、节能降耗、专利文章、科技项目等进行专项奖励。

  (2)前驱体、正极材料一体化优势

  三元前驱体是三元正极材料的重要原材料,其粒度分布、均一性、纯度品质对后续加工成的三元正极材料的物理性质、电化学性能有着决定性影响。此外,三元前驱体包含镍、钴、锰等关键金属元素,在三元正极材料总成本中占据比例较高。因此优质、稳定、价格合适的三元前驱体供应是三元正极材料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保证。

  公司基于全资子公司金驰材料的三元前驱体核心技术与产能,实现了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一体化布局,全面掌握了产业链核心环节,在产业链价值分割与产业链话语权上占据优势;对产品质量形成更为稳定可控的保证。公司全资子公司金驰材料是三元前驱体领域的第一梯队企业,具备NCM523、NCM622、NCM811、NCA等前驱体的量产能力。报告期内,金驰材料生产的三元前驱体主要供公司连续生产三元正极材料。

  (3)稳固的客户渠道优势

  正极材料企业与下游电池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往往要经过需求对接、送样、验证、调试等一系列复杂的步骤,这一过程短则一年,长则两三年。且一旦客户确定了合格供应商之后,不会轻易改变。因此,稳固的客户渠道对于正极材料企业至关重要。长远锂科以优秀的产品质量赢得了一流客户的认可,目前已经成功进入了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等主流锂电池生产企业的供应商体系。长远锂科与其长期深度的业务合作保证了正极材料出货量的稳定增长。

  (4)中国五矿的平台优势

  长远锂科的实际控制人是中国五矿。是以金属矿产为核心主业、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65位。中国五矿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境外矿山遍及亚洲、大洋洲、南美和非洲等地,拥有巴新瑞木镍钴矿等全球一流矿山,在金属矿产领域具有一流的国际影响力。

  长远锂科是中国五矿旗下新能源材料板块的支柱企业,中国五矿提供的信誉背书为公司开展业务提供了重要助力。公司依托中国五矿的平台优势,有望获得更为快速、长远的发展。

  (二)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四、风险因素

  (一)尚未盈利的风险

  (二)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2,903.62万元,同比下降40.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446.80万元,同比下降108.36%。2023年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同时下游企业去库存,需求放缓,公司产品销量与售价下降,叠加存货跌价影响,利润下降。若后续宏观经济、产业政策、原材料价格、市场竞争等出现重大不利变化,公司未在研发技术实力、客户开拓、产品布局保持竞争优势,将可能存在业绩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三)核心竞争力风险

  (1)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风险

  由于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技术密集型的属性,新技术与新产品研发存在一定的研发风险。公司目前主要在研项目的技术目标具有较高的前瞻性,存在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结果不及预期的风险。一旦出现新技术与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情形,或者出现公司所处行业的核心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而公司不能及时掌握相关技术的情形,可能对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2)研发人员流失风险

  研发团队的技术实力与稳定性是公司持续科技创新的基石。但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存在研发团队人员流失的风险。一旦公司研发人员发生大量流失,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3)关键技术流失风险

  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依赖于核心技术。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如果出现关键技术流失,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从而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四)经营风险

  (1)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生产经营所需主要原材料包括硫酸镍、碳酸锂、三元前驱体、硫酸钴、四氧化三钴等直接材料,报告期内公司各类主要产品中,直接材料占成本的比例较高。受有关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及市场供需情况的影响,公司原材料的采购价格会出现一定波动。宏观经济形势、行业供需格局的变化及突发性事件等可能对原材料价格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发生主要原材料供需变化、价格大幅波动等情况,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产业链,导致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均面临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风险。正极材料市场在发展初期处于供不应求局面,业内企业利润水平可观,由此不断吸引新进入者参与行业竞争。近年来,大量资本通过直接投资、产业转型或收购兼并等方式进入正极材料市场。现有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亦纷纷加快多元化产能建设,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同时,国内现有正极材料主要竞争者近年来均进行产能扩张或有比较明确的产能扩产计划。伴随着国内正极材料行业整体产能扩张加剧,如果下游需求无法跟上,公司未来将面临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的风险。

  (3)产能扩张与产能利用率下跌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车用锂电池正极材料扩产二期项目”和“年产6万吨磷酸铁锂项目”建设。项目达产后,公司的正极材料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如果未来市场发展未能达到公司预期、市场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者公司市场开拓未能达到预期等,导致新增的产能无法完全消化,公司将无法按照既定计划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从而面临扩产后产能利用率下跌的风险。

  (五)财务风险

  产品销售毛利率波动的风险

  公司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毛利率为4.05%,同比减少10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国内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市场供给持续增长,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下游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不断攀升导致议价能力减弱,不断侵蚀中游材料端的利润空间。因此,若未来出现市场竞争持续加剧、市场需求放缓、产品售价及原材料采购价格不利变化等负面事件,则公司毛利率存在下降的风险。

  (六)行业风险

  (1)下游行业需求波动风险

  公司主要从事高效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制造业务,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锂电池正极材料。锂电池正极材料下游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3C、储能等领域。如未来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波动,将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2)行业技术路线变动的风险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存在多种技术路线,包括锂电池、钠电池、氢燃料电池等,而锂电池技术也可细分为多种技术方向。以正极材料来划分,目前市场上形成规模化应用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包括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三元正极材料(包括NCM和NCA)。锂电池正极材料技术发展迅速,若未能及时、有效地开发与推出新的技术材料产品,将对公司的竞争优势与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七)宏观环境风险

  公司主要从事高效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制造业务,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3C、储能等领域,受到多种外部因素影响,包括产业政策因素、宏观经济与行业因素等。产业政策因素方面,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对市场存在一定负面影响。宏观经济与行业因素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阶段,GDP增速逐渐放缓,消费需求逐年回落。上述外部因素的变化可能对公司的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八)存托凭证相关风险

  (九)其他重大风险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29亿元,同比减少40.3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减少108.3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减少112.59%;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根据GGII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锂电正极材料CR10为60%。不同于集中度较高、头部企业优势明显的锂电池行业。当前,我国正极材料行业尚处在集中度相对较低、头部企业快速成长的发展阶段,未来行业龙头将凭借工艺优势、资源保障、研发经费、全产业链等优势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关于发展模式方面,正极材料企业追求产业链的纵向打通,通过缩减产业环节以实现成本优势,一方面向上游延伸,布局国内外的锂、镍、钴、磷矿,同时投产建设三元前驱体、磷酸铁前驱体产能,一方面向下游延伸,发展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业务板块。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问题日趋严峻的态势下,加强产业链上下游整合、提高一体化程度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普遍共识,也是行业内头部企业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

  无论磷酸铁锂还是三元电池,安全、能量密度、充放电倍率和成本仍然是未来产业发展需要考虑的核心因素,行业内各企业积极开发更先进的电池正极材料,配合下游电池厂商和车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更新迭代。未来公司将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不断开发新产品满足下游的需求,巩固公司在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

  (二)公司发展战略

  长远锂科以“坚持做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主业不动摇、坚持多元化产业配置方针不动摇、坚持全球发展化方向不动摇”为基本原则,以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新能源材料供应商”为战略定位,公司以市场为导向,依据对市场的精准分析,为合理配置公司资源,明确未来发展路径,结合内外部环境、自身的优势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

  1、构建完善业务组合

  瞄准正极材料行业往多元化方向发展,在现有三元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钴酸锂正极材料和球镍业务的基础上,加强前沿产品布局,构建原料保障、材料生产、循环利用产业链,完善产业布局,提升公司在行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和话语权。

  2、稳定国内市场、进军国际市场

  公司坚持世界一流的使命担当,在当前已开展稳定合作的客户基础上,持续拓展与国内排名靠前动力电池厂商的合作关系,同时加强国际市场的拓展,与国际同行积极进行竞争和交流。在产销合作、技术研发合作的基础上,探求以多元化的形式,绑定战略伙伴。

  3、持续推进产融结合

  公司具有使用多种股权、债权融资工具的能力,强健的融资能力,能有力支持公司的技术进步、产能扩张及经营规模的快速成长。

  4、贯彻成本领先、技术领先战略

  成本是公司竞争力的核心能力,公司持续推进全成本管控工作,精打细算,让每一分钱花到实处、发挥更大的作用,杜绝成本浪费。

  技术创新也是公司竞争力的根本保障,公司持续投入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对核心产品进行持续优化,对前沿产品积极研发,对未来技术方向积极探索。

  (三)经营计划

  公司2023年任务目标为坚持稳增长、强盈利,不断提升高质量运营水平,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1、加快研发创新,推进科技兴企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研判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加强技术积累和沉淀,保持市场竞争优势。中镍以满足客户产品迭代的时效性要求为主稳中求进;高镍单晶项目继续保持领先优势;磷酸铁锂,钠电材料技术实现同行并跑,钴酸锂系统规划、分步实施,加快实现重点技术和重点客户突破。

  2、系统谋划资源接续,推动产业与资源链整合

  加大上游资源获取力度,积极寻求在资源端的投资机会,加强与行业内优质企业合作,探索并尝试通过合资、并购、参股等多种方式获取资源,增强资源保障能力。持续强化战略采购合作,加强与国内外头部锂盐、镍盐厂业务对接,寻找合适时机签订长单,确保数量有保障,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3、系统谋划业务优化布局,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深入分析供需格局、技术格局、竞争格局,把准市场脉搏,了解客户未来2-5年的战略重心,及时调整优化产品组合和产能梯次,不断巩固正极材料行业地位。

  提前做好前沿产品布局。半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着力推动客户导入公司已量产三元、磷酸铁锂产品;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积极推进新产品开发,塑造未来产品先发优势;持续关注新技术路线市场情况并合理布局。

  持续巩固深化与现有客户的合作,持续加大新产品推广,加大力度开发国内动力电池领域客户和数码领域重点客户,同步做好国外核心客户维护与开发,不断提高订单来源准确性,以相对稳定、持续扩大的市场占有率不断巩固市场地位。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亿纬锂能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