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直击 - 正文

明阳电气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原标题:明阳电气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明阳电气(301291)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公司行业分类

  公司主要从事应用于新能源、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7年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C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382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

  (二)行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2023年,国家稳增长政策“组合拳”有力有效,全年工业经济呈现稳中向上、回升向好的态势。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共识,清洁能源投资显著增加。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3年可再生能源》年度市场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比2022年增长50%,未来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仍将迎来快速增长期。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行业受益于新能源、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以及电网升级改造和投资建设,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1、光伏行业

  2023年,全球光伏装机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随着多晶硅产能的释放和组件价格的回落,供给端从光伏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转换为驱动因素,光伏发电的经济性进一步凸显,从而推动终端装机需求的快速增长。在国内市场,随着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的加速推进、光伏电站的投资价值提升,集中式光伏实现超预期增长;在海外市场,欧洲能源独立需求强烈,美国出台多项政策刺激市场需求,中东各国纷纷推出新能源发展计划。

  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2023年全国光伏新增并网容量 216GW,相较于 2022年同期增长147%,其中集中式120GW,分布式96GW。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最新发布的报告,2023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为444GW,同比增长76%,并预测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将增加29%,达到574GW。

  2、风电行业

  2023年,随着风机设备价格逐步降低,风电项目经济性日益提升,装机需求稳步回升。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最新发布的报告,2023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18GW,相较于2022年增长36%;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07GW,同比上升37%;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11GW,同比上升25%。根据国家能源局及中电联统计数据,2023年风电新增并网装机约76GW,较2022年同比增长101%,是2023年全球风电市场的主要增量。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3-2024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预计2024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预计约 89GW。根据欧洲风能协会发布的最新报告,2023年欧洲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为18GW,预计 2024-2030年间欧洲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为 260GW。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会议上123个国家签署全球承诺,即在2030年将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至3倍、全球平均年能源效率提高2倍。

  3、储能行业

  全球新能源装机量迅速增长,其波动性、不稳定性对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资源需求提升,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是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主要举措。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截至 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GW/67GWH,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2023年新增装机规模约23GW/49GWH,较2022年底增长超过260%,近10倍于“十三五”末装机规模。

  4、电力消费需求与结构变化

  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2023年,国内全社会用电量 922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89091亿千瓦时。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电力2024》报告显示,2023年世界电力需求增长 2.2%。国际能源署预计未来三年全球电力需求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到2026年平均每年增长3.4%。特别是在发达经济体和中国,住宅和交通部门的持续电气化以及数据中心部门的显著扩张将支持电力需求。国际能源署预测,2026年全球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加密货币行业的电力消耗可能会翻倍。数据中心是许多地区电力需求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在2022年全球消耗约 460太瓦时后,数据中心的总用电量可能在2026年达到1000太瓦时以上。

  可再生能源从成本角度已具备经济效益,同时出于能源安全考虑,可再生能源亦具备竞争优势。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3年可再生能源》报告预测,未来5年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将占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95%。到2024年,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总量将超过水力发电;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将分别在2025年和2026年超过核电。到2028年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份额将翻一番,合计达到 25%。随着全球用电量的增加以及终端电气化水平的提升,新能源具有长远的发展空间。

  (三)公司行业地位

  公司作为专注于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领先的国家能源及大型建设项目电气装备供应商之一,是新能源电气装备领军企业,也是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创新型企业。2023年,公司入选“中国机械500强”榜单,凸显公司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同时根据国家工信部公布的 2023年度绿色制造名单,公司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

  在国内新能源市场,公司箱式变电站产品市场份额名列前茅;在海外市场,公司研发的光伏一体机产品应用在海外40多个国家,遍布东南亚、欧洲、中东、北美市场。

  公司研发的光伏逆变升压一体化装置、海上风电专用干式变压器、海上风电充气式中压环网柜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容量海上风电升压变压器、海上风电充气式中压环网柜作为海上风电并网关键设备,已成功打破外资品牌的垄断,获取批量订单,为我国海上风电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主要法律法规及行业政策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营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应用于新能源、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箱式变电站、成套开关设备和变压器。公司是国内研发制造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的骨干企业和广东省新能源电气装备领军企业,公司致力于成为行业领先的智能化输配电及控制设备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公司注重工艺积累和技术研发,已取得24件发明专利授权,牵头起草1个团体标准,参与起草7个国家标准和9个团体标准,并荣获多项殊荣。公司海上风电升压系统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 2020年度广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公司海上风电升压变压器、海上风电充气式中压环网柜两项关键设备打破了国外品牌的垄断并成功实现进口替代。公司光伏逆变升压一体化装置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广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荣誉。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含风能、太阳能、储能)、新型基础设施(含数据中心、智能电网)等领域,公司已与“五大六小”发电集团、两大电网(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EPC单位(中国电建(601669)、中国能建(601868))、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600941)、中国联通等)、能源方案服务商(阳光电源(300274)、明阳智能(601615)、上能电气(300827)、禾望电气(603063))等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业务合作关系,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二)主要产品及用途、所处市场地位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箱式变电站、成套开关设备和变压器,分类示意: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增强新能源领域的产品竞争优势,同时针对电网建设、数据中心等市场不断研发新产品,使公司能够为更多不同细分领域的客户提供智能化输配电及控制设备整体解决方案。

  (三)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以整体战略为基准,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一套完善的研发体系。依托广东省节能电力变压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两大创新平台,公司设立研发中心,由公司技术决策委员会总体统筹技术发展战略,成套/变压器/箱变研发部等部门合作协同,共同攻克技术难关。

  公司研发流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规划、项目立项、过程跟踪和项目验收。公司针对所开发的新产品/新技术进行市场、技术的调研及分析,形成新产品开发项目可行性分析材料及相应计划表,项目小组对该研发项目的计划关键节点、预算进行规划,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决策委员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的技术、市场、资源、投入等可行性进行全面评估并明确评审意见。立项审批通过的新产品项目由技术管理办公室通知启动,项目小组及公司其他相关部门配合完成,由评审小组和技术管理办公室进行评审验收。

  公司根据产品所属专业领域的不同将新产品进行分类,针对不同产品类型制定了不同标准的技术评审规定,由不同人员进行技术评审,充分调动公司资源,保持技术创新的长期可持续性。

  2、采购模式

  公司对外采购内容为主要原材料和辅助原材料,主材为电气元器件、铜材、硅钢片等,辅材可分为绝缘材料、配件及其他物料等,公司采购部按照公司相关采购制度规定执行。原材料由公司采购部遵循供应商管理目录和质量标准规定,结合客户订单排期、库存情况、价格走势要求进行采购;原材料由质量部检验后办理入库。

  对于大宗原材料、关键元器件,公司与供应商签订长期的采购框架协议,形成合作共赢的合作模式,如硅钢、电磁线、铜排、断路器等物料。对于通用性的元器件、绝缘件、配件等材料,公司主要采用议价为主、招标定价为辅的形式,确定产品合作供应商及年度基准价,签订采购协议,以保证产品的供应,减少材料价格波动对成本的影响。在采购执行过程中,需求部门提出需求后提交至主管部门评审,根据审批记录与运营计划部沟通形成物料清单,采购部收到物料清单后向供应商发出订货信息,在ERP系统生成采购合同后供应商发货,由仓库签收、质量部验收、仓库入库。

  3、生产模式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按单生产的订单式生产模式。在获得客户订单后,市场、运营部门根据客户订单进行评审、排产,技术部门根据客户的功能需求、产品规格、使用环境等因素进行产品设计,并形成最终的设计图纸送达到生产部门。同时技术部门在ERP系统生成相应的物料清单,生产部门根据物料清单领取相应原材料并开始组织生产,产品各部件制造完成后进行装配,由质量管理部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订货技术协议进行例行试验。

  4、销售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的销售模式为直销,公司的直销模式分为招投标模式和询价模式。

  招投标模式下,公司主要客户对不同产品制定专用技术标准并发布招标公告,公司对不同标段产品进行独立投标,公司中标后与客户签署订单,公司产品在生产完工并接到发货通知后发货到客户指定地点并由客户组织验收。

  询价模式下,客户直接向有关供应商发出基本的技术需求和询价单,公司针对客户要求进行报价,客户在各家供应商报价基础上进行比较并确定最终供应商。如公司最终被确定为供应商,则与客户签署销售合同并进行供货及后续服务。

  (四)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1、政策加持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能源行业保持飞速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超过 80%的营业收入来源于新能源领域,公司的经营业绩与新能源行业的整体发展状况、景气程度密切相关。

  全球在低碳目标的引领下,在政策引导、技术进步以及产业结构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催化下,新能源市场需求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国内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达到14.5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超过50%,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发电量3万亿千瓦时,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 1/3,风电光伏发电量已超过同期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突破15%。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3年可再生能源》年度市场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比2022年增长50%,装机容量增长速度比过去30年的任何时候都要快,达到510GW,总装机容量达到3700GW。

  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为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风电和光伏凭借成本优势继续引领着全球能源转型。公司自成立之初即布局新能源发电市场,在光伏、风电、储能应用领域均为领先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商以及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凭借市场地位、应用经验、核心技术以及较强研发创新能力,公司经营业绩受益于新能源市场快速发展。

  2、技术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新产品助力拓展市场空间

  公司坚持将技术创新作为业务发展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下游客户的需求,不断开发新技术及新产品。在具有先发优势的海上领域,公司研发出 66kV预制式智能化海上升压系统、72.5kV环保气体绝缘开关设备,适配风机容量上升到 8-12MW。汇集侧升压从35kV上升到66kV。

  在光伏与储能领域,公司研发的一体化装置,具有优异的智能化水平和可靠性,光伏一体机单机容量可达6.8MW,储能一体机单机容量可达6MW,可以实现光伏/储能等应用场景全覆盖。公司产品光伏逆变升压一体化装置获得广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作为领先的新能源领域智能化配电设备提供商,注重工艺积累和技术研发,始终坚持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聚焦于智能化输配电装备的研发与生产制造,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公司拥有数百项的专利技术,在战略制定、市场品牌、技术创新、专业制造、人力资源以及业务响应等方面具有领先的优势。基于公司对工艺技术的深刻理解,以及拥有涵盖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公司在行业内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市场地位与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助推公司加速优势产业升级迭代,打造高质量发展新业态。

  (一)公司战略优势

  公司作为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的骨干企业,通过持续的研发创新和准确的市场定位,凭借可靠的产品品质和高效的响应机制,确定了公司坚实的客户基础和良好的市场品牌,奠定了公司国内较为领先的行业地位。

  公司抓住产业转型历史性机遇,已基本完成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市场转型。公司抓住向数据中心、智能电网及特定领域延伸的历史性机会,加快技术研发速度,带动企业升级转型,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二)市场与客户优势

  经过多年的行业深耕与研发创新,公司在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具有较强品牌影响力和较大市场份额,是行业内拥有较强研发设计能力的生产企业之一。公司已与“五大六小”发电集团、两大电网(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EPC单位(中国电建、中国能建)、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能源方案服务商(阳光电源、明阳智能、上能股份、禾望电气)等知名或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业务合作关系。公司凭借优异的产品性能、稳定的质量与较高的技术服务水平,在客户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并在多个项目中成为终端用户指定选择的设备品牌供应商。公司产品作为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领域的重要设备,已应用于新能源、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广泛且优质的客户基础为公司提供良好的产品销售渠道的同时,也为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应用经验,公司的产品得以持续优化,产品质量稳步提高,获得多家客户授予的优秀供应商奖项。

  (三)技术与产品优势

  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将研发能力的提升作为公司发展的重要基石和战略重点。

  公司已建立较为完备的研发机构和良好的创新机制,拥有较强的研发队伍和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公司设有省级节能电力变压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通过自主研发为主的方式,不断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拓宽产品应用领域。公司的研发团队由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领衔,成员包括一批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等科研人员,团队成员专业齐全,技术创新能力较强。

  为响应国家发展新能源战略的号召,公司通过不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在设备设计、产品制造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核心技术。公司的光伏逆变升压一体化装置、海上风电升压变压器、海上风电充气式中压环网柜所应用核心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海上风电升压变压器、海上风电充气式中压环网柜通过参与中广核广东汕尾后湖海上风电项目、三峡阳江沙扒项目等项目,打破了外资品牌的垄断,一定程度实现了进口替代。

  (四)业务响应优势

  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业务响应优势。

  公司围绕市场进行产品研发,围绕产品研发引进人才,围绕人才优化内部机制,针对潜在市场需求,极大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增强了客户粘性。公司从客户角度出发,实行销售与技术联动,建立专业技术团队第一时间解答客户技术问题并充分挖掘客户需求。公司贴近消费市场,按照下游行业(新能源、数据中心、智能电网)设立销售事业部(行业线),并按照区域划分销售大区,全力覆盖和服务各区域的客户需求,及时反馈和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公司业务响应和售后服务速度高效,获得客户和业主方的广泛认可。

  (五)供应链管理及专业制造优势

  公司依托国内领先的智能电气装备制造基地,拥有专业的生产制造能力和丰富的应用经验。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电气产业园持续引进行业先进的智能制造生产及检验测试设备,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电气装备制造基地,为产品制造保驾护航。

  (六)人力资源优势

  公司十分注重对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已经建立完善的研发、技术、生产、测试、管理、市场、销售和服务等系统的专业人才体系。技术方面,公司已经培养出一批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的研发、设计和应用技术人才,并在设备设计、产品制造与集成、数字化与智能化、试验检验等技术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管理方面,公司在多年的经营中锻炼了一支经验丰富、结构合理、和谐稳定的管理团队,核心管理层成员拥有超过 20年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行业的从业经验,对相关技术有着深刻的理解,对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也有独到的观点。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总体经营情况如下:

  (1)紧抓行业结构性市场机会,新能源领域实现翻倍增长

  面对新能源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技术进步、成本降低以及政策支持共同作用下,全球光伏、风电、储能装机量出现结构性市场行情。公司凭借新能源行业经验,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加快产品升级迭代,丰富完善产品线,市场份额得到提升,与行业优质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销售收入 49.48亿元,其中光伏行业线 20.74亿元,同比增长83%;风电行业线13.76亿元,同比增长22%;储能行业线6.68亿元,同比增长237%。相较于去年同期,光伏行业线销售收入占比从35%提升到42%,储能行业线销售收入占比从6%提升到 13%,为报告期内公司业绩提供了强力的支撑和保障。受益于公司加强对供应链的管控,叠加自身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优势,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领域毛利率为22.73%,同比上升1.52%。

  (2)筑牢海上新能源核心竞争力,推进国产化步伐

  公司基于海上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优势,持续推进海上应用产品研发,通过变压器散热系统创新,升压系统的测控及保护系统的完善,产品结构的创新设计,电压等级的提升设计等,研发的海上风电升压系统产品,打破了外资品牌的垄断。2022年8月,由公司自主研发的 66kV升压系统成功交付国电投神泉二海上风电项目。针对海上风电特殊工况并结合客户要求,该升压系统实现了小型化、模块化、可靠性、防腐性及环保智能等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且实现环保型植物油变压器在海上风电的首次应用。

  结合自身在海上风电领域积累的经验优势,公司推出适用于海上光伏发电应用场景的升压系统解决方案。2023年10月,公司成功中标国华HG14海上光伏1000MW项目,这是目前全球首个进入实施阶段的GW级大容量海上光伏项目。公司完全自主研发制造的66kV预制式智能化海上升压系统将成为首款GW级应用于海上光伏发电项目的66kV升压系统,将打造全国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样板工程。

  (3)国际市场变压器紧缺,间接出海+全球化布局双轮驱动

  受国际形势影响和能源安全等角度出发,欧美以及绝大多数国家均在积极推动能源转型,全球新能源迎来爆发式增长。全球新能源大量并网和终端电气化水平的提升,对现有电网造成了冲击和挑战。新能源装机以及电网建设、升级改造带来的变压器需求快速增长,产能错配导致海外变压器供需两端出现失衡。

  2023年,公司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将海外作为重点开拓市场,通过与国内知名新能源头部企业合作,快速扩大公司在国际市场知名度。同时,公司有序推进业务全球化布局,重点提升海外营销、质量控制、产品设计方案、服务等关键能力建设,初步建立间接出海+全球化布局双轮驱动战略模式。报告期内,公司获得中国CQC、美国 UL、欧盟CE、欧洲DNV-GL认证等一系列国内外权威机构认证,为公司全球化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4)超前布局高电压大容量产品,打造第二增长能级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出 66kV升压变压器、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并实现了批量应用,产品结构从中低压范畴延伸到高压范畴,110/220kV等高电压主变产品、110kV电压等级的GIS已实现小批量出货,252kV电压等级的GIS也开始投放市场,募投项目大容量变压器及箱式变电站生产线建设项目亦在紧锣密鼓建设当中。

  通过高电压大容量产品的研发,一方面公司可以深入优化适用于两网市场的产品配置方案,紧跟电网基础设施改造和智能电网建设步伐;另一方面公司以高端产品和装备为基础,构建提供系统成套解决方案和工程总包服务的能力,开拓新能源升压站市场。2024年1月,公司完成广东博瑞天成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的收购,该公司拥有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机电工程施工总承包、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等多项资质,开展业务涵盖(陆上、海上)模块化智能变电站建设、风光新能源电站建设、工业厂房机电工程等多个方向。该收购促进了公司形成新的业务模式,加快新能源升压站业务的推进。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随着电力系统向智能化、信息化和节能化的方向发展,对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的智能化、节能化、环保化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为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1)智能化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力系统互补互济和智能调节能力,加强源网荷储衔接,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提升向边远地区输配电能力。国家电网在 2024年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数智化坚强电网,为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作出积极贡献。随着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增加了对电网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要求,数智化坚强电网已成为我国电网发展的新趋势,对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相关产品的智能化等性能指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节能化、环保化

  我国经济建设已取得重大成就,但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电力系统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将成为节能减排的重点工作领域。高能耗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面临着技术升级、更新换代的需求,具有节能、低噪声、无渗透和能降解回收利用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将成为未来主流发展趋势。

  (3)国际化

  新能源接入扩容与电网强化、老化替换、基建带来的工业与建筑电气设备需求、数据中心电气设备需求等因素,驱动海外整体电气设备需求向上,变压器等设备产品供不应求。海外电气设备行业产能扩产受限,海外市场整体供需出现错配,为国内具备出海能力的电气设备供应商提供了机遇。同时,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倡导下,海外市场已成为国内厂商拓宽市场的目标,越来越多国内厂商开始聚焦海外市场,大力拓展相关业务。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上升、电气技术的进步及产品性能的提升,未来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的海外市场在需求的驱动下将被进一步打开。

  (二)公司发展战略

  随着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国际共识,全球电力清洁低碳转型正在加速,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也迈上新台阶。《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提出了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的发展路径,到 2030年为加速转型期。在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时期,公司管理层提出:厚植强劲发展韧性和活力,立足陆上、海上多能互补新型能源示范大基地建设,面向新能源、电网、海上、数据中心和全球业务,效率驱动,围绕基本面底层逻辑,在订单开拓、履约、成本、技术四条主线上向内挖潜,苦练内功。

  2024年公司将高位统筹规划,强化战略执行,以效率驱动为抓手,降本增效,加速创新驱动,助推结构调整。(1)强化战略认知,凝聚共识,锚定电力系统转型路径与发展阶段,构筑智能电气装备,聚焦要素资源,保障经营目标达成;(2)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加快大容量箱变、新能效变压器、环保型充气柜等主要产品系列化技术迭代,提升系列化产品零部件标准化程度;(3)全链条降本,凭借“技术+成本+质量+交付”领先,推出适合特殊应用场景的优势产品,为公司开拓市场提供强劲动力;(4)模块化推进智能产线改造,提升设备智能制造水平,提产增效,增强规模化制造实力;(5)推进产品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向更高技术壁垒市场转变,提前布局高端产业,建立起与新产业(300832)、新业务相匹配组织体系。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1)产业政策调整风险

  公司经营业绩与新能源行业的整体发展状况、景气程度密切相关。如若未来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及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发生变化,新能源行业景气度下降或者相关投资需求下降,从而影响公司主要产品的市场需求,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2)市场竞争风险

  近年来,随着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需求和更新速度增长迅速,若行业内企业数量增加较快导致国内输配电设备产品的供给迅速增加,市场竞争将会加剧。

  (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会受到国内经济形势、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市场供求变动等因素的影响,如果未来公司主要原材料的平均采购价格出现大幅上涨,而公司主要产品的销售价格或销量无法同步提升,可能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4)应收账款余额较大风险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及营业收入持续增长,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余额较大且整体呈上升趋势。公司下游多为市场集中度较高的大型国有发电集团,实力较强,付款有保障。尽管如此,不排除下游客户在资金相对紧张的情况下,进一步延长付款周期,甚至个别客户出现坏账的可能,从而对公司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造成不利影响。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阳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