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直击 - 正文

亚太科技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原标题:亚太科技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亚太科技(002540)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行业发展状况

1、汽车行业

1)汽车热管理系统材料行业

随着全球范围各领域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广泛落地,汽车产业正向更高效、清洁、低耗、智能化方向深度迭代发展,而汽车热管理系统作为重要的能源管理模块,在更高效率、低能耗、高精密、高集成、高精控方向,迎来了全新机遇和挑战。作为新能源乘用车中最重要的垂直细分品类之一,智能电动汽车在热管理领域的设计、研发和量产应用方面要求更高,对于热量、能源的集成化、智能化管控需求更高。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相比传统燃油车的更为复杂,资料显示传统车整套热管理系统价值约2,500元,纯电动汽车的则高达6,500元-7,500元,形成对电动压缩机、热泵、电子膨胀阀、电池冷却器、水冷板、电子水泵等零部件更多的需求(来源:中信证券《阀件,“抗通缩”的热管理环节》)。

公司作为全球汽车热管理系统领域的重要供应商,已成为电装、马勒、法雷奥、康迪泰克、翰昂、万都、三花智控(002050)、银轮股份(002126)、弗迪科技、SAAA等头部客户的合作伙伴,在全球汽车热管理精密管路等产品市场占据领先份额。

2)汽车轻量化系统材料行业

轻量化技术是汽车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手段,在保证机械强度和安全性能不降低的情况下,轻量化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整车能耗;同时,因电动系统零部件带来整备质量较燃油车大幅增加,对续驶里程、动力性、制动性、被动安全、车辆可靠等方面带来不利影响,整车轻量化成为重要的应对措施之一。数据显示,传统车辆重量每降低10%,油耗降低7.5%-9%;对于电动车辆而言,重量每降低10%,则可以提升5.5%的续航里程。

在汽车底盘、车身、动力、电池、制动、转向等系统中,轻量化正在持续渗透。以汽车底盘为例,其在车辆总体重量中超过30%,底盘轻量化对整车轻量化、减少油耗、提升稳定性有重要意义。底盘涉及的部件众多,多数为安保件,例如副车架、摆臂、悬架臂、转向节、减震器、ESP、IPB等,对材料机械性能、批量一致性要求非常高。底盘结构件“铝代钢”成为汽车轻量化的重要演进方向,尤其在电动车领域铝车身结构件渗透率大规模提升,对高性能铝材需求空间广阔。另一方面,随着电动汽车的持续热销以及技术进步,以CTC为代表的动力电池与底盘融合的技术方案得到应用,在要求系统减重的同时,针对其碰撞安全、强度、刚度等产品性能要求也不断提升,新型车身一体化铝结构件对材料、加工一体化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兼具材料研发能力、加工创新能力的企业有望迎来新时代、新机遇。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链在新能源化、轻量化、智能化浪潮下的持续迭代与重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包括轻量化技术领域都迎来了全新机遇与挑战,并呈现出向头部集中的趋势;通过多年积累,国内轻量化技术领域供应商正逐步构建形成从低碳材料、创新工艺、高新装备、产品测试、应用到量产的一体化生态。

公司作为汽车轻量化领域重要的铝材供应商,已成为博世、欧福、顺普、海斯坦普、弗迪动力、理想汽车等客户的合作伙伴,应用终端包含比亚迪(002594)、理想、小鹏、蔚来、丰田、奔驰、宝马、大众等车企,在车规级轻量化专用铝材领域,尤其在汽车底盘悬架臂、制动系统ESP、IPB等产品市场占据全球领先份额。

2、新兴领域行业

在“节能、双碳”背景下,储能系统、充电桩设施、数据服务器等工业热管理领域对散热性能提出小型轻量化、更高效、更节能的升级要求,凭借在热管理系统尤其是液冷系统领域的深耕,公司将顺应产业趋势,积极助力行业客户实现产品升级迭代、应用创新的深化要求,紧抓时代机遇。同时,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机器人、氢燃料电池等行业迎来国产替代、自主可控、升级迭代等重要产业政策,将为公司超高强度铝合金材料及部件的开发与综合服务带来全新机遇和挑战,促进公司产品矩阵结构升级、产业布局持续优化。

(二)行业地位

公司是全球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材料和汽车轻量化系统部件材料领域的重要供应商。在汽车热管理系统材料领域,公司已成为日本电装、德国马勒、康迪泰克、法国法雷奥、韩国翰昂、万都、三花智控、银轮股份、弗迪科技、SAAA等头部客户的合作伙伴;报告期,公司向全球汽车及工业热管理系统供应产品实现营业收入为近30亿元,约占公司营业收入42%,其中汽车空调精密管路等产品占据全球细分市场领先份额。在汽车轻量化系统部件材料领域,公司已成为德国博世、法国欧福、日本埼玉、美国顺普、西班牙海斯坦普、弗迪动力等客户的合作伙伴,应用终端包含理想、比亚迪、蔚来、小鹏、丰田、奔驰、宝马、大众等车企,是国内汽车轻量化系统部件铝材重要供应商;报告期,公司向汽车车身、底盘、动力、制动等系统供应产品实现营业收入为31亿元,约占公司营业收入44%,其中悬架系统控制臂、ESP控制系统等铝材产品占据全球细分市场领先份额。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汽车热管理系统铝材业务

在热管理系统领域,公司产品主要包含:汽车座舱系统热管理铝材,如空调液冷管、复合管、无缝管、微通道管及流量控制阀材料、膨胀阀、储液罐、热泵材料等;汽车动力系统热管理铝材,如冷凝器液冷管、圆柱电池液冷管、方形电池口琴管、流量控制阀、膨胀阀、连接件材料等,致力于满足汽车各类型热管理系统尤其是液冷系统对高散热效率、低渗漏、高耐压、高密封、长寿命、轻量化材料的要求。

2、汽车轻量化系统铝材业务

在汽车轻量化系统领域,公司产品主要包含:底盘系统铝材,如悬架臂、转向节、摆臂、减震器铝材等;车身系统铝材,如副车架、防撞梁、吸能盒、门槛梁、车身纵横梁、座椅导轨铝材等;制动、电池、电机、电控、动力、传感等系统铝材,如ESP、IPB、电池箱体组件、电机壳体、氢燃料电池壳体、传感器铝材等。致力于满足汽车轻量化各子系统零部件尤其对碰撞安全、强度、刚度、批产稳定性方面有更高要求的关键载荷路径部件提供材料开发与部件制造,为汽车尤其新能源汽车实现低碳、安全、轻质、智能化提供关键助力。

3、新兴领域业务

1)汽车零部件:凭借在汽车轻量化领域的先发优势和客户积累,公司基于专业深厚的车规级铝材开发及应用基础,在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向纵深发展,为客户提供从轻量化材料到系统部件制造的一体化综合服务;2)工业热管理领域铝材:凭借在热管理领域材料开发及应用方面的深厚沉淀,除汽车热管理外,公司还持续助力储能系统等工业热管理领域对更高散热性能、更小型轻量化的升级迭代需求;3)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铝材: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高功率充电桩、机器人、氢燃料电池等领域,公司持续满足该领域关键结构件、载荷机构件、功能件等材料的升级开发要求。

报告期,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科技与研发优势

公司专注于汽车热管理系统和轻量化系统铝材及部件研发与制造,坚持以技术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公司及多家子公司拥有独立的研发中心、工程中心,在材料、装备、工艺、结构、应用和管理体系等方面持续开发创新,报告期公司共投入研发费用247,866,800.65 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49%;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技术研发人员443人、拥有专利424项;凭借多年在汽车和航空等领域的持续深耕、与国内外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研讨,公司始终积极探索产品在新兴领域和系统中应用创新,与各领域头部客户保持同步开发,持续助力市场空间的深化与扩大、企业竞争力的夯实与提升。

2、硬件与质量优势

公司注重产品品质,保障车规级、航空级产品高性能与稳定性。公司已获得BS EN ISO 9001:2015 / EN 9100:2018(技术等同于AS9100D)航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GB/T23331-2020/ISO 50001:2018 RB/T117-2014能源管理等多项体系认证。公司始终将质量保障视为企业的生命线,通过引进了一系列先进设备进一步来保障产品质量,公司拥有800吨至10,000吨级别的先进挤压设备,并拥有进口低压真空铸造系统(LPC)、除气除渣精练系统、全方位探伤系统等国内外先进熔铸系统来确保原材料的高端品质,基于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

3、团队与客户优势

凭借在汽车领域的先发优势和技术沉淀,公司是全球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材料和汽车轻量化系统部件材料领域的重要供应商。作为全球汽车热管理系统领域的重要供应商,公司已成为电装、马勒、法雷奥、康迪泰克、翰昂、万都、三花智控、银轮股份、弗迪科技、SAAA等头部客户的合作伙伴,在全球汽车热管理精密管路等产品市场占据领先份额。作为汽车轻量化领域重要的铝材供应商,公司已成为博世、欧福、顺普、海斯坦普、弗迪动力、理想汽车等客户的合作伙伴,应用终端包含比亚迪、理想、小鹏、蔚来、丰田、奔驰、宝马、大众等车企,是国内汽车轻量化系统部件铝材重要供应商,尤其在汽车底盘悬架臂、制动系统ESP、IPB等产品市场占据全球领先份额。在助力全球汽车及零部件低碳节能、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方面,公司拥有较好先发优势、技术领先优势,将持续发挥日益重要作用。

4、规划与项目优势

公司是国内工业领域尤其是汽车热管理、轻量化领域的重要材料供应商,近年来公司业绩稳步增长、资产结构不断优化。公司注重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近年来公司在继续保持传统燃油汽车领域优势地位的基础上,积极布局和大力推进在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能源管理等新兴领域的产能储备与业务发展。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到五年实现约60万吨高性能铝材产能及配套深加工能力的建设;报告期,公司围绕发展战略目标,积极推进4万吨项目、6.5万吨项目产能释放、产能消化推进工作,进一步发挥规模效应优势;按计划推进 “年产1200万件汽车用轻量化高性能铝型材零部件项目”、“航空用高性能高精密特种铝型材制造项目”、“年产14000吨高效高耐腐家用空调铝管项目”、“年产200万套新能源汽车用高强度铝制系统部件项目”、“轻量化高性能铝合金提质项目”等新建、在建项目进程;积极开展 “年产10万吨绿电高端铝基材料项目”等以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践行低碳绿色工厂、降低汽车供应链碳排放、降低公司整体运营成本为主旨的项目布局。该等项目的推进,为公司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稳步探索前行、持续发展创新、在各新兴领域横向加码和纵深布局奠定坚实基础。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公司围绕战略目标,坚持高质量发展路径,紧抓产业升级重构的时代机遇,持续深耕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轻量化系统市场,同时积极开发汽车零部件、工业热管理、航空等新兴领域业务;凭借在材料领域的深厚积淀和客户市场先发优势,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开展产品性能优化和应用创新,为客户提供从材料开发到部件制造的一体化综合服务;另一方面,公司在产能端持续推进低碳、高效产能投资与建设,为公司在横向应用拓展和纵深综合布局奠定坚实基础。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10,689,379.94元、同比增长5.67%,实现净利润565,370,945.90 元、同比变动- 16.38%,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537,880,509.23元、同比增长 29.47%,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79,494,489.78 元、同比增长 1,304.33%,变动主要原因:公司产品产销量实现稳定增长,同时产品主要原材料铝锭的月均价格较上年同期下降,致公司营业收入实现稳中有升;公司产品结构持续向纵深化发展、与下游汽车整车客户紧密贴合,其中深加工汽车零部件销量明显提升,同时公司整体产能、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报告期内收回应收款项增加,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明显。

1)规范治理

报告期,公司以证监会、深圳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要求,坚持规范运作、提高治理水平。公司持续改善符合战略发展和市场竞争要求的经营管理体系,保持充满发展活力的经营机制;持续完善安全、环境、质量、生产、内部控制等管理体系,为公司运营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奠定良好基础;在已建立的内部控制体系基础上,持续强化内部管理改善,加大内部控制实施力度,完善公司治理体系;进一步优化公司管理模式和资源配置,积极推进公司各重大在建项目的进度,全面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

2)深耕市场

报告期,公司持续深耕汽车轻量化系统、热管理系统零部件行业,并持续开拓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市场机会,实现铝挤压材及零部件产品销量26.66万吨,同比增长10.51%,其中:底盘安全系统铝材实现营业收入22.9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84%;汽车零部件实现营业收入4.1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8.79%。报告期,公司在全球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材料和汽车轻量化系统部件材料领域持续扩大产品升级、创新应用、客户数量,持续开拓国内国外市场,提升市场影响力。报告期,公司及子公司荣获客户颁发的“优秀供应商”、“核心供应商”、“战略供应商”、“战略合作奖”、“技术支持奖”及“最佳品质奖”等多项荣誉。

3)创新开发

报告期,公司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与管理机制,以汽车热管理系统材料和车辆轻量化部件材料的研究应用为核心,加强新材料、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立项开发工作,并积极推进产品应用创新,横向拓展至军民融合、航空航天、非汽车热管理等工业领域,纵向延申至铝材深加工领域。报告期公司共投入研发费用247,866,800.65 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49%;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专利424项,其中发明70项、实用新型354项;报告期,公司及子公司项目荣获市级“专精特新十佳项目”、“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资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荣誉评定。

4)产能布局

报告期,公司按计划推进可转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年产200万套新能源汽车用高强度铝制系统部件项目”、“年产1200万件汽车用轻量化高性能铝型材零部件项目”、“航空用高性能高精密特种铝型材制造项目”、“年产14000吨高效高耐腐家用空调铝管项目”及自有资金投资项目“轻量化高性能铝合金提质项目”等项目的全面建设工作,该等项目的布局,是公司主营业务在横向拓宽至航空航天、白色家电领域的同时亦将纵向延伸至铝合金汽车零部件深加工领域,公司通过产业链延伸与拓宽促进了产品矩阵结构升级、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品附加值与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增强了公司核心竞争力。同时,公司积极推进“年产6.5万吨新能源汽车铝材项目”、“年产4万吨轻量化环保型铝合金材项目”、“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车间项目” 、“年产3万吨汽车热管理用铝合金挤压材项目”等项目进入全面达产阶段,并积极布局青海“年产10万吨绿电高端铝基材料项目”等项目的立项建设,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同时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践行低碳绿色工厂、降低汽车供应链碳排放。该等项目布局,是公司参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战略新兴领域国产替代和国内外竞争的产能升级,是公司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稳步探索前行、持续发展创新、在各新兴领域横向加码和纵深布局奠定坚实基础。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发展趋势

除汽车领域外,随着《中国制造2025》、《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空调铝应用研究的倡议书》等多项宏观政策及意见的推出,将持续促进高性能铝挤压材在航空航天、军民融合、空调行业、海洋工程等领域的市场空间得到提升。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将抓住汽车、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热管理等高端铝材应用行业的新发展带来的机遇,立足国内市场,稳步扩大全球市场份额,并最终成为全球轻量化合金材料质量最优、市场份额最大的供应商。

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到五年实现约60万吨高性能铝材产能及配套深加工能力的建设;持续构建更科学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夯实规范运作基石,助力公司长期高质量发展;充分聚焦市场,以行业发展趋势和客户潜在需求为导向,坚持科技创新,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和构建核心竞争力;以全球化思维,优化产能布局,靠近绿色能源地区,缩短客户配套半径,满足长期可持续发展要求;优化组织结构、储备人才梯队,为公司快速发展提供保障;充分利用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为管理赋能,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持续推进ESG行动,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及上市公司平台优势,促进公司在产业变革发展的潮流中继续做大做强。

综合考虑市场发展情况和公司市场开拓、实际产能、项目建设、研发进展及团队管理等综合因素,2024年度公司高性能铝挤压材产能及配套深加工能力将持续提升,预计产销量同比增长10%~20%左右,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20%左右;营业成本控制在营业收入的80%左右,期间费用率(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控制在5%左右,拟投入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在4%左右。(特别提示:上述经营计划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公司2024年度主要经营策略如下:

(1)管理运营:在规范公司治理和加强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公司将持续改善符合公司未来发展战略、业务规划及市场竞争要求的经营管理体系,保持充满发展活力的经营机制;持续推动公司在生产、质量、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的升级建设,为公司运营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提高提供良好基础,为产品附加值水平提升、产品应用升级提供系统性保障。在巩固公司现有业务管理优势的同时,公司将积极推动各项业务的发展管理,为公司在新兴领域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开拓和投资打开更好局面。

(2)市场拓展:公司积极探索和研究汽车热管理系统材料和汽车轻量化系统铝材市场,凭借多年对产品在汽车领域的应用理解,公司将充分把握汽车、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热管理等行业变革发展的历史机遇,不断开拓市场、推进应用创新和增量市场。充分发挥公司产能规模、产品开发交付能力、运营管理效率等优势为公司产品在国内及国际市场的拓展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公司铝挤压材产品应用、产品结构、附加值水平的逐步优化,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车间项目等业务的持续推进和优化,公司将持续致力于未来盈利能力、市场空间的提升。

(3)产能管理:加强现有在建和拟建项目的统一管控,统一调配资源,加大力度推动项目建设,公司将重点推进“高端轻质零部件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及可转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年产200万套新能源汽车用高强度铝制系统部件项目”、“年产1200万件汽车用轻量化高性能铝型材零部件项目”、“航空用高性能高精密特种铝型材制造项目”以及“年产14000吨高效高耐腐家用空调铝管项目”,以完成公司既定的产能提质增效目标。

(4)安全管理:在产能规模扩大的同时,要持续提升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机制。尤其在安全管理方面,要全方位提高安全管理成效,持续完善和加强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持续优化设备防错机构与机制设计,全方位推进网格化安全管理,同时,持续提升员工安全意识与安全能力,致力于打造一支面向行业的安全管理专家、安全生产专家队伍,切实有效落实全员安全生产机制。

(5)研发创新:坚持开展科技创新,继续完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研发平台作用,加强产学研合作,强化知识产权管理,引进和培养研发人才,持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积极进行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军民融合、空调行业、海洋工程用铝领域的探索,在专注更高性能、更严苛质量的轻合金材料研发应用,为公司产品优化、产能升级、产业延伸奠定发展基础。

(6)资本运作: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借助资本市场的并购整合功能为公司后续发展提供推动力。结合自身需求,在巩固壮大轻合金材料产业业务的同时,把握好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及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战略性机遇,利用好外部资源,积极寻求在核心技术、客户资源、发展前景等方面能与公司形成互补优势、协同效应的标的资产,促进资本增值与产业提升的良性循环,实现公司快速、稳健、可持续发展。

(四)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随着内外部环境持续变化,在公司发展进程中可能面对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下游市场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报告期,汽车领域铝挤压材在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较大,其他工业领域收入占比较小。因此,汽车行业的市场前景与公司发展息息相关,未来汽车行业如因国家产业政策或税收政策等宏观政策调整、国家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减少、不可抗力等因素而出现较大或持续负增长,将对公司带来一定的市场风险。

2、市场竞争程度加剧的风险

随着近年来节能环保政策的逐步推行、汽车轻量化趋势的加强以及铝挤压材在航空航天、军民融合、空调行业、海洋工程等领域的需求提升,更多企业将进入铝挤压领域参与竞争;随着中国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国际市场的竞争,国内铝挤压材市场将面临更多国外对手的竞争。随着行业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提升,公司的行业地位和业绩增长也将面临一定挑战。

3、经营规模扩大的管理风险

截至2023年度公司产能达30万吨,未来随着公司新建、在建项目的建设达产,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到五年实现约60万吨高性能铝材产能及配套深加工能力的建设。资产规模和业务规模的相应扩大将对公司管理层的经营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若公司的生产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等能力不能有效提高,组织模式和管理制度不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可能将会引发相应的管理风险,最终对公司的盈利造成影响。

4、项目管理风险

公司 “年产200万套新能源汽车用高强度铝制系统部件项目”、“年产1200万件汽车用轻量化高性能铝型材零部件项目”、“航空用高性能高精密特种铝型材制造项目”以及“年产14000吨高效高耐腐家用空调铝管项目”、“轻量化高性能铝合金提质项目”、 “年产10万吨绿电高端铝基材料项目”等在建拟建项目的启动和推进将考验公司管理层的项目管理能力,包括但不限于基建管理、产线管理、业务拓展等管理风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特别是针对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军民融合、空调行业、海洋工程等应用领域以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领域,该等项目在技术转化、产品认可、工艺延伸、产业政策等方面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可能会对项目如期达到预期收益造成影响。

5、安全生产风险

公司铝挤压材产品生产包括熔炼、浇铸、均质化、探伤、切割、挤压、表面处理等工序流程,其中熔炼、挤压等工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生产人员在操作熔炼炉、挤压机等生产设备时存在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目前公司建立并有效执行了“环境、健康、安全”EHS目标管理体系,并通过制定《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安全警示标识和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等内部规范性文件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安全生产管理。虽然公司已具备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但未来仍然存在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进而可能对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6、贸易壁垒风险

贸易保护主义导致中美贸易争端,近年来美国政府积极推行对包括铝材在内的中国出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的多项政策,中美博弈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美国不会放弃对华的限制和打压。未来一定时期内,国外市场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对出口贸易带来一定的风险。

7、地缘政治风险

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台海局势的不确定性等,全球供应链不稳定性增加,海外市场需求及大宗商品价格存在不确定性风险。

8、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执行的产品销售定价原则是“铝锭价格+加工费”,为应对铝锭价格波动影响,公司合理的安排铝锭的采购时间,以最大限度地实现铝锭采购时间与客户订单的配比。如铝锭在公司经营成本中占比较大且出现价格快速持续上涨的情况,会对公司当期毛利率等指标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如该等情况持续,将继续对公司后续毛利率等指标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为应对下游市场集中风险,在深耕汽车铝挤压材市场的同时,公司积极开展产能布局,“年产200万套新能源汽车用高强度铝制系统部件项目”等项目的建设,系公司主营业务在横向拓宽至航空航天、白色家电领域的同时亦将纵向延伸至铝合金汽车零部件深加工领域,有利于促进公司产品矩阵结构升级、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品附加值与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增强了公司核心竞争力。

2、为应对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公司积极研究和探索市场发展趋势,持续坚持以客户需求为服务重心,通过进一步对研发、生产、质量、物流等子系统的对客户需求的全面支撑、对产品品质的切实保证,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并为公司市场开拓提供坚实保障。

3、为应对经营管理和项目管理风险,公司依托多年的轻合金材料研发制造经验基础,持续改善符合公司战略发展和市场竞争要求的经营管理体系,保持充满发展活力的经营机制;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人才的积累、培养与激励,注重员工关怀、增强员工归属感,以满足公司现阶段和未来发持续发展对人力资源的在量和质上的需求;狠抓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控制成本,不断推进精益生产,积累先进管理经验;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加大完善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力度,使公司的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针对公司各产品板块进行分类运营和区域归口管理,以进一步提升项目的管理效益。

4、为应对安全生产风险,公司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建立了“环境-健康-安全”目标管理制度(以下简称“EHS”)。公司制定了《江苏亚太轻合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手册》,明确了公司安全生产目标与各部门及岗位职责,并对安全生产费用、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危险作业、消防安全等事项制定了专项规定。在部门设置上,安环部是安全生产的主要责任部门,部门配有安全工程师、应急消防工程师以及现场安全员,负责公司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工作。

5、为应对贸易壁垒风险,公司一方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努力加大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额,另一方面,适当调整出口至美国市场产品的价格。2021年 12月,泰国政府部门对原产于中国的铝挤压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包括公司在内的12家公司联合应诉; 2023年6月,泰国倾销和补贴审查委员会作出裁定,因未对其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因此不对中国相关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

6、为应对地缘政治风险,公司开展宏观分析、优化资金预算、加强成本控制、积极与客户沟通等,不断增强自身应对原材料价格及海外市场需求波动风险的能力、采取灵活积极的措施降低相关风险带来的影响。

7、为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积极研究分析铝价的走势、优化采购流程,继续通过采取“铝价+加工费”的产品定价模式、“以销定产”的订单式生产模式及动态调整库存管理模式等;同时在保证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下,适度使用自有资金开展铝期货套期保值业务,最大限度地降低铝价波动对公司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三花智控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