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直击 - 正文

嘉泽新能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原标题:嘉泽新能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嘉泽新能(601619)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近年来,在公司发展战略规划的指引下,通过战略转型,目前公司已形成以灵活的项目开发模式为基础;新能源电站开发-建设-运营-出售、新能源电站运维管理服务、屋顶分布式光伏、新能源产业基金、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建设五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的业务形态;以北京+银川双总部,宁夏、黑龙江、山东、广西、新疆五大区域中心构建的面向全国的业务格局。

  战略转型、五大业务板块协同、面向全国的管理布局,大大促进了公司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利润以及资产规模均保持增长势态。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90%。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98.57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4.02%,公司净资产64.47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11.71%。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我国能源转型持续深入。截至2023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9%。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5.7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比重首次突破50%,达到53.9%,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

  2023年,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比重达78.8%,成为新增装机绝对主体。全国并网风电和光伏发电合计装机规模从2022年底的7.6亿千瓦,增至2023年底的10.5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36%。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3年光伏新增并网容量216.3GW,其中分布式光伏新增96.286GW,同比增长88.3%。作为中国光伏产业的半壁江山,分布式光伏凭借其贴近用户、建设周期短、投资规模小、土地空间占用少和商业模式多样、数字化运营管理等优点,正式迎来了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

  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2023年当年,新型储能的新增装机规模比2022年底增长超过260%,近10倍于“十三五”末装机规模,全国有11省(区)装机规模超百万千瓦。新型储能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地位得到了广泛认可,正日益成为我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同时,首次被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意味着发展新型储能将成为2024年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新能源电站开发-建设-运营-出售

  持续稳定的新能源项目开发能力是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石。2023年度,在项目开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在黑龙江、广西、内蒙共取得风电项目核准1,270MW,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新能源发电并网装机容量2,032MW,其中:风电并网容量1,853MW、光伏发电并网容量173MW、智能微网发电并网容量6MW。在建及待建风电项目1,820MW,储能项目150MW/300MWh。

  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发电业务实现收入22.8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44%。

  新能源电站出售业务是基于“滚动开发”的理念,采取“开发一批、建设一批、运营一批、出售一批”的经营模式,在保证资产规模稳定增长的基础上,通过出售存量资产,持续优化资产结构,改善现金流,提升净资产收益率。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谭庄子50MW风电项目和顺博100MW光伏项目的出售工作,实现投资收益7,062.70万元。

  (二)新能源电站运维管理服务

  新能源电站运维管理服务专注于电站后服务市场,为新能源发电企业提供安全可靠的生产运维、电力交易(售电)、绿电交易、碳资产交易和综合能源管理等多种服务方式。公司通过提供“全生命周期、全业务范围、全供应链条”的资产管理综合解决方案,为客户提升新能源发电资产的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加发电收入。

  截至2023年底,公司运维管理服务的电站规模已达2.86GW。报告期内,公司管理的7个电场被中电联评选为了优胜风电场,其中5A级风电场4个、4A级风电场2个、3A级风电场1个。同时嘉隆运维管理的项目受到各业主单位给予的优秀服务商和资管示范项目评价。

  (三)屋顶分布式光伏

  屋顶分布式光伏业务,公司始终坚持规范的开发、立项、投资决策流程,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保持项目开发的快速高效。报告期内,屋顶分布式光伏板块通过健全风控体系、完善建设施工标准、优化项目管理流程,在项目开发、建设、运营、维护、电费结算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分布式屋顶光伏项目累计并网已达74个,容量143MW,实现业务收入3,617.19万元。

  (四)新能源产业基金

  新能源产业基金业务是指公司以投资人或基金管理人的身份,发起、参与或管理投资于新能源发电领域的产业基金。新能源产业基金主要投资于新能源电站。公司既可以将新能源电站出售给产业基金,也可以为产业基金持有的新能源发电资产提供运维服务。产业基金不但为公司电站出售业务拓宽渠道,同时也为公司新能源电站运维业务带来增量,在公司五大业务板块中发挥纽带作用,为公司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

  报告期内,由风能开发产业基金投资的60MW分散式风电项目顺利完成了资本退出,公司收回投资1,760.91万元。

  (五)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建设

  公司在新能源发电领域深耕十几年,在新能源发电项目的开发和运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此为基础,公司通过合作开发的模式,以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开发建设为重要抓手,大力开发新能源发电项目,形成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在保证公司规模快速扩张和利润持续增长的同时,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与中国中车(601766)合作,在黑龙江鸡西市投资建设的鸡东县新能源装备制造园区;公司与金风科技(002202)合作,在广西柳州市投资建设的柳州市北部生态新区零碳新能源智慧装备产业园,都已相继投产运营。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管理模式创新优势

  公司对新能源发电项目,采取了全程控制下的供应商一站式服务的创新模式,即在公司完成项目开发、方案规划、设备选型和电场大数据分析应用的基础上,选定并要求合格供应商按照公司管理、监督和控制的标准,完成工程建设、生产运维和质量安全等各环节的具体执行工作。基于此创新模式,公司与合格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二)专业人才优势

  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积极进取、稳定团结的管理团队,对风力、光伏发电行业,包括行业发展历史、技术特征以及未来走势具有深刻的理解。公司核心管理层的长期稳定合作,使得公司形成了统一的企业文化,促使公司经营规模快速增长。公司还拥有一支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和行业实践经验的专业化的员工团队,能够满足公司日常运营的全部需要。

  (三)灵活的项目开发模式优势

  公司针对不同的业务,采取不同的项目开发模式。针对风电、集中式光伏、储能电站、抽水蓄能项目,公司主要采用自主开发、产业投资与项目开发一体化推进的两种模式;针对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公司主要采用渠道合作开发的模式。

  公司围绕国家“十四五”规划,研究各省市相关政策和区域发展特点,聚焦重点区域进行战略布局。在重点区域,公司以产业投资与项目开发一体化推进的模式为主,积极与大型风电、储能电池制造等行业头部企业合作,以产业园区、大型基地建设为切入点,加速新能源项目开发。

  (四)五大业务板块协同优势

  公司的五大业务板块齐头并进、协同发展。新能源电站和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的持续开发和规模快速增长,为公司电站出售业务的持续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电站运维业务带来了持续增量。

  新能源产业基金主要投资于新能源电站的开发或运营。公司既可以通过开发基金储备项目资源、扩大资产规模;也可以将新能源电站出售给产业基金,同时为基金持有的电站提供运维管理服务。

  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建设业务已经成为公司当前新能源发电项目开发的重要抓手。通过产业园区建设,不但增强了公司的项目开发和获取优势,而且通过形成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联动,降低投资成本,提升项目收益,同时也带动了新能源电站运维管理服务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五大业务板块之间相互协同、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成熟完整的业务形态,构成了公司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3年度,公司未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未发生一般及以上设备事故,未发生突破公司年度安全目标的事故,公司年度安全目标达成;全年完成发电量51.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75%;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90%。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我国用电需求水平整体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较大,与宏观经济走势趋同。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9.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较2022年3.6%的用电量增速,增长3.1个百分点。

  我国电力生产保持平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12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8,2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0%。2023年,规上工业发电量8.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分品种看,2023年12月份,火电增速加快,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增速回落,核电降幅扩大。其中,火电增长9.3%,增速比11月份加快3.0个百分点;水电增长2.5%,增速比11月份回落2.9个百分点;风电增长7.4%,增速比11月份回落19.2个百分点;太阳能发电增长17.2%,增速比11月份回落18.2个百分点;核电下降4.2%,降幅比11月份扩大1.8个百分点。

  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维持高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3年末,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9%。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6.1亿千瓦,同比增长55.2%;风电装机容量约4.4亿千瓦,同比增长20.7%。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和《“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风电等新能源发电在未来几年内的发展目标,即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其中到2025年,预计可再生能源发电总量将达到约3.3万亿千瓦时,并要求在“十四五”期间,新增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需占据全社会用电量增量的一半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要实现成倍增长。

  国家能源局于2023年6月发布了《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这份文件详细阐述了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理念、内涵及其特征,并规划了未来发展的“三步走”战略,重点支持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在内的新能源电力大规模开发与高效利用。

  政府工作报告对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提出目标要求,其中在能源工作方面指出,扎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在巩固发展新能源发电业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电站开发-建设-运营-出售、新能源电站运维管理服务、屋顶分布式光伏、新能源产业基金、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建设,形成五大业务板块之间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协同效应,实现公司持续发展。

  (三)经营计划

  1、按计划推进各项经营工作的有序开展,做好项目开发、工程建设、资产管理、REITs发行、园区管理、项目融资、售电业务等重点工作的开展;积极研究分析项目所在省份的电力交易政策,组织制定针对性的交易策略,及时为公司生产经营提供决策依据。

  2、持续优化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学习生产管理技能,提高效能,加强供应商、服务商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3、做好董事会的换届选举及新一届经营班子的聘任工作;根据《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公司第三届董事会及经营班子将于今年十月任期届满,公司董事会将依据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做好换届选举工作。做好新一届经营班子的聘任工作,确保换届前后公司各项经营管理工作正常稳健运行。

  4、进一步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创新投资者关系管理,加强资本市场沟通,积极传递公司价值,重视资本市场反馈,增进投资者对公司的价值认同,持续提升市值管理能力。

  5、积极组织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参加监管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不断提高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履职能力。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优化内控流程,内外部审计内控联动,内向发力、内外结合,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推动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上网电价变动的风险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电力市场正在加快建设,各省电力交易规则正在逐步出台,发电企业参与电力交易的比例也将逐步提高。随着新能源发电项目参与电力交易程度的加大,未来上网电价存在变动风险,可能对公司的业绩产生不确定性影响。

  2、税收优惠政策变化的风险

  根据目前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公司及下属部分子公司享有不同程度的税收优惠。如果未来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或法律法规出现变动,公司所享受的全部或部分税收优惠政策出现调整或取消,将会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3、弃风限电、弃光限电风险

  由于风力大小、太阳能强度存在间歇性和波动性的特点,风力、光伏发电具有一定的随机性。电网需要根据风力、光伏发电量的大小和电网用电量的变化情况,相应调整火电、水电等常规能源发电机组的发电量,使得电网总发电量与用电量保持平衡。当电网的调峰能力不足,不能完全接受风力、光伏发电向电网输送的电能时,电网会降低风力、光伏发电机组的发电能力,使得部分风力、太阳能资源无法得到利用,产生弃风限电、弃光限电的现象,从而影响发电量。

  此外,当项目所在地用电需求较少,且不能通过电量外送等方式完全消纳时,电网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营,会通过降低各发电机组的发电能力,保障电网发电量与用电量的一致性,使得部分风力、太阳能资源无法得到利用,产生弃风限电、弃光限电的现象,从而影响发电量。

  4、产业基金投资收益不达预期的风险

  目前基金业务作为公司业务板块之一,公司将按出资比例承担基金投资项目在运营期间产生的亏损及基金投资项目退出或处置产生的亏损;当基金无投资项目、投资项目未盈利或亏损时,将按出资比例承担基金管理费。

  5、公司开发-建设-运营-出售模式的交易周期不可控风险

  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受国家政策、行业发展政策的影响,随着行业政策和宏观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新能源电站交易市场的供求关系也会不断发生改变,新能源电站交易价格存在波动的风险。同时,新能源电站交易涉及的资产规模较大,完成交易所需的专业技术水平较高。从交易前期的尽职调查、商务谈判,到交易过程中各方的审批流程都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因此完成每笔交易的时间不确定,通常需要6个月至24个月不等。

  6、利率风险

  根据借款合同和融资租赁合同约定,借款利率随着基准利率进行调整,如果未来基准利率大幅上升,将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7、优质资源获取难度增加风险

  由于优质风能、太阳能资源的主要分布区域有限,同时发电和上网能力也受到本地消纳能力以及当地电网输送容量制约,针对风能、太阳能资源优越,当地消纳能力充分,电力输送容量充足的优质风电或太阳能发电项目,公司面临同行业公司的竞争。随着“双碳”目标持续深入,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若未来风光资源竞争进一步加剧,公司获得项目资源的难度可能将进一步加大,进而影响公司项目开发与业务拓展。

  8、补贴核查风险

  2022年3月份,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以及财政部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自査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核查工作。自查对象包括电网和发电企业,范围为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已并网有补贴需求的全口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主要为风电、集中式光伏电站以及生物质发电项目。自查内容主要从项目的合规性、规模、电量、电价、补贴资金、环境保护(仅限于生物质发电)六个方面进行。

  受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委托,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分别正式公布了《关于公布第一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合规项目清单的公告》,公司下属电站尚有3个(合计容量225MW)未进入第一批名单,公司将持续关注后续补贴合规清单的公示和进展情况。

  9、政府审批风险

  风力、光伏发电项目的开发、建设、运营等各个环节都需不同政府部门的审批和许可。在项目开发初期,首先要获得发改委对前期开发工作的许可,同时上报拟开发项目所在地政府进行预核准,对开发范围及开发周期进行初步审查。之后,需要获得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对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土地征用、地质灾害等相关事项的行政许可。此外,还需要获取许可接入电网的批复性文件后才能开展项目建设工作。如果未来发电项目的审批标准更加严格,或审批及核准所需时间延长,公司未来可能因为申请程序的拖延而导致失去项目开发的最佳时机,或者因为建设期延长而对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10、发电及相关设备价格变动风险

  公司的营业成本主要为电场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其中,发电设备的采购成本占电场全部投资的比重最大,占比60%以上,故发电设备价格的变动将直接影响公司未来的营业成本。目前来看,风力发电机组和光伏组件的价格经过逐步下滑后基本保持稳定,如未来风力发电机组和光伏组件的价格大幅度上升,则公司新建项目的投资成本将增加,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11、人才流失风险

  公司所处的风力和光伏发电行业对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人才依赖度较高,人才壁垒也是进入该行业的主要障碍之一。由于该行业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较晚、相关教育和培训投入有限,专业人才尤其是管理人才出现严重的短缺局面,然而风力和光伏发电行业正处于迅猛发展的阶段,各公司对于优秀人才的竞争逐渐激烈,对具备长期工作经验的管理型人才需求增大。若未来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发生较大变动或专业人才大规模流失,将对公司未来的运营管理和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12、不可抗力风险

  公司所处的风力、光伏发电行业对天气条件存在比较大的依赖,任何不可预见的天气变化及自然灾害都可能对公司的电力生产、收入及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阳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