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直击 - 正文

山东出版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原标题:山东出版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山东出版(601019)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职责定位,坚持正确出版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聚焦主业,提升管理水平,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和融合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54亿元,同比增长8.23%。实现净利润23.72亿元,同比增长42.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76亿元,同比增长41.12%。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达228.5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达148.65亿元。报告期,公司入选第十五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公司坚持共享发展理念,重视股东回报,报告期内完成了2022年度利润分配,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金红利3.90元(含税),现金分红金额为81,389.10万元,现金分红率为48.43%;公司贯彻一直以来的积极回报股东的原则和理念,根据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拟向公司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金股利人民币5.60元(含税),拟分配现金红利116,866.40万元,现金分红率将达到49.19%,分红金额和比例将再创历史新高。

  (一)守正创新,双效并进,提升文化品牌影响力

  公司深入实施“出精品书、建品牌社”的战略,围绕聚焦精品出版、聚焦畅销书出版、聚焦融合出版和聚焦优秀文化“走出去”这“四个聚焦”,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更多优质精品图书。2023年,共出版图书15,841种、音像电子出版物141种、期刊8种,图书产品再版重印率78.5%。多项图书获得国家级大奖或入选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等。“山东出版”文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聚焦精品出版,构建精品矩阵,精品出版再创佳绩。公司2023年获得国家级重要奖项、精品出版工程、重点工程153项。其中,“科技革命与国家现代化丛书”、《百年中国新诗编年》《中国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与研究丛书》《风筝是会飞的鱼》等7个项目获得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获奖数量在各地方出版集团中位居第四;《中国字中国人》《琴声飞过旷野》入选2022年度“中国好书”、《中国瓷鉴》入围2022年度“中国好书”,年度“中国好书”上榜总数取得新突破;《丝路:行走的植物》入选了2023年8月“中国好书”推荐书目;《宋代易学史》《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学术丛书》《中国现代图案文献研究书系》《Prime神经外科手术学》等12个项目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增补项目,公司目前共有59个“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齐鲁医派文库》《咱们的新时代》《15—19世纪的全球农业文明大交流暨农业发展研究》等12个项目获得202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武亿全集》《二十六史医学史料辑注》获得2023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入选第22届输出版优秀图书100种;“山东影像全媒体库”入选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工程“2023年度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山东画报》被中国画报协会评为2022年度最佳画报。

  做优主题出版,深耕文化“两创”,主题出版成果显著。2023年,公司策划出版了一批展现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主题出版物。《走进现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众化》获得202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跨越:唯物史观与中国道路》《新时代科技创新突破》《大海上的脚印》等4个项目入选国家出版基金2023年主题出版项目;《爹》《中国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全记录》《“我的山野中国”原创图画书系列》《大河赤子》《我身后就是祖国:抗美援朝老兵影像口述史》《乡村振兴进行时》等6个项目入选中宣部2023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开国领袖与调查研究》入选中组部第六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优秀教材及2023年4月党建好书;《沂蒙壮歌》入选第六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优秀读物、第九届徐迟报告文学奖;《国家记忆:<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传奇》《中国的运河》《中国北斗》等6种图书入选2023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黄河传》《母亲河》《不再遗忘:一战西线华工》《光耀齐鲁——100个山东优秀共产党人的故事》《红色科学路》《人的存在之思:马克思哲学再诠释》等14种图书荣获第五届奎虚奖。2023年9月,大型“山东文脉”工程《齐鲁文库》首批成果编纂出版,在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上揭幕。《齐鲁文库》首批成果共170册,集中展示齐鲁文化的资源优势,是体现山东特色、展现齐鲁气派的重大出版项目。

  聚焦畅销书出版,拓展营销渠道,畅销图书口碑市场俱佳。公司所属各出版单位积极拓展新媒体营销布局,在短视频、电商等平台开展图书营销,助力畅销书出版。开卷监测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有3种图书监控销量超过100万册,其中,1种图书年内监控销量超过200万册;30种图书监控销量超过10万册;94种图书累计监控销量超过50万册,481种图书累计监控销量超过10万册。报告期内,公司在短视频渠道持续发力。在开卷短视频渠道的市场份额上升明显,实洋占有率2.8%,较上年同期增加1.44个百分点。公司近三年来单品种收益能力(实洋品种效率)均高于市场平均水平(1.00)。2023年,实洋占有率1.39%、品种效率1.32;动销品种数24,915种,较上年增加756种,动销品种占有率为1.05%。公司所属的明天社多年来位居少儿图书零售市场领先行列,在少儿图书领域拥有很强的品牌影响力。截至报告期末,明天社累计销量超过100万册的图书有32种,较上年同期增加2种;累计销量超过10万册的图书253种,较上年同期增加8种。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推动优秀文化“走出去”。2023年,对外输出版权104种,外版书出书共53种,13个项目入选“丝路书香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等国家级“走出去”重点工程,《论语诠解》等13种图书获得第21届、22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推介,友谊社入选2023-202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尼山书屋“走出去”项目入选2023-202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公司所属9家图书出版单位全部进入“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出版100强”。公司充分进行资源整合,以书为媒,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一带一路”版贸会、尼山书屋、中日韩出版协作共同体等平台,相继在新加坡、哈萨克斯坦、奥地利、意大利等1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新落地“中华文化之角-尼山书屋”3家,深化了与国外出版机构的出版合作和文化沟通。

  (二)巩固优势,高效协同,打造教育服务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公司立足教育出版发行主业,践行高质量服务教育的经营理念,统筹产业链上的编、印、发、供各环节,以高度责任感保质保量地完成“课前到书、人手一册”的政治任务;精心培育教辅品牌,研发数字教辅产品,开拓职业教育出版发行,满足教育市场多样化需求,打造教材教辅业务核心竞争力。

  拓展品类、保障培训,教材教辅产品不断丰富。2023年,公司不断拓展教材教辅品类,新增《跨学科阅读》《中小学信息科技》《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等42个品种(系列),共455册;延续、拓展或更名113个品种。科技社《化学(通用基础模块)》《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电动汽车原理与检修》等16种职业教育教材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山东省入选种类最多的出版社;人民社《金融学》、科技社《口腔实习医师门诊诊疗操作医院感染控制学》获评第二批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一流教材。公司不断提升综合教育服务能力,公司持续建设全覆盖的培训服务体系,推进本地教材培训专家库建设,进一步扩大本地培训专家库的学科覆盖范围。公司持续做好教材使用培训和新课标培训服务保障,全年组织各类培训137场次,教材使用回访近130次。公司全面深入细致的教育服务,得到了教研部门与一线教师的充分肯定。

  强化推广、积极拓展,教材教辅发行持续增长。公司所属书店集团和出版单位发挥教育发行综合服务优势和全产业链协同优势,在发行好义教阶段教材、评议教辅的同时,积极拓展重点品种、市场化教辅和教育衍生产品的推广。同时,加快线上线下(300959)融合,加大教材教辅发行专有平台“新华助学”的运营推广,有效提升了整体发行效率。抓住中职教育大发展的契机,多措并举,做大做强中职教材教辅市场,实现中职教材教辅发行持续增长。2023年,中职教材教辅征订码洋1.85亿元,同比增长96.12%。

  发挥优势、保障供应,优质高效完成教材教辅印制。公司所属物资公司和外贸公司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公司教育服务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纸张贸易、印刷物资供应的丰富经验,以及充足资金保障、木浆纸张贸易专业优势,整合优质资源,科学调配储备用纸,挖掘供应潜力,充足备货,优先保障出版用纸,确保教材教辅用纸供应和服务质量。物资公司在2023年高教社纸张质量评比中获评“纸张优秀供应商”称号。公司所属印务公司充分利用先进印刷设备,发挥“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印刷优势,确保了教材教辅印制任务高效高质及时完成。

  (三)开拓经营,优化布局,提升文化服务综合实力

  报告期,公司进一步加快由单纯的图书出版经销商向综合文化服务商转变,持续提升产业链各环节文化服务质量,积极探索产品新业态、打造消费新场景、形成商业新模式,不断增强文化服务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彰显山东出版品牌的时代价值和社会价值。

  打造文化服务新场景,提升实体书店发展能力。公司所属书店集团充分发挥综合文化服务能力,推进实体书店自主发展,全力打造综合文化活动空间和优质文化消费环境,提供优质文化活动体验和专业文化服务。书店集团将室内研学作为书店沉浸式、多元化场景打造的重点,推动实体书店、大型书城开展室内研学活动;围绕“一老一小”等消费趋势,发挥书店在空间、活动策划方面资源优势,积极打造多种全新文化服务场景,探索形成“老年大学新华分校”“新华自习室”等10种新商业模式并在全省成功复制推广。

  打造线上渠道矩阵,继续优化发行业务模式。报告期,公司下属书店集团全力打造线上渠道矩阵,初步构建形成了数字化门店网络、综合文化服务平台、企微网络和社群网络“四张网络”。持续优化“新华悦购”平台功能,为实体书店转型发展赋予科技动能;进一步推进社群运营,总结形成天桥书店“红雁”社群运营模式;差异化开展抖音直播业务,全力打造山东新华抖音新媒体矩阵;推进“快团团”分销商业模式,多措并举强化与用户的链接。大力拓展集团客户业务,推动与山东鲁花、云南云垦、山东中裕等知名企业战略合作,助推业务拓展和效益增长。

  持续完善文旅布局,研学文旅业务快速发展。2023年,公司研学文旅业务实现重大突破。全年实现出团6000多次,70多万人次,营业收入3亿多元,同比增长4倍多。公司为加快推进研学文旅业务的新发展,抢占研学文旅业务新高地,多措并举,聚力突破。一是优化组织架构,完成新铧文旅集团机构设置改革,文旅业务流程更加清晰顺畅;二是组织协调全省教育专家团队,深入打磨研学课程体系,共同打造具有特色的高品质研学课程;三是优化延伸文旅产业链,积极布局中高端文旅及老年文旅。报告期公司所属新铧文旅集团收购了山东红叶旅行社,定位于中高端旅行及老年文旅业务,文旅产业链更趋完善和合理;四是营地建设运营取得新突破,初步形成特色研学营地集群。2023年3月,公司投资建设的“沂蒙红色教育研学营地”正式开营运营;2023年9月,“中华传统文化国际研学实践教育营地”(曲阜营地)正式开营运营。公司不断探索“营地+培训”等多种“营地+”运营模式,逐步形成以曲阜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研学营地,以青州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学习体验中心,以临沂为代表的沂蒙红色教育研学营地等特色营地等特色研学营地集群。2024年2月,公司所属新华书店集团牵头成立中国新华书店协会研学教育专业工作委员会、全国新华研学协作共同体,共同体和委员会的成立,是全国新华书店系统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带动了出版发行上下游之间、文旅与教育事业之间、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的“三大融合”,也必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公司在全国研学文旅领域的地位、优势和影响力。

  推动智能低碳印刷,印刷和物资业务不断开创新局面。2023年7月,“山东新华智能低碳印刷基地”项目作为公司推进印刷板块智能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并于2023年底完成联合厂房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印刷板块数字引领、智能高效、环保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水平。报告期,新华印务进一步拓展印刷业务规模,在与原有出版单位合作的基础上,继续中标、入围了人教社、中少社、高教社、中青社、中央党校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等业务量大、信誉度高的优质出版社,承揽印刷业务量显著增加,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2023年8月,新华印务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认定为“2023年国家印刷示范企业”。山东印刷物资公司深层次地挖掘更宽领域的印刷用纸市场,积极参与中央级出版单位用纸招标,与中国出版(601949)集团、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外研社等十八家中央级出版单位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首次中标了人教社、劳动社纸张招标项目,实现了新的突破。山东物资外贸公司加强与纸浆、纸张供应商的联系,维持好上游海外货源供应商渠道,通过精准研判市场,抢抓市场机遇,严控进货成本,平滑销售价格。去年印刷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86亿元;物资外贸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6.41亿元。

  (四)科技引领,创新转型,增强主业融合创新力

  公司积极贯彻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深度参与山东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抢抓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机遇,优化数字融合创新机制,在数字融合、智慧教育、课后延时“大阅读”、出版融合等方面开拓创新,激发融合出版新动能,打造发展新优势。

  加快“共同体”建设,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山东省数字融合出版创新创业共同体(简称“共同体”)已与产业链上下游81家机构单位签署共建协议,“政产学研金服用”七要素协同体系不断扩大,共同体建设被写入《山东省文化数字化行动计划》。推进融合创新项目孵化,目前已立项27个孵化项目。积极融入国家文化大数据建设体系,获批山东省首家“国家文化大数据标识基地”建设试点,探索文化大数据产业发展新模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出版产业大脑”平台已经汇聚1.6亿条行业大数据,陆续在8家出版单位开展推广应用;通过平台向主管部门提供全省新闻出版行业年度数据的统计分析服务;研发微信小程序,实现电商平台发行数据实时监测和统计分析。推动“山东省数字融合版权交易中心”产业化运营,完成交易平台核心业务系统搭建,通过国家网信办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获得由公安部核准颁发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备案证明;交易中心已完成画报社2000件数据的上链存证,与30余家出版机构及10余家版权需求方建立合作。成功申报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年8月,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山东出版数字融合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计出资1.5亿元,投资参与设立鲁版致远数融股权投资基金(济南)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依托创新创业共同体,发挥产业资本孵化和撬动作用,持续完善生态布局,助力公司数字化转型。

  推进内容数字化,数字赋能教育服务实现新突破。公司顺应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发展趋势,大力推进教育出版主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施山东出版智慧校园建设工程,开发建设了融合教辅出版和大数据技术的“作业+学情诊断大数据反馈”项目,该项目被列为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重大委托项目。报告期,该项目已获批在省内一个地市作为“基于学情诊断的中小学个性化作业改革”项目落地试点,近万名学生试用。下一步将根据试点反馈情况及优化完善进度,积极向全省其他地市推广使用。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以传统纸质教材为蓝本,基于数字媒体、数字资源、学科工具等应用研发的立体化教材项目“山东出版中小学数字教材服务平台”,已进入集成测试和性能优化阶段。

  延伸服务链条,推进课后延时“大阅读”服务。报告期,公司积极拓展课后延时服务业务。公司旗下新铧教育公司发起设立“鲁出书社”阅读机构,其产品采用创新设计和多元化的阅读材料,涵盖科学、历史、艺术等多个领域,引导青少年走进书籍的世界,领略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致力于全面提升孩子核心素养。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课程内容研发、线上配套课程录制及配套小程序的委托开发,正筹备省内全面运营。公司延伸教育服务链条,深耕“大阅读”领域,与省教育电视台达成战略合作,深度参与青少年读书行动等活动,开拓服务教育新模式。与山东省广电融媒等13家单位共同打造“山东青少年文体发展共同体”,将阅读项目融入活动中,并对接课后延时服务出口,互相赋能打造新的增长点。

  强化扶持考核,持续推进出版融合创新。报告期,公司加强出版融合创新资金扶持力度,完善对融合创新项目的考核,推动公司出版单位从单纯的图书出版社转变为具有图书出版特色的综合服务平台。人民社投资的电视剧《三泉溪暖》获山东省“泰山文艺奖”电视类一等奖,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人民社“语文山水”多形态融合发展项目已实现图书良好销售成绩。文艺社打造“中外文学经典名著”有声ID项目,有声书数量达到116部,总收听量突破1000万人次。教育社小切口精准研发,重构“小荷听书”运营模式,推出“小荷听书”(升级版)。科技社“高等数学融合出版项目”学习平台自9月份上线后,付费用户不断增长。2023年友谊社“尼山馆藏”项目新签约授权数字图书资源935种,销售范围涵盖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荷兰等21个国家的330余家公共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报告期,公司收购了《老干部之家》杂志社,积极拓展在老年服务产业领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按照中国证监会行业分类,公司属于新闻和出版业。

  2023年,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全国文化产业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呈现出多元化和高质量的特点,发展韧性持续增强。国家对文化产业大力扶持,“全民阅读”已连续11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文化科技不断深入融合,新闻和出版行业迎来较好的发展机遇。

  全国图书市场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全年出版图书119亿册(张),人均图书拥有量8.40册(张),均比上年有明显增长。根据开卷发布的2023年图书零售市场年度报告,中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同比增长率由2022年的负增长转为正向增长,2023年码洋规模为912亿元,同比上升了4.72%,恢复了增长趋势。从渠道看,短视频渠道超过垂直及其他电商,成为第二大图书销售渠道;短视频渠道码洋同比增长70.10%,成为带动整体零售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截至2023年底,新闻与出版业29家上市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合计1,045.04亿元,同比增长4.30%;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合计131.97亿元,同比增长14.67%。整体上看,我国新闻与出版行业呈稳健发展的态势。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54亿元,同比增长8.23%;实现净利润23.72亿元,同比增长42.0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72%。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与行业发展趋势具有一致性。主要指标均位居行业前列,在业内具有较突出的竞争优势。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主要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以出版、发行、印刷、印刷物资贸易等为主,拥有以出版物编辑出版、印刷复制、发行及零售、物资贸易为主的全产业链业务,逐步融合移动媒体、互联网媒体、数字出版、信息技术等新兴业态,延伸开拓研学文旅等领域,形成了产业链完整并不断延伸发展的产业格局。公司的主要产品及服务是图书、期刊及电子音像出版物,发行、印刷服务、物资贸易,以及文化活动体验、文旅组织服务等,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线上和线下文化产品、文旅体验、教育服务,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公司主营业务中,教材教辅业务多年来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发行业务近年来通过转型升级、发展相关多元产业,业绩取得显著增长;印刷及印刷物资供应等业务,通过拓展经营,业务稳健发展。

  (二)经营模式

  1.出版业务

  公司出版业务主要包括教材教辅、一般图书、期刊和电子音像产品、数字产品的出版。按照产品大类主要分为教材及教辅、一般图书两类。其中,教材及教辅包括本版及外版代理两种。本版是指公司组织编写、拥有专有出版权的教材及教辅;外版代理则由公司通过签订协议、支付版权使用费的方式向版权所有人取得代理权,并负责宣传推广、印制、发行和售后服务等工作。

  2.发行业务

  公司发行业务包括书店集团发行业务和下属出版社自办发行业务。公司全资子公司书店集团是公司旗下的发行公司,主要经营教材教辅、一般图书及电子音像产品、报纸期刊等出版物的发行、批发、零售、连锁经营业务。除书店集团外,公司下属出版社均有自办发行体系,主要向省内外发行各社出版的教材教辅、一般图书及电子音像产品等出版物。

  3.印刷业务

  公司印刷业务包括内部印刷业务和外部印刷业务。公司印刷企业主要服务于各出版社、杂志社、商场、政府事业单位等客户。公司印刷企业所使用的油墨、版材等主要由物资公司供应;纸张方面,或由客户自带纸张,或企业自行采购。印刷版块采用“总-分公司”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承印教材教辅等由公司统一定价,按照工价成本进行结算;通过开拓市场或招投标取得的杂志、图书、志书及商场DM单等,双方按照市场情况约定加工价格。

  4.物资贸易业务

  公司物资贸易业务主要包括物资供应业务和外贸业务。公司拥有2家印刷物资贸易公司:物资公司和外贸公司。物资供应业务主要为公司出版、印刷业务供应纸张、油墨及其他印刷耗材等印刷物资,在满足公司内部出版、印刷需求的基础上,同时对外开展物资贸易业务。外贸业务主要经营进口木浆等进口物资的贸易,分为一般贸易和转口贸易。一般贸易是将进口和国内采购的木浆及纸张等相关产品在国内进行销售,通常是采取收到货款再放货的方式;转口贸易是根据客户需求进口木浆和纸制品,定价方式参照当月木浆市场外商报价进行适当调整后销售给客户,并直接将提单等货权单据转给客户,完成销售。

  5.创新业态

  公司创新业态主要包括数字版权、研学文旅、智慧教育、融媒体、数字出版及教育服务供应等融合创新业务,依托山东出版数字融合产业研究院、山东新铧文旅发展集团、山东东方教育科技公司、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山东数字出版公司、山东出版新铧教育咨询公司及其他相关单位,充分发挥现有渠道和资源优势,利用新技术、新模式加速推进出版产业的融合创新转型,与传统出版行业深度融合,培育和运营相关文化领域及技术服务,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竞争优势:

  1.品牌优势

  公司经过多年经营,已经形成了公司品牌、出版社品牌、出版物品牌“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品牌链条和品牌体系,以独具特色、高价值、高质量的精品图书品牌项目带动出版社品牌和形象的树立、提升,进而从整体上以合力的形式助推公司品牌的形象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出版业务方面,公司所属出版社人民社、明天社属于全国百佳出版单位(一级出版社)。发行业务方面,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202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公司全资子公司书店集团总体经济规模位列全国发行集团第5位。

  2.资源优势

  山东省是经济大省、文化大省、人口大省、教育大省,雄厚的资源优势为公司出版主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山东具有源远流长、独特丰厚的文化资源。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孔子、孟子衍生的儒家文化,兵家的代表人物孙子、孙膑创造的兵家文化,法家先驱管仲阐述的法家文化,以及五岳之首泰山所蕴含的泰山文化、山东特色的汉画像石文化、遍布齐鲁大地的丰富的考古资源,以及沂蒙、孟良崮等红色文化、泰山“挑山工”精神等文化基因,都为公司及各出版子公司出版特色鲜明的精品图书提供了基础和来源。山东省是人口大省、教育大省,有各层级教育在校生过千万人。公司旗下明天社、教育社、人民社、科技社等出版子公司分别在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等全年龄段教育内容的研究与教材、教辅及教育读物等方面形成优势,联合打造山东教育出版品牌,发挥协同优势,共同开拓山东乃至全国的教育出版市场。

  3.人才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人才建设,始终坚持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做好人才培养开发与主题教育的结合文章,引导各级人员更新理念、凝聚共识、守正创新,公司各层级都凝聚了优秀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队伍,优势突出。公司拥有一批具备丰富行业资历和管理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经营管理层人员具有丰富的出版发行行业工作经验,对出版发行行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企业管理、精品出版、渠道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专业能力突出,业绩显著。在职人员中,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1人;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2人;毕昇印刷奖1人;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1人;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十大印刷工匠”1人;山东省优秀企业家1人;山东省改革尖兵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齐鲁文化英才6人;山东省新闻出版奖优秀人物奖4人;山东省技术能手7人。坚持人才引领发展战略,聚力“外引内育”激活人才引擎、夯实青年人才和专业人才基础。青年人才是出版领域的主力军和生力军。青年人才普遍学历层次高,知识结构新,创新意识强,思维活跃,对社会热点问题敏感度高,成长空间广,可塑性强,发展潜力大。坚持通过校园招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和特殊人才引进等方式,引进了一大批年轻人才和新兴业态专门人才,为新兴业态的培育和企业高质量发展及时补充了优质的新鲜血液。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是公司发展的重要的人才支撑,公司高度重视各类人才培训,依托顶尖高校资源,聚焦特色、专业、实效、提升的培训目标,持续开展一百名中高级管理人员培训、一百名图书发行业务骨干培训、一百名优秀青年骨干培训,赋能强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公司融合创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全产业链优势

  公司拥有出版社、期刊社、数字出版公司、数字融合产业研究院、印务公司、发行集团、印刷物资供应及外贸公司,实现了图书、期刊、新媒体等各种传媒业态协调发展、相互补充的良好格局;形成了编辑、印刷、发行、物资贸易各板块专业分工、上下游密切协作、无缝链接的完整出版产业链,公司内部资源形成合理调配,降低交易成本、减少资源损耗,提高盈利能力、快速应对市场变化的整体竞争力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协同效应显著,与产业链不完整的书刊出版企业相比具有明显的全产业链优势。

  5.国际传播力优势

  公司大力推动出版“走出去”,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引进来”“走出去”协调发展,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升国际传播力和国际影响力;实施“双品双效”工程,提升版权资源的适用性,有效地把“一带一路”建设和“走出去”工作融合起来,率先提出并成功打造的“一带一路”图书版权贸易洽谈会,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团队和员工队伍稳定,各项业务许可、无形资产(包括专利、商标及软件著作权等)、土地使用权等事项未发生重要变化,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要变化。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54亿元。其中:出版业务营业收入36.89亿元,同比增长11.44%;发行业务收入88.92亿元,同比增长4.94%。(注:出版、发行业务收入系合并抵销前数据)。

  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为228.54亿元,同比增长10.6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资产为148.65亿元,同比增长10.74%;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68.47亿元,财务状况良好。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76亿元;扣非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74亿元。主营业务呈现突出竞争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基本每股收益1.14元,扣非后每股收益0.75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72%,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42%,整体发展稳健。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一直受到国家的严格监管,尤其在教育和专业出版领域,行业壁垒较高,形成了以行政省及大型出版发行集团为主的分布格局,垄断格局较为稳定。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出版业作为内容产业和精神文化产品提供行业将迎来长期发展机遇。

  2023年,出版业的发展态势呈现出智能化、数字化和高质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AI赋能重塑文化产业新格局

  随着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2023年被称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年。AI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从内容创作延伸到传播、消费等各个环节,极大地提高了创作效率和个性化服务水平,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AIGC将革新数字内容产业的生产模式,增加内容生产的价值和影响力;另一方面,AIGC将加速产业数字化进程,改善实体经济对于数据资源的应用模式与利用效率,赋能实体经济快速数智化转型。文化产业作为以内容为核心生产要素的产业,对AIGC有更强的敏感性,有望在AIGC技术驱动下率先实现腾飞。AI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大量应用将是大势所趋。

  2.数字化转型成为出版行业主流趋势

  随着“大智移云物”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向纵深发展。数字技术的全面发展为出版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出版业正处于从传统出版到数字化融合创新的转型期,行业整体转型升级提速。各大出版集团纷纷布局数字化战略,加大对数字内容平台、数字化智能化产品以及数字化生产管理流程、数字化营销渠道等方面的投入和运营,大力提升行业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水平,以适应数字时代的发展需求。

  3.高质量发展成为行业目标和要求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的《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中,高质量发展理念贯穿全篇,“规划”明确提出“以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度互联网+、出版数字化为出版业开辟了新赛道,赋予了新价值,因此,各大出版企业正积极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内容与渠道共振,加快内容生产和业态创新,积极探索全产业链转型升级,打造新质生产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二)公司发展战略

  以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机制创新为驱动,立足出版主业,积极培育新业态,实施“双品双效”战略、数字融合创新战略、教育生态创新战略、发行转型创新战略、供应链优化创新战略、品牌运营创新战略、人才强企战略等“七大战略”,通过改革发展,将公司建成主业挺拔、品牌突出、创新驱动、双效俱佳、管理科学、动力强劲,在全国有竞争力、在国际有影响力的一流国有文化传媒上市企业。

  (三)经营计划

  1.坚持“四个聚焦”,持续推动出版主业高质量发展

  继续深入实施“出精品书、建品牌社”的战略,围绕聚焦精品出版、聚焦畅销书出版、聚焦融合出版和聚焦优秀文化“走出去”“四个聚焦”,持续推动出版主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在主题出版和精品出版方面,将围绕重大时间节点,提前筹划,紧扣重大主题,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主题出版图书;同时加强对重点项目的调度与统筹,全力做好第十七届“五个一工程”奖、第六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等重大奖项的申报工作。二是进一步明晰各出版单位自身定位及产品线,聚焦优质作者,抢抓头部优质资源;对作者资源、品牌资源挖掘整合,打造头部产品IP。三是在融合创新方面,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发挥好重点出版项目、融合创新发展项目专项扶持资金的激励、引领作用,推动重点出版项目及融合创新项目的深入实施和有效突破。四是在重大出版工程方面,重点推进《齐鲁文库》(第二辑)及《黄河大系》的出版进度,进一步加强“山东文脉”工程建设,为文化大省建设展现山东出版的责任担当。五是在“走出去”方面,统筹资源,进一步发挥好“一带一路”版贸会、中日韩出版协作共同体、尼山书屋、本土化机构运营等4个平台的作用,在版权资源推广、平台运营、拓展传播渠道等方面积极开拓。

  2.坚持总体布局,持续推进发行板块创新转型

  一是加强互联网化思维。在加快推动全员转型上实现新突破,在大力抓好社群运营方面实现新突破,在强化自有平台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在加大三方平台运营上实现新突破。二是实施“实体书店自主发展提升工程”。聚焦多业态场景融合打造,持续提升门店引流拓客能力,聚焦打造阅读服务平台,着力推进阅读服务体系优化升级,聚焦体制机制的创新优化,构建长效发展机制。通过强引流、搭平台、建机制,切实提升实体书店生存发展能力。三是打造文旅核心竞争力。牵头运营好全国新华研学协作共同体和研学专家委员会,不断打造文旅研学工作的山东高地。通过大力抓好精品课程研发、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断优化文旅板块的考核机制、大力提升营地运营能力、打造好研学工作的互联网化平台以及努力开拓中高端定制旅游和老年人康养旅行业务等举措,不断打造和提升公司文旅板块核心竞争力。

  3.坚持优化服务质量,持续巩固做好教育出版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完成“课前到书”政治任务。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提升风险意识,积极协调、科学调度,统筹出版、印刷、物资、发行等产业链各环节通力协作,确保当季教材教辅印供任务顺利完成。二是做好新一轮教材选用准备工作。本着确保质量、确保服务、确保完成“课前到书”政治任务的原则,维护、巩固、拓展好原有市场和份额。三是结合各出版单位自身优势,大力开发市场品牌教辅。严格贯彻公司品牌教辅战略,在维护好现有教辅市场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做大做强优势项目。四是持续深入做好教育服务。围绕“主动出击”和“配合服务”两个方向开展培训,深入做好教育服务。五是做好中职教材教辅工作。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材教辅管理制度和办法,引导和鼓励相关出版单位挖掘职业教育专业课和教辅的市场空白点,提升公司版职业教育教材教辅市场占有率。

  4.坚持做精做强重点业务,持续提升印刷板块发展质量

  一是全力以赴推进山东新华智能低碳印刷基地项目建设建成后的投产运营。以该项目为抓手,加快印刷板块“绿色、智能、低碳”转型发展进程。二是统筹抓好生产经营与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总分模式下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管理效率、狠抓产品质量,兼顾教材与市场图书的出书周期,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做到质量管理制度化、生产工艺标准化、生产调度合理化。三是继续加强市场开拓。在确保产业链内部印刷服务供应的基础上,继续加大省外市场开拓力度,深耕原有合作基础,扩大合作规模,高水平保障好各类重大任务、重点图书产品、重要文件文献的印制任务,提升市场份额。

  5.坚持稳健经营原则,持续确保物资板块稳定发展

  一是优先保障出版用纸,发挥好“蓄水池”作用,全力应对纸张供应中的各种市场波动,保质保量完成教材教辅用纸供货任务。二是把防范经营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盯国际形势变化、市场波动、期货交易及客户的实际经营状况,加强市场研判,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保证货物和资金的安全。三是提升多元发展水平。加强酒店营销能力,全面落实各项经营措施,及时总结展会经验,扩大相关多元业务。

  6.坚持创新性前瞻思维,持续推动融合发展提质增效

  一是各出版单位在做好传统主业的同时,强化融合创新理念,以融合创新重点项目为抓手,全面提升融合创新能力;持续做好“小荷听书”、互联网内容审核等已有项目进展。二是聚焦重大战略需求。以共同体总体建设为抓手,以点带面探索融合创新发展。做好“出版产业大脑”“山东数字融合版权交易平台”等重点项目的试点运营,深入开展文化领域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持续做好内部揭榜挂帅扶持力度,鼓励各单位加大研发投入,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发挥股权基金对内部项目产业化孵化及上下游关联企业整合作用,打造创新产业(300832)链。三是稳妥推进文化教育。持续推进教育出版融合创新,做好“作业评价”“阅读成长”及“课后三点半”三个重点项目;东方教育加快向教育优质服务提供商转变;新铧教育稳定经营局面,努力开拓业务领域,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四是拓展新媒体服务。旗下数字出版公司在做好信息系统运维的同时,深挖内外部系统集成业务潜力,探索技术应用与资源整合新模式;旗下两家杂志社加快数字化转型,尽快实现核心竞争力与商业模式的重塑重建。五是加强现有平台整合。整合内部信息系统,搭建出版业务管理和外部资源的通道,打造内容生产数字化的基础平台。

  7.坚持一体化工作部署,持续大力推进协同整合

  一是不断推动业务协同。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全产业链的协同机制,整合各单位资源,提升一体化水平和集约化经营水平,补齐各板块、各单位短板,深挖弱势板块的潜能,达到整体效益最大化。二是加强资源整合。对内积极进行优质资源整合,对外寻求优质合作力量,充分发挥集群效应,做到资源整合、渠道融合、优势结合、信息聚合、营销配合。三是加大力度开拓集客业务。落实好运行机制、考核机制、目标机制,完善集客业务制度机制保障,深化合作关系,进一步开拓集客业务市场。四是加大老年文化产业布局。紧跟银发经济政策导向,全面发挥内部资源集群优势,强化公司老年文化产品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拓展和完善老年文化产业布局。

  8.坚持内部机制保障,持续提升规范管理水平

  一是继续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聚力“对内育才、对外引才、全面留才”,大力培育、引进、用好复合型人才,全面加强出版人才队伍治理能力建设。二是继续深入开展“一推双降”活动。实现预算目标与实际业务工作相协调,与经营管理相协调,与公司的战略目标相协调。三是持续做好对子公司经营管理考核工作。坚持“双效统一、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客观公正、明确差异、动态调整”原则,对不同类别、经营范围、资产规模、主营业务的子公司进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差异化考核,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风向标”作用,进一步释放基层发展活力。四是扎实做好薪酬管理工作。坚持“效益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不断优化薪酬分配机制,最大化地发挥激励作用,不断提升广大干部职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五是持续做好信息披露和合规管理等基础性工作,推进公司规范治理和提升公司影响力。六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及时传达学习上级精神,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常态化制度建设,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等有关制度,确保公司安全稳定的经营局面。

  9.加强资本运作,助力公司融合创新转型升级

  围绕公司发展战略,立足业务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聚焦主责主业和核心竞争力,遵循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理念,强化公司资本运作管理,提升公司价值创造能力。立足融合发展、创新转型,围绕主营业务产业链条,探索通过兼并收购、股权投资、产业融合等新路径,实现传统主业与技术融合、媒体融合、跨界融合。以延长拓展产业链条、创新突破产业模式为方向,积极稳妥推进鲁版致远产业基金运作,助力提升公司资本性收益。加强考察调研论证,积极寻求在人工智能、智慧教育、研学文旅、老年产业、知识服务、文化数字化产业等领域的标的项目或企业,借助资本和专业力量,通过股权投资、兼并收购等途径,打造出版主业融合发展新引擎,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提供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深入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新技术新媒体冲击的风险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深入运用,对数字内容生产带来巨大影响,引发了传统出版产业生态的深刻变革,叠加三年疫情带来的人们消费模式、文化学习习惯深刻改变,对出版行业传统的商业模式、赢利方式造成一定冲击。公司将切实强化互联网思维,特别是强化用户思维、平台思维、大数据思维、跨界思维,不断加大在数字出版、智慧教育、融合创新等领域的投入力度,提升构建融合发展新业态能力。

  2.行业及税收政策变化的风险

  公司主营业务所涉及的出版发行行业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公司此前获得了国家统一制定的行业政策及税收政策的支持。此类支持政策目前存在变动,这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等产生影响。公司将高度关注国家相关行业政策及税收政策调整动态,进一步强化政策研究能力、新业务拓展能力及持续盈利水平,提升经营的灵活性和应对能力。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新产业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