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长江传媒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长江传媒(600757)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按照“出书出人走正道,做大做强创品牌”工作要求,锚定争先进位目标,着力提升主业发展质效,增强改革创新活力,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展示了干事创业、蝶变跃升的新气象新作为。 学思想,强党性,在培根塑魂中彰显新成效。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主题教育走实走深,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辞典》增订版中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辞条的编纂及送审工作,策划出版20多种重点主题图书,协力做好《荆楚文库》等重大出版工程,依托全省440家线下新华书店和600多个线上社群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工作,举办“荆楚阅读季”等群众性文化活动7000余场次。 稳增长,提效益,在争先进位中勇创新业绩。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7.59亿元,同比增长7.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6亿元,同比增长39.27%;净资产90.66亿元,同比增长7.43%,创公司成立以来的最好成绩,市值较往年大幅提升,市场形象持续向好。大力实施主题出版质量提升、教育服务能力提升、数字化转型“三个专项行动”,已拥有亿元级产品线9条、五千万元级以上产品线15条、千万元级以上产品线39条。《统计与决策》《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继续保持“三核心期刊”地位,《小学生天地》保持“百万大刊”规模。以“数智化”理念构建湖北新华教育服务平台,打造全学段“产品+服务+活动”的教育服务新模式,聚集近300万用户,拓展“出版+教育”生态圈。聚焦产业链强链补链,积极推进长江传媒文化科技园、宜昌屈原书城、咸宁市咸安区图书馆馆店一体化运营等项目建设。探索“出版+金融”新业态,整合省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和湖北文化产业网,积极搭建产业基金投资平台。持续推出系列融媒体产品,“湖北省志数据库”“湖北百年党史数据库”“红扣子我爱阅读服务平台”等融合出版项目顺利实施,2个项目入选出版融合发展工程。 出好书,育精品,在成风化人中凝结新硕果。全年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200余项。9种出版物获评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及提名奖。13种出版物入选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8种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出版物出版。3种选题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1种图书入选“中国好书”年榜。3种图书入选年度《央视读书精选》。1人获韬奋出版奖。公司成功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百年百部”经典书系对外翻译工程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6个项目入选国家三大出版“走出去”工程,7家出版社入选“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出版100强”,《肯尼亚植物志》得到肯尼亚总统点赞肯定。 筑根基,添动力,在固本培元中迈出新步伐。主动融入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评估修订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出台了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细化实施方案。着力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完成内控体系优化建设,形成“风险+内控+合规”三位一体管理体系。积极构建新型经营责任制,实行全员绩效管理,推行契约化、合同化管理,实行分类考核、分档定级,在7家子公司开展化小核算单位试点,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严格进人门槛,选优配强各级班子,持续实施人才成长专项基金政策,全年培训员工近2000人次,不断健全完善“选育管用”全链条人才工作机制。 扬清风,走正道,在管党治企中涵养新生态。深入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不断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实施“党建质量提升年攻坚行动”,在主题教育中扎根一线开展典型案例解剖式调研,统筹推进基层党组织“六化”建设(组织建设标准化、队伍建设专业化、组织生活制度化、主要职责清晰化、阵地建设规范化、组织保障精细化),湖北教育社一支部、爱立方公司培训支部获评湖北省直机关“红旗党支部”,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五个融入”工作法和“党团队悦读”活动品牌成为全国范例。严格落实平安建设职责,切实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各项工作。积极推进“一下三民”实践活动,坚持“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实乡村振兴帮扶资金,职工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事项得以解决,公司上下凝聚力向心力显著增强。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所处行业为“新闻和出版业”,主要从事图书的出版和发行等业务。报告期内,基于“国家出版发行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销售数据和商报-奥示“中国出版(601949)业市场监测系统”线下ERP数据、线上监测数据的统计,2023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销售数量同比增长6.53%,销售码洋同比增长0.98%,市场规模约932亿元。其中,图书零售线下市场态势优于整体市场,实现双增:销售数量同比增长12.74%,销售码洋同比增长9.66%。少儿读物细分市场增幅最大,销售同比增长24.23%;科技生活类图书细分市场增幅次之,销售同比增长20.73%;文学艺术类图书细分市场与文化教育类图书细分市场增幅接近,前者销售同比增长14.06%,后者销售同比增长13.56%。社会科学类图书细分市场销售同比下降3.46%。图书零售线上市场态势劣于整体市场和线下市场,未实现扭减为增,但销售降幅明显收窄:销售数量同比下降2.33%,销售码洋同比下降4.75%。从新书贡献能力看,2023年图书零售市场首次动销的新书品种数达到了18.4万种,比上一年度的17.1万种有明显增长,新书对于整个零售市场的码洋品种贡献效率达到2.06,这一指标达到过去10年最高水平。实体渠道仍旧是新书发行和新书销售的最主要渠道。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强调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新时代出版(600551)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更是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出版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国家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越来越大,这对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以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印制、物资贸易为主业,拥有涵盖“编、印、发、供”的产业链,并逐步向数字阅读、在线教育、文化创意、投资金融等领域拓展,形成了跨领域、多介质、全链条发展格局。其中,出版业务主要为一般图书的出版、教材教辅的出版、报刊的出版及新媒体经营等。发行业务主要为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数码产品的批发、零售。印刷业务主要为图书、报刊印刷和纸质包装品印刷。物资贸易业务主要为印刷物资自主采购和销售,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图书用纸、包装用纸、油墨、印刷器材、机械及配件等。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的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业务主要涉及印刷采购、印刷物资采购和出版物采购。各经营单位根据实际需要,自主通过公开招标方式或协商定价方式,根据价格、印刷质量、服务质量等选择印刷商;印刷物资采购采取两种方式:对于小额物资由各相关单位自主采购,相关单位与供应商单独谈判、签订采购合同的方式进行,或者由相关单位自主组织招标比价、公开采购。对于纸张、油墨等大宗物资,实行集中采购方式,统一组织招标比价、公开采购方式进行;出版物采购由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统一向公司内部和外部的各大出版社以及电子音像、数码产品供应商等采购产品,然后通过其覆盖全省的新华书店市县分公司和线上服务平台对外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的生产模式: 公司出版业务的选题策划、报批、组稿、编辑等工作均由各出版社自主进行;排版、印刷主要委托新华印务完成,部分业务也可由有关单位自主选定的印刷厂进行。在出版环节,选题策划与报批由各出版社经过市场调研,结合读者消费需求分析以及作者资源等,提出出版选题内容,经责任编辑、编辑室主任、总编辑、出版选题论证委员会层层进行论证,最终由选题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报湖北省委宣传部批准通过后报国家新闻出版署备案。出版选题经过严格审核,确保选题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符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形成并加强公司产品线建设和品牌建设。组稿一般分为直接向作者约稿以及委托作者代理组织稿件以及原创自采稿件。为保证拥有出版物的自主知识产权,公司各出版单位与作者签订出版合同,约定和保护作者和出版社双方的合作条件和权利,约定稿酬的支付标准和支付方式等。编辑工作则主要由各出版单位内部编辑部门完成。在印刷复制环节,公司各出版单位的图书、期刊印刷业务主要委托新华印务进行印刷和包装。在生产高峰期,公司各出版单位也可自主选择其他印刷复制单位进行加工制作。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的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采取系统发行和零售发行两大主要发行方式。各出版社系统发行主要针对中小学教材和进入学校征订范围的教辅材料,采用预订方式,通过地方新华书店系统发行,基本无退货;报刊集团系统发行主要针对教育系统,采用预订方式,通过邮局系统发行,基本无退货;各出版社零售发行主要针对一般图书以及未进入征订范围的教辅材料,采取的方式为与图书发行商签订协议,向图书发行商提供图书,在约定期限内将未售出的图书退回;报刊集团零售发行主要针对大众类期刊,采取的方式为与各地经销商签订协议,向经销商提供报刊,在约定期限内将未售出的报刊退回。公司所属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以打造区域性中盘为目标,快速拓展连锁市场,目前已建成78家发行分公司、440余家实体书店,以及京东、天猫、拼多多、抖音等多个线上电商销售平台,线上线下(300959)一体化的销售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的推广模式: 公司主要分两个层面组织开展营销推广活动,一是在公司层面,由公司统一策划和组织实施营销推广活动,包括自行组织年度教材教辅推介会、年度发行会、馆配图书看样订货会,参与每年定期举办的全国性图书、期刊订货活动以及网络推广活动等。公司每年定期参加的主要图书订货活动有北京图书订货会、刊博会、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全国书市、华中图书交易会暨荆楚书香节、各类专业图书订货会、期刊展示会、民营书店联合举办的图书订货会以及各种图书团体采购活动,以及国际重要图书博览会。二是各经营单位根据具体业务经营需要,自主策划和组织实施区域性、专题性的营销推广活动。面对读者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公司下属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围绕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推进新媒体运营,构建线上线下、店内店外相结合的立体式营销服务体系。打造了“湖北新华教育服务平台”为核心的线上平台矩阵,以及湖北新华、新华文教等抖音平台矩阵;建成线上微店84家,打造“微店+微信社群+短视频+公众号宣传”微生态圈;拓展全媒体平台会员,提供精准会员服务,全年会员纳新突破100万人;大力拓展直播和短视频营销,通过“视频号+微店”双平台积极开展全省联合直播和单店直播;把线上教育服务平台推广应用作为打造新营销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打造“教育服务平台+倍阅网”线上发行服务体系、推动公告教辅、课外读物、市场型教辅等全面向线上销售,以征订业务线上化、线下服务网格化,推动传统教材教辅征订业务全面向线上转型。目前该平台已在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全省60余家分公司投入使用,交易人数260余万人。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的物流模式: 目前,公司努力打造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和物流设施,为公司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业务环节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运营打下基础。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具有完全自主的物流体系,各出版单位主要采用社会第三方物流公司服务完成图书配送业务。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区域发展环境优势。湖北省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中上,2023年GDP达到55803.63亿元,全国排名第7,人口全国排名第10。湖北不仅是科教文化大省,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数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而且是长江文明重要发源地、楚文化发祥地、革命文化富集地,这为公司发展提供了较为优良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较为丰富的内容资源。公司找准定位、发挥优势、抢抓机遇,奋力担当湖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产业链布局优势。公司产业布局完整,形成了涵盖“编、印、发、供、媒”的出版全产业链,经营业务包括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电子、网络等多种媒介,并逐步向数字阅读、在线教育、学前教育、金融投资等产业延伸,构建了跨领域、多介质、全链条的发展格局,是湖北宣传出版的主力军、主阵地、主渠道。公司合理调配内部资源,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减少资源损耗,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内容生产优势。公司严格按照“出书出人走正道,做大做强创品牌”的工作要求,不断提升内容生产质量。2023年,公司策划出版了一批体现国家意志、彰显中国精神、展现时代风采的优秀出版物,全年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200余项,9种出版物获评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及提名奖;3种选题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13种出版物入选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8种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出版物出版,1 种图书入选“中国好书”年榜,6个项目入选2023年“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和“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 出版品牌优势。公司始终把品牌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聚力打造湖北文化名片。旗下湖北美术社、长江少儿社、长江文艺社在细分领域较具优势,各出版单位已打造亿元级产品线9条、五千万元级以上产品线15条、千万元级以上产品线39条;《小学生天地》保持“百万大刊”市场地位,《统计与决策》《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继续保持“三核心期刊”地位。旗下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凸显新华书店品牌效应,加快转型升级,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和业态布局,做优全民阅读服务品牌,打造全渠道营销和服务“一张网”。 人才资源优势。公司健全完善“育选管用”全链条人才工作机制,围绕发展引才,完善体制用才,优化机制选才,着眼未来育才,建立常态化、多层次、全覆盖的培训责任体系,构建员工职业晋升“双通道”,全面落实人才成长专项基金,推进青年人才成长“青蓝”计划、“百人”计划。一批专业型、创新型人才入选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领军人才”,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或入选湖北省人民政府专项津贴人才、湖北文化名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委宣传部“五个一批”人才。1人荣获第十四届韬奋出版奖。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59亿元,同比上升7.3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6亿元,同比上升39.27%。每股收益0.84元,同比上升40%。资产总额达到132.34亿元,同比增长6.11%。净资产90.66亿元,同比增长7.43%。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整体形势稳中向好 2023年以来,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通胀水平依然较高、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紧缩外溢效应突出等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我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据国家统计局2024年2月29日发布的《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3年,我国经济总量稳步攀升,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实现了增长5%的预期目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超过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虽然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但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政府工作报告将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为5%左右,释放出对于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更为积极的预期信号。我们要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大势,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生产经营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发展机遇前所未有 从《“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擘画发展蓝图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从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到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并明确提出“七个着力”重大要求,党和国家对文化发展的重视和引领达到了新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出版业作为文化传承、文化发展的主阵地,在建设文化强国、更好满足人民多层次文化需求方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民阅读”连续11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倡导”到“大力推动”“深入推进”,再到“深化”,国家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越来越大。 3.综合阅读率逐年上升 据2023年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上发布的第20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我国国民阅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1.8%,较2021年的81.6%提升了0.2个百分点。从2012年到2022年,10年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从76.3%上升至81.8%,上升了5.5个百分点。 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9.8%,较2021年的59.7%增长了0.1个百分点;报纸阅读率为23.5%,较2021年的24.6%下降了1.1个百分点;期刊阅读率为17.7%,较2021年的18.4%下降了0.7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80.1%,较2021年的79.6%增长了0.5个百分点。 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8本,高于2021年的4.76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3本,高于2021年的3.30本。纸质报纸的人均阅读量为14.76期(份),低于2021年的15.13期(份)。纸质期刊的人均阅读量为1.88期(份),低于2021年的1.90期(份)。 4.文化新业态强势增长 文化新业态已成为推动我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提质增效的关键动能。数据显示,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2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7.1个百分点。文化新业态行业对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成。增速较快的新兴行业包括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数字出版、多媒体游戏动漫和数字出版软件开发、互联网搜索服务、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等行业。 文化新业态主要来自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AR/VR、5G、元宇宙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迭代创新,不断为数字出版赋能,推动数字出版快速发展,新兴业态不断呈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5.人工智能影响深远 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ChatGPT等智能内容生产工具不断涌现,深刻改变了出版的理念、模式和方式。2024年2月15日,谷歌发布了人工智能中型多模态模型Gemini1.5Pro;2月16日,OpenAI发布首个文生视频模型Sora;2月23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牵头策划的中国首部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片《千秋诗颂》启播……技术变革给出版传媒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变革性影响。 人工智能成为出版新业态新模式的催化剂、孵化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出版已成为共识。国内出版业在部分出版环节,比如编辑校对、文献翻译、有声制作、阅读推荐等方面已有大语言模型应用的探索和实践,多家出版机构已与大语言模型的技术支持方展开了深度合作。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红利,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运用新技术更好地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进行了“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和中期调整工作。发展战略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在全行业“力争上游”的目标,坚持党建引领,加快主业升级,加速科技赋能,加力改革创新,加强人才基础,弘扬新风正气,努力做到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不断巩固稳中向好态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担当湖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为湖北加快先行区建设、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贡献出版力量。 (三)经营计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长江传媒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聚焦主责主业,深入实施主题出版质量提升、教育服务能力提升、数字化转型“三个专项行动”,全面提升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奋力担当湖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出版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1.以党建引领把牢高质量发展方向 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发展环境,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拧紧思想建设总开关,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把党的创新理论进一步贯彻落实到公司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夯实筑牢党员干部思想堤坝。二是把稳政治建设定盘星,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抓好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三是夯实组织建设压舱石,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鲜明导向,规范基层党组织设置,全面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四是树好廉政建设风向标,压紧压实各级党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持续深化清廉国企建设,不断强化廉洁文化建设,扎实开展警示教育、纪律教育、作风教育,持续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五是绷紧意识形态安全弦,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统筹建设和管理、内宣和外宣、网上和网下,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及时有效化解各类意识形态风险隐患,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2.以主业升级提升高质量发展质效 紧紧围绕“出书出人走正道,做大做强创品牌”的工作要求,以主题出版质量提升、教育服务能力提升、数字化转型“三个专项行动”为抓手,坚定不移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提升出版主业高质量发展质效。始终高擎习近平文化思想旗帜,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紧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9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100周年等时间节点,加快推出一批有思想含量、理论分量、话语质量的标杆性重大主题出版物,不断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做到为大局服务,为中心赋能。从服务湖北先行区建设的全局出发,加强与省直单位、地市州宣传部门沟通联络,策划推出更多宣扬长江文明、传播荆楚文化的主题图书。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提升出版“走出去”效能,精心组织参加第30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和2024年“湖北传媒周”等大型国际展会活动,加大重点项目多语种版权输出力度,努力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着力加强原创能力建设、核心产品线建设,培育孵化更多的亿元级、千万元级产品线,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产品矩阵。特别是紧紧围绕服务“教育强省”建设这篇大文章来谋篇布局、深耕细作,加快经营理念、产品、营销、管理转型,不断做大教育出版、做强教育服务。把品牌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聚力打造湖北文化名片。着力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营销服务体系,大力实施运营能力提升工程、电商升级工程、文化消费破冰突围工程、数字化转型赋能工程、专业化团队培养转化工程,做到“线上全平台发行+线下全方位服务”。 3.以科技赋能驱动高质量发展引擎 积极拥抱新兴技术,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大力培育产业发展新引擎。一是以教育数字化为牵引,赋能教育服务。加强教育服务运营平台、数字教育项目、教育资源与产品应用开发,加快构建集教育图书销售、数字内容分发、教育增值服务、教育教研活动、教育装备集成于一体的教育服务体系。二是以数字资产化为根基,赋能产业升级。围绕数字阅读、知识服务、教育服务、馆配服务、按需印刷、平台建设等领域,构建出版融合发展产品与服务生态体系,推动实施数字资源资产化战略,提升数字化综合运营服务平台运营能力。三是以管理数智化为驱动,赋能管理增效。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加快信息系统建设升级,稳步推进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人财物”信息系统、数据及业务中台等重点信息化项目建设,打通异构系统数据屏障,建立贯穿“编、印、发、供、投、媒”全产业链的经营监测指标体系,实现业务流程数字化、经营调度精细化、决策支撑智能化和产业协同高效化。 4.以改革创新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 持续用好改革创新这个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全面落实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扎实开展新一轮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改革激发活力动力,以改革提升质量效率,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一是进一步推动完善公司治理体制,持续健全党的领导、班子建设、组织管理、协调机制、激励办法等工作制度,将党的领导优势与现代企业制度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出来,共同推动公司治理水平提档升级。二是加速机制创新,进一步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继续开展划小核算单位试点,加快构建新型经营责任制,完善内部薪酬分配制度,健全绩效考核体系,更大程度更深层次激发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三是紧紧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目标,加快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主业挺拔、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四是提振市值水平,为投资者提供长期、稳健、可预期的回报。探索建立常态化市值管理工作机制,切实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实现产业经营与资本运营融合发展、相互促进,促进公司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齐头并进、共同成长。 5.以人才强企夯实高质量发展底盘 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健全完善“选育管用”全链条人才工作机制,激发担当作为内生动力,持续建强人才队伍。一是围绕发展引才,积极引进主业急需的创新型、复合型、战略型等紧缺型人才,配套相应待遇政策,不断优化人才结构,提升整体专业水平。二是完善体制用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办法,不断优化公司机构编制和人力资源配置,加快制定编校、营销、数字化、投资、管理等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健全专业技术与管理职业晋升“双通道”发展体系,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员工有舞台。三是优化机制选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着力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突出实绩考核,强化政治考核、作风考核。四是着眼未来育才,进一步强化多层次、常态化、全覆盖的培训培养体系,特别是要积极利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等新平台、新技术,分类加强专业化精准化培训,引导干部职工及时填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努力成为各个领域的行家里手。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政策调整变化风险。公司主营业务所涉及的行业及领域具有较强的政策性,产业政策、行业政策的调整变化将对公司的盈利水平和经营结果产生直接影响。公告教辅评议、义教教材选版以及幼教、高教、职教等教材管理政策的调整,助推了教材出版生态的重构和教育出版市场的“洗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收紧对幼儿园课程、教材收费等的管理,将给公司的经营发展带来不确定性。特别是公司目前享受的部分税收优惠政策于2023年到期。2023年新出台的《关于延续实施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中央宣传部公告2023年第71号)延续了〔2019〕16号文件新转制企业在转制注册之日起五年内享受免税优惠的规定,但是未单独强调原已转制企业可继续免征,意味着根据16号公告已享受完5年免税优惠的转制企业将不再享受此项税收优惠。若不能延续,公司将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这将对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将持续关注国家政策调整变化,提升应对能力。 新技术带来挑战的风险。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飞速发展,ChatGPT等智能内容生产工具不断涌现,深刻改变了出版的理念、模式和方式,对出版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变革性影响。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行业应用持续推进,新媒体新业态快速发展,在给出版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传统出版业态形成较大冲击。公司将充分利用新技术赋能出版行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坚持数字化转型升级、媒体融合战略,提升融合发展能力和数字化线上服务能力,降低新技术带来的冲击,提高发展质量。 传统发行渠道受挤压的风险。抖音、小红书等短视频电商迅猛发展,图书领域盗版时有发生,低折扣价格战现象比较突出。2023年短视频电商占零售市场的26.67%,成为仅次于传统电商平台的第二大图书销售渠道,进一步挤压传统发行渠道的市场版图、议价能力和利润空间。公司必须大力拓展发行渠道,推进营销模式创新,布局新兴媒体营销,着力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营销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