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西安饮食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西安饮食(000721)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随之发生较大变化,餐饮业作为民生工程,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生活消费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国餐饮收入达到52890亿元,同比增长20.4%。社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餐饮市场回升。 公司作为全国首家上市的餐饮企业,西安城市的一个重要窗口和旅游名片,报告期内立足三秦饮食文化,博采众长,本着“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宗、融合不照搬”发展原则,充分发挥老字号工匠技艺和品牌优势,不断挖掘和丰富美食文化,大力推行产品主义,引进新原料、新工艺、新菜系,不断助力品牌创新和产品升级,赋予老字号新能量。 报告期内,“西安饮食”被国务院五部委认定为“中华老字号”,“西安饭庄”等 11个品牌顺利通过国家商务部“中华老字号”复审。公司先后获得中国2022饭店业金鼎奖、中国正餐(特色餐饮)企业50强等市级以上荣誉71项。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餐饮服务及工业化食品加工及销售。 目前公司拥有20家分公司、17家子公司,大小门店网点130多个,多为百年历史的老店、大店、名店、特色店和“中华老字号”,为陕西省和西安市最具代表性的对外接待“窗口”。“西安饮食”及所属西安饭庄、老孙家饭庄、德发长酒店、同盛祥饭庄、春发生饭店、西安烤鸭店、五一饭店、白云章饺子馆、聚丰园饭店、桃李村饭店、东亚饭店等12个品牌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9家老字号被省商务厅认定为“陕西老字号”;14家老字号企业被西安市商务局认定为“西安老字号”;所属西安饭庄、老孙家饭庄、德发长酒店、春发生饭店、同盛祥饭庄5家企业的核心制作技艺被列为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盛祥饭庄牛羊肉泡馍制作技艺、老孙家饭庄羊肉泡馍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老孙家饭庄、同盛祥饭庄牛羊肉泡馍被评为陕西十大文化符号。 1、餐饮服务 公司主要经营上述分(子)公司供应的凉菜、热菜、牛羊肉泡馍、葫芦头泡馍、水饺、烤鸭、涮锅等地方特色菜肴、精品陕菜、小吃、清真食品,以及粤菜、川菜、淮扬菜等。经营模式为菜品精细加工、餐饮服务和饮食供应模式。 2、食品工业 公司控股子公司西安大业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工业化食品的生产及销售,产品主要分为糕点烘焙类、肉制品类、速冻食品类、方便食品类、半成品类、饮品酿造类等6大系列、百余个品种的老字号特色食品。推出的陕西特色蒸碗、方便宴席、黄桂稠酒、酱卤制品、中秋月饼、端午粽子、特色糕点、速冻水饺、五一大包、袋装方便牛羊肉泡馍、腊(酱)牛羊肉等深受消费者喜爱,多次荣获全国、省市大奖。销售渠道有大型KA商超、BC连锁超市、线上销售、经销商等多种模式,销售覆盖范围由西安至全国各地。 公司控股子公司西安呀米食品生产配送有限公司以中央厨房为依托,进行老字号特色半成品研发、生产、配送。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在品牌建设、技术创新、项目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经过多年的经营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公司独有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抢抓市场发展红利,加快餐饮多元化发展和产业链延伸,为实现未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前,公司拥有20家分公司、17家子公司,12家“中华老字号”、2个国家级“非遗”品牌、2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5个省级“非遗”品牌、9家“陕西老字号”、14家“西安老字号”。老孙家饭庄、同盛祥饭庄牛羊肉泡馍被评为陕西十大文化符号。 公司拥有中国烹饪大师、中国烹饪名师、中国服务大师、中国服务名师组成的技术团队。高级技师、技师等骨干技术力量涵盖“烹饪、面点、冷荤、服务和食品加工”等领域。同时公司拥有一批在餐饮行业有资深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和餐饮管理团队,在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近年来,公司通过社会化招聘,引进了餐饮运营管理、企划营销、食品生产加工等重要岗位的专业化人才,同时搭建平台,为核心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创造更多发展机会。 公司先后荣获“中国餐饮百强企业”“中国餐饮十强榜”“品牌中国金谱奖—中国餐饮行业年度十佳品牌”“中国十大餐饮名牌企业”“中国2022饭店业金鼎奖”“中国民族餐饮TOP100”“中国正餐(特色餐饮)企业50强”“中国商业名牌企业”“全国质量效益型企业”“中国商业服务业先进集体”等称号。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3年,公司抢抓文旅消费市场复苏新机遇,聚焦“餐饮主业+食品工业叠加式双轮驱动”战略,紧扣“开源、节流、提效”重点任务,通过抓项目拓展、机构重塑、管理提效、营销创新、数字赋能、机制改革、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经营收入再创历史新高,企业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积蓄后劲,稳步项目拓展。2023年,围绕餐饮主业“文化体验店+连锁便民店”两大发展模式,新开西安饭庄汉城湖店、西安烤鸭店唐都里店等28个网点。恢复了曾被授予全国商业战线“十面红旗”和“金鼎奖”的“解放路饺子馆”;五一饭店便民连锁社区店“自营+特许经营”双赛道发力,全年新增13个门店;大唐不夜城大城志、世纪金花赛高国际2个老字号集群项目落地;“同盛祥”首个社区店吉祥路店落地,开启了社区连锁发展新模型。 二是多措并举,经营发展持续向好。2023年,聚焦“中国—中亚峰会”历史机遇和“本地菜、家乡酒成为国宴主角”社会效应,加快“国宴”产品转化,引领本地餐饮消费;丰富菜品供应,全年创新菜品、套餐178款,梳理西安饭庄等6家老字号71款招牌菜,老字号菜品特色更浓郁;丰富旅游休闲产品服务,通过抓“后备箱经济”、设立“老字号陕西伴手礼销售展台”等举措,全年副营收入同比增长120.14%;迎合市场需求,推出的大厨到家、踏青露营套餐、围炉煮茶等新项目,深受消费者喜爱。 三是食品工业优化提升。聚焦“国潮”文化,丰富“尚食”系列产品,端午“尚食粽坊”创新产品达 28款,深受青睐,线下商超销量西安地区排名第二;尝试新产品研发,携手“老干妈”“茶话弄”跨界茶点市场,丰富老字号产品时尚度;紧抓“中国—中亚峰会”新机遇,推出了西安饭庄酱卤葫芦鸡、国宴稠酒、同盛鲜食泡馍等产品,丰富市场供应;央厨供应链建设加速,实现了245款老字号特色产品转化和配送。全年食品工业板块收入同比增长9.07%。 四是管理升级步伐加快。优化“月度、季度3+3赛道”双指标考核,通过“考核+考评”双循环倒逼各项经营指标,门店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提升“三大质量”,通过“垂直管理、4D动态管理、第三方测评”模式,强化现场管理,宾客满意率96.89%;优化服务流程和标准,提升服务礼仪,全年开展各类服务培训651场次,推行“服务岗位计件工资”,服务的质量和积极性有效提升;整合维修、安保及公卫等后勤保障人员,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加强维修维保、布草洗涤等费用集中管控,全年运营费用占比同比下降1.65%;强化安全和法治管理,全年动态检查180次,及时整改隐患问题,保障全年安全“零”事故。 五是品牌文化出新出彩。创新品牌文化建设助力门店业绩增长,《东大街 1998-城市街道与市民记忆》文化丛书发行、《千年陕菜》第二季央视首播、老字号“国宴”美食走红引领本地餐饮消费,陕菜进“沪”、京情陕味“全聚德(002186)-西安饭庄”饮食交流等活动让老字号品牌更加靓丽;新媒体综合发力,全年“两微一抖”、小红书等自有媒体发布文章700+条,阅读超50万次,新增粉丝3万+;电视台、新闻报道50余次,观众覆盖2亿人次;开展了“本地好生活、储值更优惠”营销活动,促进餐饮消费;39家门店上榜大众点评、抖音本地生活,举办老字号产品直播 300场次+,老字号“双主场”建设加快,全年线上收入同比增长65%。 六是智慧建设赋能管理。公司 11个老字号品牌、33款特色美食上线“畅游西安”小程序;数字化中心建设提速,采购付款、业务报账、薪酬核算、社保管理等模块全面运行,“喔趣”人力资源系统实现了公司3500多名员工入转调离、信息档案及考勤的全过程管理;加强物流配送数字化管理,重新划分14大类原辅材料,对70种明细统一编码,为采购业务提供全视角管控,采购效率与成本控制能力进一步提升。 七是深化改革激发动力。完成了“总部+大区+门店”新组织机构重塑,推动管理扁平化、高效化,通过公开竞聘完成45个中层管理岗位选用,干部队伍选强配齐;加快新组织机构流程内控一体化建设,完成公司现行94项规章制度、124条管理流程、608个业务场景运行实际的调研诊断,聚焦痛点和不足,科学论证制定解决方案。 八是人才支撑坚强有力。聚焦“三支队伍”培养,开展了厨房星级岗位技能考核、国际化接待标准、德鲁克管理思想、烹饪美学、组织的力量等专题培训91期,覆盖培训人员3500余人次;立足各经营板块优选相关技术、管理岗位30人组建公司内训师队伍,形成培训课件30余项,丰富了公司培训资源库;依托桃李学院“烹饪技能+管理运营”教学模型,开办2期“餐创营”,培训学员80余人,并及时向公司社区餐饮、上海秦飨餐饮分公司输送人才,保障经营运营。 报告期内,“西安饮食”被国务院五部委认定为“中华老字号”,“西安饭庄”等11个品牌顺利通过国家商务部“中华老字号”复审;圆满完成了“中国—中亚峰会”服务保障任务。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深,餐饮行业发展迎来新契机,国内餐饮企业逐步吸收国外先进经营理念、管理经验、运作模式,呈现出餐饮品类多样化,经营模式多元化,经营形式多态化、品牌化的发展态势。 未来餐饮市场将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高性价比产品、刚需品类仍是餐饮消费主流。二是消费者对于“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更加关注食物的具体成分,追求健康饮食将成为餐饮消费的主流观念。三是线上线下(300959)融合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线上订餐与线下用餐的结合、线上社交和线下聚会的组合等,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和个性化的用餐体验。四是新奇感和互动感拉满的餐饮+体验,更符合年轻消费者的社交和精神需求,就餐体验和社交属性的餐品更容易获得消费者青睐。五是注重品牌和文化塑造。随着竞争加剧,餐饮企业将更加注重品牌塑造和文化传承。通过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和故事,吸引更多忠实客户并增加品牌知名度。餐饮业将进入以大众便民、文化体验为主的多业态、多需求、高品质发展新时期,迎来消费升级的新时代。 (二)公司2024年度规划及措施 202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也是公司加快转型步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公司将紧抓一带一路、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国际消费城市、世界旅游目的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乡村振兴等重大机遇,继续扩大“中国—中亚峰会”社会效应,聚焦“品牌运营+资本扩张协同发展、餐饮主业+食品工业叠加式双轮驱动”战略,做精产品,做优服务,加快供应链体系优化升级,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管理,以不懈奋斗推进西安饮食新消费下的多元化高质量发展。 1.抓项目发展,优化转型升级“驱动力”。围绕餐饮主业“文化体验店+连锁便民利民店”发展模式,坚持服务大众消费导向,锚定新需求,拥抱新市场,优化门店品牌分级拓展,通过项目发展加速转型发展动力。 (1)做足文化体验项目。完成西安饭庄沁水新城、咸阳项目开业运营;加速陕菜“走出去”,重点做好有开设条件城市的项目落地,弘扬陕菜品牌影响力、中华老字号市场感召力。 (2)做大社区便民项目。聚焦“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加快连锁门店发展,通过央厨标准化转化,联合相关资源平台,采取多种经营合作方式,开发社区餐饮、社区团购、线上商城,聚力打造老字号社区集约式发展生态圈。 此外,以“常宁居”乡宴主题餐厅为抓手,快速复制和拓展西安周边乡宴市场,打造陕西农村婚宴、寿宴、满月宴等宴席一站式供应服务。 2.抓经营创新,释放增收创效“增长力”。面对餐饮需求的多样化、供给模式的多元化、餐饮全产业链条化,以及以大众便民、文化体验为主的多业态、多需求、高品质发展新时期,立足老字号文化属性和品牌特色,做精产品,做优服务,释放经营创新、增收创效的“助推器”。 (1)做精产品做优服务。坚持“产品主义、好吃原则”,聚焦产品结构优化重塑立足老字号文化属性和品牌特色,持续优化“引流菜、坐庄菜、盈利菜”,打造“老字号文化陕菜”标准管理体系。同时完善分级服务标准,优化服务流程和分级管理,让精细化服务产生效益,不断提升门店经营增效能力。 (2)抢抓网红旅游城市商机。聚焦文旅网红经济,坚持引流造市、增收创效,围绕地域老字号品牌属性打造特色经营“卖点”,全场景、多渠道抓文旅商机,打造文旅餐饮新IP,提升门店经营创效能力。 (3)优化门店主副营结构。围绕餐饮新消费,坚持主副营“两手抓、双提升”,通过实施门店特色菜品统一销售、优化特色产品组合、提升服务营销、丰富文旅产品、抓后备箱经济等举措,彰显老字号品牌特色,让消费者吃得好、带得走,把老字号特色搬回家。 (4)扩大研学市场经营。立足老字号文化、历史渊源、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常宁宫、同盛祥、桃李学院研学内容,加大营销推介,以常态化研学项目提升经营创效,打造西安饮食“研学+”品牌矩阵,扩大影响力。 (5)发挥技术研发部作用。依托公司技术研发部及大师工作室技术力量,强化技能培训、队伍建设、产品研发和转化,支撑央厨内部配送提量、门店后厨提效;梳理老字号菜品,更新各老字号名菜、名点、名宴和名厨文化资料,让老字号“文化”更特色、更鲜亮;加大“家宴”研发,打造“大厨到家”消费新模式,服务节假日及日常市民需要;加大菜品创新,丰富食材选用和烹饪技法创新,每季度有效创新菜品不少于30款,保持菜品活力。 (6)加强菜品标准化管理。深化菜品分级、优化菜单管理,按照文化体验店、品牌形象店、社区便民店的模式,分别设计菜品结构;围绕“淘汰滞销菜、研发精品菜、打造爆款菜”原则,做好菜品瘦身和动态管理;深化菜品标准化数据应用和菜品销售监管分析,以标准化建设提升门店创效能力,强化“三大质量”,通过“垂直监管+动态评价”管理手段,让门店现场管理更精细。 3.抓食品工业,丰富产品体系“吸引力”。以产品结构、渠道建设、品牌提升为抓手,丰富产品线,拓展销售规模,加速食品工业做大做强发展步伐。 (1)优化产品结构。加大主打品牌、自主产品、特色产品研发,形成长线产品为主导、季节性产品为辅助、旅游休闲产品为突破的“节令+常态化”双线产品结构;加快“葫芦鸡”“同盛泡馍”“国宴稠酒”双主场销售推广,深化央厨供应链产品转化,做足内部配送,拓展外部BC端新零售,双向发力,加速规模化发展。 (2)加大渠道建设。聚焦“稳商超、释放B端、开拓新零售”建设目标,打破现有销售模型的局限性,引入市场化团队,建立“赛马”机制,突破食品工业大销售关键路径;定制新零售专属产品,延伸客户黏性,提升销售业绩。 (3)深化品牌提升。聚焦“老字号”文化基因,强化品牌 IP形象、视觉符号,加强消费者情感认同;聚焦“老字号”文化元素,从品牌定位、品牌特色、品牌价值、产品体系等多维度发力,提炼“老字号智造”新势能,进一步催生市场新动力(300152),扩大品牌影响力和价值度。 4.抓管理提升,筑牢提质增效“支撑力”。 围绕新组织机构重塑,聚焦内部管理加速集成流程再造,实现总部、大区、门店的资源协同,提升效率,保障效益实现。 (1)实施集成流程再造。加速新组织机构集成流程再造、制度体系优化、管控审批流程重建,全年完成餐饮板块154项核心业务流程、管控及内控一体化建设,涵盖餐饮运营、项目拓展、产品研发、供应链平台、基础设施与支持等10个模块,量身打造“总部+大区+门店”的高效管理新流程,提高协同效率。 (2)重塑品牌分级管理。聚焦餐饮市场新消费、新趋势、新需求,调整品牌定位及商业模型,做好门店、产品、服务分级管理,达到品牌市场细分、服务对象细分更精准,满足市场不同消费需求,助力老字号品牌文化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3)实现数字化运营。快速推进以财务共享系统为中心的数字化运营管理体系建设,完成中台系统搭建,统一餐饮门店的产品销售、营销会员、供应链及巡店管理的数字化建设和管控,透过实时数据进行经营预警,反馈经营动态,从不同的场景、维度展开全方位的经营分析;建立企业数据模型,智能化实时监控经营分析数据,更好地用数字复盘过去,经营现在,决策未来,提高企业智慧化管理水平。 (4)强化考核“指挥棒”。按照“总部+大区+门店”的管理矩阵,以“KPI‘4+2’全新赛道”考核为抓手,划清跑道、划好赛道、明确“责、权、利”,紧盯收入、利润、费用、三大质量、应收账款、品牌建设等关键指标考核,全力促进企业高质量追赶超越,提升经营成果。 (5)加强供应链建设。优化“中央厨房+集中采配”的采供配集约化管理水平,实施“内配+外销”两手抓。加速公司内配供应链体系的全面运转,多渠道、多方式补供应链建设短板,为企业规模化发展做好基础性工作。 (6)强化高效安全发展。推进安全生产基础管理,聚焦“54321”专项活动,完善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加大“人防+技防”管理力度,全方位保障安全生产和安全治理升级,确保“四无”目标。 (7)强化依法治企水平。发挥“法治”手段,规范、引领和保障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扎实落实《西安饮食法律风险评估清单》动态管理,从源头上提高防范化解风险能力,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5.抓营销创新,增添品牌文化“传播力”。树立老字号文化自信,以品牌文化、营销矩阵、电商新零售等重点工作为抓手,通过大营销、大平台贯穿全年目标任务,通过品牌文化赋能门店业绩增长。 (1)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多方搜集整理文献资料,丰富西安饮食品牌文化资料库;更新品牌手册、宣传片及CIS体系,完成品牌文化营销管理手册升级,建立系统化、标准化对外宣传口径。 (2)创新品牌文化营销。聚焦品牌文化属性,讲好“老字号”品牌文化、非遗美食故事,围绕老字号“探秘、探物、探榜、探店、探诗”主题,紧盯重大节假日“网红霸榜”营销“窗口期”,策划老字号营销事件,增强消费黏性及品牌曝光,释放消费潜力。 (3)做足“中亚峰会”营销。遵循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市场需要,从宣传营销、物料展示、电商双主场等方面,打好“国宴”美食文化牌;发挥陕菜博物馆3A景区属性,设立“国宴”文化展示区,打造“网红”打卡地、文化研学基地,将特色美食融入文旅产业全领域之中,提升老字号品牌魅力。 (4)抓好“双主场”经营。进一步丰富团购、外卖、小程序、会员系统、社群营销、直播本地生活线上渠道,增强老字号品牌线上营销执行力、圈粉力、创效力,提高流量变现能力;围绕“门店做存量、外卖做增量、抖音做流量”,做好线上线下相互带动、优势互补,增加流量,促进门店创效。 6.抓人才队伍,储备企业发展“创新力”。 (1)构建多维度培训体系。建立“1+N”培训体系(一个纲领、多维配套、三级管理),推动培训需求分析、计划制定、方案设计、实施和评估五个环节跟踪落实,强化培训效果;以素质能力提升为核心,围绕入职培训、技能培训、经营理念等层面,做实“总部+大区+门店”三级培训,助力员工职业生涯成长。 (2)抓好店长培养储备。聚焦门店管理运营,加强店长梯队管理及储备体系建设,通过招聘“扩流量”、培育“提质量”、使用“补能量”、激励“稳存量”的方式,做好店长的“选育用留”,为公司新的组织管理模型下打造一支懂经营、会管理、善创新、担当务实的管理队伍,促进门店管理提效。 (3)做好技术人才储备。建立“相马+赛马”人才培养机制,通过高维学堂、欧亚学院、勺子课堂、内部培训等渠道,实施“人才三百工程”,加速管理、技术、服务“三支队伍”培养储备和梯队建设;继续深化“餐创营”工程,加大“烹饪技能+管理运营”复合型人才培养,助力西安饮食新央厨和社区餐饮连锁发展。 (4)丰富培训资源库。围绕“领导力、专业力、通用力”培训,丰富“职位体系、任职资格体系、课程模块”课程库建设;围绕“专业化、精准化”,通过内建、外聘,丰富老字号“师资库”;利用桃李学院、中心厨房及大师工作室等实训基地,加大技能实操训练,用足老字号技能实操平台。 (5)加快桃李转型升级。深入贯彻《职业教育法》,采取“技能+升学”教学模型,与社会职业院校加强合作,通过经营合作、资源支持、业务指导、招生宣传等抓手,加速桃李教学管理升级,逐步实现由单一烹饪类教学向旅游服务类高职教育的综合性学院转变。 (6)优化桃李教学模式。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产学研”业务融合发展,建设健全“四位一体”教育体系,借力公司中心厨房研发团队、老字号非遗大师、桃李学院教学资源,打造“名师进校”特色课程,增强口碑宣传,提升桃李学院竞争实力。 7.抓资本运作,提升企业资产效能及市值规模。 (1)发挥资本平台作用。充分利用上市公司平台,积极寻找储备符合公司实际、富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资源,通过项目并购不断扩大业务规模、提高市场份额、提升市值规模和管理水平,从而助力企业多元化、规模化发展。 (2)创新资产管理方式。加大物业统筹优化,提升低效资产使用效益。 (三)公司未来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食品安全风险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既是老百姓幸福生活最基本的共同诉求,也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食品安全卫生、让消费者吃得放心是公司长期以来遵循的最根本要求。餐饮行业和食品制造生产链条长、管理环节多,公司面临一定的食品安全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始终坚持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为强化食品安全管控力度,突出“狠抓管理,不断创新,全面提高”的工作目的,公司全面推行“4D”食品安全现场管理体系,严格按照国家及省、市食品安全相关法律和规定,积极开展食品安全隐患和重点生产加工部位的检查力度,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抽检频率和抽检数量,扎实履行“舌尖卫士”守护责任,有效确保食品生产加工的安全。 2.经营风险及投资风险 鉴于宏观政策、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餐饮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餐饮企业的人工成本、物业租金、食材成本、公共能源等成本不断上涨,挤压利润空间,这些将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同时开设新的经营网点,投资新项目,存在一定的经营不确定性和投资失败的风险。 应对措施:面对这些风险,公司将进一步优化经营模式,降低人工成本和运营成本;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管理标准,加强推进以制度为核心的规范化管理架构、管理体系的搭建。同时,对大宗原材料实行统一采购,发挥中央厨房优势,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统一配送,降低原材料成本;逐步形成项目建设标准化指导手册,通过标准化管控提升管理效率和建设质量,同时在网点开设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经营论证,通过建立以品牌细分为基础的规范标准,建立动态版的运营管理体系,缩短新开门店的磨合运营期,提升投资收益率。 3.人才短缺风险 目前,餐饮业普遍面临着用工不足、人才流失率高的现象,给经营门店团队组建带来风险。国内餐饮市场激烈的竞争使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成为众多商家高薪争夺的对象,如果不能吸引到或培养出足够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公司发展将面临人员短缺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坚持“人才强企”战略,坚持内培外引相结合的人才机制,选优配强企业领导班子和管理干部队伍。实施人才引进,突破体制限制,打破行政级别、职级壁垒,拓宽用人视野,加大市场化人才选聘和绩效考核力度,弥补专业化、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缺口。大力推进企业薪酬体制改革,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规范劳动用工,不断优化人才结构,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深入开展“选栋梁、育新秀”人才培训工程,加强管理干部、技术人才的培训提升,培养潜在的高级人才队伍,并在内部人才培训的基础上,有效借助市场的力量,适当进行企业急需的市场化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4.注册商标被侵权风险 公司拥有众多老字号品牌企业,若市场上存在冒用老字号品牌或商誉的违法侵权行为,将给公司的形象及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带来负面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加强对所属单位商标保护,开展企业内部商标管理和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工作,实施商标品牌战略。通过加强商标管理、建立完善商标信息台账、与商标事务所合作等方式严格监管本单位商标正常使用。加大商标品牌保护力度,扩大商标保护范围,与业务紧密相关的商标注册类别进行注册保护,防止他人在其他领域抢注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