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天工股份已收到第二轮审核问询函: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聚焦钛及钛合金材料)
江苏天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3月29日在北交所更新上市申请审核动态,该公司已收到第二轮审核问询函,问题主要有,收入大幅增长的真实性及持续性,与第一大客户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创新特征披露不充分等。
同壁财经了解到,公司主要从事钛及钛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将原材料海绵钛与其他金属元素通过配比、熔炼、锻造及各种精加工工序,制作成能最大程度发挥钛及钛合金材料技术性能的产品。
关于收入大幅增长的真实性及持续性。根据申请文件,报告期内,(1)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8,257.03 万元、38,330.23 万元和 103,510.96 万元。线材的销售收入分别为 4,021.00 万元、14,717.65 万元和 88,018.54 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15.28%、40.60%和 91.12%,线材几乎全部销往第一大客户。(2)报告期内中间合金采购额分别为 716.92 万元、4,384.60 万元、5,882.30 万元,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但线材的销售收入与合金采购额不匹配。
需要发行人(1)说明报告期内尤其是最后一年收入大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与下游产业景气度、下游客户固定资产投资、同行业线材产品销售额变化是否一致。(2)说明细分产品各类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构成,各类产品海绵钛及中间合金的配比关系,产销量与各类原材料入库、出库数量是否匹配。
关于与第一大客户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根据申报文件,(1)发行人 2021 年 3 月 8 日与第一大客户共同出资设立子公司,设立之初为发行人参股公司,2022 年 10 月,发行人与第一大客户认购该参股公司增资股份,发行人将该公司纳入合并范围。(2)上述子公司主要从事钛及钛合金材料的加工,具体为对发行人生产的线材进行剥皮,发行人将经剥皮加工处理后的线材作为最终产品进行出售。该子公司业绩几乎全部来自内部交易,各期收入分别为 519.15 万元、331.60 万元、5,915.72 万元;净利润分别为-0.12 万元、38.08 万元、1,190.69 万元。发行人向第一大客户销售产品毛利率大幅高于其他产品毛利率。
需要发行人(1)说明发行人由子公司承担线材生产末端环节的必要性及合理性,结合第一大客户及其实控人相关技术背景,说明其投资参与该生产环节的合理性。(2)说明子公司设立之初由第一大客户控股,但运行一年半以后发行人增资成为控股股东并纳入合并范围的考虑,并表前后子公司经营业绩差异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子公司各期收入与发行人各期线材出货量不匹配的原因,未将该子公司认定为发行人重要子公司的合理性。
关于创新特征披露不充分。根据申请文件,(1)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已取得专利 59 项,其中发明专利 9 项,公司形成了大盘重钛及钛合金线材生产技术等 10 项核心技术。(2)发行人在第一大客户的钛材供应体系中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而第一大客户在其下游关键客户的供应链中也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可合理推断发行人是该领域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需要发行人(1)说明公司核心技术主要创新点,在产品中的具体运用情况,如何形成创新壁垒,对公司业务的贡献情况,是否为行业通用技术。(2)进一步量化说明消费电子用钛材市场发展趋势、市场空间,估算发行人在相关市场占有率,说明是否存在市场空间较小、发展空间受限的风险,并充分揭示相关风险。(3)说明发行人在消费电子用钛材市场主要竞争对手及竞争格局,发行人与主要竞争对手在经营情况、市场地位、技术实力等方面的比较情况,发行人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是否或面临存量竞争对手或新进入者激烈竞争,并充分揭示相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