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直击 - 正文

华原股份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原标题:华原股份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华原股份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业务概要

  商业模式报告期内变化情况:

  公司是国家级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是一家技术驱动型企业,主要从事过滤与分离系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国内行业领先企业之一,产品主要包括液体过滤器、气体过滤器等过滤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空气压缩机、燃气轮机组、空气净化及工业除尘等领域。

  公司作为专业的过滤与分离系统供应商,拥有完整的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体系,通过为国内外发动机、整车、电力、养殖、食品加工等企业提供过滤系统解决方案和售后服务维修配件,获取稳定和持久的现金收入。同时,通过对前沿技术、市场发展趋势的研究,与行业内优秀企业、机构共同推进上下游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

  公司是中国内燃机学会基础件分会副主任委员、滤清器学组主任委员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过滤研究中心成员,公司已通过ISO9001:2015、IATF16949:2016质量体系认证,公司试验室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公司曾荣获“广西工业龙头企业”“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广西智能工厂示范企业”“广西壮族自治区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中国商用车后市场最具影响力品牌奖”“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质量奖提名奖”等奖项。

  报告期内,公司的商业模式无重大变化。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变化情况:

  

  专精特新等认定情况

  

二、主要经营情况回顾

  (一)经营计划

  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年度经营方针目标,持续深耕细作、创新研发、深化管理变革、提质增效,实现规模与效益的平稳发展。

  1.技术、产品研发能力再提升。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先进过滤与分离技术联合实验室,借助双方各自优势,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进一步储备先进过滤材料及过滤器应用前沿技术;完成多项关键技术及新产品的研发,成功开发20万公里柴油过滤技术及车用氢燃料电池阴极空气滤清器;2023年度获得授权专利13项,其中:1项发明发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外观专利。

  2.深耕细作持续开拓市场渠道。围绕深耕细作,做专做强的营销理念,拓展原有客户配套产品种类,新产品成功进入主流厂商的配套体系;继续拓宽营销渠道,开发大客户资源,进入多家新客户供应商体系;除尘过滤实现关键客户的突破;成功拓展分布式能源及养殖过滤领域。

  3.深化管理变革,提升体系协同力。开展精益赋能、产供销变革、产品型号整合及全员改善等系列活动,全年开展90多个精益项目,实现SQCD(指安全、质量、成本与交货期的管理)能力稳定提升,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二)行业情况

  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中国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中国的汽车产业实现了高质量的快速发展,形成了种类齐全、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整车研发能力的明显增强,节能减排的显著成效,质量水平的稳步提高,以及中国品牌的迅速成长,都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能力逐步提升。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产销量创历史新高,实现两位数较高增长。其中,乘用车市场延续良好增长态势,为稳住汽车消费发挥重要作用;商用车市场企稳回升,产销回归400万辆;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产销突破900万辆,市场占有率超过30%,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同时,我国汽车出口再创新高,全年出口接近500万辆,有效拉动了上下游相关行业的快速增长。

  我国巨大的汽车产量和保有量影响着汽车滤清器的市场需求量:

  在整车配套市场方面,汽车滤清器需求量主要与新车产量正相关。2023年我国商用车市场稳步回升,销量达400万辆,对滤清器或过滤系统的需求量至少为1200万个/套。

  在售后市场方面,从保有量来看,根据公安部统计,2023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35亿辆,比2022年增加1800万辆,其中汽车3.36亿辆。按每辆汽车每年更换3个滤清器/滤芯计,汽车售后市场每年对滤清器/滤芯的需求量约为10亿个/只。同时,我国商用车市场存量市场巨大,保有量不断提升,截止2023年,估计我国商用车保有量为约4000万辆,对滤清器/滤芯的每年需求量至少为1.2亿个/只。

  在政策方面,2023年10月12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多项主要任务,旨在推动汽车后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由于售后滤清器/滤芯对汽车发动机等关键部件的寿命有重要影响,随着汽车后市场规模的稳步增长,汽车滤清器/滤芯在汽车后市场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中的影响更加突出。

  2.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概况

  工程机械是指用于工程建设施工机械的总称,主要包括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平地机、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随车起重机、工业车辆、压路机、摊铺机、升降工作平台、高空作业车等机械设备,主要燃料为柴油。我国的工程机械种类繁多,是全球工程机械产品类别、产品品种最齐全的国家之一,广泛用于城乡道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利、电力、交通运输、国防、能源工业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挖掘机和装载机主要制造企业统计:2023年共销售各类装载机103912台。其中国内市场销量56552台;出口销量47360台,同比增长11.5%。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企业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努力抓住有利时机,出口额继续增长。其中,工程机械产品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金额合计99.19亿美元,占全部出口额的47.8%,同比增长53.3%。

  报告期内,我国工程机械领域通过科技创新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其中,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盾构机、桩工机械、混凝土机械等多类整机产品先进性、适应性、可靠性和耐久性继续提高,一些关键零部件通过技术升级逐步实现自主可控和更广泛的实际应用,有力推动了包括滤清器在内的各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同时,柴油内燃机T4排放标准施行后,各工程机械主机厂对滤清器技术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环保政策的升级将加速淘汰工程机械老旧设备和高排放设备,为工程机械行业滤清器市场提供了发展空间。

  3.工业过滤行业发展概况

  工业过滤是指在工业制造过程中通过过滤分离纯化技术提升工业流体洁净度以生产更高品质产品的过滤工艺过程。过滤产品的应用范畴涵盖了现代工业的油气化工、风电、核电、锂电、泛半导体、生命科学、汽车涂装、食品饮料、冶金矿业、纺织服装、建筑建材、节能环保等众多工业领域,相关产品广泛应用于上述领域的气固、液固、气液等物质的过滤、分离、纯化。过滤工艺主要由过滤材料、过滤元件、过滤设备组成。

  根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统计数据,2022年全球工业过滤行业市场规模达327.79亿美元,由于工业规模持续发展、产品品质标准以及环保要求提高,未来几年工业过滤行业仍处于成长期,发展前景广阔。2022年中国的工业过滤市场达到102.19亿美元,目前我国工业过滤行业总体技术水平不高,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为有竞争力的过滤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在政策方面,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为过滤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随着《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等政策的提出,中国国内相关产业进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阶段,国家政策大力推动相关工业企业践行绿色生产、清洁生产,为过滤行业发展带来机会。

三、未来展望

  (一)行业发展趋势

  公司产品配套的发动机主要是柴油发动机,从动力来源分类隶属于内燃机。内燃机工业是我国的重要基础产业,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发布的《内燃机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指出:“内燃机是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渔业船舶、国防装备的主导动力设备,内燃机工业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具有热效率最高、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低、使用方便、耐久性好、应用最为广泛的特点。我国是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内燃机制造大国,到2050年,内燃机仍将是这些领域不可替代的主导动力。”因此,预计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内燃机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

  随着汽车和非道路机械排放标准的不断升级,节能减排、环保和轻量化是内燃机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滤清器发展的主线。目前,滤清器企业在满足配套“国六”排放标准发动机的基础上,行业未来将重点选择能够配套高于道路车辆“国六”、非道路机械“T5”排放标准发动机的滤清器产品。滤清器的形式以系统化、模块化、多种功能部件集成为主导,产品和性能水平将有质的提高。

  1.排放标准的提升带来滤清器产品和技术更新换代的需求

  车用滤清器的作用是过滤汽车的燃油、机油中的杂质,以及将发动机进气系统吸入空气中的杂质分离出来,起到提升燃油燃烧效率、延长发动机零部件使用寿命、保护发动机的作用。高效率的滤清器能够对汽车降低尾气排放起到促进作用。

  2023年12月7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移动(600941)源环境管理年报(2023)》指出:“2022年,全国汽车CO、HC、NOx、PM排放量分别为669.0万吨、172.6万吨、515.9万吨、5.0万吨。其中,柴油车排放的NOx占汽车排放总量的80%以上,PM占90%以上;而汽油车排放的CO、HC占汽车排放总量的80%以上。此外,非道路移动源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非道路移动源排放二氧化硫(SO2)、HC、NOx、PM分别为17.6万吨、42.7万吨、474.2万吨、23.1万吨;NOx排放量接近于机动车。其中,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铁路内燃机车、飞机排放的NOx分别占非道路移动源排放总量的28.5%、34.7%、32.5%、2.9%、1.4%。”

  对于汽车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大汽车节能环保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不断提高汽车燃料消耗量、环保达标要求,加强对中重型商用车节能减排的市场监管。”《内燃机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提出“2025年,开发的车用柴油机产品按排量有效热效率分别达到50%-55%,商用车整车能源利用率较2015年提高50%,有害排放控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工程机械用柴油机到2025年,发动机有效热效率达到50%,满足非道路第五阶段排放法规”的发展目标。排放标准的持续提升,将推动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技术和产品不断迭代更新,从而带动新一代滤清器产品的需求量和销量提升。

  2.下游相关行业需求持续增长

  “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2021年我国的人均GDP仅排名世界第60位,不足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4。为实现“十四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合理、稳定增长至关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带动国内生产总值提升方面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作为生产工具的商用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未来的市场需求也将保持增长态势。根据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的预测,“十四五”期间,每年约有8,000万台新品内燃机作为国民经济刚性需求投放到市场。

  在出口方面,近年来出口市场已成为商用车、工程机械增量需求的重要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指出,据海关数据整理,2023年1-12月累计出口485.52亿美元,同比增长9.57%。汽车、工程机械对外出口的工艺、质量和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制造业的先进程度,是我国打造成为制造业强国重点发展的领域。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内的汽车、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常态化地参与国际市场和国际竞争,更多高效、环保、智能的商用车和工程机械产品将出口海外,拉动市场需求的提升。

  3.新能源发展对传统燃油发动机及其零部件产业带来的挑战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我国新能源汽车近两年来高速发展,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23年新能源汽车持续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高于上年同期5.9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商用车产销分别占商用车产销11.5%和11.1%;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占乘用车产销的34.9%和34.7%。

  较汽车行业相比,工程机械的电动化发展较为缓慢。工程机械的动力来源主要以柴油为主,其中新能源的渗透率尚不足1%。工程机械设备中电动化进程发展较快的主要是叉车,电动化渗透率已超过60%。工程机械设备的主力品种——挖掘机和装载机,未来将可能成为工程机械电动化发展的重要细分领域。

  对于新能源汽车,我国已出台明确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约占汽车总销量的13.4%,距离2025

  年和2030年规划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产销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对于工程机械,国家各部委出台了多项鼓励新能源发展的政策文件。生态环境部在《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提出,“鼓励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技术在非道路移动机械上的应用,优先发展中小非道路移动机械动力装置的新能源化,逐步达到超低排放、零排放”;工信部在《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行动计划》提出,要“推进工程机械电动化,加快工程机械行业向新能源转型”。

  短期来看,预计新能源动力在商用车、工程机械行业的渗透率较低,新增新能源汽车产销主要以乘用车为主,新能源在商用车、工程机械上的普及还需解决工况环境恶劣、长续航、大功率、配套充电基础设施薄弱等难点;长期来看,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措施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加上日趋严格的环保法规和不断升级的排放标准,新能源商用车、新能源工程机械的市场需求将逐步构建和释放,新能源技术在不断地成熟和完善,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加快,新能源配套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新能源商用车、新能源工程机械产业链的发展将不可避免的对传统燃油商用车和工程机械的市场、产业链造成冲击,逐渐改变国内以内燃机发动机为主要动力来源的市场格局,对发动机零部件制造行业及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前景带来挑战与机遇。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成立23年以来,一直致力于过滤与分离各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公司产品广泛服务于工程机械、农业装备、发动机、汽车和空压机等多个领域,属于行业领先企业之一。

  未来,公司将实现全国布局,加速集团化经营模式转变。公司将通过国内外一流研究机构或院校,布局并开发纳米过滤材料、新能源过滤材料、医用空气净化材料、核工业过滤材料等,完成材料的研究、设计、生产及应用;同时,积极拓展工业除尘、净化、养殖、原油等领域过滤业务。

  (三)经营计划或目标

  公司将持续围绕“拓宽渠道、精耕细作,革新技术、做专做强,强健体系、精益协同”的经营方针开展各项业务,持续提升研发创新水平,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尤其在关键性零部件、国产化替代等方面加大投入,重点聚焦高含尘空气过滤、乳化水油水分离等关键技术研究,持续做全、做新、做强过滤系统主业。

  依托现有客户及体系资源,继续拓宽现有渠道,提升华原品牌影响力,尤其在重点市场实现突破,扩大提升业务规模或市场占有率,如工业除尘、海外客户、医疗新风系统等。

  (四)不确定性因素

  报告期内,暂无对公司未来发展战略或经营计划产生重大影响的不确定因素。

四、风险因素

  公司持续到本年度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重大风险事项描述:报告期内公司关联方销售占比较高,关联交易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影响明显。报告期内关联销售和采购的价格公允,但由于经常性关联交易占比较大及对关联方客户重大依赖,关联交易较为频繁,且预计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关联交易将会继续存在,如果未来公司不能有效减少关联交易,或者不能按照公司相关制度对关联交易履行相关决策程序,不能执行公允的关联交易价格,将导致由于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及公司股东利益的风险。

  应对措施:保持并不断提升原有非关联交易客户的份额;集合技术、成本优势,加快非关联交易客户的重点产品开发及配套进度;突破非关联交易目标客户体系进入及渠道建设;严格按照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制度》《关联交易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等相关制度对关联交易进行管理及执行。

  重大风险事项描述:公司主要原材料为钢板、滤材、铝合金、塑料件、橡胶件、金属件、化工材料、包装材料等。公司直接材料成本占公司主营业务成本的比重较高,如果上述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将增加运营成本。受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影响,虽然公司原材料采购总体价格同比有不同幅度下降,但钢板市场行情波动较大,公司将面临因供应商运营成本上涨而造成部分产品交付不及时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根据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体系、内部控制等标准要求,制定系列管理制度,积极筛选合格供应商,优化供货渠道,开发新供应商,强化供应商的过程及评价管理;联合集中采购,一定程度降低采购成本;成立供应商帮扶小组,深入供应商现场挖掘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等环节降本空间,以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重大风险事项描述:公司目前的主要业务是为下游大型发动机制造厂商及整车制造商进行滤清器及相关零部件的配套和售后服务维修及配件供应。公司产品的销售情况取决于下游厂商主机或整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的情况,下游客户销售情况如不佳,则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风险。

  应对措施:梳理公司战略,包括业务战略、产品战略与竞争战略,并审视市场环境,盘点国内市场、行业市场、细分市场及区域市场,以便能够及时应对环境不确定性;时刻关注下游厂商市场动态,针对性对内作出公司内部战略调整,对外作出市场政策拉动;紧跟行业主流客户,拓宽公司业务领域,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重大风险事项描述:目前滤清器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内主要的滤清器生产企业都在谋求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业务领域的拓展,与此同时,国外品牌企业不断抢占国内市场,使公司面临一定的市场竞争风险。

  应对措施:优化产品品质的同时,控制成本,提高竞争力;在不同领域开拓新客户、新产品,立足公司现有优势,进行市场的进一步细化、深化;加强营销力量,常态化行业研究、竞争对手研究,在产品、服务、价格、品牌等维度构筑差异化竞争,提升品牌价值。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移动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