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直击 - 正文

中信出版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原标题:中信出版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中信出版(300788)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根据开卷发布的《2023年图书零售市场年度报告》,2023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同比增长率由2022年的负增长转为正向增长,同比上升了4.72%;但由于零售折扣的下降,实洋规模同比下降了7.04%。实体店、平台电商、垂直和其他电商渠道仍呈现负增长,同比分别下降了 18.24%、3.68%和 10.08%;短视频电商依然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同比增长 70.1%,成为带动整体零售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细分市场中,文学、传记、学术文化、心理自助、生活等品类呈现正向增长。

艾媒咨询预计2023年中国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将突破5.7亿人,市场规模约为1,802.7亿元。知识付费行业呈现几个趋势,短视频、直播形式的内容消费增长相对较快,知识内容供给自媒体化、分散化,单一知识付费向多场景知识服务延展。  《出版人》杂志于2023年11月发布了覆盖全国1365家实体书店的“2023年上半年实体书店经营情况调研”结果。在反馈调查问卷的门店中,营业额实现增长或持平的门店占比超54%,实现经营性盈利的门店占比近28%,非书业务和线上销售的营业收入占比出现较大提升。  2023年,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进入大众视野,带来内容行业的一场技术变革。国家网信办联合七部门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规范AIGC健康发展,内容审查、知识产权保护、数据安全等仍是重点关注问题。业内普遍预期AIGC技术将对出版业产生深远影响。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图书出版与发行业务、知识服务业务和文化消费业务。公司出版领域涵盖主题出版、经济与管理、少儿、文学、传记、科普、生活、艺术等主要图书品类,图书销售覆盖全模式、全渠道,内容电商自播发展迅速。知识服务业务面向音视频平台供给数字内容,运营中信书院 app,提供电子书/有声书/图书解读类产品、课程、播客、视频节目、论坛、研学等泛知识服务。文化消费业务以中信书店为核心品牌,布局国内重要城市机场、商务区和城市休闲中心,以覆盖全书业的图书、文创商品、餐饮供应链为基础,围绕用户流量运营,开展线上和线下融合销售。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品牌影响力  公司服务国家大局,牢牢把握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始终坚持高品质内容供给,文化影响力和市场引领力不断提升。2023年入选国家、部委级图书奖项和重点出版项目 44项,奖项级别和数量双创新高。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全年面向30余个国家和地区输出版权404项,再度获评“2023-202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中信书店获得 12个省部级、1个市区级、2个行业级奖项。公司连续三年与合作伙伴联合主办“ESG全球领导者大会”,本届大会直播、报道和视频播放量再创新高。品牌影响力使公司在打造优秀人才队伍、构筑头部版权壁垒、合作共建产业生态等方面更具竞争优势。  2.版权优势和内容策划力  公司兼具国家使命和全球视野,始终以发展的眼光、开放的体系不断增强版权竞争力,持续完善选题机制、优化选题结构,以精品内容回应时代、推动时代、打开时代。公司在经济管理领域的版权优势稳固,并以创新模式营造文艺领域新局面。报告期内,公司探索内容策划新模式,与优秀动漫影视作品IP联动,《长安三万里》系列、《奥本海默传》《深海大饭店的传说》等图书的社会反响超出预期。  3.渠道力和营销力  公司已建立广泛、立体的渠道网络,覆盖全场域阅读和文化服务界面。近年来,公司政企直销和新媒体自播发展迅速,业内领先。在加速复杂多变的渠道和营销新场景下,公司借助中信集团体系协同优势,持续扩大朋友圈、构建合作伙伴共赢生态,营销策略不断细化、差异化,数据驱动的营销模型不断完善,渠道把控力和控价能力得到锤炼和进步。  4.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力  公司始终秉持创新发展理念,积极拥抱科技变革,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应用于出版业生产流程关键环节,于报告期内上线AIGC数智出版平台辅助图书出版,提升出版效率、优化精准营销,持续降本增效;重视生产要素新内涵及其创新性配置,推动数据资产研发,先行先试打造新质生产力。中信出版发展研究中心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 2023年度出版智库高质量建设计划,深入研究并探索试验AIGC在出版业的应用,与模型技术公司开放合作、共建生态。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1,695.71万元,同比下降4.6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35.72万元,同比下降7.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188.48万元,同比下降47.7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5.59%。公司业绩下滑主要受消费市场疲软,以及图书渠道结构性变化导致折扣进一步降低的影响。公司图书出版主业优势稳固,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知识服务业务盈利模式基本成熟,文化消费业务回暖。  (1)承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做贡献。  公司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加强文化精品创作生产,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报告期内,公司出版图书入选国家和部委级奖项及重点项目44项。其中,《中国大猫》入选2022年度“中国好书”,《敦煌奇幻旅行记》系列等多部著作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国家出版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公司全年面向海外30余个国家和地区输出版权404项,目前已与27个“一带一路”国家展开出版合作。中信书店旗下多家门店获评“2023年北京市示范书店”,并荣登“2023年北京文化(000802)消费品牌榜-年度文化消费发展力金榜”。公司与合作伙伴联合主办“2023年ESG全球领导者大会”,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34位顶级专家学者代表、48位企业家代表、56位国际性机构组织代表参会交流,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2)持续领跑大众出版市场,多品线市场占有率排名攀升。  根据开卷报告数据,2023年公司在整体图书市场中的实洋市场占有率为 3.25%,较去年同期提升0.22 个百分点,龙头地位稳固。细分领域中,经管、心理自助、传记类图书排名市场第一,少儿、自然科学类图书跃升至市场第二位,文学、艺术类排名大幅提升。年内出品的《埃隆-马斯克传》《相信》《自我突围:向理想前行》《一只很没耐心很没耐心的毛毛虫》《5000天后的世界:AI扩展人类无限的可能性》《流浪地球2电影制作手记》等新书广受好评。  (3)选题、策划、营销一体化推进,数据和技术驱动出版规模和效率双提升。  公司深挖细分垂类读者需求,专注内容价值传播,对选题、内容策划、营销方案、渠道策略进行整体规划、一体化推进。年内推出覆盖经济管理、学术文化、少儿、文艺动漫、生活的全品线百种精品力作进行深度运营,“金品工程”初见成效。图书产品进行标签化管理,借助数智出版系统提升营销转化和印量管理自动化水平。2023年公司覆盖的 10个主要细分领域的TOP 500畅销书上榜次数总计309种次,同比增加5.5%;图书动销品种数同比增长 6.3%;在保持全国最大的大众图书品种规模的基础上,实洋品种效率进一步提升0.12,达到5.18;新媒体自播优势显著。  (4)知识服务业务坚持内容创新、模式突破,出版融合发展再升级。  报告期内,公司力推多部精品有声书,包括瞿弦和播讲的《百年不了情——我与伯父周 恩 来相处的日子》,敬一丹、郎永淳播讲的《相信》,王明军播讲的《埃隆-马斯克传》等,多部作品荣登各大有声图书排行榜第一名;原创投教视频栏目《麦子店观察》总观看量超过800万人次;原创财经知识播客《知本论》全平台总播放量近100万,荣登喜马拉雅中文商业评论年度播客排行榜。“观念insight”栏目打造多场大型直播对谈,包括科特勒×杨飞×之恒、拉姆-查兰×关明生、里夫金×管清友等,凯文-凯利×尹烨的对谈传播超过 2,000万人次。探索企业知识服务新模式,推出“企学堂”标杆企业探访产品;启动线上学习平台建设,已上线超 2,000门培训课程。在百度世界大会上与百度联合发布“中信书院AI阅读助手”插件,迈出AIGC应用第一步。  (5)文化消费业务明确效益导向,专注专业能力打造和电商融合。  中信书店定位城市文化空间运营商,坚持打造内容策划、选品、供应链等核心专业能力,全国合作出版社 300余家,图书SKU超40万种,臻选新锐消费和文创品牌500余个,SKU超20,000种。实体门店持续优化调整,机场店恢复明显,商务店标准化模型进一步完善,城市休闲店专注打造标志性体验空间,引入快闪展览、地方风物、品牌合作等新探索,整体坪效同比提升 68%。线上文化消费依托选品、供应链和内容策划能力打开新局面,中信书店信选商城稳步发展,拓展新媒体内容电商矩阵,发起时尚潮流趋势话题,以内容输出、立体营销、商品触达构建文化消费新场景。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以践行“文化强国”战略为最高使命,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牢牢把握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定位于服务大文化产业,做文化产业数字经济的创新者和先行者。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铸造“优质内容创作”和“智能化的知识数据”两大核心竞争力,努力成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升中国文化世界影响力的重要力量。  公司以创建影响力世界一流企业为远景目标,聚焦发挥国有头部大众出版机构的引领力,稳步推进“十四五”战略规划重点工程——“文化强国主题出版精品工程”“数智内容平台工程”和“文化消费生态圈工程”。坚定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扎实研究、深化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对内容产业的赋能,以科技驱动产品力、营销力升级,激发人力、知识、数据、IP、技术、组织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效用,努力提升全要素生产效率,打造新质生产力。以市值管理视角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品牌和协同效能,将战略规划、产品/模式创新、战略合作、品牌发布一体化推进。  (二)2024年经营计划  1.图书出版业务对标国际一流出版集团,不断强化市场优势地位。  公司以打造领先的头部出版集团和创新型数字化文化机构为目标,继续推进“细分头部策略”,提高公司在各品类大众图书赛道的市场占有率和引领力。公司将加大投入构筑版权壁垒,加强选题顶层设计规划,2024年将围绕“重新发现中国”,以图书、数字化媒体、展览、文创等融合出版形式推进相关项目,在财经、社科学术通俗读物、国际传播、前沿科技、生命科学、国漫、青年文学、国风国潮美学、“健康中国”等领域落实十大重点出版工程,加强策划力度和资源倾斜,专注打造一流内容。继续深化出版人平台机制改革,推进内部“举手制”培养新一代出版人,外部“招手制”加大引进优秀出版人和策划团队,激发出版人活力。以品效、人效为核心优化出版流程管理,推广、深化AIGC技术在出版流程的应用,进一步提质增效。  加速构建青少年阅读服务体系,以研发为驱动,聚焦儿童成长特质,为家庭提供有效、系统的阅读整体解决方案。以IP逻辑驱动,深化动漫文创战略,打造公司新的业务增长驱动力量。  2.重点发力垂类渠道运营和内容营销能力,以数据和科技驱动高效能营销发行体系。  渠道发行以客户为中心,赋能、服务客户,结合细分市场需求,全力提升细分垂类渠道运营能力。客户分类和产品标签进一步精细化,并据此匹配差异化渠道策略。全面转变营销运营思路,建立基于内容策划的短视频营销专业体系和基于数据的数字化分发体系,在各平台铺设视频账号矩阵和垂类读书标签社群,打响中信高品质内容标签,打造、升级为营销发行的核心能力。完善产品和营销数据模型,应用AIGC技术提升营销效率、优化精准投放。  3.知识服务业务重心向B端转移,围绕产业升级进程中的企业需求构建产品和服务体系。  知识服务业务围绕产业升级进程中的普遍问题和深层次矛盾,重点面向政府机构和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场景的知识服务解决方案。重组、升级为三条业务线——政企知识服务整合优质内容和文创产品,打响“中信知识礼物”品牌;财经专家智库论坛基于覆盖全球专家的“知识共同体”,打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的知识服务影响力;信息知识创新服务平台将知识产品做数据化、信息化升级,努力探索AIGC数智阅读新业态。  4.文化消费业务夯实“平行”文化空间运营的底层专业能力,致力于成长为优秀的“城市文化空间”运营商。  文化消费业务继续夯实内容策划、选品、供应链的专业能力,高效支撑中信书店线上+线下“平行”文化空间运营,释放中信书店品牌效能,着力拓展对外输出专业能力的商业模式。进一步发展新媒体内容电商矩阵,发挥内容策划和消费心智引领优势,打开“书店”新局面。抓住城市文化生态和垂类用户的真实消费需求,精选垂类专业领域伙伴发展合作和联营,形成可赋能、可拓展、可持续的文化消费新生态。  5.将市值管理作为重点工作推进落实,用好资本工具支持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公司始终致力于提升内在资产质量和文化影响力,为股东创造长期可持续价值,2024年也将积极研究、沟通多种市值管理直接工具,清晰表达对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密切关注有助于核心竞争力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生态圈扩展的优质资产,择机推进投资并购,加速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1.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挑战  公司以出版融合发展多方位探索数字化转型升级路径,始终坚持前瞻视角、创新思维,已快速启动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应用和模式创新,但语音模型技术发展水平、版权保护、数据安全、内容审查、投入产出效率等因素,都会影响科技赋能的效果和进程。公司将以短中长期举措相配合,扎实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以进促稳。  2.税收优惠及财政补贴政策进一步变动的风险  公司的图书出版与发行业务、书店图书零售业务享受国家实施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政策,其中,经营性文化转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截至2023年底已到期。国家及地方政府主管机关对税收优惠政策或相关政府补贴政策存在进一步调整的可能性。公司知识服务业务子公司已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并已推进多举措税务规划,公司将一如既往地提升内在价值和自身盈利能力,降低对优惠政策变化的敏感度。  3.知识产权被侵害的风险  公司出品的头部畅销书较易受到盗版侵权影响。近年来,社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得到逐步改善。公司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已形成打击侵权盗版的成熟机制,报告期内累计办结 1,106起民事案件;积极与行业组织和各级政府行政、刑事执法部门紧密合作,查办30余起刑事案件,以典型案件树立行业维权标杆,有效维护了公司和版权所有者权益,共建版权健康生态。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北京文化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