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e公司观察】为何屡有“借壳”传闻扰动A股神经?)
近来,“超聚变借壳上市”传闻扰动A股,包括安彩高科、棕榈股份、三晖电气等在内的多家河南上市公司股价连续大涨。多数股票遭遇爆炒的公司则明确经营正常,对于二级市场股价的过热“有点懵”。
回溯来看,这并非“超聚变借壳上市”传闻首次搅扰市场。去年10月,市场就传出“超聚变重组”传闻,彼时股价异动的荣科科技明确传闻信息与事实不符。当时还有河南上市公司明确“超聚变借壳不属实”。经过数月时间之后,同一传闻卷土重来,并且对河南板块的波及面扩围。
这并非A股近年来首次出现优质资产“借壳”传闻。此前,作为“中国四大名酒”中唯一没有上市的酒企,陕西西凤酒借壳上市的传闻此起彼伏,陕西板块公司股价异动频频;荣耀等公司的借壳传闻也曾在A股市场掀起涟漪阵阵,部分公司股价连续大涨,进而引发多家公司的传闻澄清。
数年沉淀证明,这些消息要么止于传闻,要么被时间证伪。与此相呼应,不少涉及被“借壳”概念的上市公司股价也逐步回落原形。拆解参与其间的炒作资金,以游资为代表的投机资金占据多数。
而在本轮“超聚变借壳上市”炒作中,参与资金则变得更为多元。例如,在安彩高科的龙虎榜单中,沪股通专用资金就数次上榜。结合其他多家概念公司龙虎榜来看,游资、机构、外资呈现出“联袂疯狂”的特征。
经过今年年初的股市波动,当下A股市场信心企稳回暖,这一成果来之不易。资本市场的各类参与资金,不宜频频踏上捕风捉影、短线投机的老路,而应在固本强基的基础上,再继续推进活跃资本市场,夯实提振投资者信心的基础。
目前,部分公司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方式,撇清了与“超聚变”有关的合作、投资、并购等事宜。还有一些公司直接以公告的形式,澄清未筹划“超聚变借壳上市”“并购重组”等相关事项。这体现出相关公司及董事会对此传言的高度关注。这些公开披露,有利于为市场厘清传言,回归真相。
实际上,从市场逻辑推演,伴随着全面注册制的铺开,质地相对优良的科技类企业,在选择借壳上市还是独立IPO的天平上,大概率会出现更为理性的新选择。
而从A股整个并购重组生态来看,随着炒作“借壳”和“概念”野蛮时代的告终,整个市场越来越注重产业逻辑,上市公司“身份价值”被压缩,整合能力得以淬炼,使并购重组这条通往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不断压实。在此背景下,上市主体并购重组新资产的选择,也必然变得更为理性与务实。
基于此,这一轮“超聚变借壳上市”传闻导致的A股部分公司股价大涨,目前可以定性为“阶段性的非理性投机炒作”。其中伴生的股价短期过热风险,有必要向投资者更加充分地揭示。
从另一个视角看,资金对于“超聚变借壳上市”概念公司的竞逐,反映了对于优质资产,尤其是国资体系内新质生产力的热盼。这也昭示出国资体系乃至整个实体经济,加快布局培育新质生产力、释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的必要性与迫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