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泽电极荣获2023年云南省专利奖: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聚焦湿法冶金用电极材料)
云南大泽电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于1月30日发布公告,公告称,该公司近日收到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云南省专利奖二等级》证书,公司一项发明专利“铅合金板材的铸轧生产方法”(专利号 ZL201110307010.6)荣云南省专利奖二等奖。
同壁财经了解到,公司自2008年创立以来,一直专业致力于有色金属电化学冶金新型阴阳极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开发,是一家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科技型企业。
公司拥有国内先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连铸连轧制造技术与整套生产加工装备。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拥有知识产权120余项,获国家火炬计划和省市立项科技项目20余项,起草制定了国家行业标准4项和企业标准6项,通过IS09001质量管理、IS014001环境管理、GB/T28001职业健康管理、GB/T23331能源管理和GB/T29490知识产权管理等体系认证,是AAA级信用企业。
有色金属工业作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军工事业的重要力量,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对推动技术创新,支撑有色金属产业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此,有色金属新材料及相关产业一直受到国家的重点关注和大力支持。近年来,国务院、各部委、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多项产业政策,支持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发展。
2023 年以来,国内经济的总体格局持续稳定,经济逐步复苏。随着国内终端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的逐渐改善,有色金属工业预计需求稳定。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国和消费国,截至2022 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铜、铝、铅、锌、锡、镍、锑、汞、镁、钛)产量已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根据 2023 年 7 月 17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 年 1-6 月,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3638 万吨,同比增长 8.0%。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6月精炼铜(电解铜)产量109.7万吨,同比增长13.6%;1-6月累计产量630.0万吨,同比增长12.5%。需求方面:终端用铜平稳增长。2022年我国终端行业耗铜量1456吨,下游需求最高的是板块是电力(46.0%),其次是建筑(14.2%)、交通运输(12.3%)、机械电子(8.7%)和家电(8.2%)。
光伏、风电领域将进一步拉动铜消费,据国家能源局计划,2023年风电装机规模需达4.3亿千瓦左右,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达4.9亿千瓦左右,分别新增约65GWh及97GWh。根据百川盈孚测算,每GWh风电装机将带来约0.46-1.35万吨耗铜量;而每GWh光伏装机带来约0.43万吨耗铜量。2023年风光装机将分别拉动49万吨、42万吨耗铜量。据SMM预测,到2025年我国终端行业耗铜量达到1601万吨,2022年-2025年CAGR约为3.2%。
业绩方面,2023中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2亿元,同比增长10.61%,净利润768.5万元,同比增长37.07%。
同壁财经小贴士: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大泽电极(832850)2022年营业收入为222152833.6100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2194764.3500元,净资产收益率为45.6800%,营业收入增长率为48.9768%。目前主办券商为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交易方式为集合竞价交易,归属创新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