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东立科技取得1项发明专利证书 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12月15日,四川东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发的《发明专利证书》一项,发明专利名称为一种高品位硫酸生产用过滤装置。
东立科技在公告中表示,上述证书的取得有利于增强公司对自有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和科技创新能力, 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形成持续创新机制,对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及促进业务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同壁财经了解到,公司主营业务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集研发、生产、 销售和服务为一体,主要通过将铅锌铜有色金属采选企业副产的尾矿硫精砂、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企业副产的硫酸亚铁(绿矾)以及硫磺渣混合掺烧,实现硫铁资源的循环综合利用,产出硫酸、红渣(氧化铁粉)及蒸汽,并将上述产品提供给钛白粉生产企业或销售给第三方,并为客户提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运营管理服务。
公司秉承“技术领先、创新发展、持续精进、开创未来”的经营方针和“竞争在市场、创新在技术、发展在人才”的经营理念,坚持推行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促进地方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协调发展。公司先后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荣获“四川省油气化工’十二五’发展先进单位”、2017年-2021年“攀枝花企业50强”、“攀枝花制造业企业30强”、“攀枝花企业纳税30强”、“攀枝花钒钛企业20强”等荣誉称号;2019年,公司被列入第一批四川省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园区、企业);2019年末,“硫酸亚铁资源循环综合利用项目”入选四川省循环经济典型案例。
硫、铁元素是目前我国较为缺乏的资源,对外依存度高,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硫磺和铁矿石进口国。含硫含铁尾矿及废渣的资源综合利用,有利于促进相关矿山及工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 土地资源的占用,减轻当地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的压力,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含硫含铁尾矿及废渣资源综合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能,热能通过蒸汽输送给其他工业企业使用,能够实现节能减排和低碳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多年以来,公司坚持创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新领域和新路径,找寻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增强公司核心竞争优势。2022年,公司子公司东立新材料“50 万吨硫酸亚铁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工程项目投入试运行,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综合实力和市场地位。
业绩方面,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8亿元,同比增长26.96%,实现净利润658万元。
同壁财经小贴士:根据公开数据显示,东立科技(835193)2022年营业收入为267003949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33279352元,净资产收益率为20.50%,营业收入增长率为-31.38%。目前主办券商为华西证券,交易方式为集合竞价交易,归属创新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