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三板 - 正文

北交所IPO风景独好!今年以来72家公司登陆北交所,平均首日涨幅近50%

来源:证券时报网 2023-12-08 21:56: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北交所IPO风景独好!今年以来72家公司登陆北交所,平均首日涨幅近50%)

在近期北交所二级市场暴涨“出圈”的同时,北交所IPO也红红火火,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Wind的统计显示,今年总共有72只新股上市,平均首日涨幅近50%,目前七成股价相较发行价录得涨幅。北交所后备军也在持续扩容,今年以来已有超110家公司IPO获得北交所受理,官宣启动上市辅导的新三板公司更是超过400家。

《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认为,今年北交所整体上市节奏和规模均符合市场预期,稳中有进,随着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和直接IPO落地,预计明年将迎来更快及更高质量的扩容,上市数量或超过100家,而且有可能出现排长队冲击北交所上市的现象。

今年上市新股平均首日涨近50%

随着近期北交所涨势如虹,北交所IPO也备受瞩目,一批个股在上市首日和上市之后表现出彩,形成了一道亮丽风景。

开源证券的统计显示,2023年北交所新股首日表现优异。其统计了在2023年上市的70家北交所公司,首日涨跌幅的均值为48.68%,而中值为22.09%,均值高于中值,主要原因为阿为特(+1008.33%)、坤博精工(+244.46%)、巨能股份(+227.27%)、锦波生物(+159.69%)、路桥信息(+128.29%)、立方控股(+108.06%)等个股首日表现优异,涨幅较大而产生的向上拉动效应。统计还显示,2023年IPO首日录得正涨幅公司有47家,占比总数67.14%。

Wind的统计显示,华信永道、瑞星股份、美邦科技、力王股份等8只次新股本周股价创出上市新高。加上最新上市的广厦环能和机科股份,72只新股中,目前股价较发行价录得上涨的有53家,占比达到73.61%,其中阿为特、锦波生物、巨能股份目前股价较发行价上涨5.94倍、4.41倍和2.45倍。

(今年上市且目前股价较发行价上涨超100%的新股)

“今年以来北交所上会、上市节奏符合我们预期,整体发行节奏稳中有进,温和上涨,预计北交所明年将迎来更快及更高质量的扩容,预计北交所明年过会120家左右,上市公司数量到达350家左右。”申万宏源研究所北交所首席分析师刘靖说。

资深新三板评论人、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也认为,今年北交所整体上市节奏和规模均符合市场预期,也回避了去年底集中规模上市的现象。“在新的一年里,随着北交所直接IPO通道的打通,上市力度、规模、节奏和质量应该都会有较大程度提升,预计明年北交所上市企业家数会在150家左右,助力北交所真正实现高质量扩容。”

共青城汇美盈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崔彦军则认为,下半年审核速度低于之前预期,应该和资本市场大环境有关,其预计今年累计上市数量将达到238家,明年预计上市数量在100家左右。

上市效率持续提升

随着北交所IPO持续上升,新三板挂牌公司加快申报步伐。北交所网站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超过110家公司IPO获得受理,其中部分为原拟申报其他板块转道而来。此外,进入北交所上市辅导的新三板企业也络绎不绝,东方财富Choice的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公告提交上市辅导材料的新三板公司已超过400家。

今天就有珠海鸿瑞、岷山环能的北交所IPO获受理。珠海鸿瑞的主营业务为计算机系统软、硬件的开发,销售及提供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计算机信息安全产品设计,计算机信息安全设备制造,其曾一度冲刺创业板未果,今年6月在广东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登记,转道北交所。岷山环能是一家集城市矿山开发、危废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有色及稀贵金属清洁生产、新材料、新能源、储能为一体的循环经济生态企业,在储能领域主要从事动力电池回收、电池制造销售等,其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26亿元,同比增长19.8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282.1万元,同比增长80.7%。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还有企业挂牌不满一年即获北交所上市受理,例如万达轴承和九州风神。作为首家挂牌不满1年就申报北交所IPO获受理的企业,万达轴承于2023年1月12日在新三板挂牌,6月14日调入创新层,11月3日其向北交所报送了上市申报材料,随后在11月6日收到了北交所出具的《受理通知书》。

“挂牌不满一年即获受理,是落实'深改19条'的高质量发展战略。”崔彦军说。

周运南认为,这得益于北交所对“挂牌满12个月”时间条件的优化,节约了申请企业的排队时间,缩短了企业上会周期,提高了上市效率。在刘靖看来,“挂牌12个月”的标准从原来挂牌新三板首日至申报材料,变更为挂牌首日至上会日,大概能节约6个月左右时间,这为北交所争取更多优质企业提供了便利。

直接IPO呼之欲出

崔彦军认为,优质企业可以挂牌不满一年申报,甚至即将推行直接IPO,相信明年上半年上市效率还会提升,而随着北交所吸引力大增,未来或许会出现排长队现象。

事实上,在多位专家看来,直接IPO政策已呼之欲出。

刘靖预计,政策方面,直接IPO规则或于2023年底公示,届时上市路径将实行“双轨制”。在刘靖看来,到2024年,直接IPO与“挂牌12个月认定标准调整”的政策落地,叠加双创IPO放缓的挤出效应,北交所扩容将提质提速。其预计2024年直接IPO落地后,将会吸引更多中大规模企业赴北交所上市。北交所扩容将快于2023年,叠加沪深IPO放缓,新股涨幅能够维持。

在北交所市场资深人士、广东力量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为绎预计,未来北交所直接IPO的注册部门与沪深一样,归证监会发行部注册,也就是说北交所IPO上市规定会参照沪深交易所,其呼吁监管部门,要借鉴目前北交所上市的一些好的做法,给北交所直接IPO一些制度空间:比如说定价,能否借鉴目前北交所定价更多借助战配机构的力量,因为战配机构投资的股票需要锁定6个月,他们的定价会更理性,“希望北交所直接IPO对中小企业上市有更多的包容性,包括历史沿革、行业以及关联交易等等。”

不过,上市效率提升,不意味着放松审核,监管层也多次提到推动北交所高质量扩容。对此,刘靖认为,北交所的撤否率整体也达到了50%,严监管已经贯彻到了金融工作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沪深交易所还是北交所,严监管都是长期的,这有利于市场长远健康发展。未来随着上市公司数量增加,对企业的规范性、创新性的要求只会增加而不会降低。

崔彦军也表示,虽然北交所审核效率有所提高,但也可以看到审核侧重点发生了变化,不仅看企业规模,更关注企业合规。从下半年问询次数增加,问询更侧重规范治理,规模较大企业撤材料等,都能看出监管审核角度发生了一些变化。另外,对于创新性强的企业,审核包容性更强。

“高质量的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生存之基、发展之本,高质量建设北交所的基础更需要一批高质量的上市公司群体,建议北交所加强申请企业特别是直接IPO企业的现场检查工作。”周运南说。

校对:冉燕青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申万宏源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