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直击 - 正文

中国科传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原标题:中国科传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中国科传(601858)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行业情况说明

  公司所属行业为“新闻和出版业”。根据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布的《2023上半年图书零售市场报告》显示,2023上半年,图书零售市场同比下降2.41%,降幅继续收窄;实体店渠道零售图书市场同比下降23.55%,平台电商同比下降了6.29%,垂直及其他电商下降7.78%,短视频渠道同比增长47.36%;上半年新书动销品种8.7万余种,同比上升5.41%。

  1.融合发展是必由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意味着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已成为未来文化出版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和发展方向。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陆续出台的一系列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对未来一个时期出版融合发展的目标、方向、路径、措施等做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2022年4月,中宣部印发《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新时代深入推进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做出了全面安排,为出版单位探索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领域提供了行动指引。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到“十四五”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300959)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

  2.教育数字化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这是教育数字化第一次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赋予了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新的使命任务,明确了教育数字化未来发展的行动纲领。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深入推进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在线教育支撑服务能力,推动“互联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2023年全国教育数字化现场推进会指出,要站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去认识教育数字化的重要战略意义,把握发展规律,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助力教育优质均衡,支撑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教育强国。

  3.科技期刊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期刊是科研创新、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当前,科技期刊已逐步从服务于学者个体学术研究的成果发布和信息获取工具,向支撑国家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平台转变,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近年来,随着《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和政策的出台,我国科技期刊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期。与此同时,国家在资金层面也给予科技期刊大力的支持,由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联合实施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以5年为一周期,总计资助超11亿元。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2)》,2016至2020年,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引用频次占比从4.44%提升至7.60%;我国主办的英文科技期刊被越来越多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国内外总被引频次、刊均被引频次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5.03%和10.35%。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在国际学术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

  (二)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图书出版业务、期刊业务、出版物进出口业务和知识服务业务等。

  图书出版业务:作为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公司图书出版涵盖科学(S)、技术(T)、医学(M)、教育(E)、人文社科(H)等多个领域,学科和内容的专业性较强,准入门槛较高,主要读者和客户为高校师生、科研人员,各领域专业人士,以及科研机构、图书馆等。此外,学术专著的出版往往可以获得来自作者单位、有关政府机构或研究项目、基金的出版资助,除了国内市场销售外,部分高质量图书还会销往海外,从而获得版权输出收入,收入来源较一般图书更广。多年来,公司始终立足于“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严肃、严密、严格”的出版理念和“专业化、精品化、系列化”的出版定位,通过策划相关选题并组稿、约稿,经三审三校等编辑出版工作,打造高质量的精品力作,服务国家科技创新。

  期刊业务:科技期刊作为科技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业务结构优化的主要突破口。目前公司年出版期刊超过500种,已形成了一定的集群效应,且已经构建了集内容订阅、出版服务、数据分析、信息整合、营销传播等多种模式于一体的商业化运营策略和盈利模式。期刊业务前端主要通过向作者收取版面费、文章处理费(OA期刊)形成收入,后端主要是以纸刊销售、内容授权等方式产生收入。近年来,在网络化、信息化等多元技术的推动下,学术期刊出版形态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线出版、开放获取等逐步取代了传统的纸质期刊运营模式。

  出版物进出口业务: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中科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具有出版物进出口经营资质,主要从事图书、期刊及相关数字出版物的进出口业务;主要客户为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供应商则多为境外大型出版机构。多年来,公司与国外数百家出版公司、学会、协会建立了直接贸易往来,形成了面向全球的出版物采购网络和覆盖全国的销售渠道。

  知识服务业务:知识服务业务是基于海量的、权威的、系统的科技内容资源,通过对内容资源的碎片化、标引、语义关联、深度挖掘和系统分析,为科研用户提供面向科研立项、文献检索分析、实验模拟、文献撰写与成果发表、学术传播交流等整个科研生命周期的多元化、立体化、定制化服务。目前公司在知识服务业务板块主要布局了专业学科知识库、数字教育云服务、医疗健康大数据、期刊融合平台四大方向,已开发上线了“科学文库”“科学智库”“中国生物志库”“中科云教育平台(CourseGate)”“中科医库”“SciEngine全流程数字出版与知识服务平台”等多个数字化平台,为用户提供系统化的“科研解决方案”。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紧紧围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在扎实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同时,聚焦主责主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出版方向,积极稳健推进各项经营工作,为完成全年经营任务目标打好基础。

  (一)质量效益不断提升,经营业绩实现增长

  2023年上半年,公司(合并口径,下同)实现营业收入12.11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17.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84亿元,同比增长16.17%。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达到67.93亿元,同比增长0.06%;净资产总额达到50.92亿元,同比增长4.23%。

  (二)重大项目再获佳绩,社会效益持续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质量优先,强化精品出版,持续提升公司产品质量效益与品牌影响力。

  公司“碳中和多能融合发展丛书”“超材料前沿交叉科学丛书”等11个项目入选202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目前,公司共有“华罗庚文集”、“钱学森科学技术思想系列丛书”、“二十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科技强国建设之路:科学与世界》、《百位著名科学入党志愿书》等82个项目先后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获资助数量位居全国出版社前列。在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评选中,由多家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科技之路(15卷)》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其中公司出版了《中国科技之路·总览卷·科技强国》;公司出版的《百位著名科学家入党志愿书》《吴文俊全集(13卷)》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提名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是中国出版(601949)界奖励优秀出版物的综合性奖项,与“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并称中国出版界“三大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此外,公司还高度重视科学普及工作,积极策划出版优质原创科普图书,公司出版的《颠覆:迎接第二次量子革命》荣获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名列科普类获奖图书首位。

  (三)加快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学术影响力再创新高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坚持以“精品化、国际化、集群化、数字化、专业化”的总体思路推动科技期刊业务加快发展。

  根据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最新发布的2022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公司出版的568种期刊中,共有143种被SCI、ESCI收录,其中59种期刊处于Q1区,4种期刊国际同学科期刊排名第一,28种期刊居国际同学科期刊排名前10%。同时,公司主办和出版的英文期刊SCI影响因子持续提升:高端综述性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NSR)最新影响因子达到20.6,在世界综合类科技期刊中排名第四。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国科学》杂志社11种英文期刊全部位列国际同领域期刊排名Q1区,其中6种期刊位居排名前10%。公司海外分支机构法国EDP Sciences出版的期刊中,有27种被SCI收录,2种期刊位居国际同领域期刊排名Q1区。公司与爱思唯尔(Elesvier)合资创办的科爱公司共有38种

  期刊获得影响因子,其中21种SCIE期刊全部进入Q1区。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中科期刊出版有限公司共有65种期刊获得影响因子,SCIE期刊47种,其中18种SCIE期刊进入Q1区。

  (四)加速推进数字产品建设,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十四五”战略规划纲要,继续推动数字产品开发建设,加速推进深度融合发展。

  在专业学科知识库方面,公司形成了以科学文库为全学科数字资源、以生物志库、古生物地层知识库、“本草数典”中药知识库等为专业学科领域特色数字资源的数据库集群,并通过持续强化数据库运营营销、加强代理渠道建设、联合各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开展数字资源共建等措施,建立了一整套适用于中文学术数据库市场化运作的业务体系。

  在数字教育云服务方面,公司以数字教材、配套资源为基础,积极开拓在线教育业务,公司“中科云教育平台”主要面向高等教育领域,提供在线教学、在线考试、在线观看视频等服务,目前该平台已上线课程3600余门,注册学生19万余人,注册教师超过1200人,周均访问量超过35万人次。公司开发的“信息技术教学辅助平台”提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学习能力和效果测评、班级管理等功能,目前已服务1300多所学校,累计注册用户6万余人。

  在医疗健康大数据方面,公司打造的“中科医库”等多媒体医学知识服务云平台,持续聚集优质医学资源,新增传染病、精神病临床案例以及血管外科手术操作等资源,目前已覆盖30个临床学科,2300余病种,服务机构用户约300余家,为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以及辅助临床决策、提升医疗机构诊疗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期刊融合平台方面,公司开发建设的SciEngine学术期刊全流程数字出版与知识服务平台发布V3.0版本,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进一步提升了该平台论文投审、内容生产、数据仓储、资源发布、学术提升、国际化推广及科学评价等全链条出版服务。目前,SciEngine平台已展示期刊430余种,比2022年末增长15%(380种),其中英文期刊260种,SCI期刊81种,31种刊物处于Q1区;刊载文章量37万余篇,比2022年末新增6万篇,阅读下载超过3800万次,比2022年末增长8.5%(新增300万次)。

三、风险因素

  1.新技术冲击带来的挑战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必将带动诸多行业领域的变革。对于出版业而言,AIGC将加速出版业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如提升编辑审校效率,代替一些程式化的、重复性的、基础性的编辑工作,实现人机协同。同时,人工智能还能帮助企业提高营销效率,基于用户心理和需求生成营销策划案、营销文案,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营销方案。另一方面,作为新兴业态,AIGC在应用过程中还涉及到版权、数据安全、盈利模式等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地推动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抓住并把握好这一技术变革机遇,开辟新的航道赛道,是出版业需要思考的重大命题。

  2.行业竞争加剧带来的挑战

  随着产业融合发展加速,在产业投资、资本运营的驱动下,文化产业领域竞争主体日益多元化,在资源获取、产品业态、消费市场、营销渠道等方面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当前,新媒体在图书销售渠道的占比不断提高,图书产品的销售折扣面临下行压力,然而版税成本、编校成本、印制成本等出版成本却并没有降低。因此,不断走低的销售折扣,持续走高的生产成本和营销成本,都使出版机构的利润空间被一再压缩。在这样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如何争取更多的利润空间,如何保证行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摆在出版业面前的难题。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出版品牌优势

  对于出版业来说,品牌是出版品味和出版物质量的象征,体现出版机构的出版专业性、学术影响力、市场竞争力。

  科学出版社是由中国科学院编译局与1930年创建的龙门联合书局于1954年8月合并成立的。2007年,科学出版社完成转制改企,工商注册为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整体变更设立为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众多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留下光辉篇章的院士和学者,其重要的科研成果大多都是通过公司的图书和期刊来发表的: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陈景润的《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屠呦呦所在研究组的《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袁隆平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些大家组成了科学出版社的作译者队伍,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大批具有跨时代价值的学术经典著作,铸就了科学出版社的金字招牌,科学出版社也被誉为“科学家的出版社”。可以说,作为新中国科技出版的“国家队”,公司见证了新中国科学事业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与新中国科学事业一路同行。

  公司作为中央级出版机构,荣获了诸多国家级荣誉:1993年,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联合评为国家首批“全国优秀出版社”;2007年和2011年,在连续两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选中荣获“先进出版单位奖”;2009年,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2012年,被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四部委联合授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自2012年以来,公司连续多年被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首都文明单位”称号。

  (二)专业化竞争优势

  科技出版属于专业出版范畴,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要求较高,具有一定的行业门槛。公司一直坚持专业化发展理念,秉承“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和“严肃、严密、严格”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科技出版领域形成了有力的竞争优势。

  公司的重要产品屡屡荣获国家级重要荣誉,获奖数量位居全国出版社前列。公司出版的《中国植物志》的编研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物理改变世界》《好玩的数学》《“天”生与“人”生——生殖与克隆》《生命奥秘丛书》等5项图书及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科普类);自2007年中国出版政府奖启动评选以来,公司共获得先进出版单位奖、图书奖、期刊奖等各类荣誉37项,其中图书奖20项;自2006年中国出版协会启动“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评选以来,公司在连续六届评选中先后有《生物膜》《空间数据挖掘理论与应用(第二版)》《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等9种(套)图书获奖;自2006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启动“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以来,公司在连续四届评选中共入选图书15种。

  公司的重大项目也获得了国家各类基金支持,入选数量位居全国出版社前列。自2008年国家出版基金设立以来,先后有《华罗庚文集》《钱学森科学技术思想系列丛书》《二十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纳米科学与技术》等82个项目入选;《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精学导读丛书(第一辑)》等10种图书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项目;“《水经注》校笺图释(汾水涑水流域诸篇)”等3项入选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基金项目;“光学与光子技术丛书”等90个项目入选“十二五”国家图书重点出版规划项目,“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丛书”等70个项目入选“十三五”国家图书重点出版规划项目,“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丛书”等40个项目入选“十四五”国家图书重点出版规划项目;“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等55个项目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累计有1400多个项目入选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项目。

  (三)内容资源建设优势

  多年来,公司以中科院为依托,积累了优质的学术内容资源,形成了专业化的资源获取能力,在内容建设方面形成了独到优势。

  目前,公司年出版新书超过3000种,已累计出版图书超过5万种,出版领域涉及科学(S)、技术(T)、医学(M)、教育(E)、人文社科(H)等多个学科,是国内学科分布最全、出版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公司作为国家级的科技期刊出版基地,目前出版期刊568种,其中中文期刊258种,英文期刊276种,中英文期刊8种,法文/法英期刊26种;共有143种被SCI、ESCI收录,其中59种期刊处于Q1区,4种期刊国际同学科期刊排名第一,28种期刊居国际同学科期刊排名前10%。权威性、专业性的优质内容资源优势以及强大的内容产品策划生产能力为公司的持续发展乃至未来的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2023年6月28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公布的2022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公司主办和出版的英文期刊SCI影响因子持续提升。公司出版的高端综述性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NSR)最新影响因子达到20.6,在世界综合类科技期刊中排名第四。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国科学》杂志社11种英文期刊全部位列国际同领域期刊排名Q1区,其中6种期刊位居排名前10%。公司海外分支机构法国EDP Sciences出版的期刊中,有27种被SCI收录,2种期刊位居国际同领域期刊排名Q1区。公司与爱思唯尔(Elesvier)合资创办的科爱公司共有38种期刊获得影响因子,其中21种SCIE期刊全部进入Q1区。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中科期刊出版有限公司共有65种期刊获得影响因子,SCIE期刊47种,其中18种SCIE期刊进入Q1区。

  (四)国际化发展优势

  加快国际化战略实施,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既是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要求,也是公司作为中国科技出版“国家队”的责任使命所在。

  公司积极响应中央文化“走出去”的战略部署,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家出版公司建立了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并在设立美国、日本全资子公司的基础上,于2019年完成了对法国EDP Sciences100%股权的收购,完善了国际业务布局。该出版机构由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获得者玛丽·居里夫人、波动力学的创始人路易·德布罗意等世界杰出科学家于1920年共同创立,目前出版科技期刊80多种。

  近些年来,公司每年输出图书版权数量均位居全国科技出版社之首,先后荣获全国版权输出先进单位、2008中国版权最具影响力企业、2015年全国版权示范单位等称号。自2011年以来,每年都被商务部、中宣部、财政部、文旅部、国家广电总局等部委联合授予“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称号。公司从2019年起连续多年入选RWCC国际书业研究院评选的“全球出版50强”榜单,最新排名位列第38位。

  (五)融合发展优势

  自2013年起,公司就明确了从传统出版向知识服务转型升级的总体发展战略,确立了专业学科知识库、医疗健康大数据、数字教育云服务和期刊融合平台四大融合发展业务方向。

  这些年来,公司先后推出了“科学文库”“科学智库”“中国生物志库”“中科云教育平台”“中科医库”等一系列数字产品或知识服务平台。这些数字产品或知识服务平台的陆续上线,不仅加速推动公司实现业务转型和融合发展,还为公司未来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动力(300152)。公司还投资开发了SciEngine全流程数字出版与知识服务平台、SciCloud期刊同行评议系统、COAJ中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等期刊技术平台,助力中国期刊集群化发展、集约化管理和国际化传播。

  2021年,公司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首批“出版融合旗舰单位”。公司研发建设的各类知识服务平台和数字产品也频获嘉奖,得到广泛认可。其中,SciEngine平台入选了中宣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库第二批入库重点项目”和国家新闻出版署“2022年度数字出版优质平台遴选推荐计划”;在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开展的首届虚拟现实新闻出版创新应用案例征集活动中,公司开发建设的“细胞生物学3D资源库系统”“虚拟融合手势识别实验系统”入选教育教学类创新应用案例;“中国生物志库”“中科医库”平台先后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中科云教育平台”在2020年被中国出版协会选为“出版融合创新优秀案例暨出版智库推优”;“中科医库”于2019年被中国出版协会评为“优秀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志库”“科技书刊一体化国际传播平台”荣获中国出版协会2018年出版融合创新奖。

  为推动公司数字项目的开发建设,培育自有技术团队,做好公司未来数字产品的及时更新迭代与长期运营维护,公司于2019年在苏州注册设立了中科传媒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已构建了一支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打造支撑公司转型升级的技术研发中心。

  (六)人才队伍优势

  出版业是“轻资产”行业,也是人才密集型行业,人才是第一资源。对于出版企业而言,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建设永远是企业基业长青的第一要务。

  近年来,公司已经汇聚了一支覆盖各学科领域、年龄结构合理的专业化出版人才队伍。截至2021年末,公司近一半员工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超过一半员工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公司还拥有一批科技出版的名编名家和行业领军人才,先后有5位同志荣获“韬奋出版奖”,5位同志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1位同志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11位同志入选“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3位同志入选“北京市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新动力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