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茅台梦”破碎,东阿阿胶急需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8月6日晚间,东阿阿胶(000423.SZ)披露2023年半年度业绩快报。
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67亿元,同比增长18.69%;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72.29%;基本每股收益0.82元。
谈及业绩增长原因,东阿阿胶表示,报告期内,公司聚焦核心业务发展,东阿阿胶块市场份额明显提升,复方阿胶浆大品种战略全面落地,桃花姬阿胶糕品牌代言及渠道重塑驱动快速增长,带动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幅18.69%。
在公布业绩之前,东阿阿胶经历多次高层大震荡,董监高成员变动更可谓频繁。
高管"大换血"
自"掌门人"秦玉峰退休后,东阿阿胶高层频繁"换血",仅董事长一职三年变动三次。
3月17日晚间,东阿阿胶发布公告称,公司第十届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选举公司第十届董事会董事长的议案》,选举白晓松担任公司第十届董事会董事长,任期与公司第十届董事会任期一致。
资料显示,白晓松于1971年5月出生,曾历任华润石化油站公司副总经理,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战略管理部业务总监,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等。
2021年底,白晓松"因工作变动"辞去华润三九副总裁职务;2022年1月,华润医药公布,白晓松被委任为华润医药公司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执行委员会主席、企业管治委员会成员及授权代表。
白晓松掌舵东阿阿胶或许早有端倪。2月20日晚间,东阿阿胶曾发布公告称,由于工作变动原因,高登锋申请辞去公司第十届董事会董事长、董事职务,同时一并辞去公司第十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辞职后,高登锋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与高登锋同天一起辞职的,还有东阿阿胶副总裁张名君。
2月24日晚公告,根据公司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提名,提请白晓松为公司第十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
自2019年东阿阿胶业绩暴雷后,这是公司在三年多时间内的第三次换帅。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12月,"华润系"韩跃伟接替原董事长王春城担任东阿阿胶董事长。仅过了两个月,2020年1月,曾经执掌东阿阿胶14年的秦玉峰辞去公司董事等职务,此后一年半时间里,东阿阿胶7位高管相继辞职。
2022年1月,东阿阿胶发布多份公告显示,在执掌东阿阿胶两年多后,韩跃伟宣布辞去董事长职务,公司原总裁高登锋接任董事长一职,"华润系"程杰接任总裁。
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人员的变动对东阿阿胶未来的发展来说是比较良性的。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指出,东阿阿胶的高层人事变动是华润系入主后加强掌控权的表现,所以在华润彻底实际控制上市公司前,仍可能会继续调整。
不过,在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看来,频繁的人事变动会给上市公司的战略稳定性、企业运营策略的持续性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并会直接反映在营收与业绩层面,东阿阿胶也概莫能外。
高管的变动必然导致公司经营方向的变化。在2022年4月的投资者调研活动中,东阿阿胶表示将回归医疗市场,加强专家学术交流及临床二次开发。从资本运作方面来看,2022年公司缩减了毛驴养殖业务,却为旗下药品子公司华润昂德增资4000万元、并整体吸收合并了临清药业。
为回归医疗市场,东阿阿胶也在不断拓展药品领域的人才,2023年6月13日晚,东阿阿胶公告最新人事变动,涉及多位公司高管,其中,聘任丁红岩为公司副总裁、财务总监;李庆川为公司副总裁。
履历显示,东阿阿胶此次新任命的两位高管均出自华润。丁红岩此前曾任华润医药集团总审计师兼审计部总经理;李庆川曾任华润三九全国连锁KA经理、全国连锁总监、KA平台总经理等职务。
但回归医疗市场后,东阿阿胶能否延续高增长目前仍是未知数。
东阿阿胶的"茅台梦"
东阿阿胶前身为山东东阿阿胶厂,1952年建厂,1993年由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制企业,1996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2004年,华润集团明确入主东阿阿胶,不过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东阿阿胶的管理权仍由"东阿系"掌控。
2006年,有着"阿胶少帅"之称的秦玉峰接棒成为公司掌门人。彼时,秦玉峰认为,东阿阿胶面临着战略不清、业务多元、资源分散、增长乏力等诸多问题。而茅台的提价模式,似乎给了秦玉峰开辟一条新思路。
2001年至2006年间茅台集团曾先后3次对飞天茅台酒出厂价进行调整,将飞天茅台的出厂价从218元提升到了308元,这几次提价也直接带动了贵州茅台业绩的大幅增长,茅台集团的营业收入从2001年16.18亿元提升至2006年的49.03亿元。
贵州茅台业绩的增长让秦玉峰看到了新的希望。于是,秦玉峰在2006年启动了文化营销和价值回归工程,东阿阿胶产品开始全面提价。浙商证券曾在研报中表示,2005年至2019年,东阿阿胶的阿胶块累计提价18次,价格增长20倍。
秦玉峰曾表示,涨价是阿胶的"价值回归"。"在明代,记录商业史的目录对阿胶的商业流通有详细记载。阿胶当时每市斤课税银一钱六分,按当时税收惯例,流通税占销售额的1/20,推算阿胶价格大致为每市斤三两二钱白银,折算到现在相当于每市斤4000-6000元人民币。"
得益于秦玉峰的"价值回归工程",东阿阿胶的业绩也是突飞猛进,并实现了连续12年的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06-2018年,东阿阿胶的营收从10.76亿元增至73.38亿元,归母净利润则从1.49亿元增至20.85亿元。
对于接连提价的原因,秦玉峰曾解释称,国内驴皮存量在持续下降,而随着不少国家收紧或禁止驴皮出口,驴皮的进口量也会进一步减少,加之真假驴皮的检测问题已经解决,驴皮供应将更加紧张。
但是在价值回归工程的引导下,东阿阿胶逐渐掉入"虚假繁荣"的陷阱里。东阿阿胶多次的大幅提价也让经销商们形成了一种无视市场价格规律的"提价预期",经销商通过大量囤货,以赚取囤货套利与产品差价双重利润。
到了2019年,药中茅台的神话不再,东阿阿胶业绩暴雷。2019年东阿阿胶首亏4.4亿元,同比减少121.29%,营收29.58亿元,同比减少59.68%。
对于业绩变脸的原因,东阿阿在业绩快报中称:"今年公司主要侧重于清理渠道库存,主动严格控制发货、全面压缩渠道库存数量。"
虽然东阿阿胶的商业模式跟贵州茅台相似,但东阿阿胶却未能复制茅台的增长神话。十多年过去,贵州茅台已过万亿市值,东阿阿胶市值却仍在300多亿徘徊。
朱丹蓬指出,前些年,东阿阿胶遭遇渠道库存持续积压,产品难以满足消费升级诉求等问题。从整体来看,跟不上中度消费人群的升级节奏,也没有抓住新生代的核心需求及诉求。
东阿阿胶在接受多家券商机构的调研时坦言,"过去阿胶块增长出现波动,一方面主要是因为供需关系出现问题,供应量远大于需求量;另一方面是因为提价过于频繁,价格与价值背离,违反了基本客观规律"。
沈萌直言,茅台是供小于求的卖方市场,东阿阿胶不具备类似的市场统治力,所以效仿茅台的价格策略是东施效颦。
虽然东阿阿胶的商业模式跟贵州茅台相似,但东阿阿胶却忽视了自身产品的缺陷。阿胶作为滋补品,有效期只有五年,保质期短的产品,就意味着囤货周期短,尤其是临近周期时,容易发生压价清仓的行为,理财产品终会回归滋补产品本身。
而茅台则截然相反,没有储存时间限制,并且时间越久价值越高,再加上茅台的稀缺性,赋予了茅台酒金融属性和投资价值,茅台成了名副其实的硬通货。
在柏文喜看来,虽然东阿阿胶的提价模式与贵州茅台相似,但二者的商品属性,以及在各自领域的地位、影响力与可替代性却相差极大,再加上相对于茅台10倍左右的提价率,东阿阿胶超过70倍的提价率已让其脱离了传统保健品的认知范畴,自然也就造成了天差地别的境遇。
如何寻找新的业绩增长曲线?
近些年来,东阿阿胶也试图寻找第二产品增长曲线。例如推出了"东阿阿胶粉""阿胶珠饮片""红胶膏颜"等产品,以及阿胶软糖和阿胶金丝枣等零食。不仅如此,东阿阿胶还进军美妆领域,2021年7月推出首个独立美妆品牌"桃花润",主打精华液、面膜。2023年2月3日,东阿阿胶还与奈雪的茶跨界合作,上线阿胶奶茶。
只不过这其中尚未出现"明星产品",也不足以成长为东阿阿胶的第二增长曲线。财务数据显示,除阿胶产品外,2022年公司其他药品及保健品实现营收1.87亿元,占比仅4.63%。
据东阿阿胶2022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将构建"药品""健康消费品"双轮驱动增长模式,以阿胶、复方阿胶浆为基石,向"阿胶+"和"+阿胶"不断延伸,覆盖更多消费者,满足更多人群需求。
不过,相对于片仔癀、云南白药这些有"国家保密配方"的产品而言,阿胶是单方制剂,核心在于驴皮资源,其门槛低,可替代性强。
与此同时,一些老字号药企九芝堂、同仁堂、太极集团等企业也纷纷布局阿胶产业,行业内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在2012年之前,东阿阿胶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稳坐行业霸主;而2022年,东阿阿胶在阿胶行业的市场占有率下滑到了58%,这也就意味着,未来东阿阿胶若未寻找到新的业绩增长极,将面临市场份额被其他竞争者掠夺的风险,进而影响公司的收入和利润水平。
针对公司业务单一及新的业绩增长曲线等问题,大公快消致电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进行采访,但对方并未回复。未来,市场留给东阿阿胶的时间还剩多久?大公快消将持续关注。
内容来源:大公快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