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极兔快递连亏三年换来市场 增速放缓转型谋上市

来源:鳌头财经 2023-06-20 20:01: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极兔快递连亏三年换来市场 增速放缓转型谋上市)

记者丨宁晓敏 见习生丨 姜丹

出品丨鳌头财经(theSankei)

今年618最受关注的快递,不是靠送货速度出圈,而是要上市了。

近日,极兔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上市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美银及中金公司,预期市值超800亿港元。

业内分析认为,此前靠烧钱换市场为极兔快递带来了庞大的用户以及高估值。如今,持续亏损的极兔快递向资本冲刺,若顺利上市,或将改写快递行业格局。

连续三年亏损

极兔快递起家于印尼,进入中国市场后开始与“师兄”拼多多黄铮合作,并且其快速扩张崛起路径,也和拼多多有很多共同之处,都是靠烧钱走低价路线,都是先从农村包围城市,都是在巨头厮杀下跑出来的佼佼者。

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极兔分别取得15.35亿美元、48.52亿美元、72.67亿美元的营收。这份成绩非常瞩目,横向对比,复合年增长率超100%;纵向对比顺丰、圆通、韵达、中通、申通2022年的营收分别为2674.9亿元、535.4亿元、474.3亿元、353.8亿元、336.7亿元,极兔已经进入头部阵营了。

这份跑赢大盘增速的成绩,主要是靠中国市场。招股书显示,极兔快递受当地贡献的营收比例从68.1%下降到32.7%,而中国市场对极兔总营收的贡献则从2020年的31.2%攀升至2022年的56.4%,成为极兔第一大营收来源。

虽然发展迅猛,但极兔快递和很多互联网基因的企业一样,都是烧钱换来的。招股书显示,极兔快递2020年、2021年、2022年利润分别为-6.64亿美元、-61.92亿美元、15.73亿美元;经调整EBITDA分别为-3.21亿美元、-5.28亿美元、-2.04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分别6.16亿美元、-9.4亿美元、-3.35亿美元。

为何中国市场亏损严重?极兔在招股书中解释称,主要是由于其不断投资技术基建、规模和扩张导致。

极兔招股书中数据也验证了这一点,2020年、2021年、2022年营业成本分别达到17.97亿美元、53.97亿美元、75.38亿美元,均超过同期的营收。

在极兔快递高昂的运营成本中,打“价格战”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鳌头财经梳理发现,通常情况下,中国快递物流的成本不低于1.5元左右每单起步,而极兔在进入中国市场时,为了跑马圈地占领市场份额,将价格做到了“0.6-0.8元每单快递”起步,这也就造成了增收不增利的处境。

由此,也造成了中国市场困损更厉害的局面。招股书显示,自极兔在中国起网以来,其平均单票收入和东南亚市场的差距就较为悬殊。2020-2022年间,中国平均单票收入分别为0.23美元、0.26美元、0.34美元,同期的东南亚市场平均单票收入是中国区的两倍左右。与收入相对的,极兔在2020-2022年间中国市场的平均单票成本为0.51美元、0.41美元、0.4美元。

高速增长遇阻

烧钱总得有资本接济,本次IPO前,腾讯、博裕资本、ATM、D1、高瓴投资、GLP、红杉、顺丰控股、淡马锡、SAI Growth、招银国际分别持有极兔6.32%、6.1%、5.49%、3.1%、2%、1.99%、1.62%、1.54%、0.77%、0.54%、0.39%的股份。

虽然背后有不少资本大佬,但是鳌头财经注意到,上一轮公开融资还在2021年4月7日,交易对手为博裕资本、高瓴资本、红杉资本,金额18亿美元,估值达78亿美元。

如今两年过去,融资的声音却非常寂静。截至2022年末,极兔快递的账上还有价值15亿美元的现金及一般等价物。

极兔快递也意识到融资环境的变化,提前未雨绸缪,将对策放在了资本市场,正式谋划在港上市。极兔表示,本次上市募资净额将用于拓宽物流网络,升级基础设施及强化分拣及仓储能力、容量,还将用于开拓新市场和扩大服务范围、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一般企业目的及作为营运资金。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凭借快速崛起的中国市场业务,极兔最终迈入资本市场毫不意外。同时,极兔也在招股书中对外表露出了上市后的战略计划:巩固领先地位并继续扩大市场份额;扩大规模和承载能力,提升物流网络的效率和连通性;开拓新市场及新服务类别;投资创新、技术及环境可持续性。

不过,资本市场也是看重回报的,若顺利上市,盈利的难题就被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上。

有市场分析认为,极兔当前面临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平衡成本和市场规模之间的平衡,解决单票成本出现了倒挂的情况。而此前极兔快递除了价格优势之外,在网络竞争力和稳定性方面并没有突出的核心竞争力,市场份额和订单量高速增长的趋势可能就要一去不复返了。

从目前公开数据看,钱换规模的边际效应是在递减的。2021年和2022年,极兔快递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增速分别为355.6%和87.8%,明显放缓。

也有国金证券研报就分析认为,当前,快递行业“价格战”监管持续,叠加企业的资本开支高峰或已过去,产能跟业务量更加匹配,盈利有望持续释放。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顺丰控股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优秀。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