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直击 - 正文

海峡创新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原标题:海峡创新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海峡创新(300300)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依旧坚持聚焦智慧城市和智慧医疗的两大发展战略。其中,智慧城市是公司当前的核心业务领域,而智慧医疗则是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产业。同时,公司继续推动处置与主营业务无关的投资项目和资产。

  1、智慧城市

  公司始终坚持在智慧城市领域探索实践,凭借获得工程领域“11甲”资质的业务积淀,参建了上千项智慧工程项目,为业主方提供智慧城市规划、设计、咨询、工程建设、集成和运营等全方位服务,业务链涵盖信息化和智能化规划咨询、工程设计、系统设备采购、施工和集成调试、项目管理及运维增值服务的全过程,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建立了稳定完善的业务体系,为智慧城市业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现已成为领先的新型智慧城市服务商。同时,为了加快智慧城市的发展,公司以新基建、数字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为重要载体,在IDC、城市大脑、智慧文旅、智慧交通、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数据中心等重点领域持续拓展。为了实现智慧城市的集约高效、精准治理、安全应急和人文关怀,公司利用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安全应急等维度的技术手段来重构项目的实施逻辑,并结合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提升项目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和抗风险能力,获得智慧城市领域可持续竞争的优势,高效整合产业生态资源,实现智慧城市全方位发展和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

  2、智慧医疗

  智慧医疗是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产业。报告期内公司全面梳理医疗产业的新战略,调整原有医疗布局,包括平台整改、优化合作关系等。同时,在初定业务模式下,积极延伸智慧医疗板块新领域,开展多元化医疗业务。全资子公司福建海峡创新医疗(002173)科技有限公司是推行智慧医疗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后取得了医疗器械二类经营备案和三类经营许可证,引进销售ECMO、可穿戴心电设备以及胸外科高值耗材。此外,控股子公司平潭互联网医院积极推进互联网医院的数字医疗领域的业务布局和项目落地。未来还将依托在以色列的医疗资源和平潭的对台特殊区位优势,持续拓展医疗美容等大健康产业。

  报告期内,公司影城板块受市场下行及客观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公司对部分影院资产进行了处置。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深耕智慧城市领域,依托丰富的项目经验和良好的业务资质、技术研发和人才优势、生态融合优势、国资控股及区位优势,为客户提供完备成熟的智慧城市不同场景应用解决方案,成为智慧城市建设服务领军企业。

  1、业务资质优势

  业务资质展示企业在行业领域里具备的合法资格和水平能力,同时也是一种技术壁垒,反映了企业的综合实力。公司是目前行业内为数不多的拥有11项壹级或者甲级资质的企业,报告期内,公司成功获批了软件成熟度模型最高级别“CMMI5级资质”、“福建省软件企业证书”,被平潭综合实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评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司子公司获批“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凭借大量的资质优势和丰富的项目经验,公司积极拓宽智慧城市内涵,深化主业布局,累计参与上千项智慧工程项目,项目遍布全国30余个省份,业务领域涉及IDC数据中心、智慧交通、智慧公安、智慧社区和智慧文旅等领域。公司基于其丰富的资质条件,具有较强的业务承接能力,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2、技术研发和人才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与创新,不断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坚持以技术驱动企业发展。2022年,公司新增6项专利和34项软件著作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 15项发明专利、40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314项软件著作权。公司积极关注和跟踪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迭代更新,结合公司业务实际,培育研发公司专属先进的技术应用和解决方案创新能力,在不同业务场景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应用解决能力,致力于为行业提供优质、可靠、成熟的软硬件产品和系统集成方案,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及智慧医疗领域的科技成果与各领域的融合创新发展。人才是支撑公司经营创造的重要资源,公司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健全人才引进、培养、配置体系,建立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保障公司稳健发展。

  3、生态融合优势

  公司凭借现有行业积累、技术和资源体系优势,发挥强大的数据和产业生态融合能力,构建完善的智慧城市业务发展生态系统,与国内外一流的学术研究机构及行业内领军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同构“共创、共建、共生、共长”为宗旨的协同发展的智库及产业生态,充实公司智库,提高行业影响力。报告期内,公司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市武昌区大数据中心、北京红山信息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等高校和企业相继达成战略合作关系,旨在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在数字产业等领域推进,实现共赢。

  4、国资控股及区位优势

  2021年,公司将注册地址迁至平潭综合实验区,公司作为当前平潭国资控股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拥有较强的区位优势,是平潭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实施平台,也是落实承接两岸融合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平台。此外,作为新型智慧城市服务商,公司将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助力平潭经济发展。未来公司将紧抓平潭“十四五”规划的发展机遇,以新基建、数字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为重要载体,积极参与平潭全域5G建设、新型智慧岛、国际旅游岛、国际医美健康岛、全岛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云计算专区与信息保税港等项目建设,助力平潭打造两岸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2年,公司坚持聚焦战略,结合当前国家“全国稳经济大盘”整体环境,紧跟国家一系列经济发展潮流,秉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发展理念,全面提升公司业务辐射的广度和深度,致力于实现高质量长效发展。公司积极拓宽智慧城市新内涵,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夯实巩固创新能力,深挖行业发展新机;同时,公司也持续优化智慧医疗业务布局,积极推进互联网医院的数字医疗领域的业务布局和项目落地。

  (1)智慧城市

  公司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拥有21年的积淀,在报告期内,公司充分利用新基建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重视智慧城市战略的实施,通过加强科技赋能、加速核心技术产品的创新,以“保存量、促增量、强核心”的业务发展目标为导向,持续改善和优化智慧城市业务结构,并积极探索智慧城市新内涵,扩大公司的业务范围。公司致力于为城市提供全面解决方案,提升城市运行效率、韧性和安全。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原有项目的闭环工作,创新建设项目资源池,新增订单不断落地,为智慧城市业务带来新的增长潜力与发展新动能。

  报告期内,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和创新,并持续拓展新基建、城市大脑、韧性城市、智慧文旅、智慧交通等领域的业务。公司与高等院校和国家级研究院展开合作研究,旨在提升公司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影响力和技术实力。同时,公司持续深化全方位的合作伙伴关系,搭建智慧城市业务发展的生态系统。公司与行业领军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依托各自在行业发展和智慧城市项目建设方面的经验,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目标。通过整合和赋能,提升公司在智慧产业中的市场竞争力。

  公司是平潭综合实验区区属国企首家控股上市公司,平潭综合实验区是全国唯一具备“综合实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旅游岛”三区叠加优势的地区,拥有无限潜力和发展机遇。平潭综合实验区“一岛两窗三区”的战略定位,将成为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桥头堡”和台湾同胞提供“第二生活圈”。未来,公司将抓住平潭综合实验区“十四五”规划的发展机遇,积极参与并推进平潭全域的5G建设、新型智慧岛、国际旅游岛、国际医美健康岛、云计算专区与信息保税港等项目建设。通过新基建、数字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为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平潭打造两岸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

  (2)智慧医疗

  智慧医疗是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板块,2022年8月,全资子公司福建海峡创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重组完成,并获得医疗器械二类经营备案和三类经营许可,同年12月获得ECMO、可穿戴心电设备、胸外科高值耗材等产品的区域经销权,将在授权区域内积极开拓医院市场。未来将利用平潭“三品一械”的政策优势,深入平潭当地数字医疗器械的研发和生产。平潭互联网医院作为平潭综合实验区首家互联网医院,加快吸纳合作技术能力,积极引进以色列和台湾的高端医疗服务,本着“扎根平潭、面向福建、辐射全国”的战略布局,充分发挥平潭对台的区位优势,持续完善智慧医疗产业布局。

  (3)影城板块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下属公司杭州海峡创新互动娱乐管理有限公司拥有10家自营影城,受行业下行周期和政策影响,导致影城板块业绩未达预期,且较上年减少三家影城。报告期内,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经营措施,包括对自营影城现有项目进行梳理和优化、出售部分影城、申请免租减租政策、控制不必要的人力成本、管理运营成本压缩及商务开拓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经营损失。

  (4)投资领域

  公司旗下投资参股公司包括微贷网、蜂助手(301382)、 Xynomic Pharmaceuticals Holdings,Inc.(徐诺药业)、MCAC、伊奇洛夫等公司。其中,蜂助手于2021年7月通过创业板上市委审核,于2022年1月向证监会提交注册申请,2023年3月22日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同时,伊奇洛夫已获得平潭双创大赛的最佳创新奖,且已获得以色列 HAVA-Zingboim 高端美妆产品的中国独家经销权,正开展相关产品备案。报告期内,公司退出Aurora Mobile Ltd. (极光大数据)、汉鼎宇佑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参股公司微贷网由于其股价下跌,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依旧坚持聚焦智慧城市和智慧医疗的两大发展战略。其中,智慧城市是公司当前的核心业务领域,而智慧医疗则是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产业。同时,公司继续推动处置与主营业务无关的投资项目和资产。

  1、智慧城市

  公司始终坚持在智慧城市领域探索实践,凭借获得工程领域“11甲”资质的业务积淀,参建了上千项智慧工程项目,为业主方提供智慧城市规划、设计、咨询、工程建设、集成和运营等全方位服务,业务链涵盖信息化和智能化规划咨询、工程设计、系统设备采购、施工和集成调试、项目管理及运维增值服务的全过程,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建立了稳定完善的业务体系,为智慧城市业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现已成为领先的新型智慧城市服务商。同时,为了加快智慧城市的发展,公司以新基建、数字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为重要载体,在IDC、城市大脑、智慧文旅、智慧交通、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数据中心等重点领域持续拓展。为了实现智慧城市的集约高效、精准治理、安全应急和人文关怀,公司利用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安全应急等维度的技术手段来重构项目的实施逻辑,并结合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提升项目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和抗风险能力,获得智慧城市领域可持续竞争的优势,高效整合产业生态资源,实现智慧城市全方位发展和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

  2、智慧医疗

  智慧医疗是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产业。报告期内公司全面梳理医疗产业的新战略,调整原有医疗布局,包括平台整改、优化合作关系等。同时,在初定业务模式下,积极延伸智慧医疗板块新领域,开展多元化医疗业务。全资子公司福建海峡创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推行智慧医疗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后取得了医疗器械二类经营备案和三类经营许可证,引进销售ECMO、可穿戴心电设备以及胸外科高值耗材。此外,控股子公司平潭互联网医院积极推进互联网医院的数字医疗领域的业务布局和项目落地。未来还将依托在以色列的医疗资源和平潭的对台特殊区位优势,持续拓展医疗美容等大健康产业。

  报告期内,公司影城板块受市场下行及客观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公司对部分影院资产进行了处置。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深耕智慧城市领域,依托丰富的项目经验和良好的业务资质、技术研发和人才优势、生态融合优势、国资控股及区位优势,为客户提供完备成熟的智慧城市不同场景应用解决方案,成为智慧城市建设服务领军企业。

  1、业务资质优势

  业务资质展示企业在行业领域里具备的合法资格和水平能力,同时也是一种技术壁垒,反映了企业的综合实力。公司是目前行业内为数不多的拥有11项壹级或者甲级资质的企业,报告期内,公司成功获批了软件成熟度模型最高级别“CMMI5级资质”、“福建省软件企业证书”,被平潭综合实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评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司子公司获批“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凭借大量的资质优势和丰富的项目经验,公司积极拓宽智慧城市内涵,深化主业布局,累计参与上千项智慧工程项目,项目遍布全国30余个省份,业务领域涉及IDC数据中心、智慧交通、智慧公安、智慧社区和智慧文旅等领域。公司基于其丰富的资质条件,具有较强的业务承接能力,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2、技术研发和人才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与创新,不断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坚持以技术驱动企业发展。2022年,公司新增6项专利和34项软件著作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15项发明专利、40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314项软件著作权。公司积极关注和跟踪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迭代更新,结合公司业务实际,培育研发公司专属先进的技术应用和解决方案创新能力,在不同业务场景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应用解决能力,致力于为行业提供优质、可靠、成熟的软硬件产品和系统集成方案,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及智慧医疗领域的科技成果与各领域的融合创新发展。人才是支撑公司经营创造的重要资源,公司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健全人才引进、培养、配置体系,建立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保障公司稳健发展。

  3、生态融合优势

  公司凭借现有行业积累、技术和资源体系优势,发挥强大的数据和产业生态融合能力,构建完善的智慧城市业务发展生态系统,与国内外一流的学术研究机构及行业内领军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同构“共创、共建、共生、共长”为宗旨的协同发展的智库及产业生态,充实公司智库,提高行业影响力。报告期内,公司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市武昌区大数据中心、北京红山信息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等高校和企业相继达成战略合作关系,旨在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在数字产业等领域推进,实现共赢。

  4、国资控股及区位优势

  2021年,公司将注册地址迁至平潭综合实验区,公司作为当前平潭国资控股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拥有较强的区位优势,是平潭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实施平台,也是落实承接两岸融合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平台。此外,作为新型智慧城市服务商,公司将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助力平潭经济发展。未来公司将紧抓平潭“十四五”规划的发展机遇,以新基建、数字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为重要载体,积极参与平潭全域5G建设、新型智慧岛、国际旅游岛、国际医美健康岛、全岛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云计算专区与信息保税港等项目建设,助力平潭打造两岸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2年,公司坚持聚焦战略,结合当前国家“全国稳经济大盘”整体环境,紧跟国家一系列经济发展潮流,秉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发展理念,全面提升公司业务辐射的广度和深度,致力于实现高质量长效发展。公司积极拓宽智慧城市新内涵,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夯实巩固创新能力,深挖行业发展新机;同时,公司也持续优化智慧医疗业务布局,积极推进互联网医院的数字医疗领域的业务布局和项目落地。

  (1)智慧城市

  公司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拥有21年的积淀,在报告期内,公司充分利用新基建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重视智慧城市战略的实施,通过加强科技赋能、加速核心技术产品的创新,以“保存量、促增量、强核心”的业务发展目标为导向,持续改善和优化智慧城市业务结构,并积极探索智慧城市新内涵,扩大公司的业务范围。公司致力于为城市提供全面解决方案,提升城市运行效率、韧性和安全。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原有项目的闭环工作,创新建设项目资源池,新增订单不断落地,为智慧城市业务带来新的增长潜力与发展新动能。

  报告期内,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和创新,并持续拓展新基建、城市大脑、韧性城市、智慧文旅、智慧交通等领域的业务。公司与高等院校和国家级研究院展开合作研究,旨在提升公司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影响力和技术实力。同时,公司持续深化全方位的合作伙伴关系,搭建智慧城市业务发展的生态系统。公司与行业领军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依托各自在行业发展和智慧城市项目建设方面的经验,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目标。通过整合和赋能,提升公司在智慧产业中的市场竞争力。

  公司是平潭综合实验区区属国企首家控股上市公司,平潭综合实验区是全国唯一具备“综合实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旅游岛”三区叠加优势的地区,拥有无限潜力和发展机遇。平潭综合实验区“一岛两窗三区”的战略定位,将成为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桥头堡”和台湾同胞提供“第二生活圈”。未来,公司将抓住平潭综合实验区“十四五”规划的发展机遇,积极参与并推进平潭全域的5G建设、新型智慧岛、国际旅游岛、国际医美健康岛、云计算专区与信息保税港等项目建设。通过新基建、数字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为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平潭打造两岸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

  (2)智慧医疗

  智慧医疗是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板块,2022年8月,全资子公司福建海峡创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重组完成,并获得医疗器械二类经营备案和三类经营许可,同年12月获得ECMO、可穿戴心电设备、胸外科高值耗材等产品的区域经销权,将在授权区域内积极开拓医院市场。未来将利用平潭“三品一械”的政策优势,深入平潭当地数字医疗器械的研发和生产。平潭互联网医院作为平潭综合实验区首家互联网医院,加快吸纳合作技术能力,积极引进以色列和台湾的高端医疗服务,本着“扎根平潭、面向福建、辐射全国”的战略布局,充分发挥平潭对台的区位优势,持续完善智慧医疗产业布局。

  (3)影城板块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下属公司杭州海峡创新互动娱乐管理有限公司拥有10家自营影城,受行业下行周期和政策影响,导致影城板块业绩未达预期,且较上年减少三家影城。报告期内,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经营措施,包括对自营影城现有项目进行梳理和优化、出售部分影城、申请免租减租政策、控制不必要的人力成本、管理运营成本压缩及商务开拓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经营损失。

  (4)投资领域

  公司旗下投资参股公司包括微贷网、蜂助手、XynomicPharmaceuticalsHoldings,Inc.(徐诺药业)、MCAC、伊奇洛夫等公司。其中,蜂助手于2021年7月通过创业板上市委审核,于2022年1月向证监会提交注册申请,2023年3月22日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同时,伊奇洛夫已获得平潭双创大赛的最佳创新奖,且已获得以色列HAVA-Zingboim高端美妆产品的中国独家经销权,正开展相关产品备案。报告期内,公司退出AuroraMobileLtd.(极光大数据)、汉鼎宇佑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参股公司微贷网由于其股价下跌,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营业收入整体情况

  单位:元

  (2)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不适用

  (3)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否

  (4)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不适用

  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不适用

  单位:万元

  注:

  1.因整体合同履行进度不达预期,为控制经营风险,经友好协商,公司于2022年8月与金交恒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交恒通”)就终止上述合同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了《合同终止协议》,双方约定在此协议生效后的约定期限内,金交恒通向公司退还前期支付的合作意向金,并支付资金占用费。具体详见公司于2022年8月31日、2022年9月27日、2022年11月2日在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披露的《关于重大合同进展的公告》。

  2.上述合同具体情况详见公司于2021年12月31日和2022年8月29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关于重大合同进展的公告》。

  3.受外部环境等综合因素影响,公司部分合同实施缓于预期,公司将积极组织、协调及有效管理好各方资源,积极促进合同的顺利实施。但如遇外部宏观政策环境、行业政策、市场环境、原材料等价格波动、合同方自身经营情况的变化等不可控因素,公司可能面临合同无法按期执行、全面履行甚至终止的风险。公司将持续跟进重大合同的后续进展情况,并及时履行相应的信息披露义务。敬请广大投资者谨慎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已签订的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不适用

  (5)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单位:元

  说明

  无

  (6)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否

  具体变动情况详见本报告第十节中附注“八、合并范围的变更”

  (7)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不适用

  (8)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公司前5大客户资料

  主要客户其他情况说明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前5名供应商资料

  主要供应商其他情况说明

  □适用不适用

  3、费用

  单位:元

  4、研发投入

  适用□不适用

  公司研发人员情况

  近三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及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公司研发人员构成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适用□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减少37人,同比减少41.11%,其中30岁以下的人员减少19人,同比减少65.52%。

  主要原因为2022年度受国内经济环境及客观因素等影响,市场整体需求减弱,公司及子公司根据行业预期及整体战略对公司部分业务进行了优化调整,人员相应减少。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上年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

  □适用不适用

  研发投入资本化率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适用不适用

  5、现金流

  单位:元

  相关数据同比发生重大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说明

  适用□不适用

  1、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477,436.49元,同比增长113.03%,主要系本报告期内公司努力控制经营成本、加强采购管理,控制现金流支出所致。

  2、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857,050.16元,同比增长81.22%,主要系本报告期内出售孙公司股权取得股权转让款所得导致。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1,347.74万元,与本年度净利润-17,633.70万元差异-16,285.96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失、长期资产折旧摊销等导致。

  五、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单位:元

  境外资产占比较高

  □适用不适用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其他变动的内容

  无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否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详见“第十节财务报告七、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注释81、所有权或使用权受到限制的资产”。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不适用

  主要子公司及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10%以上的参股公司情况

  单位:元

  报告期内取得和处置子公司的情况

  适用□不适用

  主要控股参股公司情况说明

  1、全资子公司:HakimUniqueTechnologyLimited(汉鼎宇佑科技有限公司)、汉鼎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汉鼎宇佑有限公司、海峡创新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杭州海峡创新互动娱乐管理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杭州海峡创新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杭州汉鼎宇佑商业发展有限公司、杭州汉鼎宇佑商业发展有限公司、浙江海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宝泰(福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浙江汉鼎宇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浙江汉鼎宇佑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湖北海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海峡创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等。

  2、控股子公司:海峡创新互联网医院(平潭)有限公司。

  3、主要参股子公司:好医友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蜂助手股份有限公司、伊奇洛夫创新国际医院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广东悦伍纪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浙江中城智慧城市规划咨询有限公司、四川通普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南洋码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数想科技有限公司等。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数字经济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多元发展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智慧城市正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繁荣的重要一环。2022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要求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市数据整合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服务能力。2022年2月,我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国家一体化数据中心、新型数据中心等政策文件的出台和“东数西算”工程的实施,为数据中心的协调融合发展指明方向,促进国家数据中心产业布局的不断优化,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数据中心规模稳步增长,低碳、高质量、协调发展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全国数字经济协同发展,“东数西算”或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022年3月5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指出要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根据IDC官方(www.idc.com)2023年1月发布的《IDC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情况及趋势分析,2022-2026》报告,2022年中国政府主导的智慧城市ICT市场投资规模为214亿美元,其中硬件产品投入达到81亿美元,占总体投入的37.9%;软件投入为51亿美元,占总体投入的23.8%;服务投入为82亿美元,占总体投入的38.3%。IDC预计,到2026年,中国政府主导的智慧城市ICT市场投资规模将达到389亿元人民币,2022–2026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1%。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国家各个层面陆续发布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完善数字经济治理,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更好赋能经济发展,加速民生服务和社会治理的智能化变革,丰富人民生活。在不同场景下产品个性化、创新化和多样化的智能需求,推动数智融合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为公司加强行业应用场景融合深度,助力完善产业数字化建设,弥合数字鸿沟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2、医疗服务进入数字化时代

  国务院下发《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要加快互联网医院发展,推广健康咨询、在线问诊、远程会诊等互联网医疗服务,规范推广基于智能康养设备的家庭健康监护、慢病管理、养老护理等新模式。在国家政策支撑的背景下,医疗行业的互联网化已成必然。新兴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可在多方面提升医疗卫生现代化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和弥补医疗资源不足的缺点等。同时,互联网医疗为推动互联网与医疗健康服务融合,促进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受到社会需求剧增和行业技术迭代的极大推动,行业扩张发展迅速,医疗服务进入数字化时代。

  (二)2023年度经营思路

  根据公司的战略规划,2023年将持续聚焦主业,坚定执行主业的发展战略。智慧城市是公司目前的主要业务板块,而智慧医疗则是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产业。公司将致力于推动这两个领域的相关产业发展,公司努力确保主业增长的同时提升公司整体价值和核心竞争力,不断优化并扩大业务,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趋势。此外,将积极处置与主营业务无关的投资项目与资产,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产运营效率。

  1、践行党业融合,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特别是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以及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统筹抓好生产经营工作,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积极践行党中央关于推动国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精神,深化企业改革,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经营层目标考核体系,积极探索经营层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坚持以提升内在价值为核心的管理理念,有力支撑企业战略目标、快速响应业务发展需求、持续赋能职能业务单元;完善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抓手的运行管控体系,将全部经营活动纳入预算管理;科学编制、分解预算目标,提高管理效能;优化基于经营业绩的多元激励机制,实现个人目标、团队目标与企业目标的高度一致,充分激活企业各经营团队,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驱动力。

  2、优化产业布局,明确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

  坚持贯彻落实公司“聚焦主业”的发展原则,明晰战略目标导向,准确把握发展定位,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打造精深强大的细分领域,推动智慧城市等核心业务板块发展,持续优化投资项目管理,最大限度协同公司主营业务的发展,适时出清非主业相关资产。

  在智慧城市业务方面,公司将继续密切跟踪国家核心战略布局,以数字化发展为统领,瞄准细分领域,以智慧、安全、绿色为核心抓手,实现在重点发展领域上质与量的突破。公司将以新基建、数字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为重要载体,在IDC、城市大脑、智慧文旅、智慧交通、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数据中心等重点领域持续拓展。

  同时整合产业生态资源,升级核心技术产品,提升公司综合实力,在智慧城市建设上提供新思路,助力政府科学决策,提升居民生活便利。公司与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市武昌区大数据中心、北京红山信息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企业相继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在数字产业等领域推进,推动数据中心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

  智慧医疗业务方面,充分发挥平潭对台的特殊区位优势及政策红利,整合医疗板块资源,提升海峡创新智慧医疗板块专业性壁垒,拓宽智慧医疗板块的业务边界。积极引进以色列等高端医疗产品和服务,开拓多元医疗产品业务,利用平潭“三品一械”的政策优势,持续完善智慧医疗产业布局。

  3、以科技赋能为引领,促进产业协同和创新发展

  智慧产业需要不同方面的支持和发展从而实现合理的产业分工与协同,保持产业全面健康发展和持续创新。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并深入结合国家发展导向,加快创新策源能力建设,推动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强化产业协同作战和创新发展。为此,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沉淀技术和业务复用能力,坚持技术研发与业务相结合,顺应行业发展和客户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公司研发体系功能。同时,公司与国内著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专家学者及智慧城市行业资深技术开发运营团队紧密合作,坚持前瞻性研究,重点基于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互联网服务平台,探索开发智慧产业领域产品,通过多样化体系,打通各行业应用,打造智慧城市的业务生态系统。

  4、加强经营分析与风险管理,提高运营效率

  2023年,公司将继续深入推进细化经营分析内容,并加强对各子公司各周期指标的考核落实,为实现2023年各项任务指标提供有力保障。同时,紧密联系业务与财务,统一协调资金调度,从业务角度全面严格管控资金流动。此外,公司将进一步优化内部审计资源配置,加强内部审计的监督与评价能力,不断优化风险事项报告机制,完善定期报告、不定期报告机制,及时发现并加以防范企业风险,建立健全事前审核、事中监测、事后监督的风险管理体制,有效降低公司运营风险,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5、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推动产业升级发展

  2022年4月福建省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福建省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提出主要目标:到2025年,福建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超过4万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2020年提高3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国内外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重点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数据要素实现有序流通和深度开发利用,新型基础设施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加快形成,数字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数字经济发展质量效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围绕发展目标,加快打造协同高效的数字政府、发展融合创新的数字经济、建设共治共享的数字社会、构建赋智赋能的数据体系、布局集约智能的新型基础设施、筑牢可信可靠的网络安全屏障等。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要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和优化数字化发展环境。

  公司将积极参与福建省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包括参与“强基”行动、数字技术创新突破行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能级提升行动、数字化转型支撑服务生态培育行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行动、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培育行动、数字企业融资促进行动、数字经济治理提升行动等项目,推进建设产业基础好、带动性强、成效显著的示范项目和应用场景,强化公司在福建省数字经济产业中的优势地位。平潭综合实验区是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的首批试点城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明确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一岛两窗三区”建设的远景目标,涉及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公司将充分利用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加快推动公司智慧城市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智慧医疗产业的发展壮大,助力平潭打造两岸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

  (三)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

  1、外部环境及市场竞争风险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与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行业政策密切相关的行业。由于经济的不确定性和竞争加剧等因素,智慧城市行业市场竞争日益严峻,公司需要适应外部宏观环境和行业政策的调整,否则将面临业务开展和经营产生一定风险的情况。此外,行业经济下行趋势也对公司新业务开拓、部分业务的开展推进、资金回款等产生了不利影响。随着智慧城市行业的不断发展,市场容量不断增长,公司将面临更多发展机会,同时也面临不断加剧的竞争压力。未来,公司将不断提高运营能力,科学做好行业和市场研究预测工作,提高敏锐嗅觉,合理布局前瞻性细分领域,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市场品牌影响,以适应市场变化和保持竞争优势,公司也将继续加强与政府和公众的沟通和合作,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新领域开拓风险

  公司在坚定主业的基础上,积极跟踪国家政策和行业导向,瞄准主业细分领域,探索开拓新业务。但新业务、新领域的开拓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存在新业务发展可能会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公司的业务拓展情况。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强对国家政策导向的研究和最新行业动态的跟踪,并全方位考察和把握新业务开发的可行性和市场适应性,实行灵活的战略调整和合理的风险把控,同时及时调整、纠偏在新领域开拓过程中产生的不利因素,尽快完成在领域从“新人”到“领军者”的角色转换。

  3、投资业务风险

  公司投资了多个项目,其中一部分与公司主营业务关联较小,且地域分布广泛。这些投资项目可以为公司带来未来的潜在收益,但也存在较大的投后管理难度。由于被投资企业经营情况、资本市场和公司投资管理决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公司的投资业务可能存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波动风险、减值风险和投资项目退出风险,从而影响公司的利润并带来不确定性。为了控制投资业务风险并提高专业性,公司将严格执行投资管理流程,规范投资决策、执行、投后管理和退出等流程,并加强对投资业务风险的前瞻性把控。

  4、应收账款风险

  公司目前主要的应收账款来自于智慧城市项目,这些款项通常是由政府或大型企业支付的,因此回款风险相对较低。如果应收账款的账龄过长,将会影响公司的资金周转速度和运营效率,进而导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上升,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坏账损失和现金流动性不足的风险。为了有效管理应收账款,公司将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优化公司的业务策略,加强合同管理监督检查力度。公司将审查合同并发挥合同管理在预防、控制和监督方面的作用,以化解企业经营风险。同时,公司将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和监控,实施应收账款追款责任制并加大对业务部门销售回款率的考核力度。此外,公司还将完善对账期较长的应收账款的催收和清理流程,逐步降低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使合同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

  5、人才竞争及流失风险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源,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需要依赖优秀的人才。随着公司业务的调整和扩展,以及行业竞争的加剧,公司存在核心研发人员和管理人员因业务结构变化而可能出现的调整和流失风险。因此,公司将通过推进管理体制的变革,采用科学的人才管理策略,建立公正、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关键人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通过这些措施,公司将不断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团队,建立一个稳定、高效的人才队伍,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创新医疗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