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直击 - 正文

浩丰科技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原标题:浩丰科技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浩丰科技(300419)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

  根据《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强调到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数字中国建设要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2522”的整体框架进行布局,要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强化数字中国关键能力,优化数字化发展环境。

  在当前发展背景下,国产软件、国产数据库、AI、数据安全等细分领域以及该类领域的拓展领域呈现高速发展趋势。公司主要向大型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提供综合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高端咨询、系统实施及定制软件开发服务、系统及运维服务等可靠的交付体系满足客户复杂管理下的数字化转型需求,助力客户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经济的推进给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公司将积极响应国家在数字经济的政策,通过自身的投入和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市场机遇,推出优质的解决方案,为公司带来更广阔的市场和机会。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基于公司多年大型客户数字化服务累计,结合行业的发展趋势,公司明确了数字化转型的业务升级战略,公司主营业务正从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向数字化转型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升级。

  公司主营业务是向大型客户提供从基础设施到业务应用的综合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服务,业务主要聚焦在数字金融、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政府数字化创新等业务领域。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在广州、上海、西安、成都、济南、烟台等地区设有分子公司,是安全可靠的数字化转型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报告期内,面对客户在复杂管理需求下的综合解决方案交付能力的要求,公司不断完善高端咨询、系统实施及定制软件开发服务、系统及运维服务等交付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公司综合解决方案交付的可靠性。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研发满足信创战略的创新产品及服务,不断加强与国产自主产品厂商的战略合作,增加了各业务领域综合解决方案中产品和服务“信创”的权重,提升了公司解决方案的“安全性”。

  报告期内,公司采取积极的外延并购战略来加速公司数字化转型业务升级战略。公司于2022年第一季度完成对山东华软金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华软金科”)100%股权收购,2022年末完成了对陕西正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华信息”)38%股权收购,初步完成了公司数字化转型升级战略的业务部署。

  随着公司业务升级战略的实施,公司不断通过外延并购的方式来加快战略推进,被并购公司的加入加大了公司管理的复杂度,公司通过健全内控管理制度和提高内控体系的效率,来提升公司经营风险的管控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明确了“总部(经营管理和决策机构)+业务单元”的扁平化管理架构,初步构建了“集中决策-分散运营”的授权经营体系,优化了经营决策体系。

  基于战略升级的需求,公司主动优化销售布局和营销渠道,加强产品专业化策划和推广水平,积极拓展新行业、新领域和新客户,在重点行业的核心业务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和进步,提高了公司品牌和产品的知名度。

  公司已取得了ITSS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标准符合性(贰级)、ISO2000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信息化工程与技术服务能力评价(CN-IETS2级)、CMMIL3、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等资质和体系认证。

  公司是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黄金捐赠人。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的服务范围包括开源软件、开源硬件、开源芯片及开源内容等,是中国发起的国际顶级开源社区,其致力于推进开源项目、开源生态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对全球开源事业的贡献。

  公司是TungstenFabric中文社区创始会员,该社区是混合云和多云架构技术为核心的国际顶级社区,拥有包括软件定义网络的应用等领先的SDN概念,在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有很多前瞻性的技术研究和推广。

  报告期内,具体业务领域情况如下:

  1、数字金融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数字金融业务主要以国内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为发展契机,向金融客户提供从基础设置到业务创新的综合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通过公司安全可靠的服务交付提升银行业客户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银行客户实现了业务智能化运营,最终助力客户数字化转型成功。主要业务分为两个部分:

  (1)数字银行解决方案业务

  以城商行及农商行为目标客户,基于公司自主创新研发的数字银行系统架构以及可靠的咨询、系统实施及定制软件开发服务、系统及运维服务等交付体系,向银行客户提供面向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数字化转型综合解决方案服务。报告期内,公司数字银行解决方案业务,属于战略升级下通过公司并购获得的新业务突破,该业务拥有省信用联社全业务的服务能力,拥有一支深耕农信体系十多年的高端咨询团队以及行业领先的业务架构,拥有云计算、分布式架构、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物联网、微服务、区块链、Devops等全面的技术能力和应用实践,拥有可靠敏捷的大规模定制化软件开发的交付体系,在省联社下成员行业务创新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业务场景数字化落地实践。

  (2)金融机构基础设施数字化业务

  以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为目标客户,基于公司自主创新的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方案,向大型金融机构提供私有云和数据中心的数字化系统集成方案及运维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提升金融机构基础设施数字化服务业务的生态能力和协同能力,通过与国产自主产品原厂的战略合作以及自主开发的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集成方案,不断提升数据中心和网络系统数字化集成方案中的“信创”权重,提升了公司在数据中心和网络系统数字化集成服务领域的“安全可靠”的品牌效应。

  2、企业数字化转型业务

  报告期内,企业数字化转型业务从向大型企业提供全面预算管理、辅助决策与管理分析、数据平台等数字技术解决方案开始向数字化转型综合解决方案业务进行战略升级。

  公司企业数字化转型业务,已经在部分领域拥有一支高端的咨询团队,并向包括世界五百强企业在内的企业提供咨询与规划、套装软件实施、定制化软件开发、系统运维等服务。拥有云计算、分布式架构、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物联网、微服务、Devops等全面的技术能力和应用实践。通过聚焦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并持续向客户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服务,已经在全面预算管理、辅助决策与管理分析等领域拥有较好的品牌知名度。

  3、政府数字化创新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政府数字化创新业务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1)数智公安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正华信息的股权收购,实现了政府公共安全领域数字化创新业务的突破。数智公安业务,主要是依托公司自主创新研发的技术平台和产品,融合移动互联、物联网、边缘计算、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采用软硬一体的平台向各级政府的公安部门提供从业务实战到内部管理的数智化应用平台,提升公安等相关部门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和预防和打击犯罪的水平。

  数智公安业务拥有人脸识别算法、图码联侦核心算法、无线特征采集技术、可视化关系分析技术、多维轨迹分析技术等多项具有公安实战能力的自主创新技术。公司长期致力于国内安全领域数字化创新研究,在重点人管控、反恐维稳、犯罪行为预警等方面提供数字化创新的实战手段,提升各级政府公安部门维护社会稳定能力和打击犯罪的水平。

  (2)政府基础设施数字化服务业务

  报告期内,基于公司自主创新的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方案,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私有云及数据中心的数字化系统集成方案及运维服务。公司不断提升该业务的生态能力和协同能力,通过与国产自主产品原厂的战略合作,及自主开发的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集成方案,私有云和数据中心数字化集成方案中的“信创”权重不断增加,提升了公司在该业务领域的“安全可靠”的品牌效应。

  4、酒店传媒服务业务

  公司酒店传媒业务聚焦酒店多媒体、信息化、智能化系统建设,涵盖系统咨询、勘查、设计、实施、培训和维护,为酒店提供端到端的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酒店传媒业务主要拥有酒店多媒体电视交互系统(Multi-mediaTVInteractiveSystem,MTIS),专为中高档酒店设计的新一代电视系统。该系统助力酒店实现智能化、个性化、信息化,深度挖掘当今酒店及宾客的潜在需求,赋予客房电视全新的定义,创造酒店视讯窗口价值最大化;酒店信息发布系统(IDS)-解决方案,酒店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是运用计算机软件技术、数字多媒体技术,专为酒店的大堂、会议室、餐厅、楼层、电梯等应用场景实现各种多媒体信息的编排、发布、展示等功能的智能化系统,它包括多媒体信息发布平台、传输网络、播放控制单元、显示单元等部分。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领先的技术水平

  公司基于多年的市场累积和技术实践,不断推出满足客户需求的综合数字化解决方案,相关的产品及服务涉及了金融机构、大型企业、政府部门等多个业务领域近千家客户,通过自主创新和管理优化,不断提升核心产品及服务的竞争力以及交付成本,取得较好的客户满意度。

  2、广泛的业务布局

  公司基于各行业积累的经验和市场优势,优化技术平台,产品及服务涉及了大型企业、金融、智慧城市等多个行业,不断提升产品能力、降低交付成本,提升产品成熟度和客户体验。公司通过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协同配合,积极构建优化创新生态,在软件产业链全链条持续优化业务布局,不断完善产业链条,促进公司进一步发展。

  3、深度的生态合作

  公司持续通过加强与市场主流软硬件系统产品的原厂建立战略伙伴关系,通过生态协同与配合,形成良好的商业生态秩序。多年来公司一直巩固自己在伙伴生态中的地位,把公司的市场战略与伙伴生态的合作进行深度绑定,通过这些生态合作不断加强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不断获取更多的市场机会。

  近年来,随着信创战略的推进公司特别加大了与国产软硬件系统原厂的产业生态合作,相关产品和服务与众多国产软件进行了深度适配。并与主流的国产自主服务器、操作系统、存储产品、网络产品、安全产品、数据库、中间件等原厂建立深度的战略合作关系。

  4、优质的客户资源

  公司拥有丰富的长期战略客户资源,主要集中在金融机构、大型企业、政府部门等。基于客户业务具体需求,公司具有多个专业技术领域的先进解决方案,其中在数据中心领域主要包括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管理平台、数据中心规划与建设、灾备中心、多数据中心多活等解决方案;在信息安全领域主要包括传统信息安全、大数据信息安全、虚拟化系统信息安全和移动终端数据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在统一通信领域有业界领先的传统视频会议系统、新一代云平台的视频会议系统和超大型会议直播系统解决方案。

  5、完备的资质体系

  随着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竞争日益激烈,专业资质已成为客户衡量参与市场竞争主体企业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与打磨,公司已取得了“ITSS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标准符合性证书(贰级)”、“ISO20000-1:2018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SO27001:2013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信息化工程与技术服务能力评价证书(CN-IETS2级)”“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等有代表性的资质证书,为公司业务的有效拓展保驾护航。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939.12万元,同比增加66.41%;利润总额4,470.15万元,同比增加262.1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88.82万元,同比增加250.22%。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1、数字化转型业务升级战略

  2022年,公司明确了数字化转型的业务升级战略,使得公司从数字化技术解决方案服务商向数字化转型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进行业务升级,也明确了公司战略发展路径,努力将公司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化转型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当前公司业务正向“从基础设施到业务应用的综合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服务”进行战略升级,未来公司将坚持业务升级战略,并将业务主要聚焦在数字金融、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政府数字化创新等主要业务领域。

  (1)数字金融业务,公司将坚持向省信用联社及农商行提供数字银行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向金融机构提供私有云和数据中心系统集成方案及运维服务的业务定位。

  公司将坚持在数字银行业务领域中持续投入研发,通过自主产品的创新来不断提升公司数字化转型方案的竞争力。公司将加大数字银行的市场开拓力度,重点扩展公司现有客户以外的省信用联社客户,将公司在部分省信用联社累积的业务优势外溢到更多省市市场。

  (2)企业数字化转型业务,公司将坚持向大型企业提供复杂管理需求下的数字化转型综合解决方案服务的业务定位。公司将不断提升现有的业务的深度与广度;不断加大与主流企业资源管理软件、供应链管理软件等原厂的战略合作;不断投入研发,完善公司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业务架构,以及该业务架构下的自主软件产品和服务;不断扩充业务的咨询、套装软件实施、定制化软件开发团队规模;不断打造高可靠的交付管理体系;通过综合的方案能力和交付能力来满足客户数字化转型下的广阔市场需求。

  (3)政府数字化创新业务,公司坚持向政府公安部门提供软硬一体的平台及技术服务业务、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私有云和数据中心系统集成方案及运维服务的业务定位。

  在数智公安业务领域,公司将不断开发数智化的业务场景平台;不断投入研发,保持和提升公司数智化业务架构的先进性;加大市场开拓力度,采用直营与代理商相结合的模式来提升业务的区域覆盖和市场份额。

  (4)公司金融机构、政府私有云和数据中心系统集成运维服务业务,将继续保持与主流国产自主软硬件原厂的战略合作,保持公司的基础设施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信创”权重,打造“安全可靠”的企业品牌。

  2、持续打造可靠的交付服务

  基于公司在各业务领域多年市场累计以及技术创新的厚积薄发,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公司提出了数字化转型的业务升级战略。大型客户的数字化转型能够落地,除了综合解决方案能力,更需要拥有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交付能力。公司将持续建设服务交付体系,重点提升咨询团队的业务规划能力、定制化软件开发的团队规模以及复合技术能力、交付体系的敏捷化等综合能力,实现向客户持续提供高可靠的交付能力。

  3、围绕信创战略的发展机遇,向客户提供安全的解决方案

  随着国际科技领域竞争形势的演变以及政府对国家安全以及自主创新的重视,近几年,政府提出发展“信创产业”的国家战略,提出从芯片、硬件系统、基础软件、中间件、云计算到业务应用等各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这一国家战略给整个信息技术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作为国产科技领军企业之一,应当发挥自身的技术和应用优势,在这一科技大潮中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同时分享这发展的时代机遇。

  公司目前的主要业务领域为数字金融、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政府数字化创新等业务,这些领域均是信创战略的重点行业。公司已经通过客户服务累积了从基础设施到业务应用的业务场景和行业经验,拥有数字化转型所需的全栈技术能力,具备了参与信创产业的基本实力。公司将继续坚持自主研发战略,不断推出满足信创战略的创新产品和服务,并不断加大与市场主流软硬件系统产品的原厂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增加公司产品和方案的“信创”权重。

  国家信创战略需要大量国产科技公司的持续创新以及生态协同与配合,未来公司将深度参与到信创战略生态体系,通过自主研发的创新产品和服务以及信创生态参与来巩固自己在伙伴生态中的地位,把公司的市场战略与伙伴生态的合作进行深度绑定,通过这些生态合作不断加强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不断获取更多的市场机会。

  4、通过资本拉动,加快数字化转型战略升级

  2022年,公司明确了数字化转型的的业务升级战略,通过并购初步实现了业务方向的战略升级调整。未来,公司将坚持已经明确的战略路径,外延式并购也将成为公司升级战略落地的重要补充手段,公司将推进业务部门和投资管理部门联动,通过内生外延并重的模式激活公司持续发展的“新动力(300152)”。

  二、公司经营面临的风险因素

  1、产品及技术开发风险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竞争日趋激烈且技术更新换代快,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公司的产品及技术需要满足用户在功能性、安全性、信赖感、增值能力等多层次的需求。公司的产品及技术开发活动需要始终以用户使用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产品的重要标准,并且能够持续地为用户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如果公司在产品研发与技术开发等方面的成果不能满足用户新的需要,或者出现替代性产品或技术改变现有的产品与服务模式,而公司的技术发展又未能紧跟技术发展趋势,公司将面临产品及技术开发的风险,使公司丧失在技术与产品方面的优势地位,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影响。因此,公司会不断完善技术开发、技术创新体系,逐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时紧跟行业发展趋势,让技术开发面向市场并及时根据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推出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持续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2、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我国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加速战略布局,给我国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本行业的技术壁垒逐渐弱化,市场竞争呈逐步加剧的态势,一些行业内企业可能采取压低价格等手段来参与市场竞争;如果公司应对方式不当,可能会面临市场份额下降,产品、技术及服务能力被竞争对手超越的风险,同时可能会导致毛利率下降。因此,公司将采取更加积极的管理措施,密切跟踪行业发展趋势,依托资本市场的优势积极关注市场竞争所带来的整合优势,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3、经营管理风险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形成一支稳定、高效的员工队伍,为公司快速发展奠定了可靠的人力资源基础。但随着公司业务规模和领域的拓展,公司管理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扩大,需要公司在资源整合、市场开拓、研发和质量管理、内控制度、组织机构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改进和调整,对公司管理能力、经营能力、盈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司不能及时提升运营管理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建立起适应资本市场要求和公司业务发展需要的运作机制并有效运行,将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效率、发展速度和业绩水平。因此,公司将针对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建立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起适应公司实际情况的内部运营和监督机制,促进公司健康、有序、科学发展。

  4、应收账款逐渐增加的风险

  公司客户主要为银行、金融机构等,资金回收具有一定的保障,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整体可控。但项目本身的执行与验收周期较长,因此应收账款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如个别客户经营和资信状况发生变化,公司可能会面临部分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回收或无法回收的风险,进而影响经营性现金流入,对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将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及管控力度,注重账期较长的应收款项的回款及清理工作,从而保障合理的应收账款结构、尽量避免坏账造成的损失并改善公司现金流。

  5、公司业务扩张带来的管理风险

  随着公司的业务扩张及并购等资本运作,公司子公司的数量及业务区域正逐渐增加,从而对公司现有的管理架构及管理能力形成一定的挑战,公司管理层将面临管理复杂度带来的风险。公司通过不断完善细化各项管理制度,引进管理人才,推行科学的管理办法,降低管理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对于公司子公司,特别是并购吸收的子公司,通过不断加强子公司的管理治理,并加强对子公司的内审机制和财务管控,降低管理风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ST新动力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