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直击 - 正文

国航远洋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原标题:国航远洋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国航远洋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业务概要

  商业模式:

  公司所处行业为水上干散货运输业,主要从事国际远洋、国内沿海和长江中下游航线的干散货运输业务,是国内干散货运输的大型航运企业之一,拥有与业务相关的国际船舶运输经营权、国际海运辅助业经营权、水路运输经营权、水路运输服务经营权等业务资质。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公司形成了以航运业务为主,以船舶管理、商品贸易等相关业务为辅的业务布局。

  公司目前拥有巴拿马型和灵便型等多种干散货船舶,并以自有运力为基础,通过租赁运力补充扩大运力规模,有效地整合了运输关键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运输要求。公司客户涵盖煤炭、钢铁、矿石、能源、粮油、水泥等多个领域,与国家能源集团、BHP(必和必拓)、RIOTINTO(力拓)、大唐、华电、嘉吉、鞍钢、宝钢、华能、粤电、中远海、中粮集团等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报告期内,公司的业务包括航运业务与其他相关业务,其中航运业务为公司的主营业务,其他相关业务包括商品贸易业务、船舶管理业务等。公司的航运业务收入来源主要由向终端客户收取船舶运费收入和向船舶租赁方收取船舶租金收入构成。

  报告期内,公司商业模式未发生变动,报告期末至财务报表报出日,公司商业模式未发生变动。

  专精特新等认定情况

二、主要经营情况回顾

  (一)经营计划

  2022年由于地缘政治局势、能源价格高企和通货膨胀持续,造成2022年中开始的经济放缓,沿海运输市场表现明显不如2021年。2022年的波罗的海航运指数平均为1,934点,对比2021年为2,943点。在此背景下,公司上下一心,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经营计划。

  1、报告期内公司财务状况

  公司作为国内干散货运输的大型航运企业,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8,385,491.59元,同比下降19.48%;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8,103,348.17元,同比下降48.87%。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2,579,847,604.79元,同比增长3.85%,净资产1,421,145,377.48元,同比增长102.73%,公司资产负债率(合并)为44.91%。公司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364,964,373.02元,下降40.93%。

  2、公司主要经营工作情况

  (1)内外贸航线结构优化,对外业务成果显现

  2022年度公司(含并表子公司)共承运381个航次其中内贸航线承运291个航次,外贸航线共承运90个航次。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拓市场,新客户新成交取得新突破;外贸先后与四大的粮商、欧洲大型钢厂等达成协议;内贸先后跟中天钢铁、华能唐山物流等达成合作,同时也加入了中粮、中储粮等企业的重要供应商名录。

  (2)提升船舶运营周转效率,增加船舶效益

  公司紧盯船舶动态及装货量,主动调配,加快船舶营运周转率,提高船舶和航线的适配度,提高船舶效益。外贸行情做到兼营船应出尽出,长协船舶成功替换市场船舶,做到100%运费回收率。

  (3)保安全、增效益、强管理,船舶管理扎实有效

  2022年,紧紧围绕“安全、效益、发展”三条主线,公司安全管理情况总体平稳,所管理船舶未发生一般等级以上海损、机损事故、船舶污染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公司PSC/FSC检查情况总体良好,无滞留发生;散货船装粮验舱几乎全部一次性通过;全年船舶及船员无海事违章记录。

  3、绿色智能创新研发

  公司绿色智能航运研发中心在绿色、低碳、数智化的大背景下,积极探索新能源在航运船舶上的应用。2022年公司获得了CCS颁发的“绿色船舶示范单位”,联合参与了科技部船舶“碳捕集”研发项目,与临港新片区、上海海事大学等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公司数字化管理MOS系统第一期第二阶段已于2022年6月10日上线试运行(包括岸基端全功能和船舶端系统实施)。同时,为满足数字化管理模式下的数据获取、传输和分析,公司研发了“一种船舶航行态势感知与事件预警系统”和“一种船舶航行碳排放检测报告系统”,前者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7333393U),后者已取得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回执。

  (二)行业情况

  一、2022年国内干散货运输市场回顾

  1、国际干散货航运市场

  2022年国际干散货航运市场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去年BDI均值为1934点,比2021年均值下跌1009点,跌幅达34.3%,但仍保持近年以来较高的水平,较2019年均值1353点提高了42.9%,较2020年的均值1066点提高了81.43%。

  2、沿海干散货航运市场

  2022年,沿海干散货运输市场表现弱于2021年,2022年全年沿海散货运价综合指数(CCBFI)均值为1125点,同比下跌13.3%;沿海煤炭运价指数(CBCFI)均值为830点,同比跌幅为27%。

  二、2023年干散货运输市场展望

  1、干散货运输市场需求

  (1)国际市场上,2023年全球干散货运输需求小幅增长,其中,铁矿石、小宗散货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而煤炭和粮食贸易在2022年回落的基数上,有望恢复正常增长水平。

  (2)随着国内防疫政策放松,经济增速将逐渐回升,煤炭产能不断释放,基建发力支撑矿建材料需求;随着经济恢复将有所好转,工业和居民用电发力、太平洋煤炭贸易活跃推动兼营船外放增多等因素将逐渐修复2022年受疫情影响的需求。

  2、干散货运输市场供给

  (1)当前国际干散货船舶手持订单占现有运力比例处于历史低位。

  (2)2023年开始实施的节能减排新规将加快部分老旧船舶的拆解速度,同时会抑制船舶的运行速度并促进能效方面的改造,从而减轻部分运力供给压力。

  (3)随着全球疫情防控的进一步放松,船舶运行效率将有一定提高,有效供应将增大。

  (4)2023年沿海干散货运力运力预计维持中低速增长状态,随着环保新规的实施,沿海老旧运力退出速度也将加快。

三、未来展望

  (一)行业发展趋势

  干散货运输货物通常为生产制造所需的原材料,如铁矿石、煤炭、粮食、金属等与经济、民生息息相关的物资,行业与全球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相关性。

  1)需求端:疫后各国经济复苏有望推动干散货运输需求提升,根据Carksons预测,2023年和2024年全球干散货海运贸易量同比增长0.9%和1.7%;

  2)供给端:干散货船舶在手订单运力占现有运力的8.3%,处于近十年的低位,现有干散货船舶中,15年以上船舶运力占比达19%,环保规定日益严格的背景下,老旧船舶面临更新换代压力,预期2023年随着行业供给收缩,驱动干散货运输供需差拉大,有望带来上行周期。

  (二)公司发展战略

  按照公司五五发展战略规划,2025年国航远洋将打造为具有一流服务品牌的国际航运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成为综合竞争力强的现代物流业的上市公司。

  1、聚焦中型船舶,提高船舶资产使用效率。公司旗下船型以巴拿马型和灵便型干散货船舶为主,一方面能够实现长距离海洋运输,另一方面,兼具了载货和经营上的灵活机动,能够运输绝大部分干散货物,停靠全球大部分的港口,提高船舶的周转率和经营效率。

  2、坚持“以开发和维护大宗客户为主,适当发展中小客户”的开发模式,积极拓展客户资源。多年的航运经验下,公司积累了优质稳定的客户资源,客户类型涵盖了煤炭、钢铁、矿石和粮油等多领域,与国家能源集团、BHP(必和必拓)、RIOTINTO(力拓)、大唐、华电、嘉吉、鞍钢、宝钢、中粮、华能、中远海和广东能源集团等客户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稳定的客户资源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确保公司持续稳定发展。

  3、坚持绿色节能发展模式,稳妥推进船舶更新提升盈利能力。公司高度重视绿色节能发展模式,多措并举推进船舶节能减排:1)改善船龄结构;2)在传统船型基础上优化设计。新船舶有助于提高公司自有船舶运力,同时,公司对新造船舶进行了优化升级,更符合低碳环保的理念,随着新船投入使用,公司单次航线成本有望下降,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三)经营计划或目标

  2023年,公司继续坚持“打造具有一流服务品牌的国际航运企业”战略定位,聚焦于“国家重点战略性物资”、“大客户”、“先进水平船队”三大战略支点。突出公司竞争优势、持续健康发展:1、坚持效益优先,多形式提升盈利能力、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

  2、高效履行现有大合同,提高船舶周转效益;

  3、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扩大与优质客户的合作;

  4、利用好自身船东优势,争取更多直接客户的合作机会,提升市场影响力;

  5、紧跟国家“双碳”步伐,不断提高非煤运输占比。

  (四)不确定性因素

  目前公司不存在影响发展战略、经营计划实现的重大不确定因素。

四、风险因素

  (一)持续到本年度的风险因素

  1、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

  航运业属于周期性行业,受宏观经济周期和行业周期波动的影响较大。货物的运输需求及运输价格与宏观经济周期、市场运力供求情况等因素息息相关。若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市场需求放缓,货物贸易量下降,将会导致运输需求下降,进而对公司的经营状况产生负面影响;同时,若后续航运企业全力提高运力,行业供给扩张,而需求增长未跟上运力增长,则可能造成行业运载供给能力过剩,从而对公司的业务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继续坚持稳健经营的理念,贯彻大客户战略,提高基础货源比例,通过维护、拓展与大客户的长期合作,以巩固市场份额,精细市场操作,以提高运营效率和降低营运成本;同时不断更新调整运力结构,提升竞争优势。

  2、行业竞争风险

  我国干散货水上运输业资本密集,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竞争主要基于供求关系,行业内企业面临来自竞争对手在航线布局、船舶状况、运力、运价、服务质量等各方面的竞争压力,竞争激烈。

  干散货船的所有权及控制权高度分散,并在众多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分配。拥有更多资源的竞争对手可以通过整合或收购经营更大的船队,并且可提供更低的租船费率及更优质的船舶。同时,市场上具有全面的支持服务网络,让航运公司可分包部分船舶业务功能及经营给予该等服务供货商,例如船舶管理公司、租赁经纪、船级社及船务代理等,从而有利于新进者和现有经营者扩展其运力。公司是国内干散货运输的大型航运企业之一,运力规模排名靠前,竞争优势突出,市场地位较为稳固。未来,若公司未能顺应市场发展趋势,未能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则存在因市场竞争加剧而导致行业地位及市场份额、利润率下降的风险,从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

  应对措施:一方面公司致力于调动一切可调动的运力资源,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公司利用自身市场品牌,采用确保船舶资源落实、缩短两港装卸时间、提高船舶周转效率的方法,在共赢的基础上与其他船东共享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在客户开发战略上,公司坚持“以开发和维护大宗客户为主,适当发展中小客户”的客户开发模式。目前,公司的客户类型已涵盖煤炭、钢铁、矿石和粮油等多个领域,与国家能源集团、BHP(必和必拓)、RIOTINTO(力拓)、大唐、华电、嘉吉、鞍钢、宝钢、中粮、华能、中远海和广东能源集团等客户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稳定和多元化的客户资源不仅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确保公司持续稳定发展。

  3、生产安全运营风险

  船舶在海上运行时,可能存在因恶劣天气、船舶碰撞、搁浅、火灾、机械故障、人为错误和渗漏引致的污染等不可抗力或人为因素造成运输标的损坏或灭失、海事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等。此外,地震、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以及海盗、恐怖事件、战争和罢工等都可能对公司船舶运营造成影响,给公司带损失。若发生安全事故,则可能导致公司面临财产赔偿风险。尽管公司已为所有自营船舶投保了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船壳险以及船东责任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相关风险,但事故的发生仍可能影响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

  应对措施:公司已按照《ISM规则》和《NSM规则》的相关规定,建立了安全营运管理体系。同时,公司已为所有船舶投保了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船壳险以及船东责任险。

  4、燃油价格上涨风险

  燃油费用的支出是航运公司最主要的成本项目之一,船用燃油价格的波动会对公司的燃油费用支出产生影响,进而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产生影响。船用燃油价格同国际原油、成品油价格密切相关,国际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则受全球及地区政治经济的变化、原油和成品油的供需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受全球地缘政治、贸易战及战争等因素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出现较大幅度波动。若国际原油价格上扬,将引起公司燃油成本的上升,从而导致公司船舶运营成本上升,进而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公司若不能有效地将燃油价格上涨的压力转移,将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为了规避国际海运业务中燃料油价格波动风险,公司时刻关注油价波动情况,在合适时机启动锁定油价策略。

  5、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2019-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合计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均超过50%,公司客户相对集中。公司的最终货主客户主要分布在煤炭、钢铁、矿石、粮油等领域,如果这些客户由于国家政策调整、宏观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其自身经营波动,或因客户经营不善、战略失误、受到相关部门处罚等内外原因致使其市场份额缩减,将导致客户对本公司的服务需求降低或付款能力降低,进而对本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2019年-2022年,公司向天津国能的航运业务销售收入分别为31,088.64万元、30,022.54万元、61,764.95万元和44,598.52万元,占公司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5.83%、45.30%、43.78%和39.24%,占比较高。公司与天津国能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对天津国能的销售占比在报告期内较为稳定,未出现大幅波动。2021年,应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要求,天津国能的运输服务采购由商务谈判变更为招投标。公司凭借在航运业深耕多年的丰富经验以及强大的运力整合优化能力,已顺利中标天津国能为期3年(2021年-2023年)的煤炭运输租船服务采购项目。虽然公司为天津国能的重要合作伙伴,但是如果天津国能的采购政策出现重大调整,或天津国能因其自身经营原因或宏观经济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而减少对外采购,或因公司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无法满足天津国能要求而导致与天津国能的合作关系发生重大不利变化,而公司又不能及时拓展其他重要客户,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同时,若公司与主要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发生不利变化,或公司未能根据客户需求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并提高服务水平,而使得主要客户转向其他船东公司,公司可能面临业绩下滑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属于大宗干散货航运业,运输货种主要包括煤炭、矿石和粮食等,这三大类货种的总运量占全球干散货运输总运量的60%以上,需求方主要分布在电力煤炭、钢铁、矿石、粮油等行业,下游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干散货运输船舶载货量大、单次运输货种较为单一,干散货航运企业需要有较为稳定的货运需求保障。因此,干散货航运企业通常采取与大型客户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的方式,确保业务经营的稳定,提升抗风险能力。

  (二)报告期内新增的风险因素

  不适用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平洋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