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直击 - 正文

汉鑫科技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原标题:汉鑫科技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汉鑫科技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业务概要

  商业模式:

  (一)主营业务

  公司是信息技术领域专业服务商,专注于为政企客户提供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包括系统设计、系统开发、设备选型采购、实施调试以及运营维护等。业务领域涵盖工业智能、智能网联、智慧城市三大领域。

  工业智能领域,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打造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为工业企业提供“AI+工业视觉”、“AI+工艺优化”、“AI+运营优化”等“AI+X”场景解决方案产品及服务,构建“AI+X”产业赋能生态,为工业企业提供基础信息化提升、数据互联互通、人工智能应用等服务。

  智能网联领域,利用车路协同技术实现“人、车、路、网、云”协同,解决单车智能瓶颈问题,推动协同式自动驾驶、车联网等落地应用,是公司智能网联领域面向未来的重要战略方向。基于车路协同技术,公司研发了车路协同云控基础平台、智能网联物联网平台、智能网联云控应用平台、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监测平台等软件平台,以及边缘计算等硬件设备,为司乘人员、交通管理部门、交通运输部门、智能网联运营商等提供V2X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精准公交、智能网联运营管理、全息路口/路网、智慧隧道等场景应用服务,满足城市交通出行智能化、交通管控全局化、信息服务泛在化等需求。

  智慧城市领域,公司深耕智慧城市领域20余年,积累沉淀了大量的业务及技术经验,目前已形成涵盖业务应用平台、场景解决方案、信创适配方案等的数字化转型能力,在政务、教育、医疗等领域为客户提供咨询规划、方案设计、设备采购、系统实施、开发调试、运行维护为一体的信息化智能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同时为党委、政府、纪检监察等有涉密需求的单位提供国产自主可控的涉密信息系统产品和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布局信创行业应用系统的软件开发及适配业务。

  (二)主要产品和服务

  1、工业智能领域

  2020年公司与华为合作在工业领域开展工业智能联合创新,通过创新中心完成“AI+工业视觉”及“AI+工艺优化”解决方案产品孵化。2021年,工业智能业务完成了两款产品在典型场景的验证及发布。2022年,基于市场的广泛需求及行业经验积累,业务逐步聚焦在精细化工、汽车零部件、设备制造、食品医药、非金属矿物加工、有色金属加工六大行业领域,在全国已完成5个创新中心、9个

  业务办事处的营销服务体系搭建。

  (1)“AI+工业视觉”

  “AI+工业视觉”解决方案是基于先进成像技术、自动化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综合考虑工业企业的环境、目标、成本、效果等要求,运用面阵、线阵、三维相机、红外、多光谱等成像模组将现场场景数字化,运用语义分隔模型进行图像分割与图片预处理;基于AI算法开发框架训练卷积神经网络算法,为工业企业提供高效、精准、智能的检测、测量、定位、识别解决方案,实现人力资源的节约、生产质量的提升和生产效率的优化。

  检测:判断产品是否存在缺陷,通常用于零部件缺陷、特征的检测等,替代人工,提升良品率和生产效率。

  测量:通过图像计算出目标物体的尺寸及体积,主要应用于高精度及复杂形态测量,提高测量效率和准确度,降低成本。

  定位:获取位置信息,通常用于辅助机器人完成装配、拾取等动作,提升产线自动化水平。识别:采集外形、颜色、字符、条码等信息,协助产线进行读取、比对、分类、记录,通常用于不同型号的产品分类、工序防错、过程溯源等场景。

  “AI+工业视觉”解决方案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设备制造、食品医药、有色金属加工等行业。

  (2)“AI+工艺优化”

  “AI+工艺优化”解决方案基于设备、生产、环境、质量等数据的有效累积和建模分析,对海量数据(603138)进行分析、训练、推理,分析问题环节,定位工艺参数优化节点。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全流程、多层次的提升生产工艺的智能化水平,梳理复杂机理知识和专家经验,构建工业大脑,替代“老师傅”,实现产品质量恒定、生产效率提升、生产成本降低的目标。

  工艺改进规划:梳理生产工艺流程,从生产要素、质量结果、工艺指标等多方面评估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控制点,定义生产经营指标体系,出具完整解决方案。

  工艺物联监控:进行设备物联改造,采集关键工艺指标/设备参数,提供实时数据展示、工艺分析报表、监控预警等功能。

  工艺数据应用:构建生产、工艺、质量的全链路管理体系,含设备控制、原料/仓储管理、批次投入/产出管理、配方/实验室数据管理、质量管理、执行控制等功能,提升生产执行和运营管理的效率。工艺大脑控制:基于制造过程、材料、设备、工艺参数、环境数据,建立智能优化+智能控制模型,以达到工艺优化的目标。

  “AI+工艺优化”解决方案目前已广泛应用精细化工、食品医药、非金属矿物加工、有色金属加工等行业。

  2、智能网联领域

  公司致力于车路协同智能网联软硬件系统研发,打造“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基于新一代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研发了车路协同智能网联云控平台;以亚米级智能网联精准交通数据为基础,研发了V2X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精准公交、全息路口/路网、智慧隧道、边缘计算设备等产品及应用,为自动驾驶、智慧高速、城市交通、隧道管理、公交通行等领域提供智能网联产品及解决方案。

  (1)智能网联云控平台

  智能网联云控平台包含云控基础平台和云控应用平台。云控基础平台应用物联网、车联网技术实现海量路侧设备、车端数据接入,提供亚米级精准交通数据,并为交通运行管理和智能化服务等提供技术支撑;云控应用平台为智慧路网、智慧隧道、智慧公交、智慧高速等提供应用场景服务,通过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实现交通异常、交通拥堵、车辆出行规律、驾驶行为等数据分析功能,实现交通信号控制、V2X安全出行、主动式公交优先、网联车辆运营管理等应用场景,为交通管理、交通运输、应急救援、车联网企业等提供应用服务。

  (2)智能网联精准公交

  智能网联精准公交通过车端智能设备与路侧智能设备相结合,实现智慧公交车、路、云一体化协同与管理,将公交车辆的实时位置、速度、载客信息等数据与路侧设备及其他网联车辆进行信息交互,可实现公交优先通行,提升公交准时准点率,增加公交出行市民乘车数量,减少私家车出行,提高公众绿色出行和低碳出行数量,为城市碳达峰和碳中和做出贡献。

  (3)全息路口/路网

  全息路口/路网是车路协同云控平台的典型拓展应用。系统基于高精地图,通过视频及雷达全息融合感知,获取车道级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精准交通数据,实现路口的全方向、全天候、全要素的数字化,通过交通态势、路网承载等精准分析,对于交通异常、交通拥堵、交通事故、交通隐患等问题可快速发现与诊断,并通过联动信息诱导屏、交通信号控制机等设备,实现及时诱导与快速疏导,提升道路通行能力。针对具体路口路段,给出信控配时优化、道路渠化、堵点避行等解决方案,帮助交管部门提升交通管理水平。

  (4)边缘计算设备

  路侧边缘计算单元设备是路侧交通控制与管理的边缘大脑,接收路侧雷达与视频等感知信息,进行多源融合分析,实现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交通状态感知,以及路侧遗撒物、道路施工、交通事故等特殊事件快速检测,为车端提供高效率、高可靠、低时延实时信息服务,是车路协同智能网联应用的核心设备。基于车道级精准交通数据,设备可对路口车流量、排队长度、拥堵指数等交通指标进行实时计算,提供交通态势实时分析、交通信号优化控制、车路协同路侧智能计算服务,为云端系统提供精准交通分析数据,并可联动信息诱导屏、交通信号控制机等设备,实时缓解交通拥堵,提升通行效率。

  (5)智慧隧道管理系统

  智慧隧道管理系统是车路协同云控平台的典型拓展应用,面向交通管理、隧道养护、应急救援等场景,提供隧道智慧交通警察系统、隧道智慧巡检管理系统和隧道智慧应急管理系统产品。

  隧道智慧交通警察系统通过雷达、摄像机、巡检机器人等设备,感知隧道内车道级精准交通数据,对隧道拥堵、交通违章等进行秒级预警,对异常事件快速处置,保障隧道交通安全,提升通行效率。隧道智慧巡检管理系统对隧道路况、环境、设备设施进行24小时无死角巡检,发现异常即时预警,异常事件快速处置,提高隧道整体管养能力。

  隧道智慧应急管理系统对隧道内的重大突发事件实现秒级预警,并联动设施设备进行现场疏散及控制,在事故发生初期降低事故影响,减少二次事故发生及人员伤亡。

  3、智慧城市领域

  公司通过软件的开发服务、硬件的安装集成,对业务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可视化,帮助政府、企事业单位及相关部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1)数字政府

  数字政府业务致力于推进各级政府治理体系和服务的数字化,实现互联化、智能化、开放化的政府运营,形成“用数据对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服务、用数据创新”的现代化治理模式。产品服务主要包括政务信息化、城市大脑、智算中心等的建设及运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大模型对现有算力形成极大挑战,作为支撑数字经济底座的算力,正在从计算走向智算。公司可为客户提供智算中心的规划设计、建设实施、运营维护和相关应用(智能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定制化服务。

  (2)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业务是将校园内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等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整合、软硬件集成,实现校园的全面信息化。公司在智慧校园领域主要提供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平台、汽车智能技术实训室、校园车路协同微型测试场、远程驾驶仿真系统、数字人教学等解决方案,实现教学理论和操作实践的有机结合,为解决行业蓝领人才缺口提供有力的人才培养支撑。

  (3)信创服务

  该类业务系为客户提供自主可控的信息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基于国有知识产权的芯片及操作系统,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和场景,为客户提供应用软件国产化适配服务及产品,构建自主可控的业务系统,实现功能和服务的国产化。

  (三)公司主要服务的流程图

  1、智慧城市领域服务

  2、工业智能领域服务

  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的商业模式无重大变化。

二、主要经营情况回顾

  (一)经营计划

  1、报告期内公司财务状况

  (1)公司财务状况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635,504,833.06元,较上年度末增加2.10%;负债总额276,386,397.35元,比上年度末增幅达20.04%;资产负债率43.49%;净资产总额359,118,435.71元,比上年度末减少8.43%。

  (2)公司经营成果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2,030,557.50元,同比下降44.03%;营业

  成本98,860,680.12元,同比下降45.99%;净利润-11,680,943.70元,同比下降124.13%。

  (3)现金流量情况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6,531,891.52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64,709,379.84元:2022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81,584,553.15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00,426,131.29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68,116,444.6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4,283,248.55元。

  2、报告期内公司业务情况

  2022年公司战略目标全面展开,各项布局顺利进行,但受到国内外大环境的影响,营收与净利润等指标未能在当期得到充分体现。

  (1)工业智能领域

  在营销体系搭建方面,完成烟台、滕州、龙口、济南、呼和浩特5个创新中心的跨区域拓展,完成大连、青岛、临沂、苏州、宁波、东莞、南昌、珠海、重庆9个业务代表处的省内外布局。在产品标准化方面,迭代“AI+工业视觉”、“AI+工艺优化”两款产品线,成为华为人工智能算法产品服务体系正式供应商,融入华为全国160多个产业基地生态。在行业聚焦方面,公司工业智能产品及服务从产品孵化、客户验证到渠道推广,目前聚焦在精细化工、汽车零配件、设备制造、食品医药、非金属矿物加工、有色金属加工6大工业领域,已覆盖省内外千余家企业。

  报告期内,工业AI产品及解决方案领域业务收入74,517,148.48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49.03%,比上年同期增加54.29%。

  (2)智慧城市领域

  主要受到新冠疫情反复的影响,数字政府类业务市场需求受到冲击,客户项目预算减少,项目推进进度等工作均受到严重影响。

  报告期内,数字城市解决方案及建设收入77,474,678.76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0.97%,比上年同期减少65.31%。

  (3)智能网联领域

  公司在该领域持续研发投入,在智能网联基础管理平台研发的基础上积极向应用领域研发拓展,完成智慧隧道管理、全息路口管理、公交优先通行系统、边缘计算终端、自动驾驶运营管理平台5款应用领域产品服务。智能网联领域公司迈出了市场化第一步,承接烟台市第一条智能网联示范路的建设。与以往智能网联封闭测试场不同,该示范路是在城市开放道路的智能网联示范应用,覆盖双向10千米开放道路,完成自动驾驶巴士、智能网联精准公交、社会车辆网联化应用、无人驾驶环卫清扫等方面的示范应用落地。

  报告期内,该领域尚未实现营业收入。

  (二)行业情况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强调到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数字基础设施高效联通,数据资源规模和质量加快提升,数据要素价值有效释放,数字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大幅增强,政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数字文化建设跃上新台阶,数字社会精准化普惠化便捷化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数字技术创新实现重大突破,应用创新全球领先,数字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数字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打开新局面。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数字中国建设体系化布局更加科学完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数字化发展更加协调充分,有力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22年10月,山东省工信厅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创新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未来5年数字经济发展目标:力争经过5年努力,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55%以上、达到5.5万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实现翻番,打造全国数字产业创新发展集聚区、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1、工业智能领域

  2023年3月,工信部发布了“2022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指数”。指数显示,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工业互联网正成为我国制造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关键支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提升至45%。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工信部部长表示,我国工业经济规模大、数字经济规模位居全球第二,融合发展前景广阔,将以数字技术创新突破和应用拓展为主攻方向,加大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发展。

  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态势良好,有利提升了产业融合创新水平,加快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推动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业互联网、5G、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日益成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传统制造业的升级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撑。我国的工业互联网是在传统工业与信息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逐步实现了技术创新和应用融合,搭建了新型的产业体系。据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数据显示,工业互联网对我国GDP产生巨大带动作用。据相关机构预测,到2025年全球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2万亿美元左右。

  2、智能网联领域

  2022年11月,工信部联合公安部发布了《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北京、上海和深圳为首,多个城市相继推出政策,促进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各部委和地方政府相继推出政策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智能驾驶技术商业化落地有望加速。今年3月1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明确表示,将启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加快5G车路协同的技术应用,促进电动化与智能网联化的协同发展。

  智能网联车路协同使单车智能路线中互相孤立的车企、通讯企业及智能硬件企业形成有机统一体,再通过5G、LTE-V等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达到“孤岛信息”互联,实现车况、路况、交通动态信息的实时共享。车路协同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善出行效率,还将影响到社会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智能汽车时代的到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车路协同行业将迎来发展良机。5G商用将加速V2X技术落地,而V2X作为车路协同系统中最核心的基础技术,其快速发展将促进中国车路协同系统的不断普及与推广。随着国家基础建设的投入,以及汽车的前装规模的扩大,车路协同产业正在逐步走向规模商用的黄金时代。据头豹研究院预测,预计2024年中国车路协同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841.1亿元。其中路端建设规模将随着国家基础建设的投入持续增大,增幅超过车端前装规模。预计2024年中国车端前装规模将达到1171亿元,占比为63.6%;路端建设规模达到671.1亿元,占比为36.4%。

  3、智慧城市领域

  2022年5月,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工业大数据分析与集成应用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人民网财经研究院、联想集团共同编制的《依托智慧服务共创新型智慧城市——2022智慧城市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白皮书认为,相比传统城市,智慧城市利用新IT打破设备、组织间的数据孤岛,实现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园区等多领域的融合服务。根据智慧城市的技术实施结构,智慧城市将呈现六大特征:精确感知,及时处理,云端处理,可靠传输,优质服务,安全稳定。即通过智能终端精确感知,通过智能边缘及时处理,通过网和云进行可靠传输和计算,形成以服务为优势、安全稳定可靠的智慧城市技术体系,最终构成新型智慧城市的六大特征。

  伴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多种新技术的应用,带动城市数字基础能力的跃升,智慧城市建设获得全新的“智慧支持能力”。智慧城市建设在创新协同、为民服务、数据共享、产业赋能、安全保障、绿色低碳等方面都出现了新发展导向,对智慧城市网络化和智能化新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5G、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为智慧城市进一步建设

  带来新的机遇。

三、未来展望

  (一)行业发展趋势

  请参阅本报告第四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经营情况回顾(二)行业情况”。

  (二)公司发展战略

  “一聚焦、二提升、三发力”做强主业、做大新业务。公司将聚焦于基于人工智能技术(AI)的产品研发与创新应用,不断提升自主核心技术能力,不断提升团队管理水平,精准发力工业AI产品与解决方案、交通AI产品与解决方案、数字城市解决方案及建设服务三个方向,为客户提供智能计算、数据分析、智能应用等产品与服务。

  (三)经营计划或目标

  2023年度公司经营管理目标:

  1、工业智能事业部:夯实已有5个创新中心运营,持续拓展优质创新中心,增加创新中心覆盖数量;完善销售渠道的搭建,开拓运营商、国资平台等至少两类合作渠道;在工业视觉、工艺优化两条产品线的基础上,聚焦细分行业场景,深挖客户需求,持续迭代自主核心技术产品;发布“汉工云”工业智能产业互联网平台,打造AI+X解决方案赋能平台及生态。

  2、智慧城市事业部:持续优化创新中心带动智慧城市这一商业模式,并形成经验沉淀,深耕济南、破局青岛、力拓华东、发力全国,销售体系搭建完善;业务能力完成从智慧城市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到行业应用产品商与城市数据运营商的转型;产品构建围绕数字政府、智慧校园、信创服务等应用领域,聚焦一款产品,实现产品标准化并形成收入。

  3、智能网联研究院:搭建产品销售体系,完成从一个以研发职能为主的部门向销售、研发、交付一体化的部门职能转变;以烟台智能网联示范路项目为契机,打造标杆,将我们研发的各类产品推向市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面向市场和客户需求实现产品迭代升级,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4、资本运营工作:进一步完善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和管理流程,做好投资者管理工作,全面合规的向投资者展现公司价值,积极引进战略投资人,不断优化公司股权结构;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及主营业务,遴选优质资源标的,通过资本工具助力公司做大做强。

  5、财经管理工作:持续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对各事业部及分子公司进行独立核算,提高各业务经营团队的独立经营意识。持续优化公司IT信息系统,进一步规范业务流程与财务管理工作,细化优化公司内控体系,为公司规模快速发展打好基础。

  6、人力资源工作:重点关注销售团队的人才引进与管理,提高销售人员的能力水平,为后续销售梯队建设打下基础;同时为各业务代表处配备销售+技术+服务的铁三角战斗小组,全面提升销售团队的综合作战能力。人力资源管理是公司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我们将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保证关键人才能够及时到岗;完成人才盘点,完善内部干部梯队建设;强化干部任职和干部作风管理,打通员工发展双通道,实现企业文化传承与发展。

  (四)不确定性因素

  受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影响,当宏观经济出现较大下滑时,将直接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减少。为缓解财政压力,地方政府可能采取消减投资项目、压缩投资规模、减少后期投入和延长款项支付周期等手段,从而影响行业内企业的盈利能力,并加大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

四、风险因素

  (一)持续到本年度的风险因素

  1、宏观经济下滑、政府采购下降风险

  受到国内外大环境的影响,当宏观经济出现较大下滑时,将直接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减少。为缓解财政压力,地方政府可能采取消减投资项目、压缩投资规模、减少后期投入和延长款项支付周期等手段,从而影响行业内企业的盈利能力,并加大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加强相关政策的跟踪与研究,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业务快速融合,通过加大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的力度,不断拓展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和第三增长曲线。在不断调整产品结构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渗透细分行业领域,不断提高公司整体规模和综合实力。

  2、客户集中风险

  2022年度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总额为41,773,429.07元,占当期营业总收入的比重27.48%,较去年同期55.66%减少28.18个百分点;客户集中度较以往有明显降低,但前五大客户波动较大,且未来公司承揽大型项目能力增强,未来客户集中度高的风险仍可能存在。

  应对措施:加大产品标准化投入,建立一套完整的产品化营销体系,不断扩展已有成果,逐步占领细分市场,由地区到全国辐射核心行业客户,突破客户地域性限制、打开全国市场。

  3、应收账款持续增长风险

  2022年度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占资产的40.78%,比例较高。虽然应收账款较上期有所改善,但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公司应收账款规模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应收账款的增长会给公司造成运营资金压力,不利于公司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大。此外,如果公司应收账款出现大额坏账,不仅严重影响当期经营业绩,而且对公司未来的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建立专人专项回款制度,加大对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对内加强项目实施全程管理,强化项目过程中回款考核指标,实施“自上而下”的考核跟进制度,提高项目回款速度及回款率。

  4、行业竞争风险

  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服务业开放程度较高,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用户对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来自同行业企业的竞争愈发激烈。公司的竞争对手多为国内大型集团或上市公司,整体规模和综合实力较高。如果公司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无法抓住行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公司将面临着无法持续扩大市场份额,竞争优势不断丧失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不断培养创新意识,加大产品业务开发和推广力度,努力保持在行业客户的领先优势。实施合作伙伴策略,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网络,拓展市场份额和扩大市场影响力。着力升级客户的体验,提升客户的服务质量,在业务稳定增长的基础上,提升客户满意度,突出企业品牌效应。

  5、技术进步风险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是飞速的,每次的技术突破都将带来行业的加速发展,而行业的快速发展又刺激了技术的升级。随着行业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如果公司不能及时掌握关键技术的发展动态,在研发方向、技术路线上不能正确把握,公司将存在无法紧跟市场需求,丧失市场机遇的风险。

  应对措施:加强与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的合作,跟踪和了解国际上的技术发展趋势,引进和吸收高精尖科技人才。加大公司的研发投入,借助科研能力提升的影响力,带动整个公司技术实力的提升和进步,也为后续科技成果的研发及成果转化提供了可靠保证。

  6、核心技术、业务人员流失风险

  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安全是知识密集型行业,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和人才。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变革日新月异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对人才的争夺也日趋激烈,特别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兴起,对公司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带来一定的挑战。拥有稳定、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对公司的发展壮大至关重要。如果公司不能有效保持和完善核心人员的激励机制,不仅可能导致公司无法及时引进所需人才,同时自身培养的核心技术、业务人员也存在流失的可能。核心技术、业务人员的流失不仅造成技术升级受阻碍、业务机会丧失、核心技术泄露等风险,并且对公司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应对措施:公司秉承“共成长、同发展”的企业人才观,增强公司凝聚力及向心力,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及更广阔的成长舞台;同时制定出合理的薪酬和考评机制,按员工的贡献大小实行不同的福利待遇,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二)报告期内新增的风险因素

  无。。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