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博迈科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博迈科(603727)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俄乌冲突对国际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趋势产生深远影响。俄乌冲突引发的欧美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以及俄罗斯的反制措施,使国际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北溪管道爆炸等衍生事件加剧了国际市场尤其是欧洲市场能源危机。欧洲由此迎来史上“最昂贵”的寒冬。俄罗斯地区多个能源开发项目同样受到波及。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品牌效应的提升,海工产业已大规模向国内转移。但在俄乌冲突背景下,国际原油、天然气价格保持在高位水平,过高的价格削弱了国内海工建造的成本优势,延缓了产业转移趋势,甚至出现部分项目流失海外的现象。 纵观全年,市场在动荡中前行,但市场总能自我修正并不断向前发展。2022年第四季度,布伦特原油价格重新维持在80美元/桶的理性区间,市场调节能力得以显现。在此期间,公司灵活调整经营策略,跟进重点行业订单;持续推进战略布局,力争突破进入新能源业务领域;深入挖掘自身潜力,持续开展降本增效,提高核心竞争优势。 (一)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深入开展行业布局 公司成立至今,始终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2022年度,受地缘政治、战争等因素影响,国际能源市场风云突变,公司面对的市场环境愈加复杂。为了加深行业布局,公司经营团队迅速行动,与全球高端客户进行零距离接触,提高项目推进动力;积极参与ADIPEC等国际高端行业展会,紧跟行业发展潮流。得益于公司多年的国际化行业布局,公司可以灵活调整经营策略,从容应对市场波动。 欧美国家因俄乌冲突实施的制裁措施,使俄罗斯能源开发项目受阻。俄罗斯能源出口同样受到影响。为了抢占俄罗斯出口减少产生的巨大市场空缺,其他油气主产区逐步增加产量,并加速推动新的开发项目。市场重心发生转移。为恢复原有市场局面,俄罗斯做出相当积极的努力,推动新开发项目的启动。面对此种局面,公司重点把握受俄乌冲突影响较小的南美等地区市场,争取FPSO等项目订单,确保公司业务的连续性。同时,公司凭借YAMALLNG、ArcticLNG2等项目业绩优势,积极参与俄罗斯后续天然气开发项目;并加大中东等地区经营力度,多点发力谋求更多优质订单,为公司业绩提供支撑。 (二)以传统业务为根基,持续向新能源领域迈进 基于对能源转型发展趋势的判断,公司认为俄乌冲突、能源价格波动等因素短期内可能扰动能源转型进度,但中长期发展趋势未发生变化,新能源仍然是未来能源市场重要发展方向。公司凭借多年的油气领域项目运营经验,积极开展新能源领域战略布局。 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博迈科资管与彭文成先生共同出资设立博迈科新能源,拟对新能源产业的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类的公司进行投资,拓宽公司产业链布局,推进公司转型升级;公司全资子公司博迈科资管以4,400万元人民币认购北京水木氢源一期产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份额,展开国内氢能业务布局。报告期内公司陆续获得多个锂电池回收撬项目合同,为公司开展新能源业务铺平道路。 (三)持续优化安全质量体系,确保在手项目顺利交付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完善安全质量体系,确保在手订单平稳运营。顺利完成了ISO9001、ISO14001、ISO45001年度审核。顺利完成CWB(加拿大焊接局)年度审核。完成CPREN1090EXC4(欧盟建筑产品法规的协调标准最高级别)资质证书和ISO3834(金属材料熔化焊质量要求)资质证书年审。零审核意见完成AISC(AmericanInstituteofSteeConstruction)美国钢结构协会的BU(钢结构),SBR(简单桥梁),和CCE-1(复杂油漆)三项资质年度审核。完善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使得公司管理水平得到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 报告期内,公司在手订单,包括历史上首个包含FPSO总装业务的Mero2等重点项目均运行平稳。年内公司陆续交付了MV32、MV33、WoodsideSangomar等项目全部模块化产品。受俄乌冲突影响,公司承接的ArcticLNG2项目原总包方被迫退出导致项目推进受到影响,在业主方、新总包方、博迈科等多方共同努力下,GBS2和GBS3全部模块均已复工生产,并且公司在2022年内成功交付了ArcticLNG2项目超过20,000吨核心模块产品,有效提振市场信心。报告期内,公司首次承接新能源领域-锂电池回收撬项目,并于近期成功交付。良好的项目执行能力,使公司成功获得了数个后续合同订单,上述项目均平稳运行。 (四)做好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向上、奋斗的拼搏氛围 博迈科在多年的行业打拼中,始终秉承“艰苦奋斗、敢闯敢干、聚焦实业、做精主业”的指导思想。公司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优秀海工前辈们的拼搏,更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公司坚持将人才培养当做重要的战略要求,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博学堂”等平台开展多项技能提升学习活动,积极推进“传、帮、带”人才培养方式,快速提升新人的业务水平。更重要的是将海工人优秀的工匠精神、拼搏斗志传承下去。以实践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带动精神传承,营造向上、奋斗的拼搏氛围。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増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等战略思想增强了民营企业坚守实体经济不动摇的定力,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的潜力、活力和创造力,为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二十大召开后,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彭文成发表“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署名文章,在博迈科掀起学习二十大热潮。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化石能源韧性十足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成广泛共识。目前已有136个国家宣布碳中和目标,碳中和行动已在全球范围全面开展。《BP世界能源展望》(2022年版)分三种情景对2050年世界一次能源占比进行预测。在“快速转型”和“净零”情景下,2050年,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占比中将达到40%和50%,发展迅猛。在“新动力(300152)”情景下,可再生能源占比为25%,发展势头稍缓。前两种情景下,化石能源占比降低主要原因是煤炭被取代,以及石油需求降低。三种情景下,天然气均有较为稳定的发展。 虽然低碳技术和产业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节能提效、清洁能源替代、新能源汽车推广、碳捕获和封存项目开发等均获得重点支持。但俄乌冲突促使各国高度重视能源安全,能源转型步伐艰难前进。部分国家和地区重启并加大对煤炭、煤电等高碳能源的利用。化石能源生命周期不断延长,天然气等传统能源韧性十足。 (二)天然气需求旺盛,市场重心不断转移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使国际能源市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天然气以其清洁能源属性、良好的可应用性,需求不断上升。俄乌冲突导致俄罗斯对欧洲能源出口减少,欧洲天然气供应产生巨大缺口。全球LNG生产商为争取欧洲因俄罗斯被制裁的替代份额,纷纷加速推动新的开发项目,甚至上马相对灵活而快速投产的FLNG项目。与之对应的是,欧洲国家为了快速提升天然气进口能力,削弱俄罗斯管道气影响,利用全球灵活的供应,扩大其液化天然气进口能力。为了加快这一进程,欧洲选择寻求FSRU来快速建立其液化天然气进口能力。但就目前市场FSRU处理天然气的能力,与欧盟2021年进口的俄罗斯管道天然气总量相比,仍然相形见绌。新兴市场中液化天然气仍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公司顺应市场发展趋势,积极做出战略调整。不断加大全球新兴LNG项目参与力度,扩宽视野放眼全球市场,努力争取订单。俄罗斯市场方面,管道气项目受到较大冲击,但液化气开发意愿未发生变化。部分项目因为欧美国家技术和经济封锁,进度延迟,在俄罗斯方面的积极努力下仍有进展。公司将积极参与该部分市场的角逐。FLNG、FSRU等快速出现的项目,公司也将保持足够关注,基于公司在该领域的业绩优势适度参与。 (三)海洋油气开发持续向深水迈进,FPSO仍然是最具潜力的开发项目 截至2022年10月,全球浅水油气发现为21个,比去年的55降低幅度超过一半。深水和超过1500米水深的超深水油气发现则较多,分别是15个和13个,2022年前10个月的数量已经超过了2021年全年的数量。全球海上待开发的原油可采储量从上季度的1927亿桶增加到1947亿桶。海洋油气开发加速向深海转移。FPSO作为最合适深海油气开发的装备,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当前FPSO市场有挑战,也有机遇。短期内FPSO交付速度大于新增速度,主要因素是全球海工供应链能力不足和通胀膨胀导致的成本高企,两大因素限制了多个FPSO进入最终投资决定阶段。油价企稳80美元,FPSO项目盈利空间较大。目前市场处于较大的机遇期,相信通胀和供应链问题将在2023年有明显改善。巴西国油最近修改了公司5年规划,将其五年投资计划增加15%至780亿美元,以增加2023-2027年期间在勘探、生产和炼油方面的支出。巴西国油最新的5年规划与上一版相比增加了100亿美元,显示出了充足的信心。过去的数十年中,巴西一直是FPSO市场的王者,巴西国油也将继续选择FPSO开发其油气资源以保持其王者地位。公司将凭借丰富的FPSO项目运营经验,积极参与全球FPSO项目投标,不断夯实公司的行业地位。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面向国内和国际市场,专注于天然气液化、海洋油气开发、矿业开采等行业的高端客户,为其提供专用模块集成设计与建造服务。公司主要产品大类分为天然气液化模块、海洋油气开发模块、矿业开采模块等,产品具体涉及十多种子类别。 公司为天然气液化、海洋油气开发、矿业开采领域中的国内外高端客户提供能源资源设施开发的专业分包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和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全面的工程业绩 业绩是进入者的壁垒,也是成功者的基石,海洋工程设施制造行业尤其如此。公司基于二十余年的海洋油气项目管理经验,在天然气液化、海洋油气开发、矿业开采三大领域均有优良的业绩表现,产品包括液化天然气模块、海洋油气开发模块、矿业开采模块,产品具体涉及十多种子类别。基于公司在上述领域的充分布局和优良业绩,公司可以根据行业变化快速切入市场。 公司非常重视与行业高端客户的交流,连续多年以展商身份参加国内外高端行业展会,并赞助“挪中浮式生产储油轮研讨会”等高端行业论坛。在行业内保持良好互动,使公司始终站在行业最前沿,有效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基于与客户长期保持的合作关系,公司能够在项目开始阶段参与优化解决方案的制定,保持长期稳定跟踪维护,为后续接取订单奠定基础。与客户长期合作过程中,公司凭借安全、专业的管理水平和过硬的产品质量,能够准时交付产品,多次收到客户授予的安全、质量奖项,在行业内拥有良好的信誉和口碑。 (二)国际化的市场定位和战略布局 油气领域是波动较为剧烈和频繁的行业,公司基于国际化的市场定位和战略布局,通过多样化的产品特征和差异化的竞争能力,在市场升温阶段能够快速把握机遇,迅速发展。公司主要客户分布于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巴西、中东、北海、非洲、东南亚、墨西哥、俄罗斯、澳大利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囊括了全球大部分油气资源丰富地区,与油气资源开发行业多家优质客户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和沟通。近年来,随着油气行业的市场波动,能源行业市场重心不断转移,基于多年来的全球化战略布局,公司能够从容布局,快速切入市场,第一时间抓牢市场商机。通过多年的布局,与知名优质客户长期保持合作关系,公司在行业内形成了牢固的基础,通过前瞻性的市场调研,可以有效把握市场脉络,促进公司业务发展。 (三)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快速切入市场的能力 公司凭借在能源资源行业二十余年的深耕细作,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对于行业的发展方向有着深厚的理解。公司在判断行业发展方向后,能够迅速组织资源进行市场布局,占领行业发展的先机。通过前期布局,公司在2022年成功签署多个锂电池回收撬项目合同,加快公司向新能源领域探索的步伐。 (四)优秀的项目管理团队与技术研发团队 公司拥有一批优秀的项目管理团队,除本土人员外,还有多名外籍工程师及项目主管,同时,公司拥有众多中高级工程师、一级二级建造师,从人员资质和施工、管理经验上均能满足项目需求。项目团队拥有强大的分包管理能力,能够有效的减少业主方的界面管理成本与风险,有效提升公司竞争力。近年来,公司承揽了WheatstoneLNG、YamaLNGProject、ArcticLNG2Project、Mero2FPSOSepetibaProject、FPSOAnitaGaribadiMV33Project、MV32FPSOAmiranteBarrosoProject、BacahauFPSOProject、PetronasFLNG2Project、WoodsideSangomarFPSOProject、UpperZakum750IsandSurfaceFaciitiesProject、AGPP、SouthFank等多个大型代表性项目,得益于强大优秀项目管理团队的保障,上述项目均运行平稳并成功交付。 公司拥有强大的技术研发团队,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共拥有授权专利209项,其中,发明专利47项,实用新型专利162项,另外,拥有软件著作权24项。由公司发起成立的天津市海洋装备高端制造技术创新产业(300832)联盟,已有多家能源科技发展公司、信息网络公司加入,该联盟的建立为天津地区各海洋装备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沟通平台,实现资源的高效分享与合理配置,为天津地区海洋装备技术创新增添新的动力。 (五)国内领先的模块化建造能力 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海洋油气开发装备模块化制造的企业之一,凭借领先的模块建造技术、科学的建造流程体系、高效的模块建造场地、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团队以及优秀的项目实施人员形成了强大的模块建造能力。在海洋工程开发领域,公司从单一生活楼模块建造能力发展为集生活楼模块、电气模块及上部油气处理模块等全平台模块建造能力。同时,公司开拓矿业开采领域及天然气液化领域的客户,为其建造模块化生产设施,解决了客户在偏远地区安装以及维护生产设备的需求。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可为FPSO、海洋油气平台等提供专业定制化解决方案,满足最终生产需求。 (六)优越的地理位置 公司的生产基地位于天津临港经济区,拥有发达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海运方面,不仅北依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天津港(600717),还具备独立的航道和码头;陆运方面,京津唐、津晋、沿海高速等九条高速纵横交错;空运方面,距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仅60公里。便利的物流条件不仅有利于材料和设备的进出,而且能实现公司产品直接出运,无需中转。得益于京津冀地区海关在国内率先开展一体化通关改革,公司可按照注册地或货物进出境地自主选择申报口岸向海关提交报关信息,大大提高了公司原材料进口及货物出口的效率。公司在天津临港经济区拥76万平米生产场地,自有深水码头700m,具备承接FPSO、FLNG或FSRU等项目总装业务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公司拥有325米待开发深水码头资源,可根据项目执行需要,随时扩大公司深水码头规模,提高模块出运以及浮式生产设备总装能力。 (七)资本优势 公司上市后,资本实力增强、资信能力提高,因而面对更好的融资环境。这对公司主业的扩大和未来在油气和清洁能源产业链上进行长期投资,提供了较丰富的资金来源和支付手段。公司将发挥自身资本优势,根据不同金融工具特点积极灵活运用各种融资手段,为业务发展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同时在合理管控融资风险的前提下,为投资者创造更多收益。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天然气液化、海洋油气开发、矿业开采项目领域。 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21,687.27万元,同比2021年减少21.18%,其中来自天然气液化模块114,558.76万元、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模块203,672.33万元;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461.73万元,同比2021年减少61.11%。 截止2022年末,公司总资产515,163.37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32,848.07万元。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海工产业将继续向国内转移 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能力的提高和众多国际知名项目工程业绩的积累,叠加较大的成本优势,海工产业逐步向中国转移。2021年,天然气率先带动能源价格上涨,2022年俄乌冲突加剧了能源价格上涨速度,使其一度逼近历史最高价。过高的能源价格使能源市场投资方对于成本的敏感度降低,削弱了国内海工产业的价格优势,刺激产业向海外市场转移。在此期间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区海工企业均获得了众多优质项目。 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俄乌冲突尚未结束,但市场的自动修复功能使能源价格逐步回归理性。拥有优质场地、人工、成本优势的国内海工企业再次获得关注。海工产业继续向国内转移有望成为现实选择。 前期能源价格上涨,使多个海工项目加速推进。海外海工企业无法完全消化新增项目,部分项目将向国内回流,形成对国内海工企业的独特机遇。短期内,公司将重点参与该批次项目的招投标,探索与海外优质建造企业合作等新模式,快速获取该批次订单。中长期来看,公司将继续凭借国内海工企业竞争优势,谋求更多优质订单。 2、海上风电等项目继续引领新能源快速发展 海上风电以迅猛的发展势头快速成为新能源发展的领头羊。受补贴政策等因素影响,国内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海上风电市场。国内海上风电市场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全产业链的技术升级和迭代。单平台发电能力、风电安装设备规模等均获得长足进步,产业加速迈向成熟。得益于此,欧洲风电市场将获得更强发展动力。公司将重点跟进该地区项目投标。 除此之外,公司将持续关注氢能、锂电池回收、余热发电等其他新能源领域业务。2022年,公司获得了多个锂电池回收撬项目,率先敲开新能源领域业务大门。新的一年,公司将继续加强在新能源领域的战略布局,持续扩大公司业务空间。 (二)公司发展战略 世界能源逐渐向清洁、多元、可再生发展依然是主流趋势。但地缘政治、极端事件等因素引起的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延缓了能源转型推进速度,传统能源生命周期得以延长。以FPSO产品为代表的海洋油气开发市场,在一定期间内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公司仍将以海洋油气开发市场为基础,保证公司基础业绩水平。天然气发展势头迅猛,且符合能源转型趋势,未来大有可为。公司将大力开拓天然气液化市场,努力争取优质订单,持续扩大公司生产经营规模。在发展传统业务基础上,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力度,积极参与行业布局,为公司中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公司成立以来,始终向成为专业EPCI服务公司努力。在FPSO领域,公司已经实现了从详细设计到总装、调试的整体服务,公司将以此为契机,积累相关工程业绩,努力探索各项业务的EPCI服务模式。 (三)经营计划 2022年度,公司深入开展降本增效活动,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和资源配置,全力保障生产进度,有效维护客户的利益和公司的口碑。俄乌冲突及欧美国家的制裁措施使ArcticLNG2项目执行受到波及。公司积极与各方保持沟通,持续推动项目顺利运转。年内,成功交付了该项目超过20,000吨核心模块化产品,成功推动后续工作的开展。在公司全体员工,以及客户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向市场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2023年,公司将持续加强核心竞争优势,把握市场机遇,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1、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大力争取市场订单,提升公司业绩。国际能源市场风云变幻,极大刺激了能源项目的开发热情。公司将牢牢把握行业发展机遇,深度跟进相关项目,争取优质订单,为公司业绩提供支撑。在传统业务方面,加大力度参与天然气液化领域项目,做好FPSO等浮式生产设备订单签署工作。在新能源业务领域,持续跟进风电、氢能等项目订单,探索锂电池回收项目规模化发展方向。2、不断优化安全质量管理能力,高质量完成在手订单。2023年,公司将进一步优化完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完成ISO9001、ISO14001、ISO45001、ISO3834的年度换证审核;完成AISC(AmericanInstituteofSteelConstruction)美国钢结构协会的BU(钢结构)、SBR(简单桥梁),和SPE-P1(复杂油漆)三项资质年审;完成CPREN1090证书年审。积极学习并引入更多专业国际标准,使公司管理能力时刻与国际接轨,安全高质量完成项目,赢得客户认可。 3、做好人才梯队建设,传承优秀海工精神。2023年,公司将继续做好人才梯队建设,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全过程倾注力量,让老员工有所提升,让新员工得到传承,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拔尖型人才,为公司持续发展积蓄人才。 4、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让党建引领公司发展。2023年,公司将继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开展党建工作,加深企业文化积淀。公司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顺应时代大势,秉承“产业报国”的经营理念,坚守实业,牢记使命,履行好社会责任和企业担当。公司将号召全体员工,向优秀共产党员学习,立足本职岗位,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要以过硬的工作作风和踏实的工作态度,凝心聚力,面向未来。 5、积极参与行业交流,促进公司国际化发展战略布局。公司连续多年参与国际顶级行业交流,与众多知名客户保持紧密合作关系。随着国门的放开,公司将扩大交流范围,积极参与OTC、ADPEC等行业高端展会,通过各类行业交流活动,拓展公司客户群体,提高公司行业知名度,促进公司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6、全力提高技术能力,逐步推进产业升级。经过多年发展,能源行业愈加成熟,市场从最初的粗放、低效,逐渐转向高端和可持续发展。公司只有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才能跟上发展趋势,保持核心竞争优势,赢得市场认可。2023年,公司将继续加强技术研发力度,提高生产效率,持续挖掘成本控制潜力,创造更多的盈利空间。 7、探索资本运作新方式,助力公司快速发展。2022年,公司通过资本运作,快速布局氢能业务领域,为公司新能源发展战略迈出重要一步。2023年,公司将探索更多资本运作模式,促进公司产业升级和战略发展。 8、公司提升内部控制水平,进一步提升公司监督力度,保证公司依法合规。2022年,公司对核心领域的重点业务、财务管理、项目管理形成定期审计工作机制;对公司其他业务开展不同形式的审计、鉴证工作,有效保障公司业务合法、合规;持续完善公司合同管理机制,将修订标准合同贯穿于日常鉴证工作中,以时时提醒相关部门执行合同的严肃性、准确性;开展全面内部控制测试工作与改进,有效保障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根据内部控制实际运行情况,组织修订、发布《内部控制管理手册》(2022版)及《内部控制权限手册》(2022版);根据公司《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组织修订、发布公司《制度手册》(2022版);积极以部门联合的方式开展公司层面、业务层面风险评估工作,提出相关风险管控措施并纳入重要计划进行持续关注。公司审计、内控、风险管理工作的全面提升,在提高管理层内部控制管理意识、提高内部各级员工风险管理意识,有效提高基础管理工作水平方面做出积极贡献。2023年,公司将持续提升监督业务的专业力度,为公司提出合理建议,持续为公司合规运营保驾护航。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行业周期性风险 液化天然气、海洋油气开发、矿业开采等能源、资源行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较大。当全球经济下行时,能源和资源需求减少,进而影响能源、资源开发装备行业市场需求,进而影响公司的项目承接和业绩增长。公司经过多年的行业布局,客户和业务范围覆盖全球多个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涉及多个产品领域,在行业波动时期,通过灵活的订单策略,可以快速切入市场,大力争取市场订单,保证公司业务稳定性。通过长期业务发展规划,核心业务逐渐向低周期敏感性的领域转移,例如液化天然气领域,不断削弱行业周期性波动对公司业务和经营业绩的影响。 2、能源转型风险 《BP世界能源展望》等研究报告指出,世界一次能源需求总量在2050年以前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并且化石能源仍将占据主导地位,但主要能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天然气以其良好的经济性和部分清洁能源属性,将得到更好的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世界主要经济体对低碳发展已经达成共识,相继确定了碳中和发展目标。各项碳中和政策的实施,促进世界能源加快向多元化和清洁化转型。若全球能源转型速度高于预期,可能发生公司战略转型速度不及市场发展情况的风险。公司基于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已经逐渐向清洁能源发展方向转型,逐步增大天然气业务的经营力度,并向风电、氢能等能源领域探索,尽最大努力把握能源转型带来的市场机遇。 3、订单下滑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但如果相关项目推进缓慢,或者油价出现重大波动,公司新接订单可能不及预期,出现下滑的情况,进而导致公司面临后续新签订单下滑的风险。公司将持续完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在手项目高质量交付,提高核心竞争优势,打造优质海工品牌,努力开拓市场,积极跟进并争取优势订单,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4、主要客户集中风险 从行业特征来看,公司客户主要为全球知名的能源公司、矿业开采公司以及为其提供开发装备设计和配套设施的总包商和专业承包商,客户的行业集中度较高,如果行业客户的需求随着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地区政治的不稳定性、行业技术的创新性等原因而发生变化,将会给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非常重视核心客户的维护,不断发展新的客户,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司与众多国际高端客户保持着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够从容的根据市场环境与客户开展合作,同时,公司持续拓展经营范围,不断扩充市场空间,使公司业务更加多元化。 5、项目预算风险 公司执行的项目体量大、周期长,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业主可能多次要求变更。若市场行情发生过大变化,可能会影响公司项目预算执行,进而对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基于多年的运营经验,公司建立了较为科学的预算管理机制,能够有效控制项目成本支出以及变更影响。 6、政治风险 俄乌冲突导致全球能源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俄罗斯地区是公司重点经营的市场之一,欧美等国家对于俄罗斯的制裁使公司正在执行的项目以及跟进的项目出现不确定性。若冲突和制裁加剧,可能导致公司在执行有关项目停产,以及跟进项目终止的风险。中美贸易摩擦等其他多边关系事件也将对公司业务开展产生不确定影响。公司承接项目均为定制化产品,有较强的不可替代性,且相关项目总投资体量较大,因此项目稳定性较高。但公司执行的项目周期较长,在此期间,如发生极特殊情况,可能导致项目执行情况发生变化。公司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多按照完工进度确认收入,若出现此类现象,公司已执行部分工作不会受到损失。基于公司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开发方会有较强的意愿推动项目回归原有轨道。 7、市场竞争风险 公司的主要业务来自于国际市场,竞争对手来自世界各地,既有欧美地区行业技术领先的企业,也有新加坡、韩国及中国等国家建造经验丰富的企业,竞争对手行业经验丰富,资产规模较大,在行业中具有先发优势。近年来海工产业逐步向中国转移,国内优质海工场地资源快速饱和,优质劳务资源愈发紧俏。但随着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助推行业资本性开支增长,成本较高的海外场地资源重新获得关注。在此背景下,公司面临较大的资源争夺和市场竞争压力。若出现原材料价格持续上升等不利情况,公司不能保持较强的竞争实力,则存在被其他竞争对手抢占市场的风险。公司在二十余年的经营过程中,凭借优异的安全质量表现以及准时交付的工程记录,赢得了市场的口碑。公司将持续提高生产技术和项目管理水平,加强成本控制,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8、汇兑损益风险 公司主要业务来自海外市场,一般以美元为结算货币。受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如汇率变动巨大,可能会对公司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产生一定波动。为此,公司建立了《博迈科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管理制度》,通过外汇衍生品交易等方式,锁定汇率,平抑汇率波动对公司的影响。